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4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忠嗣勇猛与沉稳并存,有着可怕的战术嗅觉。

    他但凡出击,几乎是抓着自己的弱点一击而中,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胜的干净利落,然后从容而退,不给自己半点的可趁之机。

    “他是往哪里走的?”

    达扎路恭一边聚兵聚将,一边细问探马缘由。

    探马立刻回道:“南下积石山!具体目标,并不确定。”

    “茶卡盐湖!”

    青海湖的每一寸土地,达扎路恭都能叫出位子来。

    一瞬间,达扎路恭就看破了王忠嗣的真正意图。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

    因为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在这个开采食盐的技术不是很发达的时代,能够省去很多的劳动力。

    茶卡盐湖的价值意义也就比其他三大盐湖更加重要。

    而今吐蕃上下所有贩卖使用的食盐,八成源于茶卡盐湖。

    这一击要是让王忠嗣功成,他们的损失可不小。

    没有半点的迟疑。

    达扎路恭立刻调集了五千兵士去茶卡盐湖防守,自己亲点六千,中途截杀。

    王忠嗣这一动,达扎路恭不过半个时辰,已经做出了应对反应。

    但达扎路恭不知道的是,便在他一心追逐王忠嗣脚步的时候,一支小股部队带着木桶木盆木板,潜伏至青海湖,以木桶木盆木板为船划向青海湖的中心小岛……海心山,龙驹岛……

第三十章 后知后觉() 
    达扎路恭准确的把握了王忠嗣的行踪,两军再一次与大非川相遇。

    王难得本以为是一次畅快淋漓的奇袭,却不想让贼人抓了现行,忍不住破口大骂:“这孙子居然先一步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当真可恶!”

    王忠嗣却不以为意的道:“不足为怪,吃了那么多次教训,我们想要再次功成,哪有那么容易?”说着问向面前的探马,“对方有多少人?”

    探马抱拳回道:“有三千之数!”

    王忠嗣看了一眼四周,高举着手中的方天画戟道:“咱们没有空手而归的习惯,你们是我的亲卫,对面是达扎路恭的亲卫,就让我们亲卫对亲卫。看一看是吐蕃小儿的兵卒厉害,还是我唐王朝的百战劲旅更胜一筹。”

    王忠嗣向来不惧战,反而喜欢身先士卒。

    这方面他从来不甘于人后。

    王忠嗣身着显眼的白袍,骑着引人瞩目的红马,银色的方天画戟遥指前方:身为三军之首,戟尖所指之处,就是就是全军行动的方向!

    尘土被彼此急促翻动的马蹄从大地掀起,形成一片遮天蔽日的黄雾,

    面对唐军勇猛无措的袭来,达扎路恭也不胆怯的下达了突击的命令。

    两支亲卫队凶悍的交织在了一起。

    随着兵刃碰撞的声音响起,鲜血飙射,尸体从马背上落在地下,无情的被战马踏成了肉泥。

    王忠嗣更是如一道红白相间的闪电,勇猛地楔入敌群之中。

    这一接触,王忠嗣立刻就察觉前面的敌人与往日交手的吐蕃兵有很多不同。

    以往的他接触的吐蕃军大有游牧民族的脾性,单兵作战能力强大,但是群战能力不强,各自为战,对上精于合击的唐军,往往会吃大亏。

    但是此刻王忠嗣发现,面前的这支吐蕃军攻击时,极有章法,并不是原来的一拥而上,靠硬实力取胜。

    四条铁枪一齐刺过来,王忠嗣大吼一声,方天戟纵横飞舞,转瞬之间,那四骑连人带马倒在地下,被他抛在了脑后。

    只是略环顾战场,王忠嗣已经决定进攻的方向。

    鲜血飞溅中,王忠嗣一马当先,击碎了前面数层人潮,几乎没有费多少气力,就从右翼杀了出来。

    王忠嗣回望一眼,见兵卒都跟着自己杀出,并没有给留下的,远远眺望了一眼达扎路恭方向,道:“走吧!”

    “就走了?”王难得还未冲杀过瘾,有些意犹未尽。

    王忠嗣笑道:“现在不走,难道还等着他们将我们包围嘛?适可而止,行了!”

    王忠嗣打的突然,撤的迅捷。

    他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跟达扎路恭相互对决多年,王忠嗣并没有真真正正的跟他正面交手。

    子亭防御战,达扎路恭翻山越岭的奇袭而来,自身体力有限。

    而莫离驿对决的两年,王忠嗣都是挑软柿子捏,从未正面打架。

    王忠嗣也不了解吐蕃主力军的真正实力。

    王忠嗣以战术称雄,战略布局非其所长。

    此次进兵攻打青海湖,少不了得打硬战,事先了解吐蕃军的实力,还是极有必要的。

    **********

    远远的看着唐军精骑离去,达扎路恭眼中闪过一丝奇怪,还有深深的忌惮。

    达扎路恭一直研究王忠嗣的特点。

    发现了一点很奇怪的事情,王忠嗣是裴旻一手教出来,但是他们的风格完全不同。

    裴旻用兵天马行空,他把控战局的能力,对敌我局势的判断,大有韩信、李靖之风,决胜千里。很多时候往往仗还未开打,他已经先一步预测出了大致的走向,要做的只是一点一点的将敌人引入瓮中。

    而王忠嗣却不以战略布局见长,而是战术。

    攻若雷霆烈火,守无磐石大山。

    现在还要加一点,在战场上对战机的可怕直觉。

    达扎路恭极少冲阵,并非他实力不济,相反他弓马娴熟,一手马槊也使得出神入化,只是身为三军统帅,他知道自己在后方指挥的作用远比前线冲杀更有利于大局。

    然而之前他刚刚发现自己的右翼有一些疲软,想要派兵去支援。

    却不想王忠嗣几乎在同一时间察觉了这点,直接抓住了这一丝疲软,率兵冲杀出来,从容而去。

    一个在前线冲杀的大将,对于战局的掌控,比他这个在后方观战的还要强上一分,这份对战机的敏锐直觉,强的可怕。

    “元帅要不要追击?”副将知道达扎路恭的布置,此刻还有三千骑兵欲迂回着堵截王忠嗣的归路。

    他们要是就这样让王忠嗣离去,左右迂回的骑兵,必然来不及阻截。

    “不用!穷寇莫追!”达扎路恭心底有着不好的预感。以他对王忠嗣的了解,王忠嗣不应该会莫名其妙的闹这一场。

    回到了大非岭军营,达扎路恭还未入寨,以有人莫名其妙的上前禀告唐军的全新动向。

    “就在元帅截击王忠嗣的时候,一股唐军不知为何,用木桶木盆木板渡河去龙驹岛了。”

    达扎路恭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呆了呆,突然惊呼一声:“不好!”

    他发疯似地翻下了马背,一口气冲入帐内,找到了青海湖的地图,看着整个青海湖的布局,看着青海湖中心的龙驹岛,眼中一片惊恐,手中的地图都握不住了。

    吐蕃位于高原之上,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

    以湖泊而言,算得上是华夏湖泊最多的地区,但是高原湖泊彼此不相连。又因气候寒冷,湖泊有结冰期,故而吐蕃从不发展水军,也不可能发展水军。

    对于水战的便利,毫不了解。

    而唐军也是一样,唐军与吐蕃接连的地方是河西九曲,是鄯州、沙州不是大山就是草原荒漠,根本没有习水的土囊。

    听过西北凉州的铁枪大马,谁听过大西北的舟船?

    因此谁也没有重视青海湖这块区域适用于水战,谁也没有留意到湖心龙驹岛水战的战略意义。

    而今唐军突然暗渡龙驹岛,达扎路恭这才反应过来。

    这真要让唐军,在龙驹岛站稳,那唐军岂不是能够随时随地出现在青海湖靠八百里青海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十一章 十年筹备……应龙城() 
    达扎路恭看着地图,看着青海湖沿岸涉及的广阔区域,心底登时拔凉拔凉的。

    一但唐军在龙驹岛站稳脚跟,那么意味着唐军将会占据出击青海湖沿湖的一切主动权!

    这么一块战略要地,居然让唐军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

    不对!

    达扎路恭瞬间反应过来,唐军现在取龙驹岛有什么意义?

    想着当前的局势,想着王忠嗣今日与之莫名一战,瞬息间思绪万千,蓦然达扎路恭厉喝一声道:“全体拔营,撤回伏俟城,传令青海上下每一城地,让他们做好迎接唐军来攻的准备。”

    他不敢有半点怠慢,一边下令,一边给吐蕃赞普写信,让他派兵支援青海湖,唐军即将大军进犯。

    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达扎路恭要求阿拉伯施行盟友的义务,北上攻打西域。

    王忠嗣一回到莫离驿,立刻实行了陇右节度副使的权力,逻娑道行军总管的权力,将陇右兵调来莫离驿,并且吩咐王难得,将莫离驿中的石料运往龙驹岛。

    王难得高声领命。

    王忠嗣却是一脸的佩服,对于裴旻的眼光谋略,已经是用躺着的方式领受了。

    在裴旻攻取莫离驿的时候,裴旻就曾下了一个命令,让人不住的往莫离驿运送石料。

    不论是当初的封常清,还是后来的江岳,现在的他,都一直以为裴旻会用这些石料扩充莫离驿,让莫离驿变得更加的坚固。

    但是一晃近乎十年,石料已经堆积如山,始终没有得到裴旻扩建修葺莫离驿的任命。

    王忠嗣甚至都以为裴旻是忘记了,平素书信往来的时候,还曾说过此事。

    裴旻却说留着有用。

    直到今日,王忠嗣才明白,原来这些石料裴旻是用来建造应龙城的。

    在十年前,裴旻就在为建造应龙城做准备。

    这份远见,怕是韩信、张良、李靖都比不上吧。

    正在他感慨的时候,达扎路恭撤军的消息传到了莫离驿。

    王忠嗣瞬间明白,自己这位对手已经察觉了唐军真正的意图,退回去做决战的准备了。

    “好家伙,这反应!确实有资格当我的对手!”

    王忠嗣忍不住赞叹了一句,亲自投入石料的搬运之中。

    吐蕃没有水军,一时间不可能发动攻击,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他们。

    但应龙城的存在与否将是此次征伐的关键,王忠嗣也不忍不住亲力亲为。

    裴旻穿过了沙碛,进入了西州。

    依照他的预算估计,王忠嗣应该已经夺取龙驹岛了。

    达扎路恭就也应该反应过来。

    要是面对龙驹岛丢失,达扎路恭还是后知后觉,那他也没有资格成为王忠嗣的对手。

    只要达扎路恭察觉,必然会知会阿拉伯,装模作样也没有意义,反而显得鬼祟小气。

    因此这到了西州,裴旻也不再偃旗息鼓,直接高举起了战旗,浩浩荡荡的直往西域进兵。

    关于应龙城,裴旻确实是在十年前就准备建造了。

    只是原因不是王忠嗣以为的那样,凭借超凡的远见。

    裴旻暂时还没有真正与兵仙韩信,军神李靖相比的自信。

    不过比及他们,裴旻还是有着自己的优势,后世人的远见。

    吐蕃一直不重视青海湖上的龙驹岛,从来没有往岛上添兵,跟没有修葺防御设施。

    龙驹岛本因叫海心山,岛上缺食少淡水,故而不利于人类生存,便如世外桃源一样。

    之所以叫龙驹岛是因为岛上水草茂盛,景色旖旎,是理想的天然牧场。

    相传古时候有人趁着大雪封河的时候,将母马赶至海心山放养。海龙就会在这个时候逐一临幸母马,生下龙种,故而叫龙驹岛。

    也许正是有了这层神话,古人迷信,尤其是吐蕃方外之地,更是如此,龙驹岛也不为吐蕃人涉足。

    历史上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的时候,也没有留意这龙驹岛,而是在青海建造神威城,创神威军以防吐蕃。

    但是吐蕃不甘心受制,乘着大雪冰封,攻陷神威城。

    唐军奋起神威,随后有夺回了这座桥头堡。

    此后唐蕃两国你来我往,打的不可开交。

    最后哥舒翰烦不胜烦,苦思许久,这才注意到一直让他们忽视的龙驹岛,在岛上建造了一座应龙城。

    自从应龙城建成之后,不过两千人,战争的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到了哥舒翰手中。

    唐军节节胜利,哥舒翰也因此名动天下,有了“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歌谣。

    一座应龙城,完全制住不擅水战的吐蕃人的咽喉。

    但其实应龙城的关键再攻,不再守,只是当时已经是唐玄宗晚年,这位成就已经可比太宗皇帝的伟大君王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旅。

    应龙城真正的潜在力量没有发挥。

    直到安史之乱以后,应龙城才为吐蕃夺去。

    知道这段历史的裴旻,怎么可能无视应龙城的存在?

    故而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打算修建应龙城了。

    而且他修建应龙城的目的不是防守,是进攻。

    也就成了这一次的杀手锏,用来给王忠嗣弥补进攻的不利情况。

    裴旻相信在对等的情况下,王忠嗣是没有理由会输给达扎路恭的。

    “裴帅!”

    就在裴旻进入西域的时候,孙周从后门赶了上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脸色有些难看。

    裴旻大有所感,问道:“是蜀中的消息?”

    孙周默然点了点头。

    裴旻接过密信打开翻阅。

    密信中一五一十的写了调查的经过。

    南诏王皮逻阁留下的告示并非他自己亲自写的,而是让随行的文书动的笔。

    孙周派去的人了解了最初的告示没有几人看过之后,亲自去了南诏,找到了文书,得到了真正的告示,而且还额外打探到一个消息。

    南诏王妃并不容易为人奸杀,是因为鲜于仲通支开了皮逻阁,皮逻阁带走了大多亲卫才导致防卫松懈,让张虔陀有机可乘。

    同时信上也说明了一点,皮逻阁的告示是鲜于仲通从王克昭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