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8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想到多年前的拿一幕,马赫迪就会抑制不住的发抖。

    他自诩是个强悍的人,可许多年来仍旧绕不过这座压在心里的大山。

    “殿下,可萨人的使者又来了,见是不见?”

    说话的是伊本,自从阿里等大奖死在了希尔凡以后,伊本成了马赫迪最重用的亲信,几乎凡事都要问一问他的意见。

    事实上,伊本也对得住马赫迪的信任,即便背叛了身在泰西封的家人,他依旧义无反顾的追随着王子殿下,约束大军撤到了北方辽阔的草原上。

    此时的军队士气低落,军纪进一步败坏,如果没有伊本利用其在军中的威信进行约束,恐怕早就逃散的七七八八了。

    这与马赫迪最初的设想相差太远,他原本还指望着依靠麾下的精锐之师向北方挺近,打败盘踞在那里的可萨人,然后在哪里夺得一席之地,并以此为根基以谋求重新返回泰西封的可能。

    然则,大军一路烧杀抢掠,还没离开呼罗珊的山北地带,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就直线下降,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居然连一直尾随袭扰的粟特人都无法消灭或是驱逐。

    就这还是伊本为了照顾马赫迪的情绪,没有将实际情况全部说出来。

    到目前为止,他们甚至连粟特人的影子都抓不到,只能被动的接受袭扰,虽然每天的损失不大,可派出去侦查的游骑总有三四成回不来,反复数日之后,已经给大食的游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就在今天,甚至已经出现了某些游骑兵拒绝离开大部队的情况。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遏制,别说与北方的可萨人作战,恐怕就连粟特人都能给他们这支丧国之师带来极大的麻烦。

    “不见,我们过于积极,恐怕会让可萨人生出轻视的想法,告诉他们,我们会在山南滞留一阵”

    “殿下”

    伊本打断了马赫迪自说自话的分析,斟酌着说道:

    “我们的粮食只够不到七天的时间,最近粟特人的袭扰越来越多,恐怕,恐怕留下来会有麻烦”

    “能有什么麻烦?缺粮食再抢就是,我们从希尔凡已经一路抢到了山北,也不在乎再一路抢到可萨草原!”

    马赫迪的声音低沉,语气却稍显轻松,显然并不认为这是多大的问题。

    这时,伊本还是说出了一部分实情。

    “大军从山南一路抢过来,沿途诸部早就都被吓破了胆,有的逃到可萨草原,有的逃回了山南,山南我们回不去,到了可萨人的地盘,恐怕”

    他迟疑着,没有说出让马赫迪难堪的话,可马赫迪又怎么能猜不出下一句话是什么呢?

    “都逃了?”

    马赫迪惊讶的反问了一句,然后又理所当然的嗯了一声。

    “大军闹出的动静不小,粟特人逃走也不奇怪,到了可萨草原我们也不能束手束脚,否则可萨人的可汗只会更加的瞧我们不起!别看可萨人频频示好,说到底,这些使者还有试探我们的意味。”

    伊本赞同的点了点头。

    “殿下分析的很有道理,可萨人怕我们势大,毕竟帝国威势赫赫,大军如果杀了过去”

    “所以啊,我们也不能完全展露出当下的真实困境,在呼罗珊烧杀抢掠,到了可萨草原反而束手束脚,成了守法的良民,这会让可萨人怎么看?”

    实际上,伊本的看法与马赫迪也大体一致,可令他矛盾的是,此时大食军已经不堪压力,到了快崩溃的边缘,任何一种对可萨人的挑衅都是冒险。

    这种冒险可能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为了不让马赫迪过于的忧心,许多实际情况都没有告知他,所以会导致他的判断出现偏差。

    不见可萨人的使者可以,但是到了可萨人的地盘擅个,却决不能轻易挑衅他们的底线,尤其是那些早早就归附了可萨人的部落。

    这些部落与大食人打了上百年的仗,哪一个不恨大食人呢?

    就算他们不去主动招惹当地部落,也很难保证那些野蛮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仇人平安过境。

    更何况,可萨人那里还有马赫迪曾经的一个小对手,那就是优素福。

    优素福在泰西封时与马赫迪并没有实际的冲突和矛盾,此人的级别还不够资格,然则他却因为阿巴斯的关系与马赫迪一系的人产生了不少的过节。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现在谁都不知道优素福对马赫迪是否抱着敌意。

    如果优素福再制造一些麻烦,对于他们现在的处境,无疑是雪上加霜。

    很快,伊本提出了一个设想。

    “我们可以派人假意与优素福接触,然后突然将他杀掉!”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乱臣与贼子() 
刺杀的想法看起来异想天开,但两个人却讨论的一本正经。

    这要与马赫迪与伊本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帝国漫长的百年岁月里,经由刺杀解决的政治纷争比比皆是。

    虽然倭玛亚王朝已经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可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代哈里发也是倭玛亚王朝的贵族,本质上依然是倭玛亚王朝的延续。

    因此,倭玛亚王朝的政治传统九成九都被继承延续下来。

    刺杀这种非常规手段在历代人手中屡试不爽,伊本和马赫迪从小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对此也就习以为常。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最保守的伊本也不觉得刺杀优素福的行动有什么奇怪。

    他唯一担心的是,刺杀失败与成功后,对马赫迪带来的究竟有什么好处才是关键。

    优素福做为大食的叛将,哈里发曾发出了十万第纳尔的悬赏令,像这种叛徒当然死不足惜。

    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马赫迪本人也做了哈里发的叛臣,还有什么资格去为哈里发除掉这个家伙呢?

    如果在道里上都站不住脚,那么冒着风险刺杀优素福究竟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就值得思量了。

    但马赫迪听了伊本提出的刺杀建议以后,却十分的高兴和赞同,其考虑此事的初衷与伊本也有些出入,这位王子想的更多的是优素福对自己有什么威胁。

    可这种威胁究竟值得冒险在可萨人的眼皮底下做出刺杀的行动呢?他考虑的并不完全。

    优素福是个狡猾的将领,在攻唐失败以前,素来以智谋闻名与泰西封朝野,更因此被哈里发的兄弟,呼罗珊总督,阿巴斯亲王看好而重用。

    抛开了他此前可耻的失败,单论其人,是绝对不能低估的。

    沉思了好一阵,伊本竟又否定了:

    “殿下,伊本之前考虑的有些不足,刺杀优素福,倒不如贿赂收买!”

    “贿赂收买?”

    马赫迪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中既有不满,也有疑惑。

    优素福从前只是阿巴斯的一个手下,后来又是叛将,在马赫迪眼里从来都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现在居然成了卡在自己脖子上的利器,还要想方设法的对付已经觉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屈辱了。

    现在竟然还要收买贿赂,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伊本敏锐的察觉到了马赫迪的内心与情绪,便又安慰道:

    “刺杀确实有些冒险,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我们也不能不考虑可萨人的态度,甚至可萨人还会因此而窥探到我们的真实窘境”

    想要说服马赫迪就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入手,马赫迪虽然骄傲,爱惜自己的脸面,可毕竟还是个务实的人,如果讲清楚利害关系,就算再不情愿,也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伊本出于对马赫迪的了解,很委婉的否定了自己之前的建议,同时也打消了马赫迪企图杀掉优素福的想法。

    况且,现在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出,优素福有可能对马赫迪构成威胁,与其将其当做敌人,不如主动拉拢,让此人为马赫迪所用,岂不更好?

    听了伊本更加贴近实际情况的想法以后,马赫迪也不得不点头承认。

    “你说的对,是我考虑的太少,优素福虽然是叛将,可也还是大食人,如果他还心怀帝国,就应该做出最正确,最合适的选择!”

    马赫迪这么说当然是为了自己有个台阶下,实际上,也是充分考虑了优素福的处境。

    自从做了叛将以后,优素福再想回到帝国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希望,而马赫迪的到来则为其提供了一个机会,那就是投靠并拥护这位同样也做了叛臣的王子。

    将来,王子以胜利者的姿态重返泰西封,优素福以拥护之功,自然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返回泰西封,雪洗从前的耻辱,成为一代功勋。

    马赫迪笑了,笑的有些癫狂。

    “只想一想就替优素福觉得兴奋呢,除非他是个傻子”

    可萨人的使者被打发走了,并没有见到马赫迪王子。

    夹在可萨使者的队伍中,还有几个大食人,他们是优素福的手下。

    优素福作为大食年青一代的将军,自然对时局有着异常敏锐的嗅觉,马赫迪的到来对于他而言,既是机会也是危机。

    为了打探清楚马赫迪的本意,才派人混在可萨使者队伍中,以求一探这位大食王子的真实想法。

    据优素福所知,可萨人对大食王子马赫迪的到来十分重视,与其说重视,倒不如说是戒备。

    众所周知,马赫迪在泰西封朝廷是出名的强硬派,一向主张对帝国东北方的可萨人用兵武力征服。

    可萨人也曾在马赫迪的手下吃了不少亏。

    如此强有力的一个人物,以帝国叛将的姿态出现,手下还带着两万帝国精兵,任都要既警惕又想拉拢吧。

    假如能将马赫迪的两万人拉拢过来,对付泰西封朝廷,这于可萨汗国而言则是渔人得利的局面。

    当然,首先要确保马赫迪不会威胁到可萨汗国。

    可萨人反复的派出使者示好,一方面是为了打消马赫迪对可萨汗国的敌视态度,另一方面也想刺探马赫迪的虚实。

    据优素福所知,曾有将军极力劝说可汗趁机消灭掉马赫迪和他的部众。

    但是,可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声称,自己绝对不会为泰西封的哈里发火中取栗。

    如此明确的表明态度,自然让优素福十分的焦虑,如果可汗为马赫迪而牺牲了自己,那该怎么办呢?

    夹在使者队伍中的手下回来了,没能带回任何关于马赫迪真实想法的消息,这就很尴尬了。

    为了能够确保在此次突发事件中自保。优素福决不能放弃,必须另想办法。

    就在他焦虑的思考着办法的同时,马赫迪的派来的人到了。

    马赫迪派遣使者到可萨汗庭算是礼貌性的初步回访,同时也报有接触优素福的目的。

    当优素福得知了马赫迪派遣人来见自己,当即就兴奋的从胡床上蹦起来,打算立即去见他们。

    不过,他的一名随从却轻轻的将其拦住,说出了一番道理。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犹豫再犹豫() 
“可汗对马赫迪有意招揽,难道就没有提防我们的心思么?现在马赫迪派人来,可汗会不会有意见呢?”

    随从口中的可汗自然是指可萨可汗阿弗里,阿弗里是个生性狡猾的人,就像草原上的豺狼一样,只要见到荤腥就会失去了人性,变得和野兽一样贪婪与残暴。

    寄居在可萨汗国的一年时间里,优素福和他的手下们见过的例子数不胜数,阿弗里为了权力和财产,甚至杀掉自己的儿子与兄弟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当然,阿弗里的妃子多达数百人,仅成年的儿子就超过了二十人,杀掉个把儿子也就不算什么了。

    想到残忍贪婪的阿弗里,优素福不禁打了个寒颤。

    就算优素福曾经是草原上的英雄,经过一年寄人篱下的精神折磨,他也变得异常敏感与脆弱。

    但是,心中的渴望最终还是战胜了犹豫,决定接见马赫迪派来释放善意的使者。

    因为与使者同来的,还有几辆打车的财物,如果不是表达善意,又何必如此呢?

    “可萨不是我们长久的居留之地,为了以后的生计打算,这个险是值得冒的,更何况,如果我们与马赫迪达成同盟,就连阿弗里也要另眼看待了呢!”

    优素福的部众在可萨草原上虽然受到诸多限制,可最核心的数千人还是紧密的围绕在他身边,以此为基础重建的卫队就成了他在可萨草原立身的根本。

    当然,作为依附的一方,优素福的部众经常被征调去攻打敌国,平定叛乱。

    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为可萨可汗打过的大小战已经不下十场。

    优素福和他的部将们以极其英勇的表现,几乎打赢了他们所面对所有敌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可萨可汗作为奖赏,将临近呼罗珊的一块草场划给了他们,用来放牧和交换物资。

    大食帝国常年对北方的劲敌可萨人实行贸易禁令,所以草原上的物资是十分匮乏的。而优素福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状况,同为大食人的身份,使得他们有一百种方法绕过大食帝国的禁令而走私物资。

    所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有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呼罗珊输送往北方草原。

    正是有着诸多的筹码,优素福一个败军之将才得以在可萨站稳了脚跟。

    现在,马赫迪又来了,这种微妙的平衡即将被打破,对于优素福而言,既是机会,也是危机,关键看他如何把握了。

    优素福决意与马赫迪建立同盟关系,以此来抗衡可萨可汗越来越过分的限制行为。

    同时,也为将来能够返回泰西封留下一条路。

    说到底,优素福是个务实的人。

    就算老总督阿巴斯与马赫迪有着再多的不和与龃龉,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哪怕与敌人合作也是明智的选择。

    很快,马赫迪的使者被请到了他居住的帐篷内。

    使者先是向优素福转达了马赫迪的问候,接着又说了些嘘寒问暖的闲话。

    优素福就像接待阔别多年的老友一样,热情的与之应对着,等着对方率先揭开此行的真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