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回答与他以往的风格迥异,就连李辅国都替秦晋捏了一把汗,心里暗暗着急,怎么能这么说呢?万一不能给天子以信心,岂非就让李泌那老匹夫得逞了?然则,李辅国还是没有急于说话,而是仍旧等着看清楚秦晋的真实想法。

    孰料,天子李亨听了秦晋的话以后反而露出了一丝笑容。

    “秦卿全力应对,朕心甚安,昨日安西节度副使李嗣业抵达长安以西二十里处……”

    说到李嗣业赶来的消息,李亨故意停顿了一阵,仿佛是在给秦晋思考的机会。其实,秦晋哪里需要在殿上临机思考,昨夜他早就得到了李嗣业赶来的消息,并即时和郭子仪商议了处置办法。

    今日一早,天子使者传敕召见,秦晋便已经猜到,一定是为了咨询李嗣业赶来以后的应对办法。

    只不过,在抵达天子便殿以后,秦晋还是吃了小小的一惊,想不到李泌的耳目竟也如此灵通,甚至还先于自己一步来到天子面前。只不知此人都在天子面前说了些什么!

    心中暗暗揣测着,秦晋忽然觉察出了今日殿上的气氛有些异于往常,便也沉住了气,等着天子先表态。

    李亨顿了一阵,见秦晋没有说话,也没有发问,就轻叹了一声,继续说道:

    “李卿所言,李嗣业十万大军外强中干,皆为老弱病残,不宜妄动。不知秦卿以为如何?”

    开门见山是李亨议事的一贯风格,这一点大大迥异于乃父,秦晋对此也很是欣赏。

    听到李亨如此说,秦晋暗道果然如此,李泌先一步赶来,必然要对李嗣业行军一事多加干涉,然则这个建议尚算靠谱。李嗣业聚集的流民里,至少应该有半数以上的老弱病残。表面上号称十万大军,实际上能战,敢战之人有三万上下就已经是极限了。

    然而,若说李嗣业带来的这些人不堪一击,也过于看低了此人。

    “臣尚无定计!”

    说罢,秦晋默不作声。

    此前,他早就和李亨有过约定,内外兵事不得他人掣肘,如此才能始终如一,假若事事在紧关节要处还要旁人跳出来说三道四,横加干涉,一丁点的偏差延误,没准都会带来致命的恶果。

    这么说当然是秦晋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在向李亨做无声的抗议。

    李亨其人有点不少,缺点同样也令人头疼,那就是他的优柔寡断。一旦遇到两难境地,就会给人以反复无常的感觉。

    见秦晋还之以颜色,李亨的表情有些尴尬,干笑了笑才说道:

    “朕,朕也是征询秦卿的意见!”

    秦晋对李亨的装糊涂丝毫不买账,这硬生生的回道:

    “陛下若有敕命,臣遵从便是!”

    这时,李辅国突然跳了出来,急忙阻拦道:

    “陛下,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若,若御史大夫不能临机而断,万一,万一……”

    万一之后的话,即便李辅国不明说,在场的人也都明白。

    这么说表面是在劝谏,但实际上却是在暗示李亨,到了此时此刻只能二者选其一,听李泌的,还是听秦晋的。秦晋统兵,一直把控者战局,而李泌不过多是空谈,究竟听谁的,这个决断并不难下。

    实话说,秦晋有些生气,都到了这等时刻,李亨居然还在婆婆妈妈,李泌的一句话就能使他心生犹豫。难道这位天子就不明白,何为用人不疑,始终如一吗?倘若将军国大事托付于己,就该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有事情明白直言就是,摆弄这种小心思,于战事又有何补益呢?

    最坏的结果只能是使君臣相疑!

    也许是李辅国的话起了作用,李亨骤然间面色涨红,仿佛意识到了自己今日的问题之所在。

    忽然间,只见这位大唐天子长身而起,正对着秦晋长身一揖。

    “是朕失言违约了,请受朕一拜!”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反而让秦晋有些手足无措了,天子对臣子大礼相待,这是闻所未闻的。但他马上就恢复了平静,李亨既能如此表态,就是意识到了此前所为的不妥之处,既然如此放低姿态,自己身为臣子当然也不能再继续作色,于是马上起身亦大礼回拜。

    “陛下折煞臣了!与李嗣业里应外合,臣早就有了定计,今日入宫觐见,也是呈报此事!”

    君臣恶人对答,再不提李泌的纸虎一说。李辅国暗暗松了口气,又颇有些幸灾乐祸的看向李泌,瞧见李泌面色发白,嘴角不断抽搐,就忍不住想笑出来。但碍于是在天子驾前,若笑出来就是君前失仪,因而只得生生忍住,在肚子里笑了个天翻地覆。

    李泌啊,李泌,你急三火四的赶来想插一脚,最后还不是自取其辱?

    秦晋细细一一道来,李亨听着也是频频点头,不时还赞了几句,好像完全忘了刚刚还对李泌的建议大为赞同一般。

    这就更令李泌尴尬,原本这是给秦晋一击的大好机会,不想竟被李辅国这个阉人几句谗言就给搅合了。

    然则,李泌毕竟不是个不知眉眼高低的人,眼见着天子纡尊降贵对秦晋做道歉之举,就是已经表明了态度,在内外用兵一事上,只唯秦晋的意见做数。

    虽然心中气馁怨愤,但他也觉得今日之事,也并非全无收获,让天子大礼道歉,这是不是做臣子的居功自傲呢?天宇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不如就让秦晋把他所有的狂妄一面暴露出来,让天子认清了此人的面目,也好早日从昏昏然中清醒。

    存了这个心思,李泌的心态反而平和了,可是看着秦晋与李亨君臣二人从容对答,还是禁不住咬得牙齿咯咯作响。

第五百七十章 :迷雾重重也() 
李泌的心思忽而顺畅又骤然气愤,以至于秦晋和李亨的对答也听的断断续续,不知过了多久,只见秦晋忽而起身告退,他这才屏退了脑中各种杂念。

    直到秦晋的背影消失在殿外,李泌竟有些怅然若失,也打算起身告退,今日此来觐见天子的目的算是碰了壁,现在留下来还有什么用呢?

    不过,他刚欠起身,李亨就说话了:

    “先生……”

    只听他沉吟了一下,又继续说道:

    “朕曾与御史大夫有约,希望先生能专心政务……”

    “臣明白,臣今日失言了!”

    为了不使李亨过于难堪,李泌主动表示自己今后不会再让天子为难,但他始终表示自己的所为,都是出于一片忠心,绝无一丝一毫的杂念。

    然则,做如此解释时,李泌还是不免有几分脸色,反问一阵,自己真的没有私心杂念吗?这个自己问出来的问题,竟然很难得出答案。

    李泌的这些内心变化或多或少的还是表露在脸上,这一切都被居于李亨身后的李辅国看在眼里,其心中不免得意,若说影响天子,李泌毕竟是外臣,又怎么能与他们这些内臣相比呢?

    作为宦官,日夜起居都在天子身侧,这一点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扭过头去看李亨,李辅国有些讶然,天子似乎并未对刚刚的变故有任何不愉快,脸上反而还挂着一些轻松的笑意,这让他有些失望,如果没有新生怨愤,岂非少了一些对李泌其人擅自插手兵事的不满?

    但这就是李亨,比起喜怒无常,动辄处罚臣下面不改色的太上皇,当今天子生性仁厚……然则,这对于一个天子来说,很难成为其优点。

    秦晋离开了太极宫,他头一次对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今日只小试一下,居然就收到全功之效。不过,其间过程,他也是忐忑不已,对天子作以颜色,一旦出现意外,那就是要挟天子,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为了把李泌排除在内外兵事的决策层,秦晋不得已如此行险,否则一旦让此人开了擅自干涉的口子,以后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对于李泌其人,秦晋还是有些不得其解。通过长期的接触了解,他并不认为李泌是个大奸大恶的人,可他为什么总是和自己作对呢?假若他包藏了祸心也就罢了,偏偏自己所为有那一项不是为了唐朝?这厮为何总是将自己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呢?

    不过,秦晋没有过多的心思和精力去揣测和对付李泌,更大的危机在孙孝哲那里,耳听得战鼓隆隆,他就知道,今日的战斗又开始了。有了昨天的猛烈一战,神武军上下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必不让叛军有半分得逞的可能。

    叛军今日强攻的规模明显弱于昨日,只在金光门、安化门等处做重点攻击。但这种烈度起伏变化也不是头一次了,秦晋并不觉得奇怪,看着城下密密麻麻扑向城墙的叛军,他清楚今日又将是血腥无比的一天。

    举目沿着城墙望去,但见处处都有燃烧过后的痕迹,夯土城墙外侧遍布焦黑,炭黑色的云车残骸挂在墙角,鼻头耸动,依旧可闻硝烟硫磺的味道。

    大型的攻城器械绝大多数都在昨日一战中被毁掉,因而今日叛军的攻城只能依仗于长长梯子,叛军军卒如蝗虫蚂蚁一般,慢吞吞的蜂拥到城墙下,将梯子搭在城墙上,然后攀着这种毫无保护的梯子缓缓攀缘而上。

    失去了可具有保护功能的云车,叛军对城墙的攻击就显得疲软无力,秦晋的心情也就轻松了许多,昨日那么猛烈的进攻都坚持下来,今日这种程度的强攻,与之相比又和挠痒痒有什么区别呢?

    “叛军这是到了强弩之末,还要赶着送命呢!”

    秦琰身上包满了麻布条,昨日一战他身受刀箭疮十余处,但均是皮肉伤,因而只包扎处理了伤口便又生龙活虎。

    他这句话里满是洋洋自得,叛军攻城的疲软,任谁都看得出来,不过却有人与之报有不同的看法。

    “焉知这不是叛军在迷惑你我?”

    说话的是郭子仪,两个人约定了在金光门会面,看着叛军两日间攻城烈度的悬殊差距,向来多疑谨慎的郭子仪自然要比寻常人有更多的想法。

    别看郭子仪平日里不苟言笑,军中将校在他面前多是大气也不敢出一下,独独秦琰不吃他这一套,嘿嘿笑道:

    “郭将军此言差异,叛军断粮日久,又经受昨日惨败,势成强弩之末也是顺理成章,就算有什么阴谋诡计,还能翻了天去不成?”

    郭子仪只听了一阵,就不再说话,秦琰以为对方被自己说的理屈词穷,脸上更显出得意之色,但秦晋却看得清楚明白,郭子仪分明不愿与这夯货做口舌之辩。

    然则,郭子仪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是他们昨日就已经分析过了的,如果攻城烈度的反差过于大,就说明孙孝哲一定另有所图。

    不过,这个另有所图,就算用脚趾头也能想得明白,连李泌这种军事盲都看出来李嗣业所领的十万大军是老弱妇孺的纸老虎,更何况善于将兵作战的孙孝哲呢?

    因而,此人只要存了另有所图的心思,那就一定是针对李嗣业,如此也正中秦晋的下怀。

    想到此处,秦晋又看向郭子仪,偏巧郭子仪的目光也转了过来,两人相视一笑,似乎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如此作态,反而把秦琰看的迷糊了,不知道这两位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但是,秦琰作为家奴出身也是极有眼色的,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问题可以问,什么不可以问!

    比如秦晋和郭子仪暗中商量的军事计划就是绝对不能随便问的。

    秦晋长长打了个哈气,整整两日两夜未睡,这一刻他才觉得疲惫已极。

    “我这眼皮沉的厉害,回去蒙头大睡了,郭将军不如也早早歇息,养足了精神再来督战!”

    此言一出,秦琰还是不免咋舌,这种话怎么可能出自自家主君之口,也太过轻挑随意了。岂料,郭子仪也呵呵一笑。

    “大夫尽管蒙头大睡,末将安排作息尚算合理,到现在也只一日半夜未曾合眼,还撑持得住!”

    秦晋又是哈哈大笑,再度扫视了一眼城外。

    “既然如此,还要辛苦将军了!”

    说罢,秦晋潇洒离去,把秦琰看的傻了眼,又捅了捅身边的郭子仪,问道:

    “御史大夫这,这是困糊涂了?”

    贸然的身体接触是极为失礼的一件事,偏偏郭子仪就能对此视之一笑,颇具玩味的看着秦琰,又反问了一句:

    “秦队正何时见过你家主君糊涂了?”

    一句秦队正正中秦琰的要害,他昨日原本斩首百余,可说是破了天荒,然则由于脱力晕厥过去,没能归拢好属于他的首级,一多半都便宜了旁人,今日一早计数论功,只够格升为队正,这让他愤恨不已又无可奈何,只能徒劳的嚷嚷着,偷了他首级的人赶紧都吐出来。

    其实这种事在军中一向难以避免,只要没有切实的证据,没有会去深究,究竟哪一个冒领了首级。万一冤枉了无干的人,只会更加的伤了军心士气,因而数百年来,这种情况也早就被默认,秦琰不服气也只能发几句牢骚,谁让他最后脱力晕了过去呢!

    秦琰作为教官居然被那些纨绔子弟捆成了粽子,早就成了军中笑话,哪一个背后都要调侃一番,独独郭子仪从来不提此事,今日揶揄他只得了队正,算是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郭子仪轻描淡写的扫了一眼满面通红的秦琰,心中却对此人另有评价,别看他总是摆出一副粗鲁大剌剌的模样,实际上能以家奴出身又在军中如鱼得水,一定不可能是个头脑简单的人。

    就说杨砼等人为祸被行了军法一事,郭子仪就与许多人看法相左,表面上看是秦琰无能为纨绔子弟所制,焉知不是此人故意为之的报复和惩戒呢?

    对于这些多为纨绔子弟组成的新兵,无事生非,挑衅侮辱,多数出身神武军的教官都保持了克制情绪,然则以秦琰的脾性又怎么可能硬吃了这一亏呢?

    当然,如此种种都是郭子仪的私下揣测,没有任何切实的证据,也正因为此,他才觉得秦琰此人绝非易与之辈。

    “郭将军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知道俺的首级被偷了,也不替俺伸冤,还落井下石……”

    郭子仪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