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7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中人多眼杂,耳也杂,切不可再如此了!”

    “是,是是,末将记下了!”

    郑敬见左右的军卒都距离他们有很大一段距离,便又压低声音道:

    “朝廷的兵马何时能到啊?史朝义叛军势大,怕,怕城内这些乌合之众守,守不住……”

    “旬日功夫还是没有问题的,安心守城就是,河东神武军早就已经有所动作,相信很快就到了!”

    神武军的名头,郑敬是知道的,燕军几乎所有的败仗都是栽在了神武军的手里,现在燕军内部差一点已经到了谈神武军色变的程度。军心如此,试问又还有什么希望能够恢复到起兵之初的那一年呢?

    不过,史家父子才不管这么多,他们只要能割据一道之地,能作威作福便可,至于其他,恐怕也没有那么远的心胸。

    “准备准备吧,叛军马上就攻城了,今日有的累呢!”

    郑敬又举头向城外望了望,但见史朝义的兵马列阵整齐,但却似乎没有立即攻城意思。

    “城外的叛军,此时应该是在虚张声势吧!”

    话音刚落,便听得城外叛军战鼓陡然急促了起来。

    郑敬的先头马上一惊,史朝义部与所有燕军一样,无论战鼓抑或是号角都是同等规格,所传递的内容也是一模一样的。

    “不好,叛军攻城了!”

    史朝义部叛军的攻城突如其来,以至于许多人都惊得有些不知所措。城内发生的变故的确对守军影响十分之大,尤其是曹敦不明不白的遇刺以后,军心和士气都已经低落到了极点。

    而与此同时,更严重的问题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就又有了更加令人胆战心惊的谣言,称大燕皇帝已经在南巡途中遇害了。

    这些消息一开始只是在低级军将和士卒中流传,很快这些消息就传到了各军主将的耳朵里。各军主将当然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严令禁止传播谣言,一旦发现便立即就地正法。

    尽管各军主将应对得当,但对军心还是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影响。

    最先与叛军接战的是城下的镇军,经过旬日的安抚,他们已经接受了阻击攻城叛军的任务,但显然士气不高,一经接战就败得四散奔逃。看得在城上观战的郑敬频频咋舌。

    “这,这些镇军虽然弱了些,可,可也不至于一触即溃吧……”

    一旁的何敞低声讥笑道:

    “镇又何尝弱了?还不是一样……”

    郑敬的脸上闪过些许尴尬,镇的兵马的确被先期返回范阳的史朝义部兵马打的大败,但不知何故,其后续动作没有跟上,竟平白的让封常清捡了便宜。不过,他还是庆幸的,如果不是被封常清捡了便宜,他现在早就成了一团腐肉了。

    却听裘柏叹息一声道:

    “城外的那些兵马早就是守城的牺牲品了,他们没有四散奔走,已经实属难得,为了范阳城,他们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当然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裘柏从来都不会以燕军一员自居,从一开始也是存着个看戏演戏的态度,城内的兵马也好,城外的兵马也罢,在他眼里都是史贼叛军,死的越多才越好呢。

    不过,许多被临时抓了丁的百姓也混杂在城外诸镇军之中,这些没有来得及逃难的百姓又何其的无辜呢?

    史朝义叛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在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抵达了范阳城外的护城河下,只不过护城河早就因为天旱而干的一滴水不剩,成了一道壕沟。

    这些人就像早就准备好了一样,步卒身后跟着数不清的人推着板车,上面装满了沙土石块,到了壕沟前面就将车上的沙土石块倾倒进去,如此往复几次,竟大有将壕沟部分地段填平的架势。

    郑敬这才缓过神来,大声的呼喊着:

    “放箭,放箭,不能让他们把壕沟填平了!”

    事实上,范阳城的护城河极宽,从城墙上到护城河外沿,已经接近一箭之地,普通的两石弓射出去,即便射中也到了强弩之末,很难造成有效的杀伤,只是白白浪费箭矢而已。

    所以,各军将并没有执行放箭的命令,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城下壕沟被一点一点的填平……

第一千九十五章:捷报至长安() 
郑敬经过了最初的尴尬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那道军令的不合理之处,马上又将注意力投在了城墙内侧堆积如小山一般的木料石块,这些都是应付守城之物,他上前去打量了一圈,心中却有些打鼓。

    靠这些木料石块能守得多久呢?郑敬又扭头看了看面色灰败的封常清,以及他身边那些随从,不禁又多了几分信心。这些人能在短时间内,将范阳城内原本将近一盘散沙的军心收拾的服服帖帖,其能力还是可见一斑的。

    “击鼓!”

    裘柏忽然高喝了一声,将郑敬吓了一跳,他现在的身份是监国卫率长史,又被史朝清委以重任,自然“有权”指挥城上各部守军作战。郑敬咂了咂嘴,忽然发现自己的位置很尴尬,无论在能力或是胆识上都不如这些人,与其争着表现而丢丑,不如老老实实的缩在后面,等着现成的胜利就是。

    城墙上战鼓隆隆锤响,城下的战兵作为填命的肉墙不被报以多大希望,虽然初接战时,有大批人四散奔逃,但留下来的一小部分还是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这一点,就连封常清都有些吃惊,看来幽燕之兵的强悍,真乃是冠绝天下的啊。他在暗暗的想着:如果当初镇守洛阳时,他所率领的兵马能有这种水准,怕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城墙上的战鼓声又进一步的激发了城下战兵的战斗意志,抵抗开始变得激烈而又悲壮。一批批无路可逃的战兵不是力战而死就是被逼向身后的壕沟,纵身而下。

    攻城的史朝义部叛军采取了分段进攻的方式,只在关键处突进到干涸的护城河边,倾倒土石以将护城河干涸后形成的壕沟填平。与此同时,大量的攻城器械被推进到了护城河边缘,这其中就包括床弩,床弩的箭矢足有成人手臂粗细,长丈余,用绞车绷紧弓弦后,射出去便直直的没入夯土城墙墙壁之上。

    如此,一支又一支的床弩箭矢插在了范阳城的夯土城墙之上,这个时代的城墙清一色均以夯土筑就,筑成后墙体坚硬堪比铁石,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怕水,一旦被雨水或是河水浸泡,时日一长就会有坍塌的危险。

    这一点,稍有点打仗常识的人都知道,眼看着脚下城墙被床弩箭矢钉的刺猬一般,心里便大是不解。今年眼看着是大旱之年,到现在居然也没有一场雨。又指望什么来水淹城墙呢?

    如果连降暴雨,再加上水泡,深深没入城墙的床弩箭矢就会将水引入墙体内部,加速城墙的坍塌过程。然则,现在连一滴雨水都没有,就算将墙体插满了箭矢,也不会对范阳城墙造成多少影响,充其量是难看了一点,看着有些可怖而已。

    看来史朝义的叛军每每攻城都会按照一定的套路行事,郑敬虽然只是镇军的镇将,但也多少了解一些精锐战兵的作战方式。

    “护城河被填平以后,攻城战就会正式开始,传令各部随时做好准备!”

    裘柏沉声传令,别看他在河东神武军中只是个小小的司马,却从天宝十五年开始就参加了大大小小部下五十次的防守战。因为河东神武军向来以守城为主,所以防守而言,他的经验也丰富至极。

    派往各段城墙了解情况的军卒也陆续返回,其中面对攻城压力最大的方向位于城北。一行人便离开了西段城墙,而赶去了北段城墙。刚刚转到了城墙北段,便能听到异常激烈的呼和呐喊之声,显然这里的战斗要激烈的多。

    攻城战时,虽然攻方在拥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会发动全面攻城,但还是会挑几段城墙作为重点攻击的位置。很显然,北段的城墙就被史朝义部叛军选做了重点进攻的位置。

    郑敬向城外忘了一眼,差点被吓的灵魂出窍,原来一整段的护城河居然都已经被填平了。大量的攻城器械竟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架势,不少云梯甚至已经靠上了范阳城墙。

    攻城的史思明部叛军有节奏的喊着号子,像潮水般,一浪猛过一浪,涌向了范阳城墙。

    郑敬不过是个小小的镇将,何曾见过这等骇人的场面,不免有些惊慌失措,失声道:

    “这,这可如何是好?”

    裘柏却依旧是一副平静的面孔,这些年他见过的骇人场面已经数不过来,河北叛军攻城的套路也早就谙熟于心,这些大型攻城器械看着多如牛毛,但这只是攻城战的开始,想要攻下城高池深的坚城,没有十天半月,甚至三两个月,是不可能的。除非,想到这里,他看了看身旁脸色灰败的封常清,他实在想不明白,当年的洛阳城为何会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失陷了,洛阳作为大唐东都,其城墙甚至比长安还要高还要坚固,城内含嘉仓所储存的粮食足够满城军民吃用十几年,就算守城的兵马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也不至于在短短几天内就失陷了吧?

    不过,那些都已经成为前事,现在关键在于范阳绝对不能在短短几天内,或是十几天内失陷。裘柏暗暗想着,他要将范阳当做一颗钉子,狠狠的钉在河北,将河北诸路叛军牢牢的吸引在城下,将这些虎狼之师彻底折磨成疲敝之师,到那时神武军大军开到,就可以从容的摘果子了。

    念及种种,裘柏的脸上竟闪过一丝异样的笑容,但这一丝一闪即逝的笑容还是被郑敬发现了。郑敬不免暗暗嘀咕,这个裘柏究竟在想什么……

    ……

    数千里之外的长安,随着接连不断的快马驰入城内,来自河东、河北的军报也陆续被送抵了秦晋的案头。

    颜真卿那里的情况在秦晋的预料之中,大批的流民一定会成群的涌向德州一带,只要神武军民营按部就班的进行收编安抚,即便会损失一些流民,但总会有结果的。令人意外的情况则出在河东,准确点说是滞留在塞外的封常清残部,带来了惊喜。他们居然成功的混入了范阳城,并且将史朝义部叛军成功的牢牢吸引在城下。

    “果然是老天助我大唐,史贼内讧,正可趁此时机一举克复河北,彻底将叛贼剿灭!”

    第五琦兴奋的一砸案头,腾地站了起来。

    近日,秦晋为了方便与政事堂沟通,已经将办公之所移到了皇城之内。所以,第五琦每日都会到秦晋这里小坐一阵,以沟通当日的政务。今日正巧,刚刚落座,来自河东的军报就到了。

    一切顺利的出人意料,第五琦兴奋的在屋内来回转着圈子,甚至忘记了在秦晋面前这么做是很失礼的一种行为。

    秦晋待人向来宽和,这种小事也从不放在心上,只微笑着看第五琦激动的转圈子。不过,第五琦转了几圈之后马上就平复了下来。

    “河北道的战事年内可定,河西道的战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秦晋点了点头。

    “河南、河东之兵两面夹击,河北道诸部叛军命不久矣。不过,出兵却不能急在一时,须得平原郡流民彻底收编完毕。否则,那就是一个随时都可以爆发的隐患!”

    秦晋的话让第五琦吃了一惊,他马上就意识到,秦晋令河南的神武军徘回于黄河沿岸,其目的也许不仅仅是为了北上击贼,恐怕也是在监视着以德州为中心,聚集的上百万流民吧。

    一念及此,第五琦心中不禁凛然,百万流民啸聚一起,稍有个风吹草动,流民恐怕就会边做流贼。原来,秦晋令河南神武军徘徊在黄河沿岸,定是随时做着流民变流贼的准备吧。

    “难道河北道的流民还有生变只可能吗?”

    秦晋道:

    “如果处置得当,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颜真卿作为河北道巡抚倒是称职,只要开赴河北的民营能够按部就班的达成计划,应该不会出现什么纰漏。大军在侧,也是迫不得已,以防万一!”

    所以,秦晋一直在等,等着河北道流民处置的七七八八,局势已定之后,河南神武军没了后顾之忧,自然可以大举北上,与河东道卢杞的兵马夹击史朝义部叛军了。

    “颜真卿的军报上说,史思明应该是被史朝义困在了苑乡小城内,不知何故,只围而不攻。史思明所部也俱被史朝义分化瓦解收编,或许咱们还可以在这里做点文章!”

    “苑乡?不就是战国时沙丘宫故地吗?难怪,难怪……”

    第五琦惊奇的啧啧连声。

    “也不知是谁给他出的馊主意,居然想要模仿公子成活活饿死赵武灵王,这不是刻舟求剑吗?”

    第五琦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史朝义的不屑和嘲讽,的确,史朝义最正确的选择就是立取史思明性命,以消除一切隐患和不确定的因素,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河北道所有可以团结的各部兵马。

    可史朝义偏偏在苑乡耽搁了旬日功夫,又不肯对史思明痛下杀手,也许这就是封常清所部得以顺利混入范阳城中的外部原因之一吧……

第一千九十六章:重心将转移() 
“朝廷平叛五载,今日终于见到了曙光,当得,当得浮一大白啊!”

    第五琦兴奋激动的有点手舞足蹈,他的性格不像韦见素那么内敛,无论高兴或是愤怒,或多或少的都显露在了脸上。这种性格虽然不利于权力斗争,但他只要兢兢业业的一心扑在公事上,自有秦晋在幕后为其保驾护航,大大小小的是非只须动动手指,挥挥手就能轻而易举的挡掉,唯一需要提防的,也只有他和夏元吉与韦见素的明争暗斗了。

    最近虽然他们之间的*味淡了许多,可秦晋仍然不敢放松警惕,如果稍有不察,说不定就会出什么连他都预料不到的乱子。

    现在,第五琦显然是干劲十足,由他主持的盐铁*很成功,朝廷府库的岁入比至德元年多了岂止三两倍?

    因而,秦晋也越来越觉得第五琦顺眼,平日里除了公事以外,扯的闲话也多了起来。

    “对对对,当得浮一大白,不过,这军中却是有禁令,不得饮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