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陆氏娇娘-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喜来愣住了,夫人向来出手大方,几年前在上京也常常是喜欢上哪个庄子、小院的直接就买了下来。临安一个宅子可要比上京的便宜很多,他没想到夫人竟然连价钱都没问,就推辞了。

    “夫人,那户人家急着出手,这价钱就压得低了点。等我们先买到手,过个一年半载的再慢慢往外出,定能赚上一笔。”他轻轻的提醒着说。

    于氏无奈的笑了下,这个喜来,真是做生意的好手。这房子要是放在一个月前,她一定会入手,这会确是不行了,手中无粮心不安啊。

    “你还是再去找找吧,要价稍微高点也可以,若是合适也不必来回我,直接定下就可。”于氏抬手让素霜过来,“给喜来拿五十两银票来。”

    “夫人,小的这还有,上次您给的还没用完呢。”喜来弓着腰说,“还有,您托我买的锦凳已经全定下了,都放在西城铺子里,等宅子安顿好,小的就都搬回来。。”

    于氏一听他这样说,眼睛一亮,说道:“银子你先拿着,等宅院定下来,里面的家具物品还要你帮忙置办呢。”

    说着,又嘱咐道:“宅子找个差不多的就定下吧,打扫还需要时间呢。”

    。。。。。。

    。。。。。。

    两个多月,一晃就过去了。

    喜来又在外奔跑了几日后,终于在西城寻了个三进的宅子。

    因在西城,周边大都是商户。宅子不大,好在是三进的,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十几件屋子。

    于氏这次来虽然下人带的不多,可主子从少爷到姨娘满打满算下来也算是有四位了。搬过去后,吕姨娘总不能一直和娇娘一个屋;还有陆远山过来时,也要留个屋子,总不能和在于府一样住外院;还有于氏的生产的地方,也要另外备上一间。

    小三进的宅子,勉勉强强够住。

    宅子原有几件大家具,被喜来全搬到外院的倒座房和后院的后罩房中,给丫鬟小厮用了。

    主子屋中的大件,全一水的是梨花木的,漂亮又气派。

    于氏几日前,来看过一次,看看院子。安排一下大家住哪?又派了王嬷嬷留守在这里,顺便让喜来找些人牙,王嬷嬷帮忙留意挑选几个当传话小厮和粗使丫鬟。

    于氏还在这里和董春燕见了一面,这次董春燕不再是个丫鬟打扮,穿金戴银,头上插了三只金钗,手腕上金镯子玉镯子碰的叮当响,好似是只飞舞着的的蝴蝶,一副商家女的做派。

    “没想到夫人也会到西街来置宅子。以后我上门也就方便了。”董春燕一进门,便笑嘻嘻的说。

    “退亲算是成功一半了,只要你再做一件事,这就是板上钉钉了。”于氏说道。

    董春燕一股笑意顿时从心头涌了上来,雀跃的说:“什么事,只要我能做。。。”

    “你当然能做,”于氏打断她的话,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你想法子找几个货商,到彩绣坊门口闹上一闹。”

    “不行,”董春燕一口回绝,“不行,彩绣坊还要做生意呢。”

    “那我就没法子了,你也只好自生自灭吧。”于氏也是干脆。

    董春燕踌躇了半响,狠心说道:“给我几天时间,这事我的好好策划策划。”

    于氏提醒道:“纳吉前要办妥,不然前功尽弃了你别后悔。”

    董春燕听她这样说,吃惊到:“难道你想用八字不合退亲?”

    于氏点点头,“不是我想,是我们要别人自己想。你好好办,豆子熟不熟,可就差你这把火了。”

    。。。。。。

    。。。。。。

    澜趣馆于二小姐听观琴说大姐要从于府搬出去,都惊呆了。

    “大姑爷说上京都不许女儿回娘家生产,会给娘家带来厄运。大姑奶奶身体也不宜操劳,就在临安西城寻了个宅子。听说那边收拾的差不多了,大姑奶奶不久就要搬过去了。”

    怎么会这样!?

    大姐不该是在于府好好的待到八月初,然后逛南院时从阶梯上滑倒,动了胎气,难产了一天一夜,最后一尸两命么?

    这才七月中旬,大姐要是搬走了,还会不会摔倒?还会不会难产?还会不会。。。。。。?

    于二小姐自从回来后,还没这么惊心过,事态发展和自己所知道的有误差?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她仿佛听得见心咚咚跳动的声音,上次被大姐发现她同姐夫私会都没这么心慌。

    毕竟,在她眼中,大姐就是个死人,一个现在还活着但很快会死的人。

    万一,大姐没有死,那自己该怎么办呢?还能嫁给姐夫当填房?

    不会,大姐一定会死,也一定要死。

    既然天不收你,那我来送你。于二小姐恶狠狠地想。

第三十二章 新居() 
马车行到西城石磨街一户宅子前停了下来,布帘一掀开,陆知然就跳了出来,陆娇娘随后由素雨抱下马车,三人高高兴兴的往院中走起。

    “妹妹,你要住哪间房,我们还住隔壁好不好,这样还可以一起写大字。”陆知然心情好,说话声音中都带了点雀跃,要比平时板着脸装小大人样子可爱不少。

    素雨也开心,说道:“大少爷,这就是个三进院子,你和大小姐啊,还是要住隔壁的。”

    大家能一起搬出于府,陆娇娘再安心不过了,虽然王嬷嬷现在还不知道是敌是友,但能离于二小姐于梦婵远一点,娇娘也是愿意的。

    正房有三间,于氏却将产房安置在正方边的东耳房中:“这里和正房相通,日后生产后也方便搬回。”

    “然哥儿和娇娘还是住在东厢房,好在厢房虽然不大,却是又两间。”

    娇娘看了看东厢房里面,面积果然是比于府要小上一半,房间摆张架子床后,勉强在对面塞了个几案,中间再放个屏风,就已经满当当的了,看来要另外寻间房子当书房了。

    “然哥儿和娇娘一人一间,以后就去正房练大字,西边还空了间屋子,现在放杂物,等收拾好了给你们做书房。”

    西厢房是两间打通成一间,给了吕姨娘住。吕姨娘赶忙推辞,“我哪能住这么大的,还是给大少爷住,我到后罩房住就好了。”

    于氏抬起手,让她扶着,说:“你住后罩房,难道让老爷来了也一起住后罩房去?”

    吕姨娘低着头涨红着脸,却没再说什么换不换屋子。

    正房东边的耳房做了生产用,西边的耳房原本就是厨房,也没大动,只是掏掏烟囱,新刷了灶台,锅碗瓢盆全都换了新的。

    这院子,盖的也怪。厢房偏小,这后罩房和倒座房,面积盖的倒是比一半房子都大,丫鬟们都安置在后罩房中,喜来带着两个下人住在外院的倒座房中。

    大家将这小院转个来回,陆娇娘同大哥陆知然在台阶上蹦来蹦去,玩的不亦乐乎。

    王嬷嬷领着四个小丫头和二个七八岁的小子进了二门,“夫人,人牙子送来些下人,老奴挑了这几个,您再给看看。”

    说着,将四个丫头并两个小子一共六人并排站好。

    于氏扫了一眼,便说:“你做主就可,这院里老成的嬷嬷可就你一个,我这院中全都靠你把持呢?”

    陆娇娘听了这话,心中一动,记的在石音寺时,母亲有写信给上京送去,算起来也有快三个月了,若是上京那边的人收到信就赶来,算算脚程也差不多该到了。

    不知道上京那边会是谁过来呢,也不知道认不认识。

    王嬷嬷让素雨给四个丫头安排住处,又忙带着两个小子网外院走,“你们记好了,若有事禀报,不许进屋,只告诉门口的丫鬟就行了,不能直视主子,在外院就听喜来的。。。。。。”

    素霜看不惯她那趾高气扬的样子,见于氏进了屋,就高声对她说:“王嬷嬷啊,有件事我忘了和你说了,咱这院子里夫人的饮食自有我来负责,可我就两只手,管不了这一院子十几口人的嘴,您老也先别管什么守门的丫鬟传话的小厮,先找两个厨娘过来再说吧,搞不好,今晚就没出的了。”

    王嬷嬷脸一阵红一阵白,住在于府的时候,素霜单独负责于氏的膳食,其他人都是大厨房管的。她却实疏忽了,竟然没想到这点。现在搬出于府,自然不能再由于府大厨房送过来,可让素霜一个人负责十几个人的伙食,也不太现实。

    她嘴硬道:“这点我早就想了,不过这吃食最为重要,怎么能随便招人喜欢自然要再斟酌。”

    素霜给她个大大的白眼,“你老慢慢去斟酌吧。”挥着手去了后院。

    素雨安排新来的四个丫头同秋雁和冬草一间屋子。

    “素雨姐,后罩房那么多间,你再给她们新安排个房间好了,干嘛要和我们挤在一起啊。”秋雁拉着素雨的胳膊撒着娇。

    素雨抬起手指轻轻的点了下她额头:“小哭包,在新人面前别做这幼稚样。”

    笑着对冬草说:“你也伺候大小姐过,又认了王嬷嬷做干娘,这几个丫头都是新来的,你没事指点她们以下。别让她们学这个哭包样。”

    最后还打趣了秋雁一句。

    自从秋雁一哭让娇娘收她做丫鬟,素雨和素霜私下里就经常喊秋雁小哭包。秋雁本就是大大咧咧的性子,喊她就笑盈盈的应着,也不生气,倒是和她两人关系越来越好。

    冬草嫉妒的看着她们打趣,自己总不能像秋雁一样和别人混熟,也许是因为自己有张太老成的脸吧,冬草自嘲的笑笑。

    巴结着王嬷嬷认了干妈,这次随着大姑奶奶出府也就正式不算是于家的丫鬟了。其实听素霜说:“自从端午节前面,夫人给连老夫人送一匣子银票后,连老夫人随后就讲秋雁和她的卖身契当回礼一样给了夫人。”

    冬草茫然的看着四个等着她吩咐的小丫头,也不知道费尽心思跟着王嬷嬷来这边,这一步走的是对还是错。

    王嬷嬷正在外院心急如焚的看着她面前的三个人牙子,“谁手里有厨娘,快带来给我看。”

    三个婆子都推三推四的,这个说我家有个刚总角的,就是炒菜火候还不够,那家说我家有个五十多的,煲汤是个好手,其它菜品就差强人意了。后来又个婆子口快说了句:“灶上婆子哪有那么好找的,找现成的可要加银子才行。”

    王嬷嬷那还有功夫挑人谈价,只想着赶快将晚饭糊弄过去再说,让她们直接回去带人过来相看。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了门口,守门的小厮忙来回报给王嬷嬷,“说夫人妹妹来了。”

    王嬷嬷脑子还没转过来,夫人妹妹是谁?

    只见于二小姐带着观琴和品书两个丫鬟走了进来。

第三十三章 吕老头() 
王嬷嬷抬头一看,于二小姐带着两个丫鬟款款的下了马车,进了院门。

    她不敢耽搁,忙扔下几个婆子迎了上去。

    “刚听母亲说姐姐今日搬新宅,特地来暖房。”于二小姐隔着帷帽和善的说。

    王嬷嬷引着往内院走,边讨好的说道:“烦劳二小姐亲自过来,夫人知道了要高兴的很呢。”

    于二小姐看见几个婆子缩在外院的一角,给观琴使个眼色,观琴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于二小姐心中暗叹,观琴察颜观色这方面要比品书好太多了。

    待到于二小姐进了正房,观琴就直接寻到了王嬷嬷:“嬷嬷,你这是在忙什么呢?”

    王嬷嬷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到处打转,听见于二小姐问她,就将灶上厨娘还没找到的事说了一通。

    观琴一听就笑了起来,说道:“嬷嬷真是好运道,我来给你推荐个人吧。”

    王嬷嬷一听着急的问道:“当真?你手上有人?”

    观琴笑着说:“是府里大厨房灶上施婆子的小儿媳妇,前几日端午时,还来府里帮忙打下手,红案白案都拿的出手。施婆子求我们小姐给她小儿媳妇在厨房寻个差事干,你也知道,府里现在哪里有什么空位子,特别是大厨房,简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都盯着呢?既然你这边缺人,我让她过来帮几天忙肯定没问题的。”

    王嬷嬷忙问:“现在能接来么?”

    观琴听了也傻眼了:“我的好嬷嬷啊,你总要给我点时间吧,要不等下我回去就去问问,让她明天一早来?”

    王嬷嬷又急了起来,拍着大腿说:“好姑娘,你就救人救到底,送佛送上天吧。我们这边现在连晚膳都没影呢?”

    说着推着观琴往外走,“马车都是现成的,咱们现在就去接人。”

    观琴忙拉住她,说道:“嬷嬷,别急。我先去给我们小姐说一声,等下别找不到我。”

    王嬷嬷忙让她去,“快去,快去,我在二门人等你。”

    观琴回了内院给品书说了一下,王嬷嬷刚好也将几个人牙子打发走,两人坐上马车就往东城赶去。

    待过了于府门前,马车直接赶往于府后街,停在一户人家门前。

    “王嬷嬷,你就别下去了,在马车上等我。”

    王嬷嬷到了这后街才想起件事,故问道:“这施婆子是府里的奴才,那她小儿媳妇不也是?”

    观琴笑道:“我哪敢随便将奴才介绍给你,这施婆子的小儿子早就脱了奴籍,他媳妇也不是奴户。要不然,那能在府里不好找活呢。”

    王嬷嬷放心的点点头,倒不是她太过小心,现在官府对奴籍监管甚严,若是不告知主人随便外出,都有可能当做逃奴处理。

    不一会,一个胖胖的年轻媳妇就随着观琴出来了,王嬷嬷坐在马车上打量了一下,衣服干净,收拾的挺利索的,手里还抱着两个坛子。

    “这是什么?”王嬷嬷指着坛子问。

    “是奴婢自家腌的小菜,带给姐妹们尝尝。”施家媳妇腼腆的说。

    三人便上了马车,王嬷嬷又问了些家里面的事,施家媳妇一一作答了。

    原来这施婆子老家发洪水,带着大儿子逃难才来到临安的,好在手上有点做饭本事,就将自己同大儿子都买给了于府。后来又再嫁给了于府的赶车的奴才施财,生了这个小儿子。前几年施财救了于老太爷一命,于老太爷开恩,给他小儿子脱了奴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