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5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这也算是迁怒吧?

    他有多少年没干过这样的事了,没想到却被李谦破了功!

    不过,李谦那边的事却不能任由他这样发展下去了,得想个办法把他给困在北方不能动弹,少想些心思才行。

    赵啸和几个幕僚坐下来商量。

    李谦那边过了段时间就接到了赵玺的书信。

    他和庆格尔泰开战的事并没有事先通报朝廷,而是战事起来之后,他让僚幕写了个奏折送到了通政司,算是和朝廷打了个招呼,至于开战的理由,只说是遇到了,不战而退有失朝廷颜面。

    朝廷相信不相信,他就不管了。

    所以他刚接到赵玺书那会儿,还以为赵玺是关心战事的胜负,谁知道却是告诫他不要建水军。

    他不用想就知道这准是赵啸的意思。

    李谦让人去请了谢元希过来,把赵玺的密折递给了谢元希,道:“找个老道的,给皇上回个折子,语气恭谦一点,说我们没准备建水军,不过是想试试造出来的船性能如何。最后告诉皇上,我们正准备给他造一艘龙船,好让他夏天的时候能去游河,不过目前人手不足,龙船的工艺又比其他的船要复杂,恐怕要请皇上多等些时日了。”

    免得赵啸在赵玺面前叽叽歪歪,赵玺又传密旨过来,说出类似于“造船费时费力费工,不如请靖海侯府帮着建造”的话来。

    谢元希一目十行地看过密旨,眉头皱得紧紧的。

    若李谦是个别人说几句话就会放弃的,他怎么可能有今天?

    可李谦既然说了不建水军,那明面上肯定就不会建水师,那他们前些日子招募的那些人以怎样的名义安置下去,安置在哪里,平时的操练又怎么进行……谢元希毕竟只是个幕僚,涉及到战事他就有点抓瞎了。

    他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找马永盛商量去。”李谦淡淡地道。

    谢元希迟疑道:“前些日子马永盛提出在鄱阳湖练兵,可那是江南的地方……”

    “不用募兵的名义,”李谦道:“我们这可是在赵啸的嘴边抢肉吃,他肯定是不愿意的。我们用招船工的方式先弄一部分人过来,至于是在哪里练兵,由谁负责,你们慢慢地寻人,慢慢地来,这一、两年我们估计都要和鞑子打仗,天津卫的事暂时也没精力去管。马永盛既然觉得他可以统领水军,那就让他去。他要是做不好,再换人不迟。”

    马永盛打仗虽然赢多输少,可他在李谦手下的将领中却不是有天赋的,能打胜仗,多半是他知人善用,所以这次打鞑子,没了他影响也不大。

    看样子李谦是要把水军交给马永盛了。

    谢元希在心里琢磨着,李谦突然说起姜宪来:“郡主身边的刘冬月,你也和他相交多年了,那也是个人才。你不妨见见他。赵啸既然忌惮我们组成水军,还在皇上面告了我们一状,我们也不能就这样忍气吞声算了。要知道,朝廷里的那些所谓的正三品、从二品的大员,没几个不捧高踩低的,我们要是就这样算了,他们只会拿我们当软柿子捏,军饷我们现在不指望他们了,可论功行赏,报军功的时候,他们却能把我们当老虎打,雁过拔毛。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

    “你去让刘冬月帮忙。

    “让他帮你们把船卖到福建去。

    “不管他们静安侯府卖多少钱,我们都比他便宜一点。”

    谢元希觉得不妥,道:“若是我们亏了卖,那赵啸一咬牙,直接从我们手里买便宜的船再卖给两广和福建那边的做海外贸易的呢?我们岂不是卖一艘亏一艘!”

    “也不怕!”李谦笑道,“靖海侯我是知道的,那些造船的师傅是不管淡季还是旺季,有活没活都照样拿工钱的,可那些做小工的却计件。要船的人只有那么多,他想买我们多少船只我们就卖他多少,到时候我这边的工匠有事做,他们那边闲着了,那些师傅还好说,那些做小工的最多两三个月就散了。

    “那也是熟工种。

    “这些人散了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招到的。

    “赵啸要是敢这么做,可得有苦头吃了!”

    谢元希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他不由笑道:“王爷,你这算盘打得可真精!”

    李谦撇了撇嘴角,不屑地道:“和赵啸这种人打交道,不多个心眼不行啊!”

    当初赵啸不就是因为耍了心眼,才打败了金宵等人,差点就娶了姜宪吗?

    他笑道:“太皇太后的气消了点没有?“

    打仗的事,他并没有和姜宪、太皇太后等人说,他怕她们担心,不愿意她们提心吊胆。太皇太后还以为他只是普通的巡边,因没有留在家里给慎哥儿做寿,还让孟芳苓写了封信来指责他,说他不心疼慎哥儿。

    有时候李谦不免会觉得,他和姜宪的慎哥儿真是听话,就这样被宠着都没有宠坏。

    谢元希也知道。闻言不禁笑道:“太皇太后说说也就丢开了。我听阿吉传过来的消息,说是给慎哥儿做寿之后,太皇太后等人就和郡主去了小汤山。说是要呆到明年春上才回来。还留了续哥儿和承哥儿在京城过年。何夫人不同意,老爷却觉得好,不仅答应了郡主的请求,还派人送了很多东西去京城。郡主也十分客气,送了相应的回礼给老爷。”

    对李谦来说,这些都是小事情。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庆格尔泰会不会追到草原深处。

    庆格尔泰因为两场大战都是和李谦交锋,而且还被李谦打得大败,庆格尔泰在鞑子十二盟的声望远不如从前。这次打仗也拼得厉害,这让李谦不由怀疑十二盟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庆格尔泰这次准备的并不充分,却依旧来攻打宣城和大同。

    李谦想了想,让谢元希去打听一下鞑子那边的情况。

    谢元希回去先写信向姜宪借人。

    他觉得李谦这个和靖海侯府抢生意的主意好极了。

    ※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对付() 
姜宪也觉得好极了。

    她招刘冬月说话的时候笑咪咪地道:“这事能办好吗?”

    刘冬月的背不由又挺直了几分,郑重地道:“郡主放心,我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了!”

    姜宪听着满意地点了点头,把谢元希的信递给了刘冬月,然后舒展着身子骨倚在了身后的大迎枕上,笑道:“王爷也是打得好主意!不过,想用我的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我跟王爷说了,去帮着他卖东西没问题,可不能把性命丢在了那里。你从我这里出去就去找云林吧!王爷把护卫你的事交给了他,他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帮你挑好了随行的人。”

    刘冬月一愣,随后眼睛都红了,低下头来眨了眨眼睛,这才上前给姜宪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道:“多谢郡主。您要是没有别的吩咐,我这就去找云大人了。到了春天,就要开海禁了。正是卖船的好时机。”

    “你去吧!”姜宪端了茶,在刘冬月转身的时候,像想起什么似的平平常常地加了一句,“要是累了,就回京城来。这几年,你在外面东奔西跑的,很是辛苦,我都看在眼里。好在你师傅刘小满身体还好,太皇太后的意思是,等给你师傅做了七十岁大寿,就送你师傅出宫荣养。”

    太监出宫荣养,有干儿子干女儿的,可以接回家去孝敬。没有的,可以住在由内务府提供的宅子里。

    可这有后辈孝敬的和这没后辈孝敬的就完全是两回事了。

    谁不想有后辈照顾着。

    说得是师傅,刘小满对刘冬月却像儿子似的。

    就是这姓,也是刘小满给的。

    若是刘小满出宫,刘冬月肯定是要接刘小满回家孝敬的。

    刘冬月身体震了震,回过头来又给姜宪磕了个头,道:“我回来之后就接师傅回家。”

    刘小满的生辰在秋天,秋天,他也该回来了。

    姜宪轻轻颔首,说了声“去吧”,刘冬月这才退了下去。

    内室的帘子突然被撩开,慎哥儿像阵风似的刮进来。进来就扑到了姜宪的怀里。

    姜宪搂着儿子,扑哧扑哧地笑。

    别看慎哥儿在外面威风凛凛的一会儿指使这个,一会儿指使那个,走到哪里都是哥哥的样子,却会在无人的时候抱着姜宪撇娇。

    这肯定是又有事对她说了。

    她笑着摸了摸儿子乌黑的头发,道:“怎么了?不是在和止哥儿他们玩打仗的游戏吗?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李谦走后,她和太皇太后几个来了小汤山,决定今年就在这边过年。加上郭氏决定明年来京城省亲,姜宪就把续哥儿和承哥儿也都留在了京城。

    她来这边小住,两个孩子和慎哥儿当然也带了过来。

    这下可好了,止哥儿,白府的几个孩子都跑过来看慎哥儿。

    小汤山离京城还有大半天的路程,京里又开始下雪,她索性把几个孩子都留了下来。

    家里就像有十七、八个美猴王似的,闹得不可开交,姜宪偶尔想起,都有点后悔把这几个孩子招了过来。

    不说别的,后山的那些桃树李树可遭了殃,被几个孩子折腾得都没有样子了。

    慎哥儿抬头,一双大大的杏眼明亮如夏日,悄悄告诉姜宪:“我和白大哥打仗,我胜了。他们都说我像爹,会打战。”

    小模样非常的得意。

    每个男孩子都这样吧?

    姜宪忍俊不禁,道:“是啊!我们家慎哥儿像爹!”

    慎哥儿嘿嘿地笑,又一阵风似的跑了:“我们还要打两场。白大哥说,三局两胜才算赢。”

    “这孩子!”姜宪笑着摇头,由身边的丫鬟服侍着穿了鞋,往太皇太后那边去。

    太皇太后正在打叶子牌,看见姜宪朝着她直招手,道:“事情忙完了!看见慎哥儿了没有?可别大人在屋里玩,连看孩子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她老人家一生把孩子看得重。

    姜宪忙笑着把刚才慎哥儿冲进来的事告诉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不满地撇了撇嘴,开始抱怨赵玺:“也不知道随了谁?小气得要死!无功不得封爵!难道他封了我们家慎哥儿还有谁敢去说什么不成?也就是先帝只生了这一个,要是还有兄弟,未必就轮得上他来做这个皇帝!”

    太皇太妃还是怕这话说了不好,笑着救场,道:“要不怎么说皇上是个有福之人呢!您还是别管皇上了,连我都听说明年开春皇上就要亲政了,到时候就更不用我们管他的事了。您这会把精神放在牌上吧?就是孟芳苓在旁边给您看着,你可也连着输了四、五局了!”

    “我可少了你的银子?”

    两位老人家相伴了快一辈子,斗起嘴来旁人可不敢插嘴。

    好不容易到了掌灯时分,雪越下越大了,太皇太后忙让人去叫了慎哥儿,还责怪姜宪:“你们就没有一个想起那孩子?”

    这宅子里有重兵把守,几个孩子身份显赫,身边服侍的人里一层外一层的,若真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可能这么安静。

    不过是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好像头脑也没有从前清醒了,有时候说话还会颠三倒四的,前两天还说起姜宪的父亲之死,自责自己若是没有让她父亲跟着孝宗皇帝一起狩猎,她父亲也不会死了。然后就开始频繁地问起慎哥儿的行踪,好像一会儿不见,慎哥儿就有什么危险似的。

    姜宪不由和白愫交换了一个眼神。

    等到用完了晚膳,太皇太后留了慎哥儿和她一起睡。

    止哥儿是个爱玩闹的,吵着也要留下来陪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非常的高兴,像在宫里的时候一样,把兄弟俩安置在了碧纱橱。

    姜宪却和白愫凑在一起说话。

    “太皇太后也是快八十岁的人了,后面的事要不要准备准备?”白愫问。

    姜宪心里非常的难过。

    按照前世,太皇太后也多活了这十年。

    可她想太皇太后再多活几年。

    “再看看吧!”她觉得胸口闷闷的,道,“常大夫说太皇太后没什么事。”

    只是慢慢的老去了。

    白愫也觉得很是伤心。

    阿吉穿过虽然是冬天却仍然绿树葱郁的院子走了过来。

    姜宪和白愫站在遍植绿树的抄手游廊上,又没有点灯,阿吉没有看见。姜宪就叫了他一声,道:“可是有什么事?”

    阿吉匀了匀气息,这才道:“九边打起来了。大同总兵齐胜战死了。大公子带兵过了山海关,直奔大同而去。”

    ※

    亲们,今天的更新!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汇合() 
大公子?!

    姜宪愣了愣才的应过来阿吉说的是她的大堂兄姜律。

    如今的大公子是指慎哥儿,是指止哥儿,大公子姜律,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听人这么称呼她的大堂兄了。

    她突然间有点白驹过隙的怅然。

    “大公子可还好?”姜宪忍不住,“我前些日子听王爷说他在山海关附近练兵,怎么突然出兵增援王爷去了?”

    阿吉笑道:“奴婢只在这长公府里转悠,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您看要不要请了云大人过来?”

    姜宪眉头微蹙。

    她刚才分明看见阿吉慌慌张张的。

    自她十年前离开京城就再也没见过姜镇元和姜律了,可他们还是每两个月都会通一、两封信,偶尔辽东那边大雪封山,也会停上几个月。不管是姜镇元还是吴氏,都身体健康,姜律的几个孩子也活泼可爱,她的堂伯早已不太管事,一心一意的含贻弄孙,每次写信过来都是说几个孩子如何如何。只不过孩子的外祖父吴先生,觉得京城这边读书的环境要好一点,曾经想把两个年长一点的外孙接到家里来读书,后来都因为姜镇元舍不得作罢。为此吴先生还特意给自己的几个外孙找了个学问极好老翰林,许以重金,由李谦派人护送去了辽东。

    难道是那边出了什么事?

    姜宪不动声色,点头道:“那你就把云林喊过来吧?”

    阿吉应是,暗暗松了口气。

    王爷出门打仗去了,却对郡主说只是一般的巡边,后来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