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娇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陆氏娇娘-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知然惦记着昨天母亲答应他今天可以去湖中乘舟,匆匆吃完,就开始催陆娇娘:“妹妹,你怎么吃得这么慢啊?”

    娇娘要比前短时间能吃了些,个子也长高了不少,虽然比陆知然小上一岁多,个头却快和他平齐了。

    她不急不慢的将一晚梗米粥喝完,说道:“大哥急什么,今天的大字还没写呢。”

    于氏昨天给陆知然说,今日给他放假一天,娇娘却不知道此事。

    陆知然觉的被妹妹督促学习很不好意思,也没和她辩解,两人给父母行个礼,先去了西厢房写大字去了。

    “两个孩子,你教的很好。”陆远山对于氏说。

第二十九章 家宴() 
于氏慢悠悠的喝了口菇蓉鸡汤,对着陆远山说道:“我思来想去,还是回嵊州生产为好。”

    陆远山诧异,他不由的想,是上次提出想要找个于府的丫鬟伺候,惹得夫人不开心了?可是夫人向来贤淑大方,两人从没为此类事情闹过不愉快。难道还有其他隐情?

    “难道夫人在此处住的不愉快?”他疑惑的问,“这是夫人的娘家,夫人…”

    于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说:“我年幼时常年在外祖母家住着,很少回这边。当年因为母亲的事,和父亲也不亲近。你看这府里像是我娘家么?我娘家是武忠侯府,你同我议亲,不就是看上我是武忠侯的嫡亲外孙女,武忠侯的唯一血脉么?”

    说着,她扶着桌子慢慢起身,吕姨娘连忙过来扶着,坐到旁边的软塌上。

    陆远山也放下碗筷,赶忙来扶,于氏推开他的手,他就顺势坐在于氏旁边,搂着于氏说:“夫人真爱说笑,您想去哪都行,只是上次在路上出事吓到为夫了。嵊州离这里说远不远,说进不进,万一路上有什么不好,这胎没保住,咱们不是要悔恨一生。”

    吕姨娘见两人腻在一起,连碗筷都没收拾,就退出去了。

    “那我就在这临安寻个小院子,等月份大点,就搬过去。院子也不要多大,随便找个二三进的小院就可。”于氏说道。

    陆远山有意见也不会这时说出来,他摸着于氏微微鼓起的小腹,笑着说:“都随你,让喜来去,这小子机灵,一定要找个好的宅子。我怎么看着这胎要比怀然哥儿的时候大上很多?”

    “听大夫说过,再次怀胎肚子会明显点。”于氏笑着说:“找宅子搬出去这件事,还是麻烦你回嵊州之前给我父亲说一声吧。”

    陆远山苦着一张脸说:“原来夫人是让我去做说客,你直接和岳父说不就行了。”

    于氏听他这样说,立刻板起脸来:“我去肯定又是不欢而散,你直接说上京的规矩不能在娘家生产不就好了。”

    陆远山见于氏连理由都想好了,无奈的说:“那为夫就去一试吧”

    于氏才又笑起来,又和他说了今晚的家宴等事情,“说是安排在了赏雨楼,我就不过去了。你带着两个孩子去就行了,虽说不过是去吃顿饭,可我最讨厌和那几个人碰面。”

    陆远山知道于氏说的那几个人是她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说不定还包含她父亲。

    于氏和临安这边不和,这事众人都知道,武忠侯府那边甚至还有推波助澜之意。他本来想于氏这次肯来于府住下,是想借此恢复关系,没想到还是老样子。

    傍晚,王嬷嬷同秋雁给陆娇娘换好新做的衣衫,梳了个双丫髻,上面还绑了两串小珍珠头饰,脖颈和手腕也带了珍珠链子,就连绣鞋上也嵌了珍珠在上面。等娇娘收拾好,父亲陆远山同大哥陆知然早就在园子里等她了。

    见她出来了,三个人便一起去了南院赏雨楼。

    赏雨楼是座二层半高的八角小楼,屋檐高高翘起,二楼的窗户全是镂空。因建在湖中,上层又有半层隔空,是夏日避暑的好去处,若是下点小雨,便更是惬意了。

    三人到了南院,穿过回廊,远远的便看见赏雨楼烛火通明,二楼的窗户全都打开,围上一层薄纱。

    秋雁指着赏雨楼二楼说:“听说是二小姐想的法子,将窗户全都卸了下来,这样看景色更广阔。”

    陆娇娘听她这样说,仰着头仔细看了看,果然二楼的窗户都是卸下的。

    “你是妹妹的丫鬟,怎么能称她小姨母为二小姐呢?”陆知然一般正经的说。

    陆娇娘听见了暗笑,她这个大哥怎么还是这么死板?亏她还以为他最近有点小孩子样了,原来是错觉。

    秋雁呆了呆,她反问道:“那我要称二小姐什么?小姐的小姨母?”

    陆知然点点头说:“当然要这样喊,你还可以称呼她为于二小姐。”

    素雨也笑道:“真是个小讲究,秋雁你以后可不能喊错了啊。”

    陆远山走在前面,没听到后面几人在打嘴仗。

    赏雨阁二楼摆了两桌席面,中间用屏风隔开,于府吃饭讲究,不过是家宴,男女也要分桌,男人们留在外间,女眷就在里间。

    他们来的早,外间只有几个丫鬟,娇娘看见陆远山目光在几个丫鬟身上转了一圈才收回。她知道她这个父亲生性风流,好在陆知然不像他。

    娇娘别了父亲同大哥,带着秋雁往里间走。里面已经有个妇人坐在桌前了,秋雁在后面小声的说:“这是大夫人。”

    原来是于伯忠的妻子,娇娘记得她还有个儿子,便过去请了安,问道:“怎么表弟没来?”

    这妇人正襟危坐的守在桌边,听见有人和她说话,抬头一看是个四五岁的小丫头。她知道这是大姑姐带了的庶女,柔声的说:“恒儿还小,晚上睡的早,就没带出来。”

    说着,连老夫人带着群丫鬟进来了,外间也开始有人走动见礼的声响。

    众人又起身给连老夫人见礼。

    “梦娟正在安胎,梦婵为了这次家宴也操劳了两天,今天也累倒了,到没这个福气来。”连氏在主位上坐下,解释了两句,对着妇人说:“这边的女眷也就我们这两个半人,不要拘束了。”

    妇人听了连老夫人的话,更加不自在了,屁股好像是坐在热锅上,扭来扭去。连氏看她这样,更加看不上眼。

    陆娇娘才不管他们婆媳两人,于二小姐不来她更为高兴。

    每上一个菜都让秋雁夹来尝尝,喜欢就多吃点,不喜欢就不吃。

    她白天同大哥陆知然在湖里泛舟,费了一身力气,现在正好补补。

    这次家宴,外间的不知道,不过里间女眷这桌,三个人里就数娇娘吃的最尽兴。半个红烧狮子头,三四块红烧肉,两条干煸小黄鱼,最后还来碗银鱼菜心汤。娇娘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真是舒服。

第三十章 小人() 
端午节后,陆远山就回了嵊州,于府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喜来这几天可是忙坏了,整个临安城往外租的院落,稍微好点的他都跑遍了,看来看去也没有合适的。今日好不容易相中个院子,结果人家房主不要租,要卖出去。他合计着也就千把两银子的事,就赶紧回来给夫人回报一下,看看直接买下来行不行。

    连氏那边正听外院的于福贵回报彩绣坊的消息。

    “老夫人,这彩绣坊真是有问题,整整欠了几家大货商近万两货款呢?”于福贵隔着屏风回报。

    连氏的脸顿时变得很难看。

    “怎么可能?你不会弄错了吧,彩绣坊怎么可能会赖账,你知道有多少人等着他们家的今年新出的天水一色么?”刘嬷嬷脱口而出,继而她好像意识到不该自己多嘴,不在说话,退到连氏身后。

    连氏继续阴沉着脸,气的将脚踏踢翻。

    外间的于福贵吓得跪在地上,忙磕着头说:“小的先去店铺里面看了看,彩绣坊人来人往,生意很好,在店里没打听出来什么不妥。出来后,我就想,彩绣坊若是赊账,那肯定是锦缎的批发商,我便去了西城,那边又很多货商,我走访了大概十几家,其中有半数都和彩绣坊有生意往来。我又贿赂了几家账房,其中大概有四五家彩绣坊都有大笔赊账,最少几百两,最多足足有五千两。”

    一段话说的有理有据,连氏听了,许久才说:“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于福贵出了门,还在问刘嬷嬷,“二姨,老夫人怎么突然想查彩绣坊了?这彩绣坊赊不赊账和我们府有什么关系啊?”

    刘嬷嬷心也正烦着,挥着手说:“不该打听的就不要打听,快回外院去。”

    于福贵陪笑道说:“二姨,我请那几个账房吃饭,还花了几两银子呢。这事不是我夸,要不是我和那账房打好关系,这等私密事一般人可打听不出来。”

    刘嬷嬷哪有心情听他啰嗦,扔给他半两碎银,让他赶紧走。

    于福贵哭着脸,掂量着半两银子。嘴里说着,这点哪够啊,还想多要,被刘嬷嬷赶了出来。

    等他愁眉苦脸的出了二门,脸色一变,笑嘻嘻的掏出那半两银子,放在嘴里用牙咬了一下,还哼着小曲,晃悠着走。

    待到侧门,刚好碰到喜来刚进门,忙笑着说:“喜来哥,回来啦!走,今天兄弟请你吃酒去。”

    端午刚过,太阳毒了起来。喜来忙了一上午,满头大汗。见于福贵喊他,摆了摆手,说:“兄弟好兴致,我就不去了,有要紧的事要回夫人呢?”

    福贵哪里肯放过他,上前挽着他的肩头说:“正是午后,主子们都歇着呢,你去了也是等。咱们先去吃酒,等太阳快下山了,你再来回话也不迟。”

    喜来满脸为难,福贵又拉了两把,两人推搡了一会便一起出了侧门,往于府后街走去。

    于府后街是紧挨着于府南面院墙的一排房子,住在这里的大都是于府的奴仆,街尾有家小酒肆,于府下人若是不当值也常来喝几杯,店里供的几样下酒菜味道也还算可以。

    两人沿着街边晃到了酒肆,福贵是这里的常客,进门就有个小厮过来送几盘小菜,又搬来两坛杂酒。

    “拿回去,也不看看是谁来了,将你们家上好的花雕拿两坛过来。”福贵冲着小厮喊道。

    小厮笑嘻嘻的又搬来两坛上好的花雕过来,两人就此喝了起来。

    “喜来哥,前两天那事真太感谢你了,要不是大哥,小弟我今天还不知道怎么交差呢?”福贵拿了两个瓷碗一一摆好,倒入酒,自己先端起来,“小弟我在这里先干为敬。”

    喜来也端起来品了一口,说道:“你小子运气好,刚好碰上那家的帐房是嵊州人。我当时跟着我们老爷在嵊州时,和他打过照明,倒是没想到他还记得我。怎么样,打听出什么内幕了么?”

    “打听出来了,说是彩…就那铺子,欠了他们几千两白银的货款没付呢。”福贵小声的在喜来耳边说,“你说老夫人没事查人家铺子干什么啊?”

    “这事我们这些跑腿的怎么能知道,主子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呗。”喜来又端起瓷碗喝了一口,顺便给福贵倒满。

    福贵夹了个花生米,扔到嘴里嚼了起来,颓唐着说:“也是,我们就是个跑腿的。管这闲事干嘛,主子让干什么就干么呗。”

    说着,又端起碗一干而尽。

    福贵原本就好吃酒,今日吃的又是平日不常喝到的上好花雕,一碗接着一碗,都不用喜来劝,不一会就醉了。

    因是晌午,店里也没其他客人,酒肆的掌柜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刚刚那小厮独自坐在柜台后面打着瞌睡。

    “福贵,福贵,你其他家查的怎么样啊?”喜来四处张望了一下,见没人轻轻的在福贵耳边问道。

    福贵喝的晕乎乎的,那还有什么顾忌,满嘴喷着酒气,一股脑的全说出来了。

    “其他…其他…家我。。。我去查,人家账房根本就不理我。我…我…后来又去找了那个账房,让他帮忙…帮忙问问,才知道彩绣坊…一共…一共。。欠了四五家…的款都没给呢。”

    “你知道总共欠了多少银子?”喜来小声的问道。

    “这。。。怎么…能…能问出来,我…我…就自己编了一个回上去了。你。。。你想啊,一家欠了几千两了,四。。。五家加在一起不就有一万多两了么?嘿嘿…我…我”福贵后面话还没说完,晕倒在桌子上醉了过去。

    喜来想问的都问到了,没再管他,扔了一锭碎银子到柜台后的小厮怀里,快步出了酒肆。

    小厮正睡得香,被银子砸醒,迷糊的四周看看。先是看见一人走了出去,又见福贵歪倒在桌子上,这种人他见得多,喝多了就躺在这,等下酒醒了自然会回去。早就见怪不怪,收好银子,又靠着墙闭上眼睛接着睡了。

第三十一章 不是天注定() 
喜来从后街出来,进了府,先是在外院住的地方洗把脸去去酒味,又换了身干净的衣衫,便去了朝霞阁。

    于氏现在已经有五个多月了,也不再日日卧床,经常在院子里走动,若是哪天日头不强,也会去南院逛逛。

    素雨领着喜来到了正房门口走廊,于氏正坐在雕花椅上乘凉。

    这里不会被太阳直射到,又通风透气。

    “回夫人,小人今日找到个二进小院,就在东街,离于府不远。院内正房,东西厢房算下来,有六间大房,要是算上倒座房,耳房要有个十几间,院子也够大,宅子两边住的也都是正经的读书人家。”

    于氏知道喜来的能力,宅子若真的有他说的这么合适,一定会直接定下来。

    没有定,还特意来回禀,定是有其它不能作主的缘由了。想到这里,于氏问道:“这么好的地方,你没直接定下来?”

    喜来为难的说:“那家户主不想租出去,他们一家从江南搬到西北去了,想将这房子直接出手。”喜来摸了摸头,“不过那房子着实不错,若是再挑选,估计碰不到这么好的了。”

    “那就劳烦你再看看其他的吧,不拘于二进院子,若是有三进的也可以。我们租上半年,多付点租金也可。实在找不到,租个一年两年也行。”

    喜来愣住了,夫人向来出手大方,几年前在上京也常常是喜欢上哪个庄子、小院的直接就买了下来。临安一个宅子可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