《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张的老毛病又范了,抢功劳的瘾头又上来了,有让刘锜靠边站了,让杨沂中和王德两人携手进城。

    刘锜反对说:“敌得城而遽退,必有谋也,宜严备之。”

    老张就乐了,又没让你去,和你啥关系,你BB个啥玩意。

    杨沂中和王德带着步骑六万人,浩浩荡荡向濠州杀去,然而阵势排列未定,城中烟火升起,金军埋伏的骑兵一万多人分两翼而出。

    老杨到时就懵*B了,回首对王德说:“何如?”

    王德大概也看不起老张和老杨,回答说:“我是小将,怎么敢参预表达意见?”这话的原文是:“德小将,焉敢预事?”

    这话怎么听都有讥讽之意,都什么时候了,有办法就说,说这个风凉话干什么?

    懵*逼的老杨想了想,说了两个字:“那回”。

    不错,在下没标点符号,以为不知道该用什么符号,根据记载:“诸军以为令其走也,遂散乱南奔,无复纪律,金人追杀甚众。”

    划重点了啊,“诸军‘以为’令其走也……”显然“那回”不是真的要走,很可能是让王德滚蛋的意思。

    问题是各军以为让他们逃走,于是乎杨沂中就败了。

    一天之后,韩世忠所部来到豪州,但为时已晚,做不了什么了。

    金军出兵要抄了韩世忠的后路,韩世忠与金军战于淮河岸边交战,同时派刘宝夜晚逆流而上,准备劫击金人,看金军早有准备,砍伐树木堵塞龙洲扼住其退路。

    韩世忠得知后,只好全师退回楚州。

    说什么好呢?咱们也只能笑笑算了,简直太搞笑了!赢的时候不见张俊,输的时候总有张俊。估计张俊也郁闷,怎么来差那么一点呢?

    为什么,私心呗,若一切都能在你老张的算计之内,你老张就不是人了,你是天上的神仙了。

    本章完

第236章 236收回兵权() 
人只能冲锋在前,至于有没有功劳,老天爷都看着呢!即便是真的算计到了,该还的时候,你连本带利一毛钱都少不了。

    以张俊的身份,本不该跪在岳飞的面前,可他偏偏就跪了,这是老天爷在算利息啊。跪着也是好事,至少证明我们不是一个忘本的民族。

    也就在这一天,天刚亮的时候,刘锜率军至藕塘,而杨沂中的残军已进入滁州,张俊也已经退到军宣化。

    刘锜军刚吃饭,张俊就到了,说:“敌兵已近,奈何?”

    刘锜心中暗叫不好,就问:“杨宣抚兵安在?”

    张俊没脸没皮的说:“已失利还矣。”

    刘锜还算厚道,安慰张俊说:“无恐,锜请以步卒御敌,宣抚试观之。”

    刘锜对张俊已有意见了,但是人家毕竟是上级,于是只能忍耐,希望自己的热脸能够焐热对方的冷屁股。

    这就是人生啊,无奈!明明可以做点什么,取得更大的成就,却偏偏要为庸劣的上位者擦屁股。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作为下属,理应为领导服务,擦屁股也是服务之意。

    可是问题来了,正常人拉屎都是坐在马桶上,张俊还特么总喜欢坐在地板上,张俊纯粹为了恶心人而存在的妖孽。

    刘锜的部下很不解,为什么给那个混蛋当抢使?于是找到刘锜问:“两大帅军已渡,我军何苦独战?”

    这话的意思是,老张手下还有杨沂中和王德,凭什么老让我们出血?

    说什么民族大义,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梦想,这帮人肯定认为这事扯淡。刘锜只能从自身找原因说:“顺昌孤城,旁无赤子之助,吾提兵不满二万,犹足取胜,况今得地利,又有锐兵邪?”于是布设三道埋伏等待敌人。

    很快张俊又来了,对刘锜说:“谍者妄也,乃戚方殿后之军尔。”这话的意思是:间谍搞错了,来的人是我的部下戚方。

    你这不是玩人吗?怎么能这样,我拉开架势了,你给我说来对方是你的部下,你到底是怎么搞的?刘锜对张俊是越发不满了。刘锜和张俊不同,张俊可以腆着脸装13,但刘锜做不到,他需要给属下一个交代啊。

    两人的矛盾彻底爆发,源于张俊部下放火抢劫刘锜军。

    张俊就是一个饭桶,手下能有什么精英,抢劫不成,反被刘锜捉了十六人。

    这是郁闷的妈妈给郁闷开门,郁闷到家了。刘琦也不客气了,将人斩杀后,割下头颅挂在枪上。

    刘锜和张俊见面以后,张俊愤怒地对刘锜说:“我为宣抚,尔乃判官,何得斩吾军?”

    刘锜愤怒至极了,你干了这等下作之事,你还有B脸质问老子,于是直接怼了回去:我不知道这是宣抚的部众,我斩的是劫营的盗贼。

    张俊被怼出了三丈远,却不依不饶说,确实有溃散的士兵归来,没听说劫你的营寨。

    到了这一步,就成了死结,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张俊为了压服刘琦,便叫出一个小兵和刘锜对峙。

    这明显是串通好的,刘锜哪能上这个当,在说了他刘琦毕竟是一方大将,你让一个小兵和他对质,这明显是藐视小刘同学。

    刘锜的忍耐,大概到了极点,说:“锜为国家将帅,有罪,宣抚当言於朝,岂得与卒伍对事?”说完,长揖上马离去。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彻底掰了。如果说秦桧还有一点点政治理想的话,张俊就是一个彻底的小人了。在中国有一句话:“宁得罪君子、毋得罪小人。”刘锜的命运也可想而知了。

    在舒州待命的岳飞,得知了战局变化,立即挥师北上。

    十二日,岳家军抵达濠州以南的定远县。人的名,树的影,金军得知岳家军来了,立刻渡淮而去。

    张俊于十四日渡江返回建康。

    刘锜部在和州稍作停留,于十八日从采石返回太平州。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真的分不清对错,但这件事分的太清楚了,就是张俊T*N的错啊,你T*N的为什么要将这种货色生出来,当初让他爹体外不好吗?

    张俊从来不觉得是自己的错,他回朝后,反诬刘锜作战不力、岳飞逗留不进。

    这也成日后杀岳飞的罪状之一:援救淮西不利。

    这TM是不利吗?是你张俊要捡便宜,才TM搞出来的事情,你老小子还能要点脸吗?不怕生孩子没有菊*花吗?

    因为张俊会拍马,懂得迎合上位者,高宗皇帝和秦桧都很喜欢他,正因为如此,张俊这个罪魁祸首,啥事也没有。

    韩世忠、岳飞分别升为枢密使、副使,被削夺了手中的兵权。张俊也升了枢密使。

    当然了,张俊的兵权也被削了,这其中的缘由,咱们缓一缓再说。

    到了七月,不顾岳飞的反对,朝廷解除刘锜的兵权,任命刘锜为知荆南府。

    金兵打了胜仗以后,没有继续南下,因为岳家军到了定远,克星来了,哪还有什么斗志。

    更重要的是,金国占据的优势,谈判桌上足够作为筹码了。

    这就不得不承认宗弼的功劳了,你可以嘲笑他军事上的无能,但你得佩服这孙子在外交上的强大,硬生生的把弱势的一方拉成了强势的一方。

    金国的退兵,双方可以和谈了,这就给了秦桧机会。

    秦桧要武将的兵权全部收回来,对他来说,这帮人太难治了,每一个都是他掌控权利的威胁。

    秦桧密奏皇上召三大将论功行赏,韩世忠、张俊同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令宣抚司军隶属枢密院。

    这是升官了呀,都到中央来了,都成了西府的要员了,但是枢密院只有调兵的权利,却没有统兵的权利,简单的说,三大将都没有兵权了。

    五月,加给杨沂中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的职衔。

    六月,秦桧特进官职,升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之前,莫将、韩恕出使金国,被拘押于涿州。金国既然有意求和,就把这两人放了回来。

    本章完

第237章 237岳飞下狱() 
五月二十日太师、领三省事、梁宋国王完颜宗干挂蛋了。

    完颜亶临幸燕京之时,宗干是一同前往的。到了燕京后,宗干就病了。

    完颜亶自然是多番看望,但是卵用也没有。

    不久之后,宗干从燕京返回,在野狐岭就病的不能行走了。

    野狐岭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死掉了宗干。几十年后,就是在这个地方,金国被蒙古人打掉了五脏六腑。

    完颜亶再次前往探望,宗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向完颜亶交代了一些军国大事。

    完颜亶唯唯而已,并没有太多的表示,痛苦了一番返回。

    完颜亶对自己的这个爸爸,是有感情的,也是感激的。没有这个爸爸,皇位绝对不会是他的。

    第二日,完颜亶和皇后来探望,皇后亲自给完颜宗干喂饭。

    到了傍晚,完颜亶才回到寝宫,下诏令赦免囚徒,为宗干禳疾。

    没有什么用,医药和祈福都救不了两种人,一种是大限将至的人,一种是喜欢作死的人。

    宗干是大限将至了,过了几天就挂了,完颜亶亲自前往哭祭。

    日官进谏说:“戌、亥日不宜哭泣。”

    完颜亶稀里哗啦的说:“朕幼冲时,太师有保傅之力,安得不哭。”并命令辍朝七日,亲自扶灵下葬。

    海陵王完颜亮篡立后,追谥完颜宗干为: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庙号德宗,以故第为兴圣宫。

    大定二年,完颜雍拨乱反正,除去庙号,改谥明肃皇帝。

    大定二十二年,追削明肃帝号,封为皇伯、太师、辽王,谥忠烈,妻子诸孙皆从降。

    明昌四年,配享太祖庙廷。

    宗干有几个儿子,分别是完颜弃、完颜亮、完颜兖、完颜襄、完颜衮。

    除了完颜亮以外,这些人运气都不错,因为和两个暴君的关系紧密,基本都能得了善终。

    九月,战争还在延续,淮河战线红让金军尝了一些甜头,但河东战线宋军获得了不少胜利。

    十六日,吴璘攻取秦州。

    十七日,于金军在丁刘圈作战,再次打败金军。

    同时杨政攻克陇州,攻破岐山脚下各屯。

    郭浩收复华州,进入陕州。

    二十八日,吴璘与金军在剡家湾交战,大败金军,围攻腊家城。眼见就要再得一场胜利,朝廷的班师诏到了,三人之后率军而返。

    秦桧上奏派刘光远、曹勋使金,又以魏良臣为通问使。

    宋金之间正式和谈。

    十月,宗弼攻陷泗州,楚州。这一战很普通,不就是丢了一座城池吗?给为看官请记住这做城池,这是韩世忠的根据地,他后世留下了太多的争议。甚至有人认为楚州之失,是岳飞的责任。咱们权且放下,容在下放在后面说吧。

    十日,刘光远等人回国,告知高宗皇帝,金国开出了和谈条件。

    条件来了,一切都结束了,高宗皇帝明白,真的可以和谈了。

    既然能和谈了,那么和谈的绊脚石,就要搬走了。

    十三日,岳飞、张宪被下大理寺狱中。

    书就是这么写的,事也是这么做的,能说什么呢?除了无言的悲戚,还是无言的悲戚。

    相对于汉之卫霍,唐之卫公,宋初之曹潘等名将,在下并不十分推崇岳飞,但是!在下岳飞对之死除了愤慨只有愤慨啊。

    天道不公,岳王爷只是想要做一个有骨气的汉人,仅此而已,为什么做不到啊?

    如果岳飞是死于和秦桧的政治斗争,这可以让人接受。可岳飞是死于秦桧的出卖,秦桧将岳飞卖给了金国,卖的价钱是他一生的富贵,卖的价钱是他永为宋朝首相。

    将哭泣和怨怼夹在书页里,在这一页没有墨香、也无声息,可每一次翻阅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长叹和伤心。

    不是为了岳飞而哭,重来都没有不死的人,岳飞迟早都会死。哭是哭这世道啊。为什么?为什么啊?为什么……

    华夏是个伟大的民族,却从不缺少走狗,真的是遗憾啊。

    明明是想要保护身后的瑟瑟发抖懦夫,可懦夫们却将匕首插入了你的后背。

    也许英雄注定是悲哀的,因为英雄不是枭雄。他们就如开在淤泥中的荷花,淤泥常在,而荷花不常在,惊艳过后终要落入淤泥。

    遥想当年,高宗和岳飞初见,一个是老成的少年天子,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强将。

    然后有一天,彼此发现改变不了对方,也拒绝被对方改变,于是默默的对视,直到了最后,发现彼此都成陌生人……

    男儿心如剑,只为天下舞。

    你要的是你的天下,我要的是我的天下,非天子不明,非臣下不忠,只是不是同路人。

    岳飞说:“将欲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何止是岳飞的哀叹,这是每一个人的哀叹。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可是你若存在,懂我的人就惴惴不安。

    我不想杀你,可你死了,大家都会快乐一点。

    我不救你了,你能不能活,只能看你们的了。

    总希望你能明白,我要的是什么,以前的时候,就觉得下一次就好,没想到只有这一次了。

    欲哭,无泪,欲笑,无声。

    来生再相见,也希望互作不识,免得你伤了我,你还不知。也免得我伤了你,你也不知为什么。

    这大概是高宗皇帝心理的独白,有些事,一旦选择了,在这浩浩的红尘之中,他也无能为力。

    狡兔未死、走狗已经端上了席面,然后莺歌燕舞,筹光交错……

    花飞为谁谢,花谢谁为悲。当人无能为了的时候,便只能哀叹泥泞的世道了。

    当接到朝廷援助庐州命令的时候,岳飞正染风寒,但他没有推脱,立刻带兵前往。

    高宗皇帝也很高兴,下诏表彰说:“卿苦寒疾,乃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

    三大将到行在接受封赐,韩世忠、张俊已回到朝廷,唯独岳飞后到,大约六七天以后才到,高宗皇帝并不介意,秦桧却很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