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5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亨这个野心勃勃的天坑,就算他不惹自己,自己也得将他压下去。

    皇甫惟明若为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依旧跟李亨交好往来,他的话至多听信三层。

    更有一种可能,皇甫惟明就是受到李亨指使的。

    李亨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敢弑父囚父的主,自己阴了他一把,令他失去了太子之位,想必不会甘休,不会放过此次难得的机会的。

    一路沉吟着,马车在皇宫停下。

    皇甫惟明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依照约定,他近期不能与李亨会面,动笔写了一封密信,让人送给李亨。

    他们在长安往来多年,早已培养出了一条隐秘的输送渠道。

    皇甫惟明的信,很快送到了李亨的手上。

    李亨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的看了一遍,最终目光落在那一声饱含深意的长叹,心满意足的笑了起来:“叹的好,叹的好。想必昔年文种、韩信也有此一叹吧!”

    信在烛火中燃烧。

    火焰倒映在那张年轻又有些阴霾的脸上,眼睛闪闪生辉。

    不管是太子除去裴旻,还是裴旻势凌太子,最后得利之人,必是自己无疑。

    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

    笑容浮现脸颊!

    别有意味。

第五十六章 太子、忠王如何?() 
    马车在皇宫外停下,裴有出入皇宫的权利,直接走进了宫殿。

    不过李隆基是在后宫养病,裴还没有那个资格随意进入后宫,故而在外边等候了一会儿。

    没过多久,高力士大步走了过来。

    这才不到一年时间未见,高力士容貌大变,形容消瘦,双鬓更添了几分斑白。

    在裴的记忆中,高力士只比李隆基大一岁,年也不过半百。他一直跟着李隆基,生活的很是滋润。半点也没有老态,哪里想到这才多久,就跟老了十岁一样。

    裴心底沉重,李隆基的情况只怕比他想象中的更要严峻一些。

    “高内侍!”

    裴叫了一声。

    “郡王,您总算来了,陛下……”高力士方刚称呼李隆基,泪水就忍不住挂落下来。

    裴看的也有些心塞,上前道:“内侍放心,陛下吉人天相,一定会无恙的。到底陛下得的是什么病?居然这般凶险?连刘神医都束手无策嘛?”

    高力士摇了摇头说道:“刘神医说是肠子打结,以至于气息不畅,毒素无法排除体外,积累腹中,情况严重。都怪我,陛下之前早有先兆,只是我一直以为是陛下心情不悦所致,未有及时察觉。陛下要真有一个三长两短,我,我也不想活了……”

    他抹着泪水,一脸的自责惭愧。

    肠子打结?

    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这肠子自己会自己打结?

    心念电转,裴突然想到后世听到的一种病就叫肠结。

    裴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却知道这是一种肚子里的病。

    这种病症在后世或许容易医治,古代只怕很麻烦。

    古代不是不能开刀,但是比起后世古代在手术这方面的知识,显然比不上后世,这身体里的病,确实不好办。

    高力士在这后宫的地位比皇宫还要高几分,直接拉着裴往后宫走进去。

    后宫防卫严密,一重重的三步一岗,十步一哨。

    羽林军兵士看到裴,都不由自主的挺了胸,站得的也是毕恭毕敬的。

    尽管他们颓废习惯了,但是见到裴还是忍不住尽量展现自己好的一面。

    一直来到李隆基的寝宫,一路上的兵士皆是如此。

    高力士惭愧的对裴躬身作揖,说道:“陛下可能还未醒,劳烦郡王在屋外等候了。”

    裴自然知道这个规矩,点头表示无妨,说道:“陛下身体抱恙,就别将他叫醒了,伤身。让你自己醒来吧,我不妨事。”

    高力士点了点头,一挥手让手下内侍抬了一张胡床给裴,让他能够作者休息。

    从这点亦可看出高力士确实心细如发,擅于观察,而且体贴入微。

    一般而言,是赐以马札或者垫子,高力士却让人抬来了胡床,显是看出了裴胯下的伤,只是嘴上为说而已。

    裴也不客气,直接半躺着胡床上,尽量的岔开大腿,避免那不必要的摩擦。

    等了半个时辰,李隆基依然未醒。

    高力士也让人送上了茶点。

    裴拿着性子吃着点心喝着茶,突然听得外边诸多足音响起,抬目望去,却见王皇后一脸正装的大步走来。

    裴赶忙拍了拍手,擦去手上的粉末,大步上前拜道:“臣参见皇后娘娘!”

    裴是见过王皇后几面的,对于她的印象也非常的好。

    当然这也是因为裴母的缘故,王皇后对于裴母很是照顾的。

    这也是当初裴指点王皇后的原因,若非他的那一句指点,王皇后此刻早如历史上那般给武婕妤暗害,给李隆基废了。

    武婕妤也会因此成为惠妃,成为李唐后宫权势最高的存在,然后为了给自己的铺路,陷害太子什么的。

    但因裴的介入,武婕妤自讨苦吃,而王皇后也保住了皇后的位子。

    但是李隆基无情的一面也得以体现,对于他不上心的人,哪怕是共患难的发妻,也不屑一顾,夫妻关系降至冰点。

    王皇后也只有在特别盛大的场合才会出场,夫妻两人做做样子。

    王皇后年岁与李隆基一般大小,四十五出头,但是因为日子过得犹豫,面容有些苍老,但是一身华贵的皇后礼服,还是让她身上有着一股贵气。或许因为自身的经历,王皇后并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有些慈祥。

    “郡王免礼!”

    对于裴,王皇后心底是由衷的感激,要不是当年他的那句话,她废后不说,还会连累整个王家受难。

    “郡王,长途跋涉,短短余日行数千里地来长安,如此忠心,可比昔年姜尚、周公,郡王自行歇息,本宫去看看陛下。”

    虽然李隆基无情,王皇后也已经心死,过着类似于青灯古佛的生活,但是李隆基重病至此,她还是顾念着那一点点的夫妻情分,时不时的来探望一二。

    王皇后友善的对着裴点了点头,径直走进了殿内。

    此时此刻王皇后是除了高力士,唯一能够直接进殿的人了。

    又等了约莫半个时辰,高力士快步冲进了殿外,惊喜的叫道:“郡王,郡王,陛下醒了,叫您进去。”

    裴急忙走进殿内。

    偌大的宫殿充满了药味。

    李隆基微微靠着垫子,躺在御塌上,内侍在一旁喂着清淡的小米粥。

    也许是长时间没有吃东西,李隆基吃的格外津津有味。

    裴走到近处,见李隆基如今的样子,心底也忍不住的一沉。

    面前这个病怏怏的男子,脸色灰败,甚至带着一点点的死气,半点活力也没有,哪里还有昔年李家三郎的风采?

    “见过陛下!”

    李隆基推开内侍,说道:“很好很好,真的很好。”

    “朕不会看错人,从来也不会。”

    “快……”

    “无需多礼,走到近处来……”

    他说话有些吃力,短短的一句话,分成了好几段来说。

    裴来到近处,做到了床沿上。

    李隆基拉着裴的手说道:“静远来了,朕心安了。静远,你看太子如何,忠王如何?”

    裴有些讶异,半晌才道:“陛下这可将臣问倒了,臣久在边疆,实在不知长安只是,对于太子、忠王更是毫无往来,实不知如何回答。”

第五十七章 裴旻拜相() 
    李隆基一脸期望的看着裴旻。

    但听裴旻的回答,李隆基是一脸的失望,懵懂了半晌。

    在高力士的提醒下,李隆基才回过神来,说道:“确实,朕这个问题是为难静远了。”

    他看向高力士,说道:“传朕旨意,调静远入朝……封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执掌尚书省事务。”

    “陛下?”

    裴旻一脸惊讶。

    左仆射,全名尚书左仆射,依照道理属于尚书省的副官。不过因为尚书令是当年李世民担任过的职位,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仆射又分为左仆射,右仆射,这个时代以左为尊,故而左仆射是尚书省最高的行政长官。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自然不用细说,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这三省,三省大佬理所当然的是唐朝宰相。

    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一直以来都是宰相的代名词。

    但是尚书省却又有所不同。

    尚书省最初是三省六部中权力最大的一个,六部二十四司的官员皆受尚书省管辖,称之为事无不总,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

    可是尚书省的权势因为过重,受到了太宗、高宗皇帝的针对,地位开始下降。他们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为宰相议政之处。参加议政者原为三高官官,为了分宰相权,又以敕令指定其它官员参加议政﹐称为参加机务﹑参议朝政,其官品位较低者则加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后来发展到凡官仆射者必须加此称号﹐才能参加议政﹐才是真宰相。左右仆射逐渐被排除于宰相之外,成为一个虚衔。

    李隆基这一调命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显然不只是让裴旻挂上尚书省大佬的头衔,而是跟侍中源乾曜、中书令李元纮平起平坐的宰相。

    这军功入相开元朝不是没有前例,现任的宰相之一杜暹的就是这个例子。

    杜暹便是昔年的安西副大都护,为西域威望极高。

    与突骑施一战也是因为杜暹突然丧母,离开了西域,导致西域群龙无首,引起了突骑施的觊觎。

    三年守孝期过,杜暹凭借昔年的军功,身为宰相。

    但是杜暹是因为卸去了一身官职,手中无半点实权。

    裴旻现在还握着西北的二十万大军,这又将他调入庙堂升任宰相,西北局面又如何?

    李隆基继续说道:“至于其他职位,改为遥领,一切如常。朕身体异样,大唐的未来,就交给静远了。”

    “臣领旨!”

    在这种情况,裴旻只能应诺下来。

    李隆基长吐了口气,说道:“静远来了,朕也安心了。太子年少,又极少参与政务,静远日后多多担待。”

    这话说得,显然有那么一点托孤的意思。

    裴旻忙道:“陛下言重了,您洪福齐天,一定会康复的。”

    李隆基道:“但愿如此,你先回去,一路远来辛苦,朕也有些乏了,待朕精神好一些,再与你说话。”

    裴旻躬身道:“臣告退……”他刚想走,又顿住了脚步道:“我凉州有一名医,也是昔年孙药王的徒弟,医术与刘神医在伯仲之间,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不同,也许为陛下治疗病症。”

    李隆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忙道:“神医在哪?”

    裴旻道:“梨老也上了年岁,比不上臣可以日夜飞驰而来。不过臣已经用做好最快的马车将之接来,要不了几日,便可抵达长安。”

    裴旻说完,先一步退了下去。

    李隆基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这有一点点的动向,高力士已经凑到了近前。

    “水!”

    李隆基虚弱的叫了声。

    高力士快速的将水送上。

    喝了些水,李隆基精神好了一些,眉宇间不再紧锁,有着一点点的释然,说道:“旨意传下去了?”

    高力士道:“已经传给三省以及诸位宰相了。”

    “很意外吧!”李隆基难得开启了玩笑,算得上苦中作乐。

    高力士也跟着高兴道:“陛下神算,一切都如陛下说的那样,诸多宰相都瞠目结舌,估计满朝文武都炸开了花,不过皆未拒绝,提出异议。”

    “哼!”李隆基亲哼了声,表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即便是病了,他依然有着迷之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完全的左右一切。

    高力士忙道:“郡王入朝,陛下就可以完全的宽心休养了。陛下现在精神大好,老奴见了实在高兴。”

    他说着,眼泪水都挂了下来。

    “朕也高兴,静远,能来,朕是真的高兴。”

    李隆基咧嘴笑着,他最担心的就是裴旻不来。

    裴旻要是不来,那就意味着唐王朝将会陷入内乱,他这些年的努力将会付之一炬。

    裴旻来了,一切就不一样了。

    李隆基很清楚裴旻的才智本事,如此了得的一个人物,焉能看不出今时今日长安的凶险?

    可是裴旻依然来了,还来的如此迅速,而且不带任何兵卒入京,随身的护卫只有四人。

    由此可见,裴旻是真的重视他们这段君臣情义,愿意不顾生死的奉召入京,值得托付大任。

    这些日子时不时的清醒,李隆基一直在想唐王朝的未来如何。

    太子李琰的能力,李隆基是清楚的,过于软弱无主见。

    反倒是忠王李亨,颇有才智能耐,还很有野心。

    为了拉拢王忠嗣,特地去坟地里探望王海宾,有足够的手段。

    原本李亨不为李隆基所喜。

    是因为李亨野心太大,李隆基不放心他,现在他躺在病床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去了,反过来觉得李亨比李琰更加适合担任唐王朝的皇帝。

    只是此时改换太子,只会让不安的局面更加动荡,故而不好开这个口。

    今日他说这话,明摆的就是告诉裴旻。自己有另选太子之意,而且太子的人选是李亨。

    裴旻而今也是宰相之一,有权力提出易储的建议。

    如此一来,李亨是因为裴旻的举荐而即位的,君臣之间不会有什么矛盾,相互依存。

    这样也能再续贤君、名臣的事迹,就如昔年的周武王与姜尚一样……

    唐王朝也会蒸蒸日上。

    不得不说,想法很是美好!

第五十八章 二相上门() 
    裴府!

    裴旻躺在床上,想着长安的一切。

    裴旻对李隆基的了解仅次于高力士。

    李隆基这开口询问他忠王“忠王”如何的时候,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