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剑圣-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贺知章再度冷笑道:“正是鄙人,你不是要找我讨说法,那我就告诉你,你的策问成绩无效,是我给取消的。”

    常浩脑子瞬间就炸了,伸手就想将贺知章拽下马背,口中怒道:“一个小小的杂官,徇私枉法不说,还取消我的成绩,小爷让你知道……”他话还没说完,一刻屁股蹲坐在了地上:原来贺知章骑术不错,拉缰绳避开了常浩的攻击。坐下骏马侧身移位,身子正好撞在了常浩的身上。

    常浩坐在地上更是怒火中烧:“还敢动手,给我打,狠狠的打!”

    常浩带来的打手见自家少主给撞倒在了地,早已跃跃欲试,想要给主人长脸,从而得到器重,身价百倍。话音一落,立刻有人涌向贺知章。

    冯阿三是冲的最快的一个,冲的时候还吼叫着:“敢欺负少主,我冯阿三第一个忍不了。”为了表现自己,他甚至报上了名字,手中的护院棍对着贺知章的胳膊猛地挥了过去。他心思较为细腻,这一棍下去,打不死人,又能造成视觉上的重伤。

    想着自己这一棍带来的效应,冯阿三满脸横肉的面庞变得狰狞起来。他护院棍还未挥舞下去,忽然觉得小腹剧痛,自己已经如腾云驾雾一般飞起!

    冯阿三这才发现,不知何时贺知章的马前出现了一个人,那人只是飞起一脚,便将他踹飞了出去。

    来人正是裴旻,贺知章今日一早让人传来消息,说今夜能够赶回来,让他们备酒以待,要好好犒劳犒劳肚中酒虫……裴旻想知科考结果,便与张旭一直闲聊候着。

    到了半夜,裴旻隐约听到贺知章的声音,好奇之下出来瞧了瞧,过府门便见街角一群人围着贺知章,当下也顾不得许多,直接上前支援,正好及时赶到。

    裴旻这一脚踹出,心底有点点奇怪,他向来不以力量见长,这一脚的劲力却是十足,竟然将一个百来斤的汉子踹飞出去,委实诧异。

    又有一根护院棍直捅他心窝而来,裴旻想着贺知章就在身后,不好闪躲,打算硬接这一计,伸手抓着棍尖,带着几分卸力的手法,化解对方的力量:又不想他手法刚一施展,竟然直接将对方手中的护院棍给夺了过来。

    裴旻再一次有点懵逼,身上的劲道完全不对。

    一个高手对自己力量的掌控是妙至毫厘的,此时此刻的裴旻却发现自己竟然有些拿捏不准自己的力量了。就如一个寻常人,给人醍醐灌顶了一样,使出的力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裴旻最近三月都为科考忙活,有些疏于剑法的练习。他的剑法已到一定境界,即便疏于练习短期内也不至于不进则退。可这力量没理由反之增加?

    裴旻想到了孙思邈流传下来的养生法,为了驱寒,每天早间的养生法从未拉下……

    难道?

    裴旻心念一动,双手抓着护院棍的头尾,猛然用劲,小孩手腕粗的棍子竟然给他折成了两截……

    手中的短棍正好是三尺青锋的长短,看着面前一群犹豫迟疑不敢上前的打手,主动冲了上去。

    短棍作剑,登时如虎入羊群,打的十余位护院打手,鸡飞狗跳,哭爹喊娘。

    便在这时,一个身着武侯服饰的中年人冲进了战团,他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对裴旻拔刀相向。

    寒光直取裴旻要害!

第85章 接不住三招() 
长安是世界的中心地,在这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会,只有老天知道这偌大的都会中有多少能人异士,有多少英雄豪杰珠玉蒙尘,有一身能力而不得施展。

    至少在侯莫陈霖心中,他就是那个蒙尘的珠玉,那个有一身本领却得不到施展,只能屈居于一个小小武侯的豪杰。

    侯莫陈霖祖上极其有名,乃隋朝八柱国之一侯莫陈崇的后裔:侯莫陈崇是鲜卑族人,勇猛果敢,善于冲锋陷阵,史书记载他“以勇悍之气,当战争之利,轻骑启高平之扉,匹马得长坑之捷”。他的祖父侯莫陈颖也是隋朝的大将军,拜桂州总管、领十七州诸军事。

    但随着李唐取得天下,侯莫陈一族却无英杰诞生,彻底衰败。到了今时今日,侯莫陈这百家姓中最稀有的三姓将门以如寻常百姓一般,几乎消失于历史洪流。

    侯莫陈霖自小立志光复门楣,抱着满腔热血重振家族声威,苦练祖传刀法,在关中一代极有名望,是关中公认的刀法名家。然而却不知为何,侯莫陈霖的仕途始终不顺,即便刀法精湛,依旧投奔无门,不为他人信任,只能屈居小小武侯,负责长安治安。

    这天入夜,正好是他负责值勤,见常浩围着贺知章便装死的躲在一旁候着:为了贺知章一个没有实权的从六品小官得罪一个父亲是手握兵权的正三品大将军的儿子完全划不来。

    哪料突然冒出一个少年郎,少年郎明显是个练家子,三两下便将常浩带来的十余护卫打的落花流水。

    看着缩在一旁一脸惊骇的常浩,侯莫陈霖突然觉得机会来了。自己今日自己助了常浩,经由他介绍给常元楷,飞黄腾达岂不近在眼前?

    心念于此,侯莫陈霖哪管对与错,直接挥刀相向,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力求在短期内将对方拿下,一出手便是自己苦练多年的家传侯莫陈刀。昔年侯莫陈崇凭借这套刀法所向披靡杀敌无数,侯莫陈霖苦练之余与关中好手切磋,另有领悟不但适合战场杀伐,与江湖切磋也另有玄妙。

    裴旻仗剑对敌,未逢一败,有人来战,向来不问缘由,不管对方存着什么心思,拔剑迎战,手中短棍作剑,以攻对攻。

    侯莫陈霖冷森一笑,顺势回过单刀,鲜卑弯刀以不可思议的角度从下而上的斩向裴旻手腕。这一招是他祖传刀法中的精妙之法,指在利用弯刀诡异的特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武功再强的人也会着了道儿。

    裴旻眼中一亮,对方这一刀确实不赖,不是凡俗庸手,若他手中是秋水宝剑,挡住这一击倒是不难,但此刻手中却是短棍,以之抵挡,岂不削成两截?眼见刀锋削上手腕,就在这刻不容缓之际,他轻轻将手中短棍抛向空中,手腕翻转,妙至毫厘的避开了这一刀,甚至能感受到对方弯刀掠过手背的寒气。

    避开这一招,正好短棍落下,将木棍握在手中,木棍走偏锋刺出,使的正是他以后赖以成名独步天下的大杂烩剑法中的越女剑势。

    虽然不知缘由,但先前对着护卫一套乱打,已经让裴旻证实自己力量速度爆发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在极短时间里接受了这一点。配合他现在的力量速度,这一剑虽是一根小小木棍,但刺出时势夹劲风,又狠又准,要是给尖梢刺上了,与中剑相差无几。

    侯莫陈霖见来势厉害,哪敢有丝毫怠忽,刀锋一转向上横格,刀势凶猛,正是打算依仗兵器之力,抢得先手。

    裴旻一笑,顺势跟着提手上撩,挥木棍反削。剑势变化之快,招与招的衔接竟然毫无隔阂,不浪费一分一秒,教他不得不回刀相救。

    才短短一合,侯莫陈霖便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自己起手偷袭,抢得先机,本以为先机在手,短时间内能将对方制伏。哪料对方只是举手投足竟以一招搬回劣势,第二招便将自己逼得不得不防,优势全失……关中什么时候多出了如此了得的剑客。

    裴旻哪管他心中所想,一招得手,第二招又随手而出,这一次他剑锋一变,又转换成了草圣剑,剑势恢宏,尤其是他现在的力量速度爆发力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剑招更为威武雄伟。

    侯莫陈霖心中叫苦,他刚为裴旻的诡异剑招所迫,失了先手,正打算应对他下一奇招,却不想对方的剑竟然一变再变。长安藏龙卧虎,他混迹了二十余年也遇到过不少好手,但从未遇到如这少年郎般,剑术如此变化多端诡异莫测。仓惶之间,只能后退一步,一刀格挡。

    两人棍刀相交,侯莫陈霖手腕一震,隐隐发痛,弯刀险些脱手而出,无奈再度后退。

    裴旻哪里容他安全退出,草圣剑本就充斥着黄河咆哮长江一泻千里的意境,一招逼退,真正的巨浪跟着到来。

    木棍强行压着弯刀击在了侯莫陈霖的胸膛,尽管有弯刀缓冲,侯莫陈霖胸口依旧如受锤击,整个人飞了出去,撞在了地上。

    与侯莫陈霖交手不过三合,但裴旻却展现出了强大可怖的剑技,加上先前的一套虐菜,跟着常浩一起来的护卫哪能不知面前这个少年郎的可怕,一个个的后退开来,不敢上前。

    常浩也看呆了,想不到会冒出个硬茬,更想不到平时在自己面前吹的勇猛忠贞的护卫这般不堪一击,见势不妙,掉头就跑。

    裴旻想不到主谋这么没骨气,正想去追。

    贺知章却笑道:“算了,贤弟,一个纨绔子弟,没必要与之见识。有空理会他,不如回府陪为兄喝酒。为兄可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裴旻眼睛一亮,笑道:“老哥哥说的在理……”他将木棍弃之于地,悠哉悠哉的往贺府走去。

    见张旭在不远处看热闹,裴旻笑道:“张老哥看的一手好戏!”

    张旭大言不惭的道:“这不是你能应付嘛。你要是应付不来。哥哥我肯定上,正面打不了人,背后照着对方后脑子来一下,还是可以的。”

    裴旻、贺知章跟着大笑起来。

    侯莫陈霖看着裴旻远去的背影,眼中竟是震撼,他怎么想不到以自己的刀法居然接不住这个少年郎三招……

第86章 插曲……工部、兵部抢人() 
常浩这件事情并没有彻底完结,还有一个小小的后续插曲。

    常元楷得知儿子让欺负了,想着贺知章一个小小的从六品敢欺负他这个正三品握有实权的大员,无论如何也要在面子上找回这个公道。

    而科举的结果,也惹恼了帮常浩作答的崔湜。

    崔湜出生于天下第一豪门……崔家,崔家自汉迄唐蜚声延誉,闻人达士先后相望,无出其右。凡崔氏子弟,莫不以身在如此豪门为荣。在崔氏子弟眼中,崔家人的荣耀,甚至超过皇室。毕竟即便自有史记载起,国运最长的周亦不过八百年,而崔家的兴盛却超过千年。这千年来,崔家为相者竟不可思议的多达三十余人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四百余人,堪为一时之盛,因此崔姓也被称为“宰相之姓”。民间甚至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的说法,可见崔家盛名。

    崔湜作为当朝宰相,当今崔家最显赫之人,自有超于常人的自傲。

    既然应了常元楷的请求,崔湜便是冲着状元去的。除了诗赋以外,经史、策问这两科他都是一边翻阅古籍一边参考例证做出的解答。结果成绩出来,莫说状元,连榜都没上,崔湜只觉得自己的脸给打的生疼。

    常元楷上疏弹劾,将贺知章告上了李旦面前。

    崔湜发动自己的心腹,展开了对贺知章的攻势,说他科举徇私。

    面对质疑,贺知章问心无愧,直接调出两份卷子在朝堂上与群臣对质。

    裴旻所作的《锦瑟》让满朝文武都为之震撼,即便是太上皇李旦,口中也念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好诗,好句!只凭此诗此句,裴旻之才,便可见一般,状元之名,当之无愧。”

    但真正引起巨大反响的还是治理黄河的束水冲沙法,工部侍郎陶彦一大把年纪,激动的涕泪纵横的叩拜道:“陛下,老臣奏议,立刻依照裴旻提议,派人勘察地形,准备建立堤坝石料,木材束水冲沙,规避来年洪灾。裴旻大才,可调我工部听用。”

    太上皇李旦动容道:“依爱卿所言,裴旻这束水冲沙的方法可行?”

    陶彦万分肯定的道:“可行!奇思妙想,字字珠玑。”

    陶彦能够做到工部侍郎这个位子,靠得正是在水利上的政绩。先秦之后,荆襄境内的云梦泽逐渐解体,江湖关系转变,影响到洞庭湖的演变。汉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逐渐增长,垦殖活动强度增大,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长江的含沙量开始增高。到了唐朝,长江中游的水位上升过了警戒点,严重已经威胁到了荆襄一代的百姓生计。也因如此荆襄一地洪灾泛滥,陶彦荆襄人氏,饱受洪灾之苦,为治理洪灾,苦心研究,呕心沥血,成果斐然。武则天时期,黄河决堤,损失惨重。名相狄仁杰将陶彦调入朝中,当任水部郎中,负责治理黄河。经过考察,他也发现治理黄河重在治沙,展开了黄河清淤行动,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因此晋升为工部侍郎,成为工部的第二把手。

    李旦深深的看了陶彦一眼,深知他在水利上的权威,正想答应。

    兵部尚书郭元振赶忙道:“陛下,裴旻于与边患策问中直指我朝如今府兵弊端,远见非凡。正如他所言国无强兵而不能威震四夷,四夷不惧则边患不止……如此人才,用于工部,大材小用,不若调我兵部,臣有大用。”

    陶彦气急,怒瞪着郭元振道:“郭尚书这是何意?”

    郭元振将头一撇道:“为国求才,哪有什么意思。”

    陶彦怒道:“是我工部发现的人才,你兵部掺和什么?”

    郭元振不甘示弱的回道:“什么叫你工部发现的,早在十天前,薛都督就跟我提起这个裴旻来了,说他是个人才,能够夺回辽东辽西,有他一份功劳。只是不知道他在哪儿,没个准信,一直僵着。你不过嘴快,抢先我一步而已。”

    “你……”陶彦话还没出口,李旦头疼的打断道:“此事搁置,暂且不提。裴旻却有大才,可依照规定,他还需经过吏部复试,才能确定去处。两位卿家莫要争了,免得伤了和气。”

    陶彦、郭元振不敢多言,彼此相互瞪了一眼。

    李旦拍板钉钉道:“裴旻才略,朕觉得不必再论。状元,当之无愧。至于常浩,粗心大意,确实不该,应当惩罚,然取消资格,是否罚得过重?从他的答卷也以可看出,此人才气并不亚于裴旻。尤其是边患这策问上,相比裴旻的激进,常浩的稳妥厚重,深得朕心。”

    李隆基虽是皇帝,但只要太上皇李旦临朝,他还是如以往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