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毓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毓秀-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就你这么一个妹妹,又怎么舍得把你孤身一人丢在此处?”元鹏肯定地点点头,随即眸色微转,“更何况,你对高珩掏心掏肺,可他竟然如此待你,我就更不忍心看你受此冷落。说起来,是我这个皇兄没用,还你受委屈了。”

    听到元鹏提及高珩,本就心中感伤的元熹公主抿紧唇角,连眼睫都在微微颤动。

    “皇兄,这是我自找的,跟你没有半点关系。若非当初我死心塌地非要嫁入燕王府,现在也不会落得这般境地。”

    “熹儿,你是不是后悔了?”

    望着元熹公主眼中那种深重的失落与无力,元鹏只觉胸口一紧,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如果自己当时能够不惜一切,竭力阻拦这门联姻,元熹公主就不用远嫁他国,自然也不用像现在这般受尽苦楚伶俜。

    更不用面对兄长背叛,成为国家弃子的撕心之痛。

    “不,我没有后悔。我只是怪自己没用,无论做什么,都抓不住这个男人的心。”

    元熹公主目光一凛,眼中的光芒刚零星闪亮,却又迅速地暗了下去。

    “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是那个程金枝。”

    元鹏见状眉峰一蹙,心中悔恨之余便脱口而出道:“都怪我当初太过仁慈,没有狠下心来除掉她,否则你也不会如此难过。”

    “除掉她?皇兄,你说什么?”

    元熹公主闻言凝滞目光看向自己的兄长,眉宇间溢满了诧异和狐疑之色。

    “哦,没什么。”

    元鹏意识到自己失言,匆忙侧过头去矢口否认,暗怪自己不该如此沉不住气。

    “皇兄,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而面对元鹏略显别扭的反应,元熹公主秀眉微蹙,刚想继续追问,却见元鹏已经调整好脸色,一脸认真地注视着她。

    “没有,熹儿,别胡思乱想了。你是堂堂的大楚公主,我只是不忍心看你受这样的委屈。如今我还在这里,高珩就敢如此冷落你,真不知道我走之后,他还会如何变本加厉。”

    元鹏说到此处不由绷紧两颊,满是自责地一掌拍在了阑干上。

    “说到底,还是我这个皇兄没用,看着别人欺负自己的妹妹,竟毫无办法。”

    “高珩没有欺负我,他对我很客气。”元熹公主目光微凝,苦涩一笑,“客气到让我觉得,自己就是燕王府的一位贵宾,终究是要走的。”

    “熹儿……”

    “我原以为程金枝没了孩子,又失去了记忆,连夫君都不认得,是上天可怜我,想给我一次能够接近高珩的机会。却没想到,不过是老天跟我开的一个玩笑罢了。”

    元熹公主继续自顾自说着,眼中已是惨然一片,连声音都透着几分沙哑的欲哭之意。

    “熹儿,别说了。”

    听着元熹公主这些字句扎心的痛苦之言,元鹏终是于心不忍,抬手扣住了她的肩膀。

    “你这样,让我如何放心回大楚?”

    “无论放心与否,皇兄不都得回去吗?”

    元熹公主凄然一笑,继而调转眸色,片刻之后,突然用一种略显古怪的目光看着元鹏。

    “对了皇兄,你说外头传的那些,关于周国太子身世有疑的谣言,是真的吗?”

    听元熹公主猝然提及太子,元鹏两腮一跳,急忙故作镇定道:“我也不知道,但所谓无风不起浪,这件事未必一定有假。但如果是真的,那可就是周国皇室最大的笑话,想必都要载入史册了。”

    然而元熹公主没有理会元鹏的调侃,而是继续一脸认真道:“如果是真的,是否就意味着,高珩一定会取代太子,坐上周国的皇位?”

    “很有可能。”元鹏微微颔首,继而眸光一闪,“不过熹儿,你怎么突然说到这些了?”

    “皇兄,在有些事情上,可能她程金枝比我能干,但也有事,是我做的到,她却望尘莫及的。”

    看着元熹公主眼中迷离的神采,元鹏眉间一紧,心中不自觉地升起了一阵浓重的顾虑。

    隐隐意识到,接下来要面临的,可能是一个并不可行的难题。

    “熹儿,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皇兄在临走前,帮我最后一个忙。”

    “什么忙?”

    “帮我在高珩面前演一场戏。”

    元熹公主目光灼灼,朱唇微启。

    “兄妹决裂。”

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楚可怜() 
“熹儿,但愿,你永远都不会有重回大楚的那一天。”

    在离开水居回王府的路上,元熹公主回想着元鹏对他所说的话,原本就因离别之痛所倍感伤怀的她,如今又沉浸在了对高珩和整个燕王府命数的担忧之中。

    即使他对自己

    却还是忍不住去关心他,替他担惊受怕,

    况且元鹏这句话意味分明,倘若高珩夺嫡失败,太子顺利继位,燕王府必将遭受灭顶之灾。她既然已经嫁入王府,自然就是高珩的亲眷之一。

    即便靠着南楚公主的身份可以逃过一劫,也一定会被元鹏接回大楚。

    这是她绝不想看到的。

    彼时,高珩已经受周帝所托视察完禁卫军,正与沈均一道骑马回府。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为避免冲撞到他人,高珩刻意放慢了前进的速度,眼波流转间,却突然看见元熹公主正独自一人郁郁寡欢地走在路上。

    若是换作平时,他可能会装作视而不见地走过,可如今见其神情黯然,似有心事,犹豫片刻,还是在她身前收住了缰绳。

    感觉到面前突然投下一片阴影,元熹公主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当目光接触到马上的高珩之时,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骤然间光芒闪烁。

    “殿下……”

    “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出什么事了吗?”

    高珩先吩咐沈均回府,自己飞身下马站在元熹公主跟前,眼中透着温和的神采。

    “我刚才去见皇兄了。”

    元熹公主抿了抿嘴,并不想对其隐瞒,却又不知道还能再说些什么,脸上委屈之色顿显。

    按理说眼前之人是她的,既然自己如今心中感伤,自然可以随时躲到他怀里倾诉哭泣,寻求温暖和慰籍。

    可惜面对高珩,元熹公主已经经历过太多次拒绝和冷漠,整颗心早已千疮百孔。

    她不想再让自己受伤了。

    “我听说了,你皇兄三日后便要启程回楚国了。”

    望着元熹公主眼中的隐忍之色,高珩深知她和元鹏兄妹情深,如今眼见就要远隔千里,一转身,便可能是此生不复相见。

    再想到她一个姑娘家远离故国远嫁而来,虽然也曾因为嫉妒而不择手段,可对自己确实是一片痴心。

    待元鹏走后,她所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这个并不爱他的夫君了。

    就这样想着,高珩眼神松动,心中不由生出几丝怜惜之意。

    “是啊,这一去,想必剩下的,就是一生的思念了。”

    元熹公主凄然一笑,眼前浮现出诸多与元鹏在楚国的点点滴滴,语气开始有些哽咽。

    “小时候,我很不安分,总喜欢东奔西走,四处游玩,不喜欢留在宫里,不喜欢留在父王身边,连师傅都骂我是野性子。可现在,却再也回不去了。

    她说着深吸一口气借以平复心绪,不让眼泪从眼眶中滑落,这个时候,多希望高珩能够对她深情地说出一句——

    “你还有我。”

    可惜,落入耳中的却是——

    “我虽然给不了你想要的,可我答应你,只要你在我身边一日,我定会好好照顾你。”

    而话音刚落,他便从元熹公主眼中,清晰地捕捉到了一抹浓重的失望。

    可惜自己,根本给不了她希望。

    “殿下明知道,我想听的不是这一句。”

    元熹公主咬着下唇从喉间挤出几个字,放在身前的双手紧紧地交缠在了一起。

    “公主,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为了不让彼此再为感情之事而闹僵,高珩故作不知地打断她的话,抬头望了一眼天边逐渐偏西的日头。

    沉吟片刻,便重新飞身上马,然后在马上朝她伸出了手。

    看着高珩伸到眼前的,这只骨骼分明且带着温度的手,元熹公主心头一热,将手放入了他的掌心之中。

    街面上依旧人头攒动,眼见高头大马之上,一对俊男美女共乘一骑,情意绵长,自是引来了不少人好奇和羡慕的目光。

    少数认得高珩的人见马上坐的不是程金枝,更是惊讶地瞪大眼睛,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但元熹公主并没有理会任何人的目光,而是双手紧紧环着高珩的腰,将头轻靠在他的肩头,双眸微闭。

    鼻尖所萦绕的木兰花清香丝丝入扣,更是让她心驰神往,如痴如醉。

    这应该是她嫁入王府以来,最幸福的一段光景了。

    而感觉到身后的那股深切的眷恋之情,高珩轻拧眉角,在心底无奈地叹了口气,却不忍心表现出抵触之意。

    只是碍于人多眼杂,不想再惹风言风语,便加快了骑行的速度。

    “殿下……”

    然而与此同时,只闻身后的元熹公主却突然用一种近乎恳求的语气开口道。

    “答应我,走慢一些,好吗?”

    面对元熹公主的恳切的请求,高珩没有回答,可抓着缰绳的手却渐渐放松了一些。

    如果这个时候,背上靠着的人是程金枝,就是让他停在半道上不退不进,他也欣然愿意。

    但看在元熹公主心中伤痛的份上,高珩还是放慢了速度。

    而另一边,被周帝召见的程金枝此刻已经安然出宫,正坐在马车内赶回王府。

    路过热闹的街市时,她像往常一样掀开帘子朝外张望,而这一望,便看见了走在前面不远处的元熹公主。

    原本按照高珩平时骑行的速度,此刻早就到达王府,只因为如元熹公主所愿,他才刻意缓行。却不曾想到,正好被程金枝撞了个正着。

    “那位姑娘的的背影,和那个楚国公主好像啊。”

    程金枝眯起眼睛盯了一会儿,便吩咐车夫加快速度往前赶去,在确认此人是元熹公主无疑之后,自然也很快就看到了坐在前面的高珩。

    面对元熹公主如此亲密的举动,程金枝心中猛然一紧,就在即将被高珩所察觉之时,急忙一个甩手,迅速放下了车帘。

    虽然明知元熹公主也是高珩的妻室,她此刻的这些举动在外人眼中再正常不过。

    可即便如此,程金枝还是觉得心里醋坛子翻了一地,顿时酸气熏天,酸味四溢。

    原本就沉重忧虑的心情,此刻更是繁乱如麻。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一叶知秋() 
程金枝并不想让高珩知道自己入宫面圣,也不想当着元熹公主的面多说些什么,于是刻意将马车停在路边,等到前面的二人走远以后,这才吩咐车夫继续前行。

    她很清楚,自己其实从未质疑过高珩的真心,也知道他对元熹公主并无感情。

    即使方才心里泛酸,也不过是一种因为在乎而生出的本反应罢了。

    她心里真正所担忧的,是方才入宫时周帝的态度,和他们二人之间那番意味深长的对话。

    “好你个程金枝,竟然敢在朕面前如此大逆不道!太子乃我大周皇室血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你这么说,到底是何居心?”

    听到程金枝赫然提到“滴血验亲”四字,周帝像是毫无防备地被人戳中了心里某处刻意隐藏至深的缺口,一时间面带怒色地绷紧脸颊,连音量都骤然抬高了几分。

    “请陛下恕罪,臣女不敢!”

    见周帝的态度陡然转变,程金枝深知自己触及到了这位帝王不愿承认的心事,于是便匆忙俯身跪下,脸上却并无惧怕之色。

    “臣女虽不知陛下如何得知臣女在九幽台和景嫔娘娘之事,却也明白皇家的颜面重于一切,陛下身为九五之尊,岂能容外面那些无知小民横加议论?此刻,应该比谁都想让这场谣言尽快息事宁人。”

    “哼,流言蜚语从来都如同如洪水猛兽,这悠悠众口又岂能轻易堵住?朕现在倒是更在乎,那个在背后散播谣言的人。”

    周帝神情严肃地冷哼了一声,继而将目光紧锁在程金枝身上,迷离的眼眸中升起了一片凛冽的迷雾,却有着一种能够穿透人心的力量。

    程金枝知道,他在怀疑自己,更在怀疑高珩。

    这或许也正是他今日忽然召见自己的,最终目的。

    “你口口声声说不相信景嫔所言,如今却又让朕滴血验亲,程金枝,你不觉得你所说的和你做的,太过太自相矛盾了吗?”

    周帝在原地踱了几步,目光却始终紧扣在程金枝身上,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敏锐和透彻,似乎一定要在今日找出他所追寻已久的答案。

    确实,在周帝眼中,比起沉重睿智,又时时懂得趋利避害,难以看穿的高珩,程金枝一个妇道人家,已然要容易对付许多。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似乎太小看了面前这个,看似大大咧咧,心无城府的丫头。

    秉持着与其轮到对方质问,倒不如先声夺人的原则,程金枝迅速调整好起伏不定的心绪,抬起眼帘直视周帝,澄澈的眼眸中厉芒闪烁。

    “臣女知道陛下此刻心里一定在怀疑,臣女与谣言一事有关。不仅如此,恐怕连燕王殿下都成了陛下所疑心的对象。可是请陛下细想,臣女是何时关进九幽台?景嫔娘娘又是何时无故暴毙?如果臣女真的有不臣之心,既然当时已经听闻景嫔所言,为何不趁热打铁立刻造谣生事,却要等到现在才有所行动?”

    程金枝不紧不慢地说着,见周帝眼中的雾气逐渐散去,转而思虑加重,便继续道:“退一步讲,殿下也是一样,很多事情拖得越久就越容易另生事端,他亦不会拖延至今。况且谣言起风之时,臣女尚在病中,陛下知道殿下对臣女情深意重,那段时间连朝政都极少过问,一直在王府之中陪伴臣女,无微不至,又何来别的心思去散布谣言构陷太子?”

    “咳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