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8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意识的,郑显礼说了句:

    “援兵此时若到,还有何惧?”

    但是,援兵现在是不可能到的,因为前锋营为了急行军,轻装简从,就连粮食都只携带了只够每天一顿,共计三天的量。

    三天,这是神武军主力赶上来的极限时间。

    与此同时,秦晋却只盯着战场,若有所思。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虎口终夺路() 
援兵没到,便只有拼死力战的份了,郑显礼与秦晋的话不约而同的少了。

    兵力配置在部署下去以后,主帅的任务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便只能看各营的校尉们,对计划的执行能力。

    这并非背水一战,如此坚持,只为了不让大食人夺得了先声,毕竟这是两军第一次正面对阵的野战,一旦士气堕了,便有可能一泻千里。

    所以,用区区前锋营来对阵大食军的主力,秦晋和郑显礼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也冒了不小的风险。

    但是,秦晋认为,这个险是值得冒的,若以区区前锋营都能顶得住大食军主力,对己方士气的提振,以及对地方士气的打击都是极大的。

    只是秦晋并非一个只知道用蛮力的人,在这次正面野战中也使用了小小的计谋,那就是在大食军的后翼故布疑兵,而不是将所有的底牌都亮出来。

    以马赫迪的心性,纵使求胜心切,也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

    事实上,马赫迪最开始的想法与秦晋的预料大相径庭,他根本不在乎大本营是否遭到袭击和威胁。但随着正面攻击受挫以后,他便开始怀疑,唐人是不是故意装作只有一部前锋人马在与之交战,实际上暗藏主力,窥伺着寻找战机,而做到一击必胜。

    存了疑虑,马赫迪的想法就多了起来。

    毕竟大食军力数倍于神武军前锋营,然则神武军的前锋却表现出了与实力不相符的战力和意志,仿佛他们并非在拿鸡蛋撞石头,而仅仅是一次诱敌的计划。

    思虑再三,马赫迪还是放弃全力围歼的打算,而是分出了部分兵力回到营地,进行严密的监视。

    正是马赫迪生出了疑虑,却让葛宏业与崔胤意外的得到了喘息之机。

    与神武军正面相抗的战场上,马赫迪不愿意拨回过多的兵力,便将目光瞄准了围歼那数百残兵的数千大食步卒。

    区区百余残兵原本也没被马赫迪放在眼里,只要击溃了神武军的前锋,这几百个人还不是到了嘴的肉?

    希尔凡野地上的激战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所有参与到厮杀中的人几乎都已经精疲力竭,可胜负的趋势丝毫没有显露出来,所有人也只有憋着一口气,看看是不是对方先泄掉。

    葛宏业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他的眼睛不可思议的瞪着前方,明明占据绝对优势的大食人居然撤了?明明他们再进行一次冲击,或许只要半次,他们这些人就再无幸免之理了。

    可世事就是这般神奇,大食人居然就如此莫名其妙的撤了。

    见状如此,葛宏业终于再也坚持不住,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一夜半日的鏖战已经近乎于榨干了他身上的力气,他躺倒在地上有气无力的扭转头,看着同样歪倒在地上的崔胤。

    “崔兄弟,今日你我不死,将来,将来必有一番大事业啊!”

    此时的崔胤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去想将来的事情,此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闭上眼睛好好睡个三天三夜,他太累了。

    不过,他却忽然挣扎着坐了起来,大声道

    “大食人现在撤了,虽然不知缘故,可总算是给了咱们机会,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到了此时此刻,崔胤已经不在乎用词是否恰当,事实上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正确选择就是逃命。

    崔胤的大呼提醒了葛宏业,经历了短暂的昏头以后,他也立即清醒过来,一面命令部众清点人数,一面将撤退的军令传达下去。

    至于逃往哪里,葛宏业意外的发现,希尔凡的小土城居然没被大食人问津,也许大食人根本就瞧不上这个狭仄的小城吧。

    希尔凡的城墙虽然只有不到两人高,可毕竟还是城墙,关键时刻也能抵挡一阵子。

    “走,撤回城里去!”

    此时的希尔凡城已经近乎一座空城,经历了失火与今日的激战以后,绝大多数的居民都选择了逃离。

    如此反倒方便了葛宏业和崔胤等人,匆匆逃回城内,关闭城门,经过清点,能够活着回到城中的,只剩下了一百人不到,可谓是损失惨重。

    但葛宏业没有时间难过,而是命令部众用土石封堵了城门,防止大食人可能的破门之战。

    只要城门被堵死了,纵使敌人使用巨大的攻城器械撞门,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厚重的城门一样会纹丝不动。现在可担心的便只有城墙,将百十人平分到各门,每一面城墙便只能留下二十人左右。

    用如此之少的兵力希冀于在数万大锐面前抵挡住排山倒海的攻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在绝望未到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不能放弃,该做的应对和准备也一样都不能少。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葛宏业才于崔胤重新碰头。

    崔胤在休息了一阵之后,忽然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定是丞相的援兵,让马赫迪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所以他们才放弃了彻底吃掉我们!”

    说这话时,崔胤的脸上不知是庆幸,还是自嘲的苦笑。

    因为他意识到,大食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如此轻率任意,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不过是一群随时可以取用的食物而已!

    当然,在战场上最要不得的就是这种毫无用处的脸面,比起脸面,取得战斗的最终胜利才是终极目标。

    两个人商议了一阵神武军援兵的情况,最终一致的得出的结论都不乐观,援兵仅有前锋营,因为神武军最擅长的火器并没有在今日的野战中使用,野战上阵的可都是一水的陌刀兵。

    据葛宏业的了解,唯有前锋营才有此特征。

    在神武军中,前锋营主要来自于高仙芝滞留河北一带的旧部,在平定史思明之后,这支人马并便被编入前锋营。

    因为高仙芝病重的缘故,为了照顾他们的感受,便让郑显礼做了前锋营将军。

    可郑显礼就任前锋营将军以后没多久,便奉令出震安西,是以这支军队并未深入的改造成以火器为重要武器的新军。

    忽然,崔胤觉得脚下一颤,隐隐的,远处似有雷声响起。

    。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误打又误撞() 
葛宏业的额头一片冰凉,伸手去摸,是水渍,竟然下雨了。

    雷声真的是雷声,并不是他们期盼的神武军大炮。

    神武军的大炮没有来,来的是眨眼间就演变成的瓢泼大雨。

    崔胤被浇的浑身湿透,他丝毫没有避开的念头,只目不转睛的盯着城外远处的战场。但很快,视线被雨幕遮蔽,一切都变得混沌模糊,分不清界限,就连震天的喊杀声与鼓角声都俱被淹没,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哗哗暴雨。

    “雨越来越大,双方应该罢兵罢战了,咱们也趁机会回去休息一阵,养精蓄锐!”

    葛宏业冲着崔胤大声喊道。

    “不,咱们要趁着这个事件出城,把战死兄弟的遗体抢回来!”

    闻言,葛宏业一愣,眼眶登时发红发热,瓢泼的雨水挂在脸上,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此时的感情流露。

    “崔兄弟重情重义,好,咱们出城,把兄弟们接回来!”

    神武军在战后打扫战场只有敌情缓和,形势明朗时才被获准清理掩埋袍泽的遗体,否则只能任由他们在原地发愁腐烂。

    虽然很残酷,却是战场上通行的法则。

    形势瞬息万变,如果在某地耽搁了时间,很可能就会使活下来的军卒们遭遇灭顶之灾。

    用活着的人来换死去的人,这笔帐怎么算都是划不来的,因为一支军队的终极目标毕竟是为了战胜,而不是为了战败。

    葛宏业在神武军中多年,对这种冷酷早就习以为常,可今日由崔胤口中说出来,还是深深的触动了他。

    昨日还一同嬉笑操练的同袍们,转眼就要成为泥土中的腐尸,这是很难接受的。

    此时此刻,雨越下越大,大食人根本不会在意他们这百十残兵,所以尽管放心大胆的出城便是。

    不过按照军规,葛宏业还是留下了一半人在城内,以备不测。

    在崔胤的强烈要求下,葛宏业同意了由其带领人一半的人出城,去运回死难袍泽的遗体。

    出了城,崔胤的眼前尽是一片混沌灰白,但这也不影响他们辨别方位,他们只须沿着逃回来时大致的方向逆行回去,便一定可以找到战死者。

    在大雨中前进十分艰难,短短的一段路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但依旧没有发现战死袍泽的遗体。

    崔胤已经怀疑他们是不是在大雨中走错了方位,一名走在最前面的侦查军卒忽然急急退了回来,大声的喊道:

    “战场,战场就在前面……”

    只是这军卒说话有些语无伦次,崔胤还以为找到了他们白日间鏖战的战场,便挥手示意众人加快速度,争取在天黑前回到城内。

    可才走了不到百步,崔胤忽然愣住了,他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居然不是满地的死人,而是近乎于无声的战场,活生生的战场,淹没在暴雨声中的战场。

    大食兵与唐兵纠缠在一起,谁也脱离不开谁,只胶着的砍杀着,崔胤亲眼看到一名唐兵重重的将陌刀砍在大食兵的脖颈与肩膀之间,整个人登时裂成了两半,鲜血在瞬间涌出,又瞬间被大雨拍落在地面……

    只是这名唐兵也再没能挥出下一刀,从他的腹部钻出了弯刀的刀尖,紧接着又有一柄大斧砍在了他的腰际,瞬间,红的、黄的各种颜色从府中喷涌而出,同样也被大雨拍落在地面。

    这些场景强烈的刺激着崔胤,本已经到了口中的撤退,变成了“杀啊!”

    他的喊杀声被这场暴雨所淹没,但士兵们却本能的跟着他挥刀,冲锋!

    几十人的生力军加入,在短时间改变了这片区域的力量对比,原本势均力敌的情况竟然起了变化,大食人明显不敌,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大食人被砍到在地。

    唐兵受到了鼓舞,一鼓作气又向其他方向杀去,崔胤便带着几十个部众跟随唐兵也一路杀过去。

    此时的他根本无法辨别方向,只能闭着眼睛一通砍杀,真真是神挡杀神,佛挡*。

    小小的局部地域根本无法对整个战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暴雨使得战场上的人听不清鼓角声,也看不到令旗的变化。

    也就是说,中军指挥已经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他们不能及时的得到军令,只能在战场上死死的鏖战。

    怪就怪这场暴雨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双方都没能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但就这场大雨而言,得利更多的还是唐兵,毕竟神武军的前锋营实力远远逊于大食兵,他们只是胜在来得突然,一时间让马赫迪摸不清虚实,不敢轻举妄动。

    只要这场仗继续打下去,用不上两天,对方就必然会发现前锋营的虚张声势。

    到时候,形势必然会向不利的一面转变。

    这场暴雨恰恰打乱了战场的节奏,不论大食人或是唐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战。

    谁也不可能打败谁,谁也很难在这场混战中失败。

    崔胤带着数十部众跟着前面的唐兵不断冲杀,战场上的紧迫与刺激使他忘记了疲惫,极度亢奋的精神让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好像使不完一样。

    终于,前方的压力忽然消失了,这时前面传来了消息,他们居然已经杀出了混乱的战场。

    前方的唐兵并没有调头杀回去,而是径直向前直冲,在暴雨中不辨东西,崔胤也只能咬着牙跟着一路直冲。

    身边的唐兵越聚越多,原来杀出重围的并不止他们,还有很多人。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向前的速度开始变慢,并不时有消息传回来,其中一支唐兵已经与丞相的中军取得了联系,并且得到了撤回大营的军令,然后便以接力的形势一道道的传下去,告知所有从混乱的战场上撤下来的士兵们。

    崔胤意识到,再想回去,已经是不可能,就凭他们这几十个人,一旦遇到大食人,就绝无生还之理。

    很快便有身穿皮甲的骑兵疾奔过来,为他们这一对人做起了向导,指示着正确的方位,使他们不至于再一次的迷失道路。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一将万骨枯() 
“你们是哪个营的?跟住前导骑兵队,不要分开,雨下的大,迷路会很危险的!”

    一名军官模样的骑兵在路过崔胤等人身边时,大声的叮嘱着,听口音是关中人,崔胤便大声的答道:

    “我是朝廷宣敕使者崔胤,请速带我去见丞相!”

    “什么?”

    那骑兵军官显然是没听清,抑或是听清了又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在这大雨遮蔽了一切的战场上,怎么可能出现天子使者呢?

    “我是天子使者崔胤,请速速带穷去见丞相!”

    这一次,那骑兵军官听清楚了。

    “既然是使者,便请跟好了,某这便前面引路!”

    惊讶之色在骑兵军官的脸上稍纵即逝,应对也十分的从容,并没有低级军官见到天子使者时的手足无措。

    这让崔胤不禁暗暗感慨,看来这数年的动乱已经让李唐皇室的威信降低到不能再降低的程度了,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低级军官都不对天子使者有畏惧心理,更何况那些高级的将军和官吏呢?

    实际上,这倒是崔胤妄自菲薄了。李唐毕竟拥有天下百年,纵使数年的动乱致威信受损,也绝不至于到这般地步。不论在朝廷还是在地方,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官吏是忠于李唐皇室的。

    只有神武军这个异数中的异数才会对李唐皇室的威权少了一些本能上的畏惧。

    崔胤本是不想在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