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天裴旻在府中看书,突然得到了张说求见的消息。

    裴旻赶紧放下手中的一切,出府相迎。

    “张公!”

    裴旻热情的拉着张说就往府中走,不在乎礼节。

    经过此次的封禅之行,张说这个纵览全局的封禅使与他这个负责李隆基安危的封赏副使相互配合,关系更近了一步。

    裴旻心底为宋璟叫屈,当并不意味着他不认同张说这个首相。

    张说自身的才略是毋庸置疑的,他有足够的能力担任大唐首相的职位。

    当然也有一点点的私心,自李隆基登基以来。

    两位首相都跟他有些不睦。

    姚崇不用说,才能能比房杜的名相,因为裴旻不服管制,不说处处针对,却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令得两人险些干起来。

    宋璟,并不如姚崇那样敌视他,但却有着文臣的脾性,对着武将有着点点的防备。

    对于他掌控着陇右的军政大权很是在意,生怕他会谋反。

    两镇节度使更是让宋璟与一众文臣寝食难安,如鲠在喉。

    直到最近宋璟的态度才缓和下来。

    张说却不一样,从一开始,张说对他的态度就相当的友善。

    又经过此次封禅的往来,两人关系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一个外臣,裴旻怕的不是外边的事情,也不是异族如何。

    而是大后方的动荡,影响到前方的他。

    张说这首相与之友善,与他而言也是有极大的利处的。

    尤其是现在李隆基信任他,高力士、张说都与之友善,可谓政治资本雄厚,完全不为后方的一切担忧。

    请张说入座,送上茶水。

    裴旻打趣道:“张相可是大忙人,今日怎么有着清闲来我府上?”

    张说笑道:“裴公休要笑我,承蒙陛下器重信赖,委以重任,说不敢有半点懈怠。今日来找裴公,也是为公事而来的。”

    裴旻讶然道:“旻一外臣,张公找我有什么公事?请讲!”

    张说道:“记得当年国公曾张言直谏,向陛下揭露王毛仲无能之过。其实这一点,在下早已察觉,对此的态度与国公一样。认为身居高位,无能即是罪。天子禁军败坏至此,隐患甚大,不可不治。这裴公是外臣,参与内事,却是于理不合。今日并非是中书令与节度使的对话,而是单纯的张说向静远兄请教。静远兄的军事能力远胜在下,在这方面应该更有高见。”

    裴旻心底激动,拍着大腿,指着自己的心道:“张公,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天子禁军的疲弱是我心底的心病,一直搁着,放心不下。”

    府兵制与募兵制是两个极端。

    府兵制是重内轻外,以关中之兵而御天下。

    而募兵制则是两厢平衡,但这里的平衡就是一种不平衡。

    因为边军实力强劲,没有外敌,无需从中央调兵支援,边军自己就能搞定摆平。

    这样长此以往,边军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节节攀升。而中央军太过安逸,一个个就是虾兵蟹将,不堪一击。

    这种情况也不知是唐朝,历朝历代都存在。

    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但是裴旻心底的预算并非中央军一定要比边军强。

    而是中央军不能弱。

    中央军有着最坚固的城防,有着最好的军备器械,有着最强劲的强弓劲弩,有着边军无法比拟的优势。

    有着这种优势,只要中央军不弱,中央军够强,面对长安这样的坚城巨城,只要有一万人,严防死守,就算给裴旻十万兵卒,裴旻都不敢说自己能够攻克长安。

    只要中央军有一战之力,能够据城而守,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天子九逃,首都六失的耻辱事情。

    之所以发生这些事情,并非是吐蕃、叛军强悍,实在是中央军太弱,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张说文武双全,重文亦重武,如裴旻一样,也看出了中央军的疲软,说道:“还望裴公赐教。”

    裴旻略一沉吟道:“中央军疲软的关键在于将帅而不是兵士,正所谓虎率羊群,羊亦虎,羊率虎群,虎亦羊。上梁不正,下梁哪有直的道理。要治禁军疲软,首先要治军中将领。原来想要达成这个愿望是难上加难,几乎不可能。但现今王毛仲诛服,正好可以改一改,想法子换取一些新鲜血液,整改禁军风气。只要将强,兵就不会弱。我大唐绝对不缺人才,只是没有给发现,就如当年的王海宾……这方面还需张公自己细心查究。”

    说道这里,他突然想到一个人,道:“我到有一个人可以向张公举荐。”

    “何人?”张说精神一震。

    裴旻用人识人的本事,早已名动天下。

    他麾下的诸多文武,几乎皆是他一手提拔的。

    每一个都表现出了超凡的本事,其中最出名的就算封常清、李嗣业、仆固怀恩。

    他们三人在认识裴旻之前,皆是籍籍无名,但是得裴旻器重之后,封常清大有名将之气,李嗣业兼霸王之勇,仆固怀恩智勇双全,都表现的尤为出彩。

    他举荐的人,哪里会是等闲?

    裴旻笑道:“那一年的武状元,我不记得了,张公可以去查一查,他叫郭子仪,绝对是一个人才。”

    张说谨记在心。

    裴旻还想说李光弼,但是他不记得李光弼的年岁,万一李光弼现在还是一个娃儿,那可就糗大了。

    接着道:“除了治将,还需培养兵士的荣誉感,责任心。让他们以身为军人为荣,以护卫皇城保护陛下为傲。很多时候,决定胜负的关键不是训练,而是信仰意志……”

    裴旻将自己的观点逐一向张说细说。

    张说认真的听着,个别地方还会与之辩说几句,一并商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张说恭恭敬敬的一拜。

    裴旻也道:“张公过奖了,你的诸多见解,同样让在下获益匪浅。”

    送走了张说,裴旻不知张说能不能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但他真心希望,张说能够做到。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与郭子仪的八字不合(二合一)() 
    在洛阳做了两日休整,李隆基决定返回长安。

    登上通往长安的船舰,裴旻意外见张说与一青年欢快的聊着天。

    青年二十五六上下,身着一身兵士服,手中握着一根大长戟,心中一动,走了上去。

    见裴旻过来,张说叫了一声:“裴公!”

    裴旻笑着回应。

    青年赶忙作揖道:“见过裴公!”

    “这位是?”裴旻好奇的看着青年。

    张说讶然道:“原来裴公不认识子仪,你跟我举荐他,还以为你们相熟呢。”

    裴旻本就有些怀疑,此刻确认笑道:“早年我缺乏人手,曾留意过历届的武举考试。郭子仪与我一般,是武举状元。策论极有见地,故而印象极深,本人却未见过。”

    说词什么的,他早已想好了。

    说着看着面前的郭子仪,裴旻露着感兴趣的神采,若有所指的道:“久闻大名,今日有幸一见!”

    郭子仪太出名了,在后世几乎无人不知,不人不晓。

    什么“再造王室,勋高一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各种夸赞聚于一身。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夸赞,没有一点儿水分。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旁人得其一尚且不易,郭子仪却是样样俱全。

    这一点即便放眼天下,中国五千年历史,也没有多少人做到。

    做臣子,他忠贯日月,此心无二。

    做父亲,他和王氏严格教导子女,儿子女儿人品端方,才华出众,没有一人走上斜路。

    做同僚,他洞悉世情,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

    做上司,为人宽简,善于培养发掘人才,他的部下,有十数人因功位至将相。

    做敌人,除了身怀单骑退敌的英雄虎胆,藩镇悍将也对郭子仪鞠躬如仪,一向桀骜不驯的藩镇田承嗣就说“我的膝盖很久没有跪人了,今特为郭令公一跪”。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几近完美,实在称得上是人臣的典范、军人的楷模。

    他身上的光彩太多太多,从历史上的角度而言,郭子仪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裴旻一直很好奇,也一直很期待,一个这样的男人,到底什么模样。

    今日终于见到了!

    一米八的身形,古铜色的皮肤闪耀着健康的亮光,他或者算不上是英俊,但宽肩窄腰长腿,没有半寸多馀脂肪坚实贲起的肌肉,双目长而精灵,鼻正梁高,额角宽阔,国字形的脸庞,十足的铁血汉子,风采斐然。

    在兵士中大有鹤立鸡群的感觉。

    郭子仪沉稳谦逊的道:“国公谬赞了,子仪当不得如此赞誉。”

    裴旻皱了皱眉头,心底徒然有些不舒服,但一时间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张说道:“裴公前日与我举荐子仪,某往兵部一查,却发现子仪正在京中任职。子仪取得武举异等之后,给安排在了左卫担任长上,现在是左卫执戟,随陛下一并来到了洛阳。”

    裴旻用人识人的本事,张说原本只是耳闻,今日却真正见识到了。

    裴旻自身的地位毋庸置疑,而郭子仪不过是小小的左卫执戟。一个刚刚迈过九品芝麻官的八品绿豆官。还是武卒中最没前途的执戟,也就是拿着大戟站岗护卫的。

    两人的身份差距不言而喻,但是裴旻却能慧眼识英才,能够在茫茫南衙禁军中准确无误的找出这个蒙尘的明珠。

    这份眼力,委实了不得。

    张说本就有些崇拜裴旻,这三下两下接触,对之几乎要膜拜了。

    张说继续说道:“在下与子仪有过长谈,正如国公所言一样。子仪满腹经纶,确实是难得的将帅之才,值得大用。”

    郭子仪听张说此话,并没有露出半点的表情,仿佛说的不是他一样。

    这要开船了,张说还有琐事要处理,先一步告辞离去。

    郭子仪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道:“恭送张相公!”

    裴旻见郭子仪如此,心底恍然大悟,也明白自己为何不舒服了。

    是郭子仪的态度,让他有这种感觉。

    郭子仪一点也没有历史上记载的那么威风,反而给了他一种谦逊的感觉。

    不是地位上的差距,而是那种自身本能的谦逊。

    裴旻麾下大多人都是他一手提拔出来的,他们在崛起之前,一个个都没有什么地位。

    封常清如此,李嗣业如此,仆固怀恩如此,李翼德也是如此,

    但是他们在崛起之前,不管地位如何底下,他们自身存在的那种倔强精神还是刻在骨子里的。

    尤其是封常清,他没有任何身份地位,人又丑长得跟妖怪似的,还是瘸子。

    他自小的梦想就是当将军,邻里乡亲没有不笑他的,觉得他是痴人说梦。

    但是即便面对再恶劣的鄙夷、取笑、冷眼,封常清身上的筋骨一直是高傲的。

    从封常清的身上,裴旻看的出来那种不屈。

    但郭子仪身上却没有半点的那种才高之人,应该有的傲气,也没有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有的就是谦逊。

    这过于的谦逊,显得郭子仪有些谦卑。

    裴旻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想着兴许是自己多心了,笑道:“子仪饱读兵书,精于用兵之道,却不知对于关中军备有何高见?”

    郭子仪躬身道:“回禀国公,在下才疏学浅,哪敢在国公面前谈什么高见?”

    裴旻心想:“你郭子仪要是才疏学浅,这天下还有几个能够称得上有才之人?”

    裴旻换了一个方式问道:“你是什么时候的武进士?”

    郭子仪道:“回国公话,在下是开元二年的武进士!”

    裴旻眉头又挑了挑,耐着性子道:“就晚我一届,要是你提前一届,我们就能在武举考试里遇上了。”

    郭子仪道:“下官一直庆幸自己晚了一届,跟国公一并科考,哪有中选的可能。”

    裴旻又道:“你是开元二年的武进士,看来在左卫待了不少时间吧?”

    郭子仪道:“回国公……”

    裴旻终于不耐烦的挥着手道:“别一口一个回国公的,听了厌烦。话好好的说,我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回……”见裴旻似乎动了真火,郭子仪将话吞了下去道:“有七年了。”

    “七年!”裴旻摇头道:“以你郭子仪的才华,一个武状元,七年时间,从九品的长上,升到八品的执戟,大材小用到了这个地步,实在……唉!想必张公已经跟你聊过一些事情,我也不重复了。我可以举荐你为左卫旅帅,让你领二十人队正,你可愿意助张公一臂之力?”

    郭子仪欠身道:“国公太抬举在下了,在下才疏学浅,只敢兢兢业业为国出力,哪敢有别的想法?”

    “郭子仪!”

    裴旻有些忍无可忍,低喝了一声。

    他看着一脸恭敬的郭子仪,有火都无处宣泄,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我惜你才华,对你推心置腹,只想让你能够更好的一展所长,为大唐效力,别无他求。你却对我处处防范……算了,好好干!”

    他说着头也不回的走了。

    也许这就是郭子仪。

    完美的人,未必就那么完美!

    裴旻想到了历史上的几件事情。

    唐德宗的宠臣卢杞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正襟危坐,接待这位“鬼貌蓝色”的当朝奸臣,以数朝元老之尊,将一奸佞奉若上宾,甚至还特别叮嘱家中下人,告诉他们卢杞丑陋,见了千万别笑,免得让他嫉恨在心。

    若说这是郭子仪明哲保身之道。那还有一件事情,就更能够体现郭子仪的秉性了。

    郭子仪祖坟被挖!

    作为人子,祖坟被挖那是奇耻大辱。朝野惊惧,都担心会激出兵变,但是郭子仪就却当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