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杂役屈打成招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来,那个失踪的驿馆杂役自然便是嫌疑最大的人了。

    “搜,就算把同州城搜个底朝天也要将贼子搜出来!”

    秦晋一声令下,立即便有人往城外军中传讯,准备调大军入城。

第二百三十三章 :底气终耗尽() 
送信的军卒刚刚离开驿馆,那个失踪的杂役就被找到了。秦晋怒意冲冲的站在驿馆茅房门前,那个杂役的尸体就蜷缩在里面,口鼻处还有未干的血迹,显然刚刚死去。杂役被灭口了,对方的行动迅速而又缜密,仅仅片刻的迟疑就让人快了一步。

    秦晋清楚,恐怕此人一死,驿馆中留下来的官吏和杂役,恐怕就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的幕后主使了。不过,秦晋依旧不打算放过这些看似无辜的人。

    “来呀,把驿馆上下的官吏杂役都绑了!”

    “使君饶命,冤枉……”

    “冤枉啊……”

    尽管惊起了冤枉之声一片,秦晋却毫不容情,将驿馆中上下十七人尽数绑了集中在一起。

    “哎呦,这,这是,弄出如此大的动静,所为何来啊?”

    监军景佑惊讶的出现在驿馆的院子里,他昨夜宴饮喝多了,直到被外面的吵嚷声惊醒才意识到出了大事。是以,连身上的袍服都穿的不甚齐整,如此狼狈便来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监军,您不知道,有人要,要谋害使君!”

    景佑曾在兵变中与秦晋并肩作战过,所以秦晋的亲随对这个宦官的态度甚好,不等秦晋说话就告知了他刚刚发生过的惨剧。

    听到死了人,而且还是秦晋的亲随,景佑吓得脸都绿了,他也和秦晋用同一口锅吃饭,因此在理论上,他也有可能被毒死。后怕之余,景佑颤声道:

    “幸亏贼人没将毒药下在锅里,否则,否则……”

    秦晋脸色铁青,这一点他早就想到了,一定是锅边时时有人,贼人不便下手,才将毒药下在了碗里,也许是时间仓促只污染了两只粥碗,才使他逃过了一劫。

    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意啊,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竟会有人生生要毒死自己!

    景佑的意思是留着那个驿吏,其余杂役不论是否冤枉,统统斩首以儆效尤。杀几个杂役,这当然在监军的职权之内。不过秦晋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杀人对他并没有好处,反而会为他的敌人送上滥杀无辜的口实。

    很快,卢杞自城外感到了驿馆,他在听说有人对使君下毒以后,当即就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秦晋就此被毒死了,他们这些人怕是都有难逃的罪责。更为要命的是,乱事未平,就先死了主帅,残局又让谁来收拾呢?

    好在秦晋福大命大,只有两个军中的亲随甲士代他死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卢杞抵达驿馆后,听说下毒的杂役已经被灭口,当即断言:“此事与崔亮贼子断然脱不开干系,使君,不如调兵进城,将此贼拿来审问便知!”

    之前崔亮一直以未曾交割公事为借口,不许神武军有超过百人以上入城,言下之意只要他一日还握有冯翊郡太守的官印 ,就不容许神武军大部进城。

    秦晋点点头,现在正好可以此为借口调兵进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围了郡守府再说。

    不过,卢杞的心思显然更为细腻,他将那个驿吏一顿拷打之后,便得出了一份签字画押的供词,供词上的主使之人赫然便是本郡太守崔亮。

    秦晋默许了卢杞的举动,但又叮嘱了一句。

    “把府库也一并围了!”

    闻言之后卢杞应声称诺,控制了府库,就等于控制了冯翊郡的命脉,就算崔亮贼子把着官印,又当如何呢?

    ……

    崔亮心中有心事睡的不沉,才一个时辰就不自觉的惊醒,简单洗漱了一番之后,看着家仆端上来的精米饭与羊肉汤,却没有半点食欲。

    但一想到昨夜深思熟虑的结果,心中又安稳了大半,只要没有把柄被秦晋抓住,对方除非谋反,否则便拿自己没有办法。

    忽然间,老家仆慌慌张张的冲了进来。

    “不,不好了,造反,造反了!”

    甚?造反了?

    崔亮一个机灵,下意识的就想到了秦晋。难道是这厮造反了?想到此处,崔亮心中死灰一片。如果秦晋果真的造反,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这个大唐的郡太守。想到自己即将有可能血溅当场,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但崔亮毕竟不是寻常草包,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杀,反而心中坦然了。

    “为国捐躯,求仁得仁!崔亮无憾矣!”

    说罢,崔亮起身正了正衣冠。

    “走,随崔某出门看看,究竟是哪里的乱臣贼子……”

    崔亮出门正撞见带兵杀上门来的卢杞,他认得这个带兵的将军是秦晋的部将,便指着卢杞厉声喝问:“尔等无故冲击郡太守府邸,难不成要造反吗?”

    卢杞也不甘示弱,高举起了手中的一张羊皮纸。

    “崔亮,卢某问你,意欲谋害四品高官该当何罪?”

    崔亮被问的一愣,下意识的答道:“腰斩,弃市!”

    卢杞哈哈大笑,继而又阴下脸来,指着崔亮声喝道:“既知道当受腰斩之刑,还不上来受死!”

    崔亮更是糊涂了,又心头一喜,既然对方不承认谋反,那就说自己又抓回主动权了!

    “莫要信口雌黄,崔某乃本郡太守,你无故纵马城内,按唐律夺职羁押,可清楚?”

    就在两人争执的时候,闻讯赶来了大批郡守府护卫,反倒将卢杞带来的数十个亲卫围了起来。卢杞后悔人带的少了,同时也懊恼自己低估了城中军卒的胆气。

    即便如此,卢杞也自信不会落在下风,但他不是杨行本那种莽撞的人,不会做事不计较后果,既然有所动作,就要有理有据,否则就名不正言不顺。他一脸不屑的将手中羊皮纸掷了出去,正落在崔亮的脚下。

    羊皮纸卷成了一卷,在崔亮的脚下滚了数圈才停下来。老家仆赶紧将羊皮纸捡了起来,交在自家家主手中。崔亮展开一看,顿时惊得难以自持。

    “一派胡言!”

    一气之下,崔亮将之撕了个粉碎。

    “崔某从无谋害秦使君的心思!这等指控,若非拿出切实的证据,如何教天下人心服口服?”

    卢杞依旧冷声道:“崔使君究竟有无谋害秦使君之心,老天知道!难道你敢对天发誓自己从无一丝恶念吗?”

    他知道一纸供词绝不可能成为拘拿崔亮的证据,但是可以以此调兵入城,可以围了郡守府,可以让他知道害怕。崔亮其人断然不会承认自己是某后主使的,但这么做正可以将其逼近死角,只要他再乱了方寸,就一定会露出破绽,到时候自可相机行事。

    对峙间,城中守军校尉急如星火的骑马飞驰而来。

    “崔使君,崔使君……”

    崔亮惊闻呼喊之声,举目望去,果见一队十余人的骑兵呼啸而至。

    “王校尉,你,你如何来了?”

    他本想说王校尉来的正当其时,但又觉得这么说会堕了自己的气势,便又改了口。

    王校尉面露忧急之色。

    “禀使君,神武军入,入城了!”

    他是崔亮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是和恩主一条心,不过神武军凶神恶煞的以秦晋被刺为借口,突然就冲了进来,以至于再无力阻止。因此,便慌慌张张赶来向崔亮报讯,不想郡守府外竟也上演了对峙的一幕。

    卢杞见崔亮居然又来了援兵,便冷然大笑。

    “你家使君涉嫌谋害秦使君,是本将的嫌犯!”

    崔亮怒道:“无凭无据,何以诬陷崔某?”

    “既然如此,崔使君敢不敢让神武军放手调查!”

    卢杞知道再争执下去也是互相扯皮,于是便提出了自己带兵来此的目标。

    “查清凶手自然应当,但神武军名不正言不顺,此事乃郡守府分内,不劳贵军费神!”

    听了崔亮的话,卢杞好像听到了笑话一般,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笑意。

    “使君涉嫌案中,如此不避嫌疑,只怕查出了结果,也不会让天下人信服吧!”

    “这……”

    崔亮一时语塞,但很快又有了主意。

    “神武军既为苦主,亦是涉案一方,同样也不适合参与调查。同州城亦为冯翊县县治,便交给冯翊县县令薛景仙查办了!”

    崔亮的反击超出卢杞预料,卢杞想反驳,但苦于对方提出的办法名正言顺,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既然如此,崔使君敢与卢某同去冯翊县廷否?”

    至此,崔亮已经确信,别看卢杞来势汹汹,却绝不是来造反的,心下已然安定,冷笑了一声。

    “崔某坦坦荡荡,有何不敢,走!”

    说罢,崔亮又扭头叮嘱王校尉。

    “回去守好四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王校尉二话不说,称诺离去。

    双方浩浩荡荡的来到冯翊县县廷,县廷距离郡守府不过一街之隔,步行也就一盏茶的功夫。

    崔亮毫不担心,薛景仙和他是同一阵营的,怎么可能会帮着秦晋和神武军呢?虽然不知道神武军在折腾什么幺蛾子,然则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秦晋的确对自己动了杀心。

    “崔使君,崔使君!”

    忽有郡守府中的佐吏急吼吼追来。

    崔亮心头一紧,预感又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果不其然!

    “神武军围了府库……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有大变故() 
县廷外面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身为县令的薛景仙早就得到了报信,但他表面粗鲁实则是个极为谨慎狡猾的人。趴在县廷大门的门缝上看了一阵,也禁不住眉头突突直跳,虽然听了个一知半解,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是逃不开了,这趟浑水想与不想去参合,肯定都轮不到自己做主。

    一念及此,薛景仙正了正衣冠,大声命令着县廷中皂隶。

    “打开大门!”

    “外面剑拔弩张,明府三思……”

    “三思个屁,赶紧开门!”

    薛景仙大骂了劝他三思的皂隶,犹犹豫豫的岂能成大事?这等人也就配在县廷里做一辈子的佐杂。

    县廷大门吱呀呀洞开,卢杞和崔亮都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

    “不知崔使君与卢将军驾临,下吏迎接来迟,恕罪,恕罪!”

    薛景仙早就将神武军上下的人等的背景摸查的一清二楚,与崔亮争执的将军是新任使君得力的干将,而且其出身自范阳卢氏,是一等一的大族,同样是个不招惹为好的主。

    卢杞双臂环抱,并不说话,似乎在等着崔亮表态。崔亮收敛心神,压制住了府库被围的心惊,正色对薛景仙道:“神武军中发生了命案,欲谋刺秦使君……”

    “甚?可捉住了凶手?”

    薛景仙张大了嘴巴,尽管他意识到一定发生了大事,却也没想到竟然有人公然要行刺秦晋。

    “捉住了凶手,就不用来县廷麻烦薛明府了!”

    崔亮不满的瞪了薛景仙一眼,话才说到一半就被人打断,他还很不适应,尤其是被薛景仙这种地位低微的人所打断。但转念一想,接下来还要考此人从中筹谋,于是瞪眼很快又变成了善意的点头。

    这种前后突兀的变化让薛景仙有点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崔使君今天吃错了什么药。

    由于先后有变故发生,崔亮只觉得脑子里乱哄哄一片,他咽了口唾液,试图湿润一下干涩的喉咙,但收效甚微。

    “此事就由崔使君交代薛明府吧,卢某军务缠身,先走一步!”

    就在最亮打算将一干人让进县廷正堂讲述此事之时,卢杞又抢了他的话头,而且在不与其商量的情况之下就要带着人离开。

    崔亮先是大怒,继而又心中窃喜。卢杞这煞神不在更好,正可与薛景仙密议此事当如何处置。

    “既然卢将军军务甚忙,就请自便,崔某治下发生了行刺四品高官这等骇人听闻的大案,自是责无旁贷查清案情,缉捕凶手!”

    “甚好!卢某告辞!”

    话毕,卢杞一招手,跟着他一同而来的数十骑兵马队风卷残云一般的离开了县廷。

    直到马队消失在街口尽头,崔亮才长长松了一口气,来到仍旧呆呆愣神的薛景仙面前。

    “走吧,进去说!”

    “啊?”

    心惊肉跳的薛景仙一时竟没反应过来,崔亮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他才毕恭毕敬的将其引入了县廷。

    谋刺四品高官,如果让凶手得逞,地方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薛景仙来看,倘若如此,崔亮一定会将责任推到冯翊县的头上,而且其人家族背景盘根错节,此举多半会得逞。如此一来,倒霉的就是自己。

    这个上县县令花了他不少钱,甚至为之举债数万贯,每天的利钱都会让他不时在梦中惊醒。所以,这个县令的官职他绝不能丢,否则就再也难以翻身了,那些放贷的人就得将他给逼死。

    所幸,秦晋没死,死的只是他的亲随,此案就可大可小了。关键要看秦晋和崔亮如何博弈了,如果两人的关系交好,自然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以薛景仙所知,崔亮似乎已经给秦晋挖了一个大大的深坑,而且还打算借着百姓送万民伞来奚落秦晋。所以两人的关系是在朝着紧张的方向发展,再则秦晋也不是个软弱的人,立即就与崔亮针锋相对,丝毫不见手软犹豫。

    眼看着一场龙虎斗就要上演,不想就发生了这等骇人听闻的谋刺案。

    刚刚踏进了县廷的大门口,薛景仙看着崔亮的背影忽然冷汗直流,忽然一个大胆的假设灵光乍现。难道谋刺秦晋的主谋就是这个崔使君?

    以薛景仙所知,崔亮和杨国忠的勾结里牵扯着一桩不可告人的交易,似乎就是针对新任郡太守秦晋的,只是内情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难道这就是交易的关键一环?

    越往下想,薛景仙就越是胆寒。他虽然投靠了杨国忠,但目的是为了挣钱,他绝不像将自己搅进血腥的阴谋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