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子仪祖坟被挖!

    作为人子,祖坟被挖那是奇耻大辱。朝野惊惧,都担心会激出兵变,但是郭子仪就却当作没事发生一样,反而说自己用兵过多,导致天谴,不调查不追究。

    当然这一方面体现了郭子仪胸怀大义,抵达了君子厚德载物的境界。

    却也在另一方面表露了郭子仪,为什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一个完人。

    面对政治斗争,郭子仪不站队,不理睬,永远置身事外;面对宦官、奸臣的逼迫,也不予计较。

    郭子仪个人能力极强,但仅以军事干略而言,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以及与他齐名的李光弼,与之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郭子仪的名望却是两人拍马都追不上的,靠的就是擅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

    凭借出色的政治远见,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并且与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也许,八字不合吧!”

    裴旻心底自嘲一句,带着几分忧伤的走了。

    郭子仪看着裴旻的身影,眼中透着一丝迷茫,有种自己错了的感觉,摇了摇头,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委屈嘛?

    自然委屈!

    郭子仪身为武状元,满腹韬略,却是一个站岗放哨的小吏。

    每天的任务就是傻傻的站着,不需要懂脑筋,也没有发挥才能的余地。

    这明珠蒙尘,莫过于此。

    只是郭子仪不敢接受裴旻的好意,也不敢跟裴旻走的太近。

    因为裴旻是外臣,还是手握重兵,名动天下的外臣。

    以周公之贤德,都有恐惧流言的时候。以王莽之奸,也有礼贤下士,谦恭带人的生涯。

    郭子仪不了解裴旻,不敢妄听世人的评价。

    但他知道裴旻的这种情况,有些危险。

    一但为君王所忌,或者他本人起了贰心,与他走近了,就会给殃及池鱼。

    就算不给波及,郭子仪也不想为道德恩情所束缚。

    以自身的政治角度来分析,与裴旻划清界限是最理性的选择。

    裴旻最初带着几分忧伤,当认真的想一想,却也相通了。

    就如他说的“八字不合”……

    回想郭子仪一生为大唐的功绩,设身处地的考虑,裴旻觉得自己会跟郭子仪走不同的道路。

    郭子仪是用退让,顾念大局,恪守臣子本份,延长、维持唐朝的存在。

    而裴旻觉得自己会走霍光的路,他没有郭子仪那种厚德载物的胸怀,所以手段会更加的激进。

    以权以威望胁迫幼主,不破不立,将奸臣、奸佞杀个干净。

    但是如此一来,结果只有两个,要不就是跟司马家一样篡位。

    要不就是跟霍光一样,自己固然得到了一世英名,为汉宣帝创造了最强汉王朝的基础,却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无尽的灾难。

    世间就没有两全其美之事……

    裴旻念及如此,也庆幸自己没有面对郭子仪那样的局面,对上的也不是李亨、李豫、李适这些皇帝,而是心大的李隆基。

    既然“八字不合”也没有必要强迫合在一起……

    裴旻想开了,心思也看淡了。

    再说他麾下现在有王忠嗣、封常清、哥舒翰,少一个郭子仪,又能怎么样?

    当然对于郭子仪这样的人才,屈居一个左卫执戟还是看不过眼的。

    裴旻或许没有郭子仪那样的胸襟,却也不会跟他计较。

    动用了些许关系,将郭子仪提拔到了左卫旅帅,让他从正八品下的小吏,连升两级,成了从六品上能够领兵的校官。

    郭子仪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刚刚升任为左卫旅帅的他,心思却有些沉重,并没有过多的喜悦。

    “夫君?”

    郭子仪的夫人是王氏,正是家喻户晓的太原王氏,不过是王氏的偏支,有些沾亲带故。

    身为王家女,王氏贤良淑德,是难得的贤内助。

    心思细腻的她,很敏感的察觉了自己丈夫的异样。

    “为夫是不是太过谨慎,辜负了一人,有些过意不去。”郭子仪长叹一声,这莫名其妙的官升两级,想都不用想是何人所为,将事情细说。

    王氏道:“妾身以为谨慎无大错,既然裴国公心怀忠义,有心用夫君之才,改变禁军风气。天子禁军的劣性,夫君不知一次与妾身说道。原来夫君无力扭转乾坤,现在有张相、裴国公支持,夫君还怕什么?”

    郭子仪沉默不语,这要改禁军的奢靡之风,谈何容易?

    但想着张说、裴旻的器重,郭子仪道:“在其位,谋其政,某也只能殚精竭力,以报张相、国公了。”8)

第一章 道别() 
    长安酒肆。

    裴旻、张旭、贺知章、李琎、李适之、苏晋、焦遂七大酒鬼聚在了一处。

    封禅事了,裴旻已经决定动身返回凉州了。

    在此之前,裴旻向张旭发起了邀请,请他入凉任职。

    张旭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的脾性真并不适合做官。

    真要安排他什么事情,指不定一个不留神喝高了,万事皆休。

    不过人到了一定的年岁,终究是要有个家的。

    张旭用了二十五年,走边了大半天下。现在年近半百,想安定下来,裴旻自然要为自己这个老哥哥谋出路。

    职位什么早想好了,华夏国会图书馆第一任馆主。

    能够取这名字,裴旻自然是打算将凉州图书馆建造成大唐乃至于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以弘扬华夏文化,吸引周边异族学子来大唐学习,吸纳他族人才,让华夏文化传播天下。

    张旭的文采名气,足以担任馆主职位。

    尽管他自身好酒酗酒,可对待学问这一方面,张旭是一丝不苟的。

    而且李隆基这边也答应了裴旻,让长安这边的昭文馆、丽正修书院予以配合,负责人正是礼部侍郎贺知章。

    人熟好办事,这是古来不变的道理。

    不论是于公于私,张旭都是最佳的选择。

    张旭也在考虑在哪里落脚,以他的天下第一书法家的名号不愁没有下家。

    但是张旭不想给束缚住手脚,一直没有决定。

    裴旻的提议正中张旭下怀。

    图书馆馆主一听就是闲职,修书看书写字本就是张旭的乐趣所在。

    可以说这个华夏国会图书馆第一任馆主就是为了他张旭特别准备的。

    裴旻如此周到,张旭自然也应诺下来。

    这即将离开长安,几大酒鬼也就约着一起聚一聚,以作道别。

    看着一个个胡吃海喝的酒鬼,裴旻不免这到了自己的徒弟李白,摸着下巴心道:“要是太白在此,可就筹齐八个人了,不知还有一人在哪?还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将他挤掉了?”

    “上菜喽!几位客官,小店最拿手的古楼子,普天之下,只此一家,诸位客官慢慢品尝……”

    店小二热情激荡的声音在包间里回荡,端着巨大的菜盘,将一张张猪头大小的大型面饼分别放在了众人的餐桌前。

    这类饼制面食,大多传于西域,又称之为胡饼。

    胡饼的传入,在汉朝的时候,已经有记载了。

    汉灵帝好胡饼人尽皆知,《晋书》也有王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的记载。

    到了唐朝,啮胡饼更是成了一种最时髦的享受。

    裴旻来到唐朝十年,也吃过不少面饼,但是这么大的面饼还是第一次见。

    好奇的伸手点了点,面饼松软,有些弹性。

    一旁的李琎见状,笑道:“裴公还未尝过这古楼子吧,是这家店的招牌菜。由致仕的御厨古老根据胡饼自发研究出来的。放眼天下也只此一家,值得一尝。”

    这个李琎是宁王李宪的长子,睿宗皇帝李旦的嫡孙。

    李琎继承了李家的优良传统,长得非常的俊美,简直就是王维第二。

    王维的模样是妙年洁白,风姿都美,而李琎则是“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坠也”

    这个评价是李隆基给的,当然有些夸张。

    毕竟在裴旻眼中,他的小秘王维才是最漂亮的,李琎要逊色一筹。

    便是如此,却也是罕见的奶油小生了。

    因为李琎的漂亮外表,李隆基还非常热心的给自己的这个大侄儿取了一个小名“花奴”。

    裴旻很好奇李琎的心理阴影面积。

    不管怎么说,李隆基对于自己这个大侄儿很是钟爱。

    继承了父亲李宪音乐细胞的李琎,没有往笛子方面发展,任是让李隆基强抢了过去,当起了师傅,传授他羯鼓之法,羯鼓深得李隆基真传。

    李琎为人也是好酒,是张旭在裴旻、贺知章封禅时,与长安结识的。

    裴旻跟宁王的关系日渐亲密,也影响到了他与李琎的交情,关系一日千里。

    “那我尝尝!”

    裴旻说着,抓起老大的胡饼,一口咬了下去,登时间嘴里满是花椒、豆豉的香味,还有一种滑腻的肉香,薄薄的面饼下面馅料十足,味道鲜美辛辣,越嚼越香,口齿不住生津,咽下腹中,强忍着吃第二口的冲动,道:“这是羊肉?不可能吧!”

    李琎笑道:“确实是羊肉,货真价实的羊肉。”

    裴旻忍不住又咬了一口,确定了是羊肉的香酥,笑道:“果然是美味!”

    他忍不住大快朵顾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肉以牛羊猪为主,鸡鸭鹅是家禽,禽类在古代不算肉的。

    其中牛肉最贵,羊次之,猪肉最为廉价。

    贵胄一般以羊肉为主,但是羊肉有一大弊端就是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

    如何将羊膻怪味去掉,是做好羊肉的关键。

    去羊肉味道的办法有很多种,不外乎以调料蒸透、烤熟、煮烂。

    而他们吃的这“古楼子”里的羊肉却只有五六分熟,就如牛排一样,非常有嚼劲。

    五六分熟的羊肉,没有半点羊膻味,让吃了多年羊肉的裴旻有些怀疑自己味觉,颠覆了他的理念。

    不过裴旻不是厨师,也从不下厨,不理会做法,也没有细问。

    酒也顾不得喝了,津津有味的吃着。

    只有他人劝酒的时候,才会适当的喝个几杯。

    直到将“古楼子”消灭干净,裴旻才摸了摸肚子道:“太好吃了,这回到凉州,品尝不到,实在遗憾。”

    李琎接话道:“这有何难,现在气候尤凉,肉食不易坏。每隔旬日,在下令人以八百里加急将这‘古楼子’送往凉州,到时裴公只需稍稍加热,即能尝到美味。不过待天气转暖,这招便不适用了。”

    裴旻笑着摇头,心想,真是这样,岂不是成了杨玉环了,顿了顿道:“这个不急,我等会让人准备一些,送往凉州,让我母亲、夫人孩子尝一尝,他们真要喜欢再说。”

    吃好喝好,裴旻先一步告辞离去了。

    临行前,让酒肆的小二给他备上了一份“古楼子”,赶往了梨园。

    裴旻担心“古楼子”凉了,先将谢阿蛮叫来。

    “乐营将!”谢阿蛮笑盈盈的行礼,赤着脚丫子,小脚儿白嫩白嫩的,很是显眼。

    凌波舞主要的意境就是凌波龙女在水上起舞,一双美足最是重要,除了拥有清秀甜美的容貌,可怕的凶器,谢阿蛮最美的地方就是那双小脚儿了。

    裴旻收回了目光,指着不远处的席子道:“坐!”

    谢阿蛮轻快的在一旁坐下,嘴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乐营将是跟陛下封禅去了啊,泰山好玩嘛,听说泰山是天下第一山,景色可美了,长什么样子的,跟终南山有什么不一样……”

    裴旻也不应答,直接将竹篓递给了她,笑道:“这是给你的,味道很不错,只是应该有些凉了,最好热一热。”

    谢阿蛮一听是吃的,眼睛泛着光,迫不及待的接过,抓着大饼就一口咬了下去。

    她一个小姑娘,也没有“食不言”的忌讳,边吃边含糊不清的道:“没事,我胃口大,饿的快,经常吃冷的,习惯了……”

    裴旻看了一眼谢阿蛮的那水蛇腰,忍不住未别的女孩叫屈。

    想必这个谢阿蛮就是传说中怎么吃也吃不胖那一类型的人。

    还没等裴旻开口,谢阿蛮已经闷着嘴巴,叫呼了一声道:“唔,好吃,这是什么饼,味道太好了……”

    她吃的更急更快了。

    裴旻苦笑着,劝说道:“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谢阿蛮哪里停得下来,将大饼吃个干干净净,才意犹未尽的打了一个饱嗝,道:“吃饱了,好舒服,这饼味道太好了,乐营将明天也给阿蛮带上一份怎么样?阿蛮会感激您一辈子的……”说着,楚楚可怜的看着裴旻。

    裴旻笑道:“你的感激还真廉价!不过这是不可能的,我就要回凉州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再来,今天是特地来告别的。”

    “啊!”谢阿蛮一脸的惊讶,外带几分不舍,低着脑袋道:“这样啊!”

    裴旻道:“你要是觉得好吃,回头我让副营将每个曜日都给你去买。”

    “哦!”谢阿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兴,心底有着些许不舍。

    她自小给卖到梨园,身旁清一色都是女的,唯一一个男的乐营将,还有着特殊的癖好。

    所接触的人,几乎都是女性。

    乐部那边却有不少的男子,但舞部与乐部管理的方式不一样。唯有在训练的时候,才会合在一起,私下里并无接触的可能。

    因故谢阿蛮在梨园有些寂寞有些无聊,裴旻的出现让谢阿蛮平静的生活里起了波澜。

    裴旻如救世主一样,帮她教训了讨厌的副营将张野狐,还准许她的家人每月与他相会相聚,时不时的还带些好吃的给她,陪她玩耍说话。

    这一切的变故是谢阿蛮在梨园五年从未感受过的,听裴旻要走,心底难受极了,鼻子酸酸的,眼睛也有一些酸酸的。

    裴旻见小丫头有些多愁善感,笑道:“可别哭鼻子啊!有机会肯定还会来长安的,又不是说再也不见了。我可是乐营将,想躲都躲不了。下次我从凉州回来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