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时的事处理的也太草率了,有些事还得查一查才好。”

    左以明愕然。

    这样已是最好的结局了,难道皇上还能把这顶帽子扣在赵啸的头顶上不成?既然如此,又何必多增杀戮,平白死一些人?!

    赵啸不动如山,心里把赵玺鄙视到了极点。

    他这是想把刘氏拖下水吧?

    在知道泾阳书院不仅没有给他撑腰,反而和他成了盟友,他心里已经把泾阳书院的人恨死了,因而连自己的结发妻子也决定要除掉了吗?

    就像当年他毒杀韩同心那样。

    所谓的亲情、家人,在他的眼里都只是利用的工具,除了他自己,他从来不再乎第二个人。

    是不是因为赵翌也是这样的人,所以姜宪最终宁愿放弃成为皇后,也要嫁给他人呢?

    赵啸有片刻的恍神。

    顾朝已道:“皇长子病逝,臣等都伤心欲绝。只是此事是皇上的家务事,臣等不好插手。还请皇上节哀,保重龙体!”

    ※

    亲们,今天的更新!

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立场() 
顾朝的话让赵啸回过神来。

    他朝赵玺望去,赵玺的脸色果然变得很难看。

    赵啸在心里冷冷地笑了笑。

    赵玺想利用皇长子的死,可别人也不是傻瓜。没有了禁卫军帮忙,就算赵玺想把这锅嫁祸给刘皇后,那也得有证据才行。刘皇后可是皇家明媒正娶的嫡妻,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赵玺想废就能废的。

    顾朝这么说,显然是在表明朝中大臣会在赵玺调查皇长子死因一事上冷眼旁观。

    当然,如果有了所谓的证据,泾阳书院的人可能会有另一种说法;可现在不是没有证据吗?

    赵玺此时后悔的不得了。

    他当初就不应该娶个和泾阳书院有关系的妻子,事到临头,泾阳书院一点忙都没有帮上不说,还扯了他的后腿,和赵啸搅和到了一起。他应该听简王的话,娶个功勋之家的姑娘,把禁卫军的防卫交给自己的舅兄或是岳父。

    不过,就算他真的这么做了,只怕他的舅兄或是岳父也会落得个和高岭一样的下场。

    想到这里,赵玺心中一阵不快,彼有些不管不顾地道:“我决定封高岭的长子为金陵卫都指挥使,世袭正四品佥事,你们可有什么说的?”

    赵玺正在气头上,赵啸和顾朝都觉得不能把赵玺逼急了。赵玺能在大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杀了自己的长子,可见也是个狠角色,只能慢慢软化,不能和赵玺硬来。

    这不也是赵玺杀了自己长子的原因吗?

    赵玺再怎么样,只要还没有昏庸到破国的地步,赵啸就没有办法取而代之。就算是禅让,也得赵玺同意才是。偏偏赵玺是独子,赵翌的兄弟全都死光了,最近的血脉只能从孝宗皇帝那一支里找,这样一来简王也有继承权。这种局面让赵啸和顾朝都很头痛。赵玺也知道,所以才会有恃无恐。

    顾朝和赵啸闻言就交换了一个眼神,顾朝沉着地道:“高大人是三朝元老,又是皇上最信任的人,高大人病逝,皇上要册封他的长子也是应该。”

    赵玺心里好受了一点,“哼”了一声。

    顾朝等人都当没有看见,姚先知更是为了逃避此时的尴尬局面亲自出门去叫了行人司当值的草拟诏书。

    屋子里静悄悄的。

    赵玺看了左以明一眼。

    左以明眼观鼻,鼻观心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玺看左以明也不顺眼出了这样的事,左以明不想办法搭救他,只知道坐在这里发呆有什么用?

    可他如果向李谦求救,李谦会来救他吗?

    特别是他之前还想把李谦手下的官吏都换掉,李谦肯定以为他是要鸟尽弓藏吧?

    赵玺抿了抿嘴。

    等到诏书送去了吏部,顾朝又提起擢贬一批北方官吏的事来。

    赵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这件事以后再议!”

    李谦居然请了李道出山。

    赵啸怀疑从中牵线的是杨俊。

    李道的本事他是知道的,李谦有了他如虎添翼,最多只要一年,就能训练出一支水军来,而只要两年,就能训练出一支有经验的水军来。

    他此时不对李谦紧紧相逼,就是给时间李谦纵容他强大。

    这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事。

    赵啸想着,脸色一沉,喊了声“皇上”,道:“这是朝中大事。就算皇长子病逝让你心痛不已,可朝廷社稷更为重要。这件事您得赶紧拿主意才是。朝中这么多大臣,吏部、礼部数十位官员的努力,您不能视而不见!”

    这就是逼着赵玺表态了。

    赵玺冷笑,拂袖而去。

    赵啸的脸阴得能滴出水来。

    顾朝低下头,喝着茶水。

    姚先知等人则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直没有吭声地左以明站了起来,慢吞吞地道:“今天就议到这里,有什么话,明天再说。”随后他率先出了御书房。

    姚先知等人紧跟着也出了御书房。

    不一会儿,屋里就只剩下赵啸和顾朝了。

    顾朝轻轻地咳了一声,道:“我听说先帝殡天的时候还曾经留下了一道遗诏,说若皇上夭折了,就由别一位王爷继位。不知道先帝选的是哪一位王爷?那遗诏在谁的手里?”

    这样一来,若是赵玺死了,就可以以赵翌的遗诏为借口,选定那一支的后嗣继承大统。而他们也可以趁着别人还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的时候快别人一步,或是把人掳到江南来,或是提前教养一个孩子以备不时之需。

    赵啸苦笑,此时才体会到姜宪的厉害。

    他不由想,姜宪是那时候就知道了呢?还是机缘巧合?

    如果是机缘巧合,上天怎么就如此的偏爱她呢?

    是不是因为她才是上天选定的帝后之人?

    赵啸道:“那份遗诏在嘉南郡主手中。”

    他不知道姜宪为了让李长青等人师出有名,假拟圣旨,早把那份遗诏损坏了,所以姜宪才一直没有公开别一份遗诏。

    顾朝愣了半晌。

    李谦运气可真好!

    这句话到了他的嘴边,他觉得有点丧气,就把这句话又给咽了下去,改为:“那就只能想其他办法了!”

    赵啸却被顾朝的这个主意给迷住了。

    他想,泾阳书院的这帮人不愧是读经史的,立刻就能想出补救的法子来。

    赵啸压低了声音对顾朝道:“这件事也不是不能办的。当初皇上登基的时候,嘉南郡主说得很清楚明白。在场的大臣不少人都亲耳听见了。那嘉南郡主不是素来喜欢讲究什么名正言顺吗?若是皇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又没有子嗣,由哪位王爷的后嗣继续大统可依据《周礼》的。”

    到时候他倒想看看姜宪怎么说?

    这也算是让姜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赵啸想想就觉得兴奋。

    顾朝则低头沉思了片刻,道:“您别说,您这主意还真行得通。反正到时候不管立谁为帝,只要人不在李谦手中,总是免不了要和李谦等人起争执,既然如此,何不就此辩个明白?”

    赵啸哈哈大笑,道:“那就如此!”

    他回去之后就安排人悄悄和那位王爷联系。

    刘皇后也知道刚才在御书房里发生的事。

    她心里一阵后怕。

    如果当初泾阳书院没有答应和赵啸合作,她又会怎样?

    以谋害皇子的名义被废吗?

    刘皇后心里一片冰凉。

    尽管如此,赵啸和刘皇后还是低估了赵玺的无耻。

    他悄悄告诉贵妃,说皇长子是赵啸杀的,为的就是逼他就范。

    ※

    亲们,今天更新!

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缺口() 
贵妃原本也是江南诗书之家的子女,自皇长子死后,整天混混沌沌,听赵玺这么说,也不管是真是假,就跑去找刘皇后,哭着抱了刘皇后的双膝请刘皇后帮她出面,主持公道。

    刘皇后很是无语,想对她说连皇上都没有办法,她能有什么办法?可看着这个已经完全瘦变了形的女子,刘皇后还是没能忍心那么直白,劝慰了她半天,这才把人送走。

    刘皇后的心腹女官忍不住悄声对刘皇后道:“皇上日夜陪着贵妃……”

    看到贵妃这样,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的怜悯之心吗?

    刘皇后没有吭声,心里却在想,若是赵玺真有良心,就不会干出弑母杀子的事来了!

    她反正是不会再生育子女。她现在只盼着这件事早点结束。她能到庙里去修行。可惜刘皇后还是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旦赵玺去世,她就会被封为太后。太后,是有扶持年幼皇帝甚至是指定嗣君的权利的。她所盼望的,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

    金陵的行宫因为皇上的失势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

    京城的长公主府,却渐渐从太皇太后病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姜宪一身薄衫,站在小汤山正院的屋檐下看着几个新进府的小丫鬟笑嘻嘻地在院子里头摘着凤仙花,准备了明矾染指甲。

    白愫亲自端了杯冰镇过的酸梅汤出来,笑道:“七姑送来的酸梅汤味道非常好,你也尝尝!”

    七姑把京城的善堂选定在离京城不远的房县。那里是京城西出之地,不管是去太原还是西安,都很是方便。而且地价便宜,还能买到大片的空地建房舍甚至是演武堂。

    她还从西安带了几个得力的助手过来。都是女子。

    姜宪很感兴趣,亲自召见了她们,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这酸梅汤,就是其中一个女子亲自采制的。据说在西安的善堂,有很多女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这些东西为善堂换取一定的钱财,还挣来了名声。

    因而姜宪闻言笑道:“七姑这几年也不容易。当初我也没有想到她能做到这个局面。”

    白愫将其中一盅酸梅汤递给了姜宪,自己拿了一碗,和姜宪站在檐下慢慢地喝着。等放下了碗,笑道:“我倒不佩服七姑弄了这么个善堂,我佩服七姑能用女子做掌事的。这也算是为我们女子争了一口气。”

    姜宪抿了嘴笑,道:“我希望这风气能越演越烈,以后女子也不必除了在家里服侍男人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七姑前些日子向她提议,若是有被休的女子,也可以去善堂帮忙。

    西安那边已经在这样做了。

    不过是没敢声张,悄悄的在做。

    她觉得也可以在京城这边的善堂做起来,若是有人问起,只说善堂的那些失怙小孩子需要人照顾。虽说可能给不了什么工钱,但能让那些女子有个吃饭睡觉的地方,总比流落街头或是堕入风尘的好。当然,她们绝不会去要求,在西安的时候,她们就曾遇到过这些女子,有的宁愿回娘家看哥哥嫂嫂的脸色,或是二嫁、三嫁也不愿意到善堂做工的;也有的愿意到善堂做事的。并且七姑还道:“王爷刚到西安的时候,十室九空,很多人不是因战乱流离失所,就是因为天灾人祸而家破人亡,孤寡妇孺很多。现在西北都有两年没打过仗了,老天爷也赏饭吃,一直都风调雨顺的。各族的族老能照顾的都尽量照顾着,善堂里的孩子不多了,反而是生活不如意的妇人更多些。好在是善堂有几桩谋生的手段,又有了郡主和王爷的庇护,大家能安安心心的过日子。”

    这倒是姜宪没有想到的。

    她和白愫坐在屋檐下的竹椅上,和白愫说着善堂的事。

    白愫却拍手叫好,对姜宪道:“战事总有结束的一天,若是能收容些生活中不如意的妇人,也是功德一件。”她对这样的事总是很感兴趣,“我看还可以把董家大太太叫过来商量商量。她们家是做生意的,这些酸梅汤什么的,可以让她们帮着卖卖,也算是善事。”

    姜宪笑道:“把珊瑚叫来玩几天还可以,做生意的事还是免了吧?”

    她总觉得,这件事若是做大了,肯定会有很多士子跳出来说这说那的。与其去和这些人辩个对错,还不如让善堂里的女子安安心心地在那里生活着。至于酸梅汤这样的东西,她们悄悄卖就是了,若是善堂里真的有了大笔进账,说不定又有一番争斗,未必是好事。

    两人说着话,有小厮汗流浃背地喘着气跑了过来,道:“大姑奶奶和姑爷带着几位孙少爷回来省亲,明天会过来给您问安。王爷说,让您留大姑奶奶在这里住下,等到天气凉快了再去太原也不迟。”

    姜宪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困惑道:“大姑奶奶什么时候来的京城?冕少爷在身边服侍吗?”

    李冕这些年一直跟着李雪在汾阳。

    李麟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

    若是李雪带了李冕进京,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这件事还多半与李麟有关系,李雪处理不了了,拿了李谦来压李麟。

    谁知道那小厮却笑盈盈地道:“是嫁到金华的大姑奶奶,带着孙少爷和左家几位小少爷。”

    “啊!”这可真是稀客。

    姜宪一下子站了起来,道:“大姑奶奶北上,可知道是为什么事吗?”

    那小厮笑道:“王爷特意叮嘱了,说是怕郡主担心,让小的跟郡主说,大姑奶奶没什么事,就是想念老爷,想念几位爷,和姑爷回来省亲的。”

    姜宪可不相信。

    李冬至什么时候来省亲不好,偏偏在赵玺被赵啸架空,左以明首辅的位置岌岌可危的时候北上京城省亲,谁也不会相信啊!

    不过,李冬至能顺利地到京,她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姜宪叫了阿吉过来,让他收拾院子,等李冬至等人过来小住。

    董珊瑚得了消息,约了谢元希的太太陆氏一起过来消暑。

    陆氏过来,肯定要带着孩子。加上北定侯府的几位奶奶和少爷,又有慎哥儿和止哥儿这两个混世魔王,一时间小汤山热闹非常。

    ※

    亲们,今天的更新!

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南民() 
姜宪不管外面的人怎么闹,拉了李冬至的手在花园的凉亭坐下,细细地打量着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