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而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顺流而上-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过饭,岳氏便拉了丽姐说话。

    “娘今日可是看中了谢家姑娘了,你以后莫要再为难人家。”岳氏递了碟芝麻杏仁糕给女儿,道。

    丽姐一听,差点没接住碟子,手抖了抖,把香糕碟子重重的放下,嚷道:“娘要替哥哥求她?不行,我不愿意!”

    岳氏见女儿这般模样,挑了眉:“这是怎么了?那元姐惹你不高兴了?”

    “哼!她处处抢我风头,可厉害的紧呢!娘把她娶回来磋磨你女儿呀?“丽姐又嚷。

    “这话怎么说的?娘没看见人家怎么着你呀?况且,到时候人都娶回来了,成了你嫂子,还能翻了天?你可真傻!”岳氏见女儿是怕这个,瞥了她一眼,轻轻一笑,道。

    丽姐可没理会后半句,只听了前面,更生气了:“娘还向着她说话?还说她没怎样我?真真气死了!谁才是您女儿?”

    岳氏见丽姐真的生气了,赶紧搂了她,道:“你就是娘唯一的女儿,娘怎么可能向着外人?”

    “那娘怎地还向着她?她不就是学的好些么?有什么了不得的?一个两个都瞧上她!”丽姐想起颜姐今日还邀了元姐去她家练琴,又听母亲说也要娶她回来,气的不得了,脸都红了。

    丽姐这样说,岳氏也想起来听丫鬟通报的凉亭弹琴一事,更觉得元姐不错了。得了县令之女的看中的,除了蓉姐还真没别人,这元姐有这本事,娶回来也是个助力。

    丽姐见岳氏不说话,还以为自己说动了母亲,又添油加醋道:“娘,你可不能把她娶回来,那可是个丧门星,那一家子都被她克死了。”

    “姑娘家的,胡说什么呢!”岳氏立即斥责道。不过丽姐的话倒是提醒了岳氏,元姐父母全无,万一真是个丧门星,那岂不是娶回来一个祸害。岳氏心里犹豫了,这件事还得再打听打听才行。

    不过,王家北边偏僻的月影园里,赵嫦却眉开眼笑的,因为她听到小丫鬟说,元姐出了她的园子没几步就遇上了王大少爷了。

    赵嫦得了这个消息,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她真心觉得,元姐就是她的救星,就是她的贵人,难怪过年的时候,镇上的神婆子说她今年会遇上贵人。

    若只论王大少爷王洋,那也是很不错的。虽然他还没考到功名,可他却一心向学,从不沾染那些纨绔子弟的习气,人也是风流潇洒。可若是论起母亲妹妹,赵嫦觉得那王洋就是洪水猛兽,再近不得身。

    赵嫦的姐夫就是这般,人很随和,从不跟她姐姐说一句重话,可是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唯他母亲的话是从,只让赵婵爱不得,恨不得。赵嫦的娘常说,哪怕找不到能琴瑟和鸣的夫婿,可也得找个婆母慈和,小姑知礼的人家,可王家,再不相符。

    赵嫦在心里把元姐和王洋相遇的事,想了一遍又一遍,只觉得这正是二人的缘分,她自己的机会。可当她想到自己的娘亲关于婆母小姑的说法的时候,她却突然间犹豫了,之前一直没考虑到的问题浮现在她眼前,若是元姐嫁进王家,会不会也一样吃苦受罪呢?

第三十八章 花笺() 
这样的思索让赵嫦吓了一大跳。

    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自己这样做不正是把元姐推向火坑了吗?若是元姐知道了,会不会恨了她?可若是不这样做,又能怎么办,那她自己就任由王家母女把持着她的后半生,任由她们搓扁揉圆吗?

    赵嫦不敢想象嫁到王家的悲惨,赶紧强迫自己不要再多想,使劲甩了甩头,要把这些犹豫甩出去。

    谢元可不是自己,若是王大夫人亲眼瞧中了她,那她就不用像自己一样,担心婆母的磋磨了。而且王洋也见过元姐了,王洋定会中意元姐,定会对她好,护着她的。

    她想到岳氏,想到王洋,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丽姐。可是丽姐却和元姐不对付,赵嫦也是知道的。赵嫦虽然知道丽姐和元姐不合,可是也知道元姐不怕丽姐的。丽姐多次算计元姐,从没得逞过,不像自己,总是没被她害得,丢尽了脸面。

    嫦姐这样想着,心里好过一些。不过,她毕竟从没做过这样的事,忐忑的很。越是想到可能会害了元姐,越是怕自己日后会得了报应。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半夜才睡下。

    第二日,女学不开课,元姐早早地起来,用了饭,抖擞抖擞精神,想着婧姐对她的殷切期盼,准备学做花笺。

    此间的花笺以彩印笺和砑光笺为主流,婧姐给她的那几张都是姑娘家最爱的彩印笺。

    彩印笺其实就是雕版彩印笺。因着此间版画盛行,无论是蒙学读物,还是医药气功、衣食生活,甚至文房四宝,几乎无不附以精雕之插图,所以连着花笺也用起了精雕彩印。

    元姐昨儿便吩咐春霞给她找些适合雕刻的木料来了。就手工雕刻而言,还是得选些纹理通直、材质致密、切面光滑、不易收缩的木料才好,比如黄杨木、花梨木、核桃木等。

    不过元姐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初学者,这些好木料用着也是浪费。况且这些木料,质地坚硬,是为硬木,初学者不好下手,尤其是姑娘家,很容易受了伤。因此春霞便托李二叔找了些软木回来,元姐眼下就有几块整过形状的小块的松木和杉木可以用。

    元姐先按着雕版的流程,画了一枝简易的桃花样子,又把花样子反过来花了一遍,最后轻轻描在了一块木料上。这画花样自然难不倒元姐,她本就跟着韩先生学了不少年的画,往日还时常帮着村里的姑娘媳妇描些刺绣用的新花样,手熟的很。

    可画是一回事,刻又是另一回事了。虽然元姐也在泥巴上雕过花,可泥巴和木料怎么能一样呢?所以当元姐拿着刻刀,把手指头都捏红了也刻不成样子的时候,她意识到,这制作花笺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是,她拉了春霞悄悄的问:“大表姐制的花笺都是自个刻的版印么?”

    春霞笑道:“是呢,大姑娘自七八岁起便迷上制作花笺了,这些年手艺更加纯熟了,还得过兰阳郡主的赞赏呢。”

    春霞说的这个,婧姐也说过,可这雕版如此的难,七八岁的婷姐是如何做到的呢?她又将自己的疑惑问了春霞。

    “奴婢记得,好似是从制作泥印开始的呢。当时奴婢还小,只记得大夫人当初是不许大姑娘做这个的,怕大姑娘伤了手。后来还是老太爷听说了,允了大姑娘,还给她找来了师傅,一步一步学起来的。奴婢那会儿小,还跟着别个小丫鬟一起去捡了大姑娘剩下的泥巴玩呢。”春霞说着,抿了嘴笑。

    这回元姐可算明白了,这制作花笺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得是成年累月的积累才能把花笺做的精妙,难怪婧姐这丫头懒得学。

    想到婧姐,她又摇了摇头,虽然她觉得自己没这本事能尽快制出这彩印笺了,而且砑光笺也是要雕版的,也没法制出来,可既然答应了婧姐,少不得要做几张别样的给她。

    元姐让春霞把木料刻刀暂时收起来,自己净了手,趴在案边,托了腮想办法。

    既是花笺,那就得有花儿才行,通常来讲,都是印花。若是用了平日里的模子,也没什么新意,自己又造不出来新模板,所以印花就不行了。可若是自己画花,又过于考验技艺,毕竟大家都通些书画,难以出彩,而且太费劲了些,不能多制。

    不能印,又不好画,那可怎么办呢?元姐歪着头想了又想,忽然看见了窗户上贴着的她亲手剪的窗花,灵光乍现,有了一个主意。

    她叫了春霞去找些红纸过来,自己又去针线筐子里拿了剪子。红纸还没到,她就三下五除二地,用笺纸剪了副图案。

    “姑娘这手艺倒是好,就是怎地用了剪纸?看着还是反花的样子?”春霞拿了红纸过来,看了看,问道。

    元姐先没答她,因为她自个也有些不确定。元姐接过春霞拿来的红纸,折成了小方块。又把笺纸对折,把方块状的红纸放到了笺纸里面,四角压实。

    “哎呦,竟是红梅图呀!”春霞一看,惊奇道:“姑娘这是怎么想出来的?真真好看,奴婢还没见过呢。”

    元姐也很高兴,她没想到,这个突发奇想制出来的花样,效果竟这么好。白纸配红花,当真好看得紧。

    “你说这个制成花笺可是能发的出去?”元姐指了这个红梅笺,问道。

    “奴婢觉得能呢。姑娘可是要了浆糊把这个粘在一起?”春霞也提供了思路。

    “嗯,嗯。”元姐连连点头。

    之后,二人按着装裱书画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把红纸和笺纸粘上,边缘修理整齐,用书压了压,看起来,很有些样子。

    元姐很高兴,又拉着春霞做了几个,准备回头给舅舅也看一看。

    元姐在家玩的欢快,可王家却又派了人来打听她。王家也知道,福婶这边怕是不好再问了,还可能被韩家人察觉到。这次她们准备去探李二婶的话,毕竟李二婶和韩家是同一个山村出来的,应该更加知根知底才对。

第三十九章 再探() 
这日,李二婶一早便上了街去,准备买些炒货。她买炒货倒是有一个常?14??的地方,乃是唐家炒货铺子。这家铺子不算大,不过常见的干货炒货都有些,而且从不短斤少两。往日还在山上的时候,他们也常从这家采买的。

    不过李二婶却不知道,今日的炒货铺子的老板娘却是变成了王家的耳朵,专来探元姐的事的。原来,王家舍了福婶之后,又费了一番功夫想和李二婶搭上话,找来找去,就找到了唐家炒货铺的老板娘。这位老板娘正是王家一个偏枝的姑娘,于是王家塞了钱,使了她来打听。

    李二婶到了唐家炒货,点了元姐爱的地瓜干让老板娘包起来,还问到:“那五香瓜子可还有?”

    此间多是用着西瓜子吃着玩玩,元姐倒是也爱这个,不过不是很好买,时有时无的。

    老板娘也知道李二婶过来常会问了这个,想到自己正有个差事在身,赶紧寻了这个做契机:“怎么说来得早不如来的巧呢,早间有人来问的时候还没有,这会儿我家掌柜的刚拿过来,要多少?”

    李二婶一听正好有,赶紧让她装上一包。

    这边老板娘边亲自装瓜子,边问起来:“可是姑娘爱的?姑娘在家里也没个说话的人吧,嗑个瓜子,也当个消遣。”

    “那倒是。”李二婶听她提起元姐,想到自己出门前,她还让春霞去拿了木料子耍,笑道:“姑娘惯会找乐子。”

    老板娘听她搭话,心中一乐,赶紧问道:“姑娘这性情真真好,若是爹娘具在岂不是更疼了她?怎地爹娘都不在了?”

    “乃是十年前蜀地疫病时没的。”这是元姐身世对外公开的统一说辞,李二婶也不含糊的。

    “哎呀,姑娘也是可怜。”老板娘得了信,赶紧跟着她叹了一句。

    之后,李二婶拿了东西前脚出了唐家炒货的门,老板娘后脚就回到铺面后边的小院里。岳氏的大丫鬟荷柳正在那等着。

    原来,荷柳刚奉了岳氏的命前来传话,二人刚说完,李二婶就过来了。荷柳一看,说不定能立时得了信回去,便留了一会。

    “这真是巧,荷柳姑娘能直接跟大嫂子回话去了。”老板娘掀了帘子,回到院里,笑容满面。

    “噫,还是姑奶奶有本事,怎么说的?”荷柳见此事成了,心下欢喜,知道回去必能得了岳氏的赏,不忘恭维老板娘一句。

    老板娘笑笑,靠近了荷柳,道:“说是十年前蜀地疫病的时候去的呢,如此大嫂子可以放心了?不是我说,那家真不错的,你一看那李二婶过的多滋润就知道了,再不是小气的人家。。。?。。。”

    这消息自然不到半个时辰就传到了岳氏的耳朵里,岳氏听了也是欢喜。那年蜀地确实传了一场疫病,好在当时管控的严,没有传到湖广来。

    元姐的爹娘既然是疫病没的,那岳氏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按照民间的说法,疫病那都是老天爷要来人间收人的,多少人家都家破人亡。既是如此,那就和一个小姑娘也无甚关系了,说不准,还是元姐福大命大,才能活下来,是有福之人呢。

    待到晚间的时候,岳氏又拉了丽姐说话:“娘可打听过了,那元姐的爹娘可都是疫病没的,和人家姑娘可没关系,再不许胡说,听见了吗?”

    “啊?娘,你可是铁了心了?不行不行,我不愿意!”丽姐一听,岳氏还是要求娶元姐,又嚷起来。

    “姑娘家的,咋咋呼呼像个什么样?”岳氏见女儿这副模样,唬了脸。

    岳氏是想把丽姐嫁到娘家亲姐家中。那家可是襄阳城中的大户人家,虽是旁枝,却都聚在一块住。丽姐这般娇纵,虽然嫁到别家她再不放心,可是那家也都住在一个屋檐下,丽姐这样,岂不是招了别人的眼。若是再惹了嫡枝不痛快,可是谁都护不住她的。

    岳氏想着,少不得要把丽姐带在身边好好教导两年。往日就是太放纵她了,有个七情六欲全摆在脸上,这以后嫁了人可怎么了得?女人家也得有手段,有计谋,咋咋呼呼的都不顶用,能把别人治得有苦说不出才算行。

    岳氏想到这个,又是头疼,丽姐可一点都不像她,很是沉不住气,可得好好教了才能嫁人。于是,又问她:“你到底哪里不愿意了?”

    “哼,我就是看她不顺眼,净出风头,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丽姐皱着眉头,瞪着眼,越说越大声。

    她想起元姐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左右逢源,就恨得牙痒痒,她凭什么?自己才是人群中央的那个,没想到被她一个村里来的丫头抢了风头。本来那支步摇就很是令她不快了,她刚开始不过想给她个下马威,没想到她却不怕,就当没瞧见她。后来更是一点都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偏偏人人都与她好,人人都看得上她。

    谢元不过就是个没爹没娘的秀才家的外甥女,论家资比不上王家一根手指头,她凭什么不来奉承她?她难道没看见高宝良怎么做的吗?她难道看不出赵嫦的害怕吗?

    丽姐越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