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凰女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凰女传-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竹语被王安从暴室救出来后,她便一直魂不守舍,伺候时反应也慢。张嫣原以为她被惊着了,也没责怪她。但她现下的举动,似乎不是简单一句“被惊着了”就能解释的。

    张嫣不动声色,如常问道:“你可知道跟着皇上的那个太监是谁吗?”

    “才人是说方总管?”竹语听了这问题,肩头明显一松。

    张嫣看在眼中,继续问道:“皇上身边有两个太监,除了方公公外,另一个人是谁?”

    “奴婢不知。”竹语怯怯答道。

    张嫣见她表现,料定她确是有事瞒着自己。

    张嫣知竹语此人沉不住气,于是默然不语。见她逐渐变得不安,这才冷冷抛出一句话:“你自己交待罢!”

    听到此话,竹语立即如遭雷劈,脸色刷地惨白,身子剧烈颤抖。

    她抬头偷眼看张嫣,只见张嫣秀眉紧锁,冷眼相对。

    她脸上闪现绝望之色,伏下头去,口中呼道:“才人饶命,奴婢知错了!”竹语低声抽泣,“奴婢是猪油蒙了心,才会相信奉圣夫人的话。”

    当“奉圣夫人”这几个字从竹语口中出来,一道闪电在张嫣脑中劈过。

    所以在外部找不到纵火的痕迹,所以在雪天里火势如此旺,所以宫女们都平安逃了出来……只因为放火的人是竹语,火是从宫殿内部烧起来的。

    张嫣胸膛起伏,屋内一时间安静下来,只余竹语低低的抽泣声和窗外长啸不止的风声。

    她强压下怒气,好一会儿,才问道:“为了什么?”

    竹语连连磕头,“内务府有位公公暗中指示奴婢当夜打翻烛台,放火烧宫,说是奉圣夫人允诺,事成之后,会寻个由头保了奴婢。再赐奴婢一笔丰厚的嫁妆,放出宫去。直到奴婢被拉进了暴室,被绑在刑架上,奴婢才明白,夫人根本没打算守诺,悔痛不已。幸好有娘娘和王公公……”

    张嫣想起当晚竹语曾阻止她外出,咬牙道:“那人是不是指示要将我一起烧死在宫中?”

    竹语犹豫了片刻,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是……”她随即又快速补充,“但奴婢不忍心……”

    张嫣寻思,要她的命对王安没有用处,那么只能是司礼监内部有客印月的人。

    竹语看张嫣不出声,涕泪横流,不断说:“才人饶命!才人饶命!”

    张嫣冷笑一声,打断了她的求饶,“你不忍心将我烧死在宫中,可奉圣夫人早留了后手污蔑我不祥。你想早日出宫,就要赔上我的一条性命吗?”

    竹语一怔,哭道:“奴婢愚钝,求才人饶命!”

    张嫣不做声,心中想道:火烧的事情已经过去,若再让竹语去指证客印月,极有可能赔上她的命,却伤不得客印月分毫,吃力不讨好。

    权衡之下,张嫣还是决定隐忍,对外装作未知实情。

    竹语的哭相十分难看,身躯佝偻着,极是卑微。张嫣看着她,念及她自小便呆在紫禁城内,许多年来,辗转伺候不同的主子,没有自己的人生,一辈子也未享过福,颇为可怜可叹。再加之此次事件并未损及自身,终究是不忍要她性命。

    她侧过身,冷声道:“你自去暴室领二十大板。”二十大板是很重的刑罚,足以让人大半月下不了床,但重不致死。

    张嫣不再看她,起身走向床榻。背着身子丢下一句话:“你对王公公说,是因打碎我的手镯,才被我逐回司礼监的。只是若奉圣夫人因你办事不利,不肯放过你,我也不会保你。”

    竹语伏身谢恩,张嫣轻舒一口气,说道:“待伤好后,就出宫吧,待皇上下旨册封后,我再让司礼监的人安排。”

    竹语陡然立起身子,难以置信地望着张嫣,怔怔流下两行泪来。看张嫣卧下了,她如梦初醒,忙起身,吹熄了灯火。

    黑暗中,听得她语带哽咽地说了一句:“才人大恩,竹语不忘。”

    暖阁的门“吱呀”响了两声,竹语静静离开了。

    张嫣翻来覆去,一夜无眠。

19。圣旨颁布() 
任客印月再怎么撒泼放刁、百般阻挠,到底是赢不过东林党与王安联手。

    第二日一早,圣旨便到了翊坤宫中。

    “圣旨到——才人张氏,王氏,段式,接旨——”那声音穿过了两道门后显得有些遥远而不真实。

    外面仍寒气袭人,但相较前几日,今日已是难得的放晴了。万里无云,碧蓝如洗,一扫前几日的沉寂之气。

    王宛儿和段婧同时走到翊坤宫前院,宣旨的几个太监站在最前方。王宛儿与段婧对视一眼,彼此心意明了,今天的主角并不是她们两人,默契地跪于一左一右。

    待张嫣出来后,她缓步走到正中央,展衣徐徐跪下。

    太监以一种特有的腔调,拖着尾音,宣读圣旨的内容:“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张氏女张宝珠,仪容出众,温慧秉心,柔嘉居质,才明夙赋,特立为皇后。段式女段如莲,王氏女王盈则,柔嘉淑顺,风姿雅悦,端庄淑睿,克令克柔,特立为段纯妃,王如妃,钦哉——”

    张嫣举起手来接过圣旨,众人一齐叩头,朗声谢旨。

    王宛儿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段婧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张嫣垂目向下,心中无喜无忧,只是看着散在地上的月白色裙摆,思绪飘散。明朝的皇后必须身穿正红色服装,以突显中宫之仪,这道旨意过后,从此后再没机会穿喜欢的颜色了。

    待张嫣等三人起身后,领头的太监对张嫣恭敬道:“娘娘,请先随小人去皇极殿,这几日里,司礼监会教知您在册封仪式上必行的礼仪。

    “其余妃嫔呢?”

    “随后会有其他太监知会受册的妃嫔们过去。”领头太监作揖道。

    来颁旨的是司礼监的人,如此特地寻了由头分开张嫣跟其他妃嫔,当是王安的意思。虽然张嫣想趁机提醒他,司礼监内部有客印月的人,但更怕王安问及起火那晚之事,不知该如何搪塞,思虑之下,还是让如晴随侍在身边,一同前去。

    从翊坤宫出来,饶了两个弯后,来到宫墙处,朱墙下赫然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果然“恰巧”遇见了王安。

    王安从墙边不紧不慢地走到张嫣身边,眼风轻轻扫了一下张嫣身后的如晴,弯腰行礼道:“娘娘千岁。”

    “王公公免礼。”

    他吩咐那几个小太监回司礼监,说是有要紧事做,由他亲自带张嫣去皇极殿。

    这场面真是似曾相识,张嫣浅浅一笑。

    王安,张嫣,和宫女如晴,三人向皇极殿的方向走去。王安面色如常,实则内里有一肚子的话想问张嫣,但顾忌着如晴在场,一句话也不能说出口。

    张嫣倒是主动说起另一件事,“王公公,昨日小女的贴身宫女犯了错,小女将其逐回了司礼监,册封大典后,望王公公留心指派些得力又可靠的宫人给小女。”张嫣在“可靠”二字上不着痕迹地加重了语调。

    王安恍然明白,昨日那个宫女从景阳宫回来,闷声不响地就领了二十大板,问她怎么回事,她只是沉默,原来是这个缘故。司礼监内也不尽干净了啊,王安感叹。

    不过张嫣身边不能没有可靠之人,他思虑一瞬,心中已有合适人选,只不过说起来有些舍不得罢了。

    “这是自然。”王安恭谨道。

    “小女再跟公公求个恩典,等她伤好了后,放她出宫吧。”

    “是。”王安快速应道,张嫣的请求,坚定了王安的决心,指春梅去张嫣身边,这小姑娘有慈悲之心,不会苛待春梅的。

    一路再无话,很快,皇极殿的殿顶已然可见,近在咫尺。

    第一次见此建筑,张嫣为其恢宏气势所震,不由得呼吸一滞。

    重檐庑殿顶,金黄琉璃瓦闪着光泽。走上三层汉白玉台阶,进入内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高大的楠木金柱支撑大殿,正中的宝座旁竖着六根沥粉贴金云龙柱雕。大处气派,细处精致。比起乾清宫和坤宁宫,它更加雄伟庄严,美轮美奂。

    皇极殿带来震撼的同时也让她想起了一事,张嫣示意如晴先行回避,转身缓缓对王安道:“王公公,此次救命之恩,小女无以为报。你只管言明,需要小女如何对付奉圣夫人?若不违本心,小女必将竭尽所能。”

    “您只要尽皇后的本分即可,除此再无其他。”王安恭谨道。

    如此大费周章到头来只让她尽皇后的本分?张嫣不太相信,她以为王安是在此处不好直言,于是低声道:“王公公不必如此客气。”

    “大人们一开始便是如此打算的,再者,无事不敢居功,钦天监对皇上所说之话,并非是小人和东林的大人们所授意。”

    张嫣吃惊,“那钦天监为何要助小女?”

    “小人不知,或许您大可认为,监正大人不过是实话实说。”

    “他说了何话?”张嫣奇道。

    “那些卦象过于复杂,小人记不清了,但有一言。”他顿了顿,看着张嫣,“长弓弦满,女子焉得?有此一人,可正江山。”

20。魂牵梦萦() 
册封大典的礼仪极其繁复冗杂,堪堪几日下来,才烂熟于各人心中。

    张嫣是众女的表率,端着身份,在人前不能显示出一丝疲态,每日回到房间后,才敢将绷了一日的表情给松懈下来。

    大典前最后一晚,张嫣浑身疲乏,热水沐浴,卸去了妆容发饰,便早早于床榻卧下了。

    这几日,睡前的思绪总是围绕着钦天监那一句话反反复复。可正江山?如此说法,虽是此次救了自己一命,但却并不判断他的本意是帮助自己。若现下的皇上不是朱由校,而是唐太宗,这样一番话极有可能断送自己的性命。

    钦天监如此说到底是出于什么缘由,莫非真的如王安所说,不过是实话实说?自己又何德何能被扣上“可正江山”的身份?

    如此想着,思绪越来越飘散,拉也拉不住。恍惚间,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随着神智渐渐迷糊,那个身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后院里,四下无人。

    少年手执一根细长树枝,正在苦练剑法。

    “燕哥哥,你再如此练下去,只会伤了身子。”女孩从窗子里探出头冲下方喊。

    那少年动作不停,充耳不闻。

    “燕哥哥。”女孩不死心。

    回应她的只有那根树枝在空中划出的“咻咻”之声。

    “燕哥哥!”女孩的声音里带了一丝怒气。

    那女孩眼睛打了个转,手脚灵活一动,整个人便从绣楼的窗子里翻身而出,身子直直向地上落去,眼见着就要摔伤。

    幸好那少年反应极快,将手中树枝一抛,旋身便到了窗下,伸手一抱,稳稳接住了女孩。

    那女孩在少年怀中咯咯笑道:“就知道燕哥哥的武艺进境极快。”

    “嫣儿!”那少年横眉怒道,“若是我慢了一步……你……”

    “燕哥哥会接住嫣儿的!”女孩语气十分肯定。

    少年叹了一口气,放开她,想回去继续练剑。女孩抓住了他的衣摆,低声哀求道:“嫣儿知道燕哥哥明天就要走了,最后一点时间,也不肯和我说说话么?”

    少年回头看着她,似有所动,“待我报仇后,会回来找你的。”

    “你敷衍我罢。”女孩小脸倔强。

    “敷衍你作什么?”少年伸出手,轻轻刮女孩的鼻子,“天下之大,却没有我燕由的家,你说,我报完仇后,不回来找你,还能去哪里?”

    说到后面,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听不见。

    张嫣幽幽醒转过来,睁开双眼,发现她仍然躺在翊坤宫房间内的卧榻上。

    是梦?

    她神智清明了些,才想起来,那些情景,是切实的回忆。日有所思,因此才入了梦。

    张嫣在夜色中坐了起来,身上盖着的锦被滑落。她身上发凉,却不想再碰锦被,只是蜷起双腿,双手紧紧拢住膝盖。

    梦里梦外,同样是夜晚,不过梦外的夜晚里只有她孤身一人。

    入宫多日以来,处处惊险,诸事缠身,她为了避祸自保,一日都不得安生,根本腾不出时间思念,也同样无暇软弱。

    这个梦,让压抑许久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几乎吞噬了她。

    父亲严厉,母亲早逝,此刻自己最思念的人,竟是燕由。

    张嫣从小到大都被父母勒令不许见外人,但燕由却是个意外。趁着夜深,大人们都睡下后,张嫣会悄悄指点他练武,而燕由休息的间隙,会跟张嫣讲述外面的世界。

    年龄相差无几的两人,都没有其他朋友,一来一往,不过几日内,便已经十分亲厚。

    燕由离去后,张嫣没有一日不牵挂着他,并将两人的诺言深藏心底。

    从总角到及笄,弹指一挥,已经过了六年。没有燕由的丝毫音讯,他的面容也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但他眉眼间的刚毅仍深刻在张嫣心里,张嫣盼望之情也从未淡去。

    她低叹一声,将头埋入纤瘦的双臂中。

    燕哥哥,说好了会回来的,嫣儿一直都相信你呀?

    但是,一别六年,你还没来得及实现诺言,我已身处深宫之中。

    就算我们都有心,这辈子也是再难见到了。

    在翻飞思绪中,周遭的黑暗渐渐不那么浓稠,窗外透进来些许明光。新的一日,不知不觉到来了。

    她望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色,眼神慢慢变得坚定,从脑中逐出那些不该存着的念头。

    今日,便是她入主中宫的日子。

21。春风已至() 
皇极殿。

    众女一步步地按事先教导好的繁杂礼仪进行受册仪式。这是天启年间的宫内举办的第一件盛事,因此办得尤其隆重,后庭内几乎全部有身份的人都到场了。

    张嫣头戴的凤冠上镶嵌有千余珍珠宝石,身着正红色云锦礼服,凤舞九天霞帔,立于众女的正前方,仪态万千。

    即便张嫣这几日都没有睡好,但精心修饰过的脸庞丝毫看不出疲态,反倒在满头珠玉光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