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乱兵来了,快走!”

    五人五骑,打马加速,途中又与数十骑回合,一路狂奔直奔皇城安上门而去。

    神武军中郎将便在这数十骑中,大队人马已经被他派往了西垣金明门往永嘉坊兴庆门方向而去,以迷惑太子的人。而他则护持着天子悄悄出了兴庆宫,赶往太极宫。

    太极宫毕竟与兴庆宫不同,玄武门可直通长安城外的西内苑,出了西内苑就是一片坦荡的渭水平原,就算形势不利还有谁能拦得住天子?

    秦晋催促胯下战马加速,在抵达皇城,抵达太极宫之前,仍旧不能放松警惕,前面最艰难的九十九步都走过去了,千万不能在这最后一步上栽了跟头。他望了一眼驭马狂奔的天子李隆基,看似垂垂老矣的天子竟然身手不减当初,熟练的控制着胯下的良驹。

    虽然老迈不堪,李隆基仍旧以他惊人的毅力和熟练的马术,稳稳的奔在了大多数人的前面。

    见此情景,秦晋暗叹,不得不承认,对于天子而言,李隆基的确要胜过其子李亨太多。只可惜英雄迟暮,也难再有作为,李亨虽然比不上乃父,却是李隆基诸多儿子里最出类拔萃的了。

    然则,经此一役之后,李隆基只要重掌大权,李亨的下场便可以预见了。而大唐也许将要迎来一位更年轻,资历更浅薄的太子。这对于风雨飘摇的大唐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在以往,秦晋还觉得李隆基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仅仅通过今日的决断选择,他就明白了,老迈的天子并非其实难副,如此果敢决断,岂是常人能够企及的?就算他本人与李隆基易位而处,敢于仅仅只带了四名内侍就跟着一日前还兵变造反的乱臣叛将离开兴庆宫吗?

    秦晋不知道答案,他纵然敢于豪赌,也终究是个会兴奋,会害怕的人。

    一行人披星戴月,堪堪进入皇城安上门,却见内监景佑早就领着一众宦官候在门里。

    目下,皇城还在神武军的控制中,虽然还算安全,但只要龙武军倾力一击,以神武军那丁点人马也将陷入首尾难顾的危险境地,所以当务之急,在接到了天子之后,便应全面收缩,防守太极宫。而太子的人并不知道天子已经离开兴庆宫,就让他们在兴庆宫外死缠烂打吧,种种迹象都已经表明,太子接手龙武军以后,已经有了强攻兴庆宫的打算。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在兴庆宫内等着的,只有高仙芝和以作最后抵抗的宫中宿卫!

    “奴婢等迎接圣人来迟,护驾不利,死罪!”

    “尔等何罪之有?抬起头来!”

    借着熊熊的火把光芒,李隆基看清了马前跪倒的宦官面目。这是边令诚的假子,内监景佑。景佑其人给他的印象不错,却想不到竟也与秦晋勾连到一起了。

    “景佑,是你吗?”

    “正是奴婢!奴婢因罪被发配到了太极宫,以为永远也见不到圣人天颜了,想不到,想不到……”

    说着,景佑的声音竟哽咽了。

    李隆基并未下马,只催促道:“都起来吧,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

    在心里,他却有些释然,景佑的这一番做作,可当做是他的自我辩白,他并没有与秦晋勾结到一块,而是得罪了人被发配到了太极宫里。

    从安上门到太极宫南垣的长乐门不过眨眼的功夫,一行人又风驰电掣的奔入门内,秦晋一颗紧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大战在即,成败在此一举,纵使他经历过大小战数十次,也罕见的紧张了。

    “秦卿,高力士何在啊?”

    天子刚刚下马,竟忽然询问起了高力士。

第二百三十五章 :辣手难翻天() 
李隆基此时已经隐约知道了高力士曾起兵与神武军在太极宫决战的事实,而高力士于李隆基而言,其分量要远远重于一般奴仆,现在脱离了被围困的兴庆宫,平安抵达太极宫之后,便惦记起了此人的安危

    “启禀圣人,高将军只是受了些惊吓,身体并无大碍!”

    秦晋的回答令李隆基紧绷的身体稍稍松了一下,知道高力士没有大碍,便禁不住长长舒了口气。不过,出乎秦晋意料之外的,李隆基在得知高力士无碍之后,竟话锋一转,只说又冷又饿,让他们准备一些热食,对高力士则绝口不再提只言片字。

    此时,裴敬也带着人迎了上来,他刚刚将太极宫从里到外巡查了一遍,直至确认基本安全之后,才来向秦晋复命。

    与旁人不同,裴敬的心里很是郁闷,因为长安城内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全是因为他草率做出的决断所累,而中郎将越不责怪他,他便越是心中难安。而此后也不知是不是衰神附体,又接连出了一些列纰漏,更是让他难以忍受。

    现在秦晋迫于形势,又倒向了天子的一方,这等天上地下般的逆转,也带来了更多的顾虑,天子虽然老迈昏聩,却是个眼睛里不容沙子的人,神武军前一夜还步步紧逼,一旦天子定乱之后,会不会秋后算账呢?

    “你是裴敬吧?裴光庭的孙子。”

    李隆基的记性很好,在北禁苑演武时曾见过裴敬一面,现在居然又认出了他。

    天子的话让裴敬莫名的一阵激动,能被天子记住名字,这是何等的荣耀?就算此前他还是兵谏坐反的执行者之一,也难以抵御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对皇权的敬畏。或者说,李隆基毕竟当了四十余年的太平天子,即便现在落了架,但多年的积威尚存。

    “启禀圣人,正是末将!”五味杂陈之下,裴敬下马伏地行礼!

    李隆基爽利的连笑三声,“好好好!军中不讲君臣之礼,起来说话!”

    “臣死罪,臣不敢!”

    “何罪之有?起来说话!”

    紧接着李隆基又震声道:“今夜护驾之人尽皆有功,着即晋升神武军中郎将秦晋为神武大将军,其下校尉亦皆晋为郎将,裴敬朕晋你为定远将军……待定乱功成,朕还另有封赏……”

    秦晋心下暗赞,李隆基果然是个临危不乱,能屈能伸,又素有决断的人,现在毫不吝啬官位,又绝口不提此前兵谏的龃龉,不正是在间接的向众人表态,前事不咎,只看此后功劳吗?

    在场众人闻之无不欢欣鼓舞,连连大呼万岁!

    至此,神武军疑虑尽去。

    “报!”

    探马的一声呼喊,立时让所有人的心都紧紧悬了起来。

    “龙武军由延政门大举开入长安,兴庆宫已经陷入激战,另有大股人马直奔皇城东宫……”

    秦晋倒吸一口冷气,太子动手的好快,竟然想两线作战,一面攻打兴庆宫,又一面要打神武军措手不及。

    不过,神武军岂是随意人人揉捏的?皇城和东宫面积太大,秦晋本也无意守卫,只要守住了城高池深的太极宫,一切便皆有可为,东宫和皇城,既然他们想要,就让他们拿去好了,也正好使其麻痹大意。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卢杞带着数百马队狼狈返回太极宫,其后则是乌压压一大片步卒追兵。

    只可惜,长安城内不比旷野,战马速度提不起来,也因此,马队虽然脚力更胜步卒一筹,却始终无法将之甩掉。见此情景,秦晋不敢贸然下令开宫门放卢杞等人入内。

    此前,秦晋为了防备万一,以卢杞率数百人的马队声东击西,引开了盯着通阳门的东宫六率,他这才得以顺利带着天子逃出兴庆宫,返回太极宫。

    “卢杞,背城一战 ,击溃追兵,再行进城!秦某亲自为你擂鼓助威!”

    卢杞被一群步卒追着满长安跑,早就憋着一肚子火,如果不是中郎将千叮万嘱不得浪战,他早就率马队将这千余步卒冲个七零八落

    现在得令,正好可以一解心头之狠。

    “调头,杀回去!”

    就在卢杞所部在宫城下调转马头的同时,太极宫上陡而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

    “嗷呜!”

    吹角呜呜,战马嘶鸣。骤然间,一蓬又一蓬箭雨自宫城上抛射出,直奔追击而来的步卒。

    追兵原本追的兴起,以为神武军都丧失了斗志,现在正是吃肉喝汤的大好时机,却不想被对方突然之下打了个措手不及。如簧箭雨一连落下三轮,每一轮过后,便像割韭菜般倒下一片人。

    好不容易箭雨稍歇,马蹄轰鸣,嘶吼阵阵,刚刚如丧家之犬的骑兵马队竟如猛虎下山,呼啸而来!

    仅仅一盏茶的功夫,千余追兵竟被彻底打的作鸟兽山。卢杞正欲紧追穷寇,宫城之上却偏偏响起了密集的鸣金之声。

    闻声之后,卢杞于马上恨恨然一挥手。

    “收兵,入宫!”

    太极宫长乐门缓缓的敞开了一条缝,卢杞所部鱼贯而入。

    大唐天子李隆基便在长乐门的宫墙上观看了神武军退敌的全过程,却见他目光闪烁,眉头微拧。

    神武军打仗直如行云流水,正如书法大家挥毫泼墨,一气呵成,毫无阻滞之感,顷刻间便立成一副大作。

    此等将才当真难得!

    “朕原本还担心太子人多势众,以此战观之,却是兵贵精不贵多!秦晋,你带的好兵!”

    “圣人谬赞!臣不敢当!”

    李隆基摆手笑道:

    “朕说你当得起就当得起……”

    秦晋正欲坚辞,却又有探马来报。

    “报,捉住奸细数十人!”

    捉住间隙本是寻常事,不必一一禀报,但探马此时来报,便一定是另有因由。

    秦晋问道:“这些奸细何人所领?”

    探马果然答道:“为首之人是杜乾运!”

    竟然是他!

    杜乾运是杨国忠的亲信,与秦晋也算是老相识了,当初在陕州时,便是此人暗结逆胡屡欲坏事,但机缘巧合之下,此人不但未被追究罪责,反而平安返京。数度波折之后,此人又得罪了杨国忠,在秦晋的帮助下才起复为右领军卫中郎将。

    也就是说,杜乾运在此回到杨国忠身边时,已经成了秦晋安插在杨国忠身边的钉子。

    只不过,禁苑大演武之后,右领军卫人事败坏,名存实亡,秦晋一时间便也将这枚钉子给遗忘了,想不到杜乾运其人竟自己送上了门来。

    秦晋亲自安排李隆基进入宫中休息,然后才抽出时间来,接见杜乾运。

    岂料杜乾运见面之后,竟哭嚎不止。

    “秦将军,末将以为,以为再也见不到秦将军了!”

    秦晋安慰了杜乾运一番,让他慢慢说话。

    杜乾运却说出了一则让他甚为震惊的消息。

    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大权旁落,龙武军长史陈千里身受重伤,现在军权已经全部落入太子的亲信,一个叫李泌的待诏翰林手中。而这个李泌虽然是读书人,但行事却果决狠辣,一面怂恿太子大举进攻兴庆宫,以求毕其功于一役。又一面在消减太子阵营中的杨国忠以及秦晋的余党。

    原来,杜乾运在兵变伊始就第一时间与太子联络上了,如果不是李泌的突施狠手,他也不会轻兵来投了。

    秦晋心中暗暗吃惊,这个李泌行事虽然果决,但似乎也太心急了,在大事未曾底定之前,就敢先一步剪除异己,这也过于孟浪了。但他忽而又是一阵黯然,自己与神武军不也成了他必须铲除的异己吗?

    尽管秦晋到现在还有些想不通透,李泌其人究竟因何觉得自己会危及太子的地位!但现在追究这些因由已经没有意义了,事已至此,他能做的只能是先自保,再图……

    “杜乾运,有桩要紧的任务,非你不可!”

    杜乾运现在早就成了惊弓之鸟,听秦晋如此说,自然是既担忧忐忑,又激动欣喜。只要秦晋肯于收留他,使他不至于成了丧家之犬就好,但想到秦晋的脾气,怕是交给他的任务可没那么容易达成。

    秦晋的计划中,正有一个关键位置,于合适的人选上,沉吟不决,杜乾运的适时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

    兴庆宫兴庆门外,火把之光将之映照的如同白昼。比起此前的神武军,龙武军的动静可要大多了,整个兴庆宫北里三层外三层围了水泄不通,按照李泌的要求,就是连一只老鼠都不能轻易放出来。

    “攻城!”

    李泌面色凝重,大手一挥,军令掷地有声。

    成百上千的军卒山呼海啸的涌向了兴庆宫的宫墙。

    大军如洪水冲击堤坝,并不算高大的兴庆宫转瞬间就淹没在了禁军人潮的海洋中。与此同时,还有人推着冲车,一步步撞向兴庆门木质铜钉的宫门,每撞一下整个兴庆门便剧烈的颤抖一下。

    忽有亲信来到了观战的李泌身侧,轻轻耳语了几句。

    李泌眉头微皱一下,有霍然松开,嘴角间勾出了一抹颇为狠辣的笑容。

    “一个不留,全都杀掉!”

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身挡万箭() 
第二百三十六章:以身挡万箭

    龙武军刚刚接管了东宫,在其中搜捕到了未及被转移走的杨国忠,以及杨国忠的一众党徒。李泌得到消息后,眨眼的功夫就有了决断,一个不留全都杀掉。

    像杨国忠这种人留着,除了祸国殃民没有任何用处,而且此人几次三番的针对太子,李泌自然必欲除之而后快。

    李泌的亲信闻言后愣怔了一下,直到李泌再三唤他,才猛然反应过来。

    “杨国忠毕竟牵扯甚广,是不是请示太子之后,再做决断?”

    “不必,太子殿下心慈仁义,如果一时心软放纵此人,将来必然遗祸无穷。”

    说着,李泌瞪了亲信一眼。

    “还不快去?尽在这里啰嗦个甚?”

    那亲信领命而去,李泌的注意力重又回转到了兴庆门下,龙武军兵精悍勇,攻下小小的兴庆宫自不再话下。像秦晋那般的畏首畏尾,既做**又想立牌坊的做法,他完全是嗤之以鼻。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关键时刻出手就要既快且狠,以雷霆之势彻底消灭一切隐患,绝不能有半分手软。如果秦晋当初能够再决断一些,狠辣一些,他李泌又何能有今日的机会?

    这也是李泌十分庆幸的,如果让秦晋那小竖子成功的打下了兴庆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