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而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顺流而上-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嫦一见撞上的是元姐,倒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在厅里本来坐的好好的,可莫名其妙被丽姐指桑骂槐羞辱了一通不说,还被不知哪里来给她倒茶的丫鬟泼了一身茶叶。

    看那丫鬟哆哆嗦嗦连忙跪下请罪的样子,嫦姐也不好多说什么。如此也就罢了,谁知丽姐瞧见了,赶紧指了那丫鬟道:“你这丫鬟怎么这般不小心,竟泼了嫦表姐一身水,给我拉下去打板子。”

    嫦姐刚想替那丫鬟求个情,又听丽姐对着她来了:“呦,姐姐这身衣服怎么又拿出来穿了?我之前也说过,姐姐肤色可黑,穿这身可显得老气呢,还不趁机换了去?穿上我去年给你的那件也好呀。”

    丽姐这番说辞,又引得众人盯了她看,她瞧见那良姐那双眼睛,滴溜溜地特意去看她的脸。

    赵嫦本就肤色暗沉,最怕人说她这个,如今丽姐一点脸子都不给她了,她再在厅里待不下去了,告了声罪,慌忙退了出来。

    一路越想越委屈。其实,她是怕嫁给王大少爷的,可偏偏一家人就像赶鸭子上架一般,非让她住进王家,非让她讨好丽姐和王大太太,非让她有家不得归。只有她母亲知道她心里有多苦,只有她母亲跟她说她姐姐嫁人后过的是什么日子。

    赵嫦的大姐赵婵嫁到了隔壁镇上的富户家。之前倒还算好,可自从两年前那家发了一笔财之后,赵婵的婆母就开始各种看她不顺眼。而且赵婵到如今还只生了一个女儿,她婆母除了骂她肚子没用以外,还张罗着给赵婵的夫婿纳妾。

    赵婵的小姑子也不好缠,时常跟她要这要那,如果不给就一状告到她娘脸前,赵婵的嫁妆都快败干净了。前年的时候,赵太太还能时常贴补贴补大女儿,可去年赵家的兔子卖的不好,家里也不如往常富余,赵太太就是想再贴补她,手里也没了银子。如此,赵婵在婆家就更难过了,一回娘家就以泪洗面。

    赵嫦就看着姐姐这番遭遇,更是怕极了王家。她知道除了王老太太,她再得不到王家人的喜爱,她怕嫁过来过的也是以泪洗面的日子。

    不知多少个夜晚,赵嫦无声的眼泪侵湿了枕席,可她什么都不敢说,什么都不敢做。可就在她也得知蓉姐快要定亲的消息后,她更觉得自己就快要堕入深渊了。如此,丽姐更是不会放过她。今日丽姐就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狠狠地下她的脸,赵嫦再也忍不住了,再也受不了了,一出了厅堂的门,就捂着脸哭起来,只想奔回她在王家的那个偏僻小院里,再也不出来了。

    可越是急越容易出错,这让她一下撞到了元姐不说,还把人家一双崭新的绣花鞋给踩脏了一只。

    赵嫦看着元姐秀丽的面庞,想到她出众的学识,想起她那个有功名在身的舅舅,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

    她从不敢想过这样的事,更不敢做这样的事。可是她没有退路了,如果没有人能顶替蓉姐,那她和王大少爷的婚事就真的会被提上日程了,她不要那样,她不要被丽姐和王大太太欺负一辈子。

    而且她知道,西北角有座小楼,从那楼上可以看尽花园的风景。那小楼离自己的院子比花园还更近一些,看的更加清楚。若是,若是,能带了元姐去自己的小院,那小楼上的王大太太,甚至还有王大少爷都能把元姐看的清清楚楚。说不定,他们就看中了元姐;说不定,她就能得救了。

    赵嫦越想越激动,她还从来没有做过这样一件事。可她想到,也许真的就能从此脱离苦海,所以她就算拼尽全力,也要试一试。

    可她还没想好什么开口,元姐就先问起她来:“嫦姐姐没事吧?可是碰到哪里了?”

    赵嫦见她并没有埋怨的意思,更是放下心来,她就知道,元姐会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她赶紧趁着元姐还没看清楚她的脸,匆匆抹了抹泪痕,刚张嘴想说,自己一点事也无,反而不好意思踩了元姐,却突然想到这样说不好让元姐跟她回去,于是话峰突转,道:“我,我,没事,只,只肩有些疼。”

    她并没说过这般谎话,也没藏过那么多的心思,因而这话讲的哆哆嗦嗦,语不成句。

    可元姐哪里知道她是骗了自己,见她这般张不开嘴的模样,还以为自己真的撞疼了她,有些着急道:“姐姐还能抬起手臂么?要不要叫了大夫?”

    赵嫦一听要叫大夫,吓了一跳,大夫来了,她岂不是要露馅了?于是赶紧答道:“不用,不用,我回去歇了便好。”接着又想起元姐脏了的鞋子,又急急道:“妹妹鞋子也被我踩脏了,都是我的不是。”然后她顿了一下,张大眼睛看着元姐:“不如妹妹跟我回去收拾一下吧,我住的很近的。”

第三十六章 看中() 
元姐一听,微微皱了眉头,花园里已是安置了休憩的院落,再跟着嫦姐?13??到她院子里总有些不好。于是道:“不用了吧,我去小院里就好了。”

    赵嫦一听她说不愿意,慌了神儿。她不愿意,那自己的计划岂不是要落了空,那岂不是还要任由王家这个大油锅把自己炸的粉身碎骨?赵嫦一想到这个,心里就抽了一下,又鼓起勇气来,道:“妹妹,可是怪了我?”

    她这话说得又是哆哆嗦嗦,眼里还蓄了泪水,说完还扶了扶肩膀。

    元姐见了,更是皱眉,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像丽姐似的,欺负了她。不过,自己确实撞了她一下,人家还柔柔弱弱地扶了肩。也罢,陪她走一趟吧,难道出了花园还有老虎不成?

    “那好吧,妹妹只能去叨扰姐姐一杯茶了。”元姐也不再扭捏,大大方方的应了。

    赵嫦见她应了,心花怒放,原来开口也没这么难。一想到说不定她的机会就来了,她就更怕元姐反悔了,赶紧引了她往自己的小院去。

    赵嫦与元姐同去小院的场景,确实被小楼上的王家母子瞧见了。

    其实,隐在楼上看小娘子的只有王大太太岳氏。岳氏本就是让女儿办了花宴来挑媳妇的,她如何能不来看?从开始到现在,她都仔细关注着各位姑娘的动静,心里来来回回论了好几遍。

    因此她把王大少爷王洋也偷偷叫了来,如能让他看中,岂不是更好?这边王洋刚过来,娘俩就瞧见了赵嫦跑着出了厅堂。

    “嫦姐这是怎么了?总是这般没个闺秀的样子。”岳氏不忘在儿子面前说说嫦姐的坏处。

    王洋一向对自己的婚事不甚在意,他是家里供了读书的,虽然到现在还没个功名,可也不是那般花花公子,就爱对姑娘家评头论足。

    因此,虽然他也觉得赵嫦有些不妥,可好歹也是表妹,便没说什么,只皱了皱眉。

    可下一刻,赵嫦和元姐就撞在了一起,之后二人又说了几句,就出了花园,往赵嫦的院子去了,这其间,元姐还略略扶了赵嫦那只所谓伤了的臂膀。

    母子二人不意看见这般场景,心里各有想法。

    王太太觉得,这位谢姑娘还是很合适的。蓉姐要定亲了,眼下也就珍姐、元姐、叶姐和良姐四个年龄上相符些。叶姐家就是的累赘,不说也罢。珍姐和元姐都是丧妇长女,不过季家富裕些,韩家有前途。良姐长相差一点,父亲倒是官身,不过家里境况也一般。

    三个人都比不上蓉姐,不过王洋也没个功名,都快要十八了,少不得要在瘸子里边拔将军。三人家世半斤八两,只能再比比性情。珍姐掌过家,良姐太精明,这二人怕是都不好拿捏。丽姐虽然与元姐有些龃龉,不过那都是小姑娘家的事,做不得数。不过照着丽姐的说法,元姐学识不错,爱出风头,运气也好,几次设计她,都被她糊了过去,但也没张牙舞爪地要反击。岳氏论来论去,觉得元姐还可以。

    就在刚才,她亲眼目睹了元姐和嫦姐相撞的事后,她就对元姐又满意了几分。虽不知二人说了什么,不过看样子是元姐扶了嫦姐回去的。岳氏觉得,元姐似是性情比那两位都软一些,又没有正经娘家,以后嫁过来,少不得多依靠了她。

    这边,王洋却松了眉头,他本不想来看的,耐不住他娘一遍一遍的叫他。他本以为,姑娘家不是表妹那样小意拘谨,就是亲妹那样任性骄纵,没个意思。没想到,当下见得这个,看起来确全不是那两个样子,大方得紧,走近了看,又是花容月貌,当真不错。

    于是,他开了口:“这是谁家的姑娘?”

    岳氏一听,有戏,赶紧答道:“新搬来的韩先生的外甥女,谢小姐。”

    竟是韩先生家的?韩先生他也听说过,文章教学颇有章法,不过时运不济,耽误了数年罢了。若是能与韩先生做了亲戚,说不定能好好指点自己一番,尽早过了院试。

    “娘觉得她如何?”王洋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想着自家的功名,还是问了。

    岳氏听了这话,明白了儿子的意思,没成想,娘俩竟想到了一起。

    “娘觉得还行,若是我儿愿意,娘少不得要去韩家求一求。”岳氏笑着道。

    王洋听了,更不好意思,面有些红,道了句“全凭娘做主”,就告退了。

    岳氏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总不能让老太太得逞了去,她得赶紧给儿子去探一探韩家的意思。

    这边,嫦姐的功夫全没白费,元姐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入了王家人的眼,只在嫦姐的月影园喝口茶,歇歇脚。

    嫦姐住的确实偏远,只离着王老太太的宁寿堂还近些。虽然她住的远,可好歹住了两年了,又是正经的表小姐,有王老太太这个姑奶奶罩着,倒是四处齐全的很,只不如丽姐用的精致罢了。

    元姐打眼瞧着,她这儿挺清冷的,院中也没几个人,除了一个大丫鬟还有两个小丫鬟,小丫鬟也不怎么做事,只迎了她们进来,便蹲在一边小声闲聊,没个规矩。

    也是,赵嫦这般性子,估计也不会立什么规矩,况且这两个丫头很可能是王家给她配的,她哪里管得了?

    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概就是这样吧。元姐在心里又对嫦姐摇了摇头,哪怕她能拿一次主意,自己也佩服了她。元姐是这样想的,只不过她不知道,嫦姐真的拿了一次主意了,还把主意打到她头上来了。

    元姐被秋云服侍着换了鞋子,便不想再久留,起身与嫦姐告别。嫦姐见她自己的计划都落到了实处,说不定元姐已经入了他们的眼,心里高兴得紧,也不再多留元姐,客气了几句,送她出去了。

    元姐出了月影园的门,正与王洋打了个照面。元姐略微一想就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了,不过她可不想在赵嫦门前与人家可能的未来夫婿过多攀扯,于是行了礼退到了路边,低着头。

    那王洋刚才脸上的红晕还没褪去,这会儿又遇见真人,更是羞起来,见人家行了礼不说话,他也不敢搭腔,回了礼赶紧走了。

第三十七章 打听() 
待元姐回到小姐妹身边,几人又玩了会投壶,天色就不早了,小娘子们?13??都陆陆续续告辞回家了。

    总起来说,元姐觉得今日这场宴会还算好吧。虽然丽姐还是没忘了为难她,不过也没能把她怎地,还使她赢得了众人的尊重,收获了叶姐和颜姐两个小友。

    元姐算着自己今日的收获,心里喜滋滋的。原来,出来交际虽然也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可也能遇到真心的朋友,比着自己一个人闷着好多了。元姐觉得,她搬到县里不过两个月,却像长了两岁一般,一下子学到好多好多书本上学不来的东西。

    元姐回到了家也笑嘻嘻的,可她不知道,王家早已先她一步打听过了。

    王家不愧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族,还没拐上三拐,就和厨娘福婶搭上了话。

    来人是福婶往日的老邻居张婆子,她女儿如今就在王家灶上当差。

    下晌,张婆子买了只烧鸡,提了些时令水果往韩家去了。

    福婶两口子只有一个女儿,早早就嫁了人,往日两人只靠了福婶的手艺过日子。后来牙婆寻来,说是卖了身给韩家包养老的,两口子老实了一辈子,能养老还有甚个好说的,又没有儿女累赘,当下就应了。

    下晌的时候,李二婶不在家,福婶吩咐了灶上的小丫鬟帮着剥花生,自己回了屋想躺下睡会儿。

    她才刚脱了鞋,就听看管后门的小子跑过来喊她,说有人找。福婶不知能有谁这会儿想起她来,忙提了鞋去了后门,到那一看,竟是张婆子。

    张婆子确实是自己老邻居了,不过韩家管的严,张婆子可算是生面孔,福婶不敢领了她进来,只说找个地方吃些酒去。

    二人往后街的酒水铺子去了。张婆子人还不错,就是嘴碎了些,爱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福婶摸不准她找自己有甚个事。

    张婆子先是闲扯了好一通,绕来绕去才绕到了元姐身上。

    “你可算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主家,就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小姑娘,好伺候的紧吧。”张婆子给福婶续了杯酒,问道。

    福婶听她说到这个,也觉得得意,回道:“可不是,午间老爷姑娘都没回来,我还不知道做什么呢。”

    “噫,你可能好好歇了,若是过两年姑娘嫁了人,你不是更见天闲着?”张婆子说了这句,顿了一下,接着道:“姑娘也不小了吧,可定亲了?”

    “没呢,不过刚搬来,哪里这么快了?”福婶直接说了出来。说完,她有些后悔了。李二婶专门交待过她,不要乱说主家的事,她这喝了两杯,有些就脑子直了,张婆子一问她,这话就顺着嘴溜了出来。

    好在福婶反应得快,之后张婆子还想套些什么,都被她一句不知道打发了过去。张婆子看着也打听不出更多的了,好在最主要的弄了明白,自家女儿也能回去交个差,也算值了。又和福婶扯了几句老邻居间的事儿,就拍拍腿走了,直奔王家去了。

    王大太太岳氏晚饭前就得了消息,得知元姐果然没定亲,眼角眉梢都染了喜意。

    用过饭,岳氏便拉了丽姐说话。

    “娘今日可是看中了谢家姑娘了,你以后莫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