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夏老祖宗为了写东西,也是绞尽了脑汁,最后才选出了竹简木牍作为保存文字的载体工具,但竹简的制作工艺极为繁复,上面的字体都是以工具刻出再加烙印,然后再以皮筋串联,这样才形成竹简,也就是成型的文字载体。

    孔子看易经,“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说明孔子看书看了好多遍,很上瘾,把链接竹简的皮筋都给翻阅断了的事情,那时候文字的载体就是烙印刻字的竹简。

    还有一句形容词,叫做“汗青”,其实说的就是竹简制作工艺的程序之一,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杀青”,词义已经有了改变。

    因为一开始是在竹简上刻字,程序繁琐,极为费力,这就逼迫的古人不得不已最简洁的语句描述出最复杂的信息,因此上古先文,无不是佶屈聱牙,深奥难懂。

    古代的书籍为什么那么珍贵?古人借书为什么那么难借?还不是因为这些书难制作么。

    后来在竹简上刻字变为用毛笔书写,方才减少了很多工序,上古先文逐渐转化为容易理解的文言文,然后纸张普及后,古白话文才渐渐出现,一直到现代白话文。

    可以这么说,华夏文学叙述方式的改变,与文字载体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文字载体没有得到改善,什么白话文运动,那都是扯淡。

    可就连华夏这种最早找出合适的文字载体的国家就,依旧有很多典籍难以保存,失散不知道多少经典,有些史书都不怎么齐全,还得后人加以增删修补才行。

    而西方当时别说纸了,就连竹简他们也没有,那他们动不动几百万字的史诗巨作到底是怎么记载下来的?

    难道当时西方的羊皮一只羊能剥出一百张羊皮?

    还是说,他们的羊会蜕皮,一月褪一张?

    或者说,是遗传基因中天生就带到脑子里的?

    还是说近代有人掌握了穿越时空的本领回到过去特意记载下来的?

    这特么极其不合常理,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有人说荷马史诗是一个叫荷马的放羊倌传唱下来的,好家伙,一个不识字说书瞎子的说的东西,竟然成了西方人的历史,里面的雅典娜、波塞冬满天飞,竟然也能成为史书,这简直可怕。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确定历史的话,华夏的历史历史源头就要从山海经说起了。

    尤其是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探讨,那就是这些西方的鸿篇历史巨著都是在十八世纪左右“发现”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他们发现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些著作都是以什么方式来保存的?小羊皮还是莎草纸?或者是泥版石碑?

    而且这些东西之前从未有过记载与传说,但一夜之间突然就出现了,而且全都编排的井井有序,条理分明,比华夏历史更像华夏历史。

    华夏的史书,虽然其中必然有造假的成分,但在很多大事件上一般不会有出入,比如春秋战国秦两汉,这些朝代的更迭与朝中大事情以及当时的皇帝大臣人文形态,都有着详细的记录,基本上不会有假,假的应该是与君王私德有关的东西,但这对整个历史来说,影响不大,不耽误历史学者的考证探寻,因为还有野史可谓佐证。

    而西方却是连具体的朝代更迭都无法考量,他们的历史全都是一团浆糊,因为当时的所谓贵族子弟也都是文盲,文字不能说没有,但完全普及不了,连贵族都不识字,那么谁来记载历史?

    即便记载了历史,没有国家重视,又怎么能流传下来?

    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有历史可言?

    但现在,华夏的一群作家却在正儿八经的专门开会研讨西方历史对华夏文化的影响!

    郭大路站在大会的门口,越想越可乐,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声传到会场,很多学者转身看向郭大路,脸上露出好奇之色,不知道郭大路发什么神经。

四百七十四章 先睡为敬() 
“大路,你笑什么?”

    雷雨见郭大路长笑不止,也被感染的笑了起来,“人家开一个会议,你有什么好笑的?”

    郭大路嘿嘿笑道:“就是因为会议好笑,我才忍不住发笑啊!”

    两人说话间走到了会议现场,会议室里很多人都站了起来。

    郭大路也还罢了,没人喜欢他,但是雷雨的辈分与威望在整个作协里都是数得着的,这些人可不敢怠慢。

    “大家都坐下,都坐下,不要太客气!”

    雷雨站在会场,扫视会议大厅,发现了几个空位,点了点头,“哦,叶玲她们几个没来啊?”

    他看向众人,“那咱们还等不等他们?”

    众人心说:“那还等个屁啊!这些人都是在网上骂你,而被曝光出来人,现在知道你来了,他们谁还好意思参加这次的会议啊?就是好意思来,胆子也不够啊!你可是如今的作协代理主席,他们现在怎么敢面对你?”

    坐在圆桌一侧的秦俑道:“等他们干什么?他们有资格被咱们等吗?一群无耻小人!我到现在才知道他们的嘴脸!”

    雷雨笑道:“有意见可以提嘛,人家对我不满,那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只是提意见的方式有点太过隐秘了点。”

    他说到这里,看向会场所有人员,“以后大家见到叶玲他们几个,你们帮我传一下话,就说,我说了,以后对我有什么看法,只管当面提,如果真是我的不对,我会向他们道歉,就是发出书面声明也没有关系!大家都是同行嘛,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

    众人都是一脸的不信,尼玛,他们都把你骂成这样了,还怎么当面提意见?谁不害怕你的报复?

    雷雨见会场没人说话,嘿嘿笑了几声,“好了,今天是你们的会议,我跟大路只是旁听者,你们该进行进行,不要耽误时间。”

    自从宋太平生病疗养,一直到现在都“身体虚弱,不能主事”,于是作协副主席就一直由雷雨来担任,而正主席是个快百岁的文化老人,早就不能工作,但华夏却一直没将这个位置从他头上摘下,这也成了华夏作家团体中的一个特色,没有老人当一个象征,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虽然这位老人已经时日不多。

    “作协主席”这个职位,应该是华夏极少数能当到死的一个职位。

    两位作协主席都抱病休养,所以现在整个华夏作协中的实权人物那就非雷雨莫属了,因此一旦召开什么会议的时候,都会向雷雨打个招呼,甚至请他做主持,今天这场研讨会也是这样。

    这次会议的实际发起人是一个叫做石云金的人,此人精研西方历史,在多家刊物上发表过对西方历史研究的论文,对西方文化极为推崇。

    现在见雷雨宣布了大会开始,他也就不客气,将话筒掰了几下,轻声咳嗽了两声,“嗯,那个,咱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西方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事件,对华夏文化产生的间接影响。我现在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西方文化博大精深,源头来自古希腊,希腊人在许多学科都有同时代最为先进的发展,如生物学、几何学、历史学、哲学、物理学等等,是因为他们的思考有系统。”

    “希腊人在文学中也有很多创新,如史诗、诗歌、历史、悲剧、喜剧等等。他们追求调理与调和,这种美的概念大大影响了西方的艺术,然后进一步影响了我们华夏如今的文化,我们可以这么说,华夏主流文化在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才重新焕发了生机,不再那么腐朽。”

    “其实咱们东方文化总结起来,就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再加上五行八卦阴阳理论等玄之又玄的奇谈怪论,一点都不务实,与西方的科学工匠精神截然相反,可以这么说,东方文明的衰落,在其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注定了的,而西方文明的兴起,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石云金洋洋洒洒,说的唾沫星子乱蹦,从古希腊说道迈锡尼文明,再到文艺复兴,一直到如今的西方主流思潮,历历数来,如数家珍,可谓将整个西方历史与风俗民情都说的头头是道,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人。

    会议室里不少人都大为赞叹,脸上露出钦佩之情,没有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问,就根本就说不出这种话来。

    石云金正说的高兴的时候,忽然听到了附近传来轻微的打鼾声,他脸上微微变色,循着声音望去,就见郭大路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只不过脑袋是下垂的,鼾声就是从他身上发出,连鼻涕泡都要冒出来了!

    石云金大怒,停止讲话,狠狠看了郭大路一眼,“郭先生,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雷雨轻轻碰了郭大路一下,小声道:“别睡了,醒醒,醒醒!”

    郭大路猛然抬头睁眼,抹了一下嘴巴,“干啥啊?”

    忽然发现现场众人都好笑的看着自己,当下点头道:“啊哈,你们继续,别管我,那个,姓石的,你继续讲,不用客气!没耽误我睡觉,不用不好意思!”

    石云金阴沉着脸道:“郭先生难道不同意我的说法?”

    郭大路愕然道:“没有,绝对没有!您这说的都是金石良言,我听了受用无穷,感觉浑身舒爽,百脉畅通,准备先睡为敬!”

    现场众人听郭大路说的有趣,虽然明知笑出来不妥,但实在是忍不住,全都吭哧吭哧的低下头低声发笑。

    石云金怒道:“郭先生,你这就没意思了!咱们这是研讨会,你有什么意见可以说出来,你在会议上阴阳怪气可就有点没素质了!”

    郭大路懒洋洋的看了石云金一眼,“我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也不敢妄下定论,现代西方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影响确实很大,基本上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点无法否认。但是西方历史上有些事物,我一直不太了解,我想咨询一下石先生。”

    他充满求知欲的看向石云金,“西方历史都是真的吗?他们在没有纸张的情况下,那些文字记载是怎么传承下来的?还有啊,如今西方有没有带有文字的文物来证明他们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夏朝就因为没有文字实物,所以被他们怀疑,那么西方人文化的源头,希腊文明又没有当时的文字**物可以证明他们曾经的历史?”

    郭大路打着哈欠道:“石老师,您是西方历史研究大成者,你帮我普及一下呗!”

    会议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

第四百七十五章 站起来吧() 
“我……”

    听到郭大路这么问,石云金微微愕然,随后道:“我们现在说的是文化,不是考古!”

    郭大路也是一脸愕然:“不是,考古不是证明古文化真实性的一种手段么?”

    石云金不耐烦道:“什么真不真?西方文化都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了,《几何原本》、《荷马史诗》、还有《诗学》等著作都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有什么可解释的?”

    郭大路目瞪口呆,“哥们,照你这么说,文化只要学习就行,根本就不用追溯它的真假了?”

    石云金含糊其辞,“你这人莫名其妙,那么多人推崇学习的西方经典文化,怎么可能是假的?难道我们的先辈连他们历史文化的真假都分不清楚吗?之前那么多学贯中西的文史大家,他们难道就看不出这一点?郭大路,你不要哗众取宠,搞一些站不住脚的噱头胡搅蛮缠!”

    郭大路哈哈大笑,“你奶奶的,你这家伙闪烁其词,看来你也知道西方历史的不靠谱啊!”

    他缓缓站起身来,扫视现场众人,轻声笑道:“我就不信你们这些人都看不出西方历史的不对劲。民国时期的文史大家之所以没有看出西方历史的不对,那是因为当时国力孱弱,整个华夏的文人都产生极度自卑的心理,认为我们非但在人种上比不了他们,就是在文化历史上也差之甚远。有的人当时为什么要主张****?因为他们在极度的自卑之下,认为西方的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这其中当然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化!”

    整个会议厅安静无比,只有郭大路的声音缓缓响起,“民国时期,确实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治学大家,但他们都是在学习,而不是研究!他们太天真了,认为他们所知道的西方历史都如同华夏世代相传的历史一样,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信史。再加上当时的国情,导致他们只顾着学习,而没有时间研究质疑。当然,因为对自己文化的自卑,他们也很难生出质疑的心思。”

    石云金的脸色极为难看,“郭大路,你胡说八道!西方文化怎么可能是假的?难道我们所知道的戏剧、西方诗文、几何知识、哲学思辨的方法都是不存在的?这些东西都实实在在的存在,怎么可能是假的?”

    郭大路嘿嘿笑道:“文化确实存在,但历史未必为真!但若是历史都是假的,那么他们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就不足以给他们脸上贴金了!迄今为止,根本就没有出土过任何实物来与所谓的希腊历史相对应。咱们夏商周,如今都能找出实物或者文字性的东西做证明,但西方至今也没有出土过有关希腊文化的任何文字记录!”

    “放眼世界,只有华夏文化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一直薪火相传,绵延至今,可即便是这样,还有很多东西掰扯不清,上古传说,只能存而不论。而西方所谓的文明都被覆灭了很多次,一度丢失自己的文字与语言,过上一段时间,就会被另一种文化主导,导致现在,他们连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文字都认不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竟然非常仔细的保留了自己的历史?我很佩服他们!”

    郭大路看向会议厅里的众人:“当然,我更佩服你们!西方的转基因食品你们还没吃几口呢,现在的基因便已经开始转变了!我相信,你们当中不会没有怀疑西方历史文化之人,但是因为你们都是指着这个行当吃饭的,而且你们的老师,你们老师的老师,一些学术大师们,他们也都对西方历史推崇备至。”

    “于是你们为了自己的饭碗,也为了老师们的面子,所以你们即便是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