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结果王廷已隐隐猜测到,此时听来并不十分的诧异。他也沉默了片刻,正色地道:“姑母年纪大了,保宁又不在身边,身边更是得有晚辈照顾。若是姑母不走,我也不走!与其客居金陵,不如老死京城。”

    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聪明人,这么多年来能平平安安,除了太皇太后的庇护,再就是镇国公府的照拂。失去了这两个人的指点,他根本不是那些功勋世家对手,他还不如就呆在太皇太后的身边。

    太皇太后也知道。

    她叹气道:“也好!你就留下来吧!等以后皇上大婚了,王家也该泯于众人了!”

    王廷不住地点头。

    回到家的曹宣也正和白愫商量这件事:“……昨天大朝会吵了一天,今天又召开大朝会,又吵了一天,到现在还没有个结果。不过,汪几道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又有靖海侯在后面推波遂澜,迁都是迟迟早早的事。我们也要早做打算才是。”

    白愫正在喂大妞儿吃米糊。

    因要和曹宣说正说,她给大妞儿擦了擦嘴边的糊糊,就把碗递给了大妞儿的乳娘,示意大妞儿身边服侍的把大妞儿带下去,然后又亲手给曹宣续了杯茶,这才坐到了曹宣对面的大炕上,温声道:“国公爷是个什么意思?我去哪里都可以!”

    虽说京城离姜宪更近,可她还要照顾曹宣。

    曹宣犹豫了一会,这才道:“我想留在京城!”

    白愫稍一思忖就明白过来了。

    若是迁都,肯定有人会跟着去金陵,也必须有人留下来。

    姜宪走后,曹宣在公务上干得并不舒服。有一部分原因是别人觉得曹宣是姜宪的人,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曹宣是曹太后的侄儿。汪几道等人不说,却十分的忌憧曹宣。今年年初就弄了个人到五城兵马司任了副都指挥使。

    从前可没有这个职务。

    明眼人一看就是来和曹宣争权夺利的。

    人来了之后也没少找曹宣的麻烦。

    曹宣这是怕他不跟着去金陵,也就个闲散的差事等着他了。甚至从此与仕途绝缘,怕她嫌弃他没本事。

    从前的承恩公曹大公子,什么时候会顾忌有人嫌弃他了?

    白愫抿了嘴笑,心里泛起点快活来,道:“还好我出身北定侯府,我爹也好,我祖父也好,我弟弟也好,都多半的时候闲赋在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

    曹宣听了眼睛一亮,磕磕巴巴地说了一声“是吗”,就没再言语了。

    白愫继续去给大妞喂食。

    曹宣望着窗外盛开的石榴树,低低地笑了一声。

    到了八月底,江南大雨不止,长江水患,高邮等地尽量淹没。

    京城粮价再涨。

    ※

    亲们,三更送上!

    PS: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后台总是不顺利,发文的时候又登不上去了,只好一边看资料一边等,终于等到能发布了……

第九百零四章 落定() 
迁都的事再次被大臣们提起。

    远在西安的姜宪却吃着甜瓜看着热闹。

    她已经带着孩子回甜水井。

    因九月二十二是她的生辰,虽因有长辈在不能大肆庆贺,加上姜宪也不想去应酬别人,那天家里还是要吃长寿面的。

    李谦很早就把手中的事都推了,准备陪姜宪一整天。

    姜宪却和董珊瑚商量着冬天在暖棚里种些小黄瓜和青菜的事:“……从前还是种得太少,你们自己家都不够吃,更不要说送人了。今年你们多种点好了。”

    董珊瑚笑道:“那我们再搭个暖棚好了。家里的今年种了很多的花,准备春节的时候各家都送一些。”

    董家的暖棚很有名,当初他们也是因为这样才和姜宪搭上话的。

    姜宪就寻思着要不要给白愫送点,道:“这瓜果蔬菜的,容易保存吗?”

    董珊瑚想了想,道:“不太容易保存!”

    姜宪就给她出主意:“你们家不如做这生意吧!在京城附近弄一个,生意肯定很好。还可以接受定单。像我这样的,就想给承恩公夫人也送点就好。”

    郡主是不知道这温棚里种出来的蔬果有多贵吧?

    就算是功勋世家,也不会可着劲儿吃的。

    不过,郡主这主意了还是不错。

    他们不缺那点银子,若是在京城附近弄个温棚,到时候就用这个做年节礼,又体面又讨喜……

    董珊瑚的脑子飞快地转着,不由就说起了这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迁都之事:“您说,这件事能成吗?”

    “这天下有什么事是下了决心成不了的!”姜宪倒挺希望赵玺搬到江南去的,到时候他就知道什么叫厉害了。

    江南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那些士子肚子里的弯弯曲曲多着呢,别说是赵玺了,就是简王,也未必能讨了好去。

    董珊瑚道:“那我们还在京城附近弄温棚吗?”

    “功勋世家里面应该大部分都不会走。”姜宪笑道,“要走的,也是年轻的一辈。到时候京城没了皇帝,就更宽松了,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

    董珊瑚若有所思地点头。

    李谦回来了。

    董珊瑚忙起身告辞。

    李谦更了衣出来,和姜宪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喝茶,笑着问她:“和董氏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自两人上次好好地谈了谈心,姜宪的心情又变得开朗了。

    李谦觉得这是因为自己从前陪姜宪太少的缘故,如今他不管多晚回来,都要和姜宪说会话。不像从前,只想着怎样把姜宪拉上床。当然,也不是说现在这种晚间的运动就少了,不过是不像从前那样猴急了。

    想到这里,李谦不由在心底自嘲自己。

    “猴急”这个词还真挺适合他的。

    他笑道:“马上要到你生辰了,可有想去玩的地方或是想做的事?”

    “就想好好在家里呆着。”姜宪越来越不喜欢出门了,她笑道,“那时候天气应该比现在还冷了,若是天气好,我们一家去划船吧!到外面去划船。”

    家里虽然有个湖,和昆明湖相比,还是太小。

    李谦笑咪咪地点头,眉宇间露出几分迟疑。

    姜宪笑道:“你是不是想告诉我,你那天有事,不能亲自陪我,让谁谁谁跟我一道去。”

    这是李谦惯用的手段。

    不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几年大家好像都越来越怕李谦了,他在场除了她和慎哥儿以后,就没有一个神色自然的。没有李谦在场,有时候更好玩。姜宪也就没有强求。

    “那倒不是!”李谦笑着,叹了口气,道,“皇上下了圣旨,同意迁都!”

    闹了大半年的事,终于落了定,姜宪扬眉,道:“怎么一回事?皇上想通了?谁承办这件事?不会又要加税吧?今年处处年成都不好,他们就不怕逼得民反?”

    李谦道:“汪几道估计了知道朝廷没银子,他们准备先只是让皇上下江南,去金陵避祸。六部三院的官员随行,都成还是定在京城,之后再慢慢谋划。事情是苏佩文提出来的,皇上将这件事交给了苏佩文。还好苏佩文没有糊涂,他找了梅城商量下江南的费用,梅城给他出了个主意,站他找径阳书院的。”

    说到这里,李谦的嘴角抽了抽,好像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嘴里也有了几分笑意,道:“径阳书院不是主张迁都吗?他们又在扬州。扬州什么最多?盐商最多!梅城让苏佩文想办法打那些盐商的主意。让他们出银了。现在径阳书院的人肯定已经得了消息,做主正抓着脑袋发愁呢!”

    姜宪哈哈大笑,心里很痛快。

    前世,径阳书院的人就找了她不少麻烦。

    靖海侯能得有朝臣支持,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和径阳书院的人交好。

    李谦啧啧地道:“梅城这个人很有意思,可惜他是户部尚书,要是能为我所用就好了。”

    前世他就在姜宪手下做事,姜宪倒不觉得这件事难事。

    她道:“找机会吧!总有一天能遇上的。”

    比如说,梅城致仕之后……

    姜宪问起京城的防卫:“知道交给谁了吗?”

    “现在还没有动静。”李谦道,“众人都在谋求金陵的差事,京城那边反而没什么举动。不过,有消息说,高岭想留在京城。我估摸着他要是提出来,朝廷十之八|九会让高岭驻守京城。”

    姜镇元去了辽东之后,最有资历接他手的就是高岭了。

    赵玺能顺利地登基,与高岭与有很大的关系,算得上是有从龙之功了。

    只是高岭做了很多年的禁卫军,习惯行事低调罢了。

    李谦说到这里,笑道:“你猜猜我今天接到了谁的来信?”

    姜宪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

    李谦告诉他:“我收到了杨俊的信。”

    姜宪非常的意外,道:“他免职之后回了老家吧?他给你写信做什么?难道想复出?可这时间也太短了,就算是你有心为他谋划,今年肯定是不行的。但六部三院迁到金陵之后,京城又要留人,朝中肯定要大换血。这个时候去找谁,谁也不敢拍着胸保证一定能让他起复啊!”

    “他倒没提这些事。”李谦笑道,“他给我的信里写的全是抗倭的战略战术,还有倭寇这几年的动态。看得出来,他是花了下力气的。”

    ※

    亲们,今天的更新,求月票!

第九百零五章 肥肉() 
这种事不是应该跟赵啸说吗?

    姜宪问:“很有价值吗?”

    就算是她自私好了。

    如果有价值,还是别落在赵啸手里的好。

    朝廷南迁,于赵啸有利,若是他在海上还战无不胜,他们就会变得很被动,特别是天下税赋多来于江南,赵啸兵强马壮的,就更不容易对待了。偏居一隅,时间长了,总是会被淘汰的。

    “很有价值!”李谦叹道,“让我都大开眼界。可惜了!不然有杨俊和李政驻守闽南和江南,何愁倭寇不除!”

    姜宪握了李谦的手,温声道:“有些事情,也要看时机的。此时不是时候?”

    李谦点头。

    姜宪问他:“你给他回信了吗?”

    “回了!”李谦淡淡地道,手里却没有停,细累地摩挲着她细白的手指,慢慢地道,“我问他需不需要我把信转呈给李瑶。”

    如今李瑶依旧是兵部尚书,若是得了李瑶的青睐,杨俊等这风头过去了,肯定能起复。

    谁知道过了几天李谦收到杨俊的信,却说不用。并在信中道,他入朝为官不过是为了争一口气。可去了江南之后,看到那些倭寇上岸烧杀抢掠,他突然觉得自己从前很幼稚。他已决定不再为朝入关,并和李政说好了,利用这两年的时候大江南北的走一走,看看这天下之大,能否有一处桃花源。等他倦了,决定写本年鉴,把自己这些年来所经历的事都写下来。

    他在信的最后提醒李谦,不要小瞧赵啸。

    赵啸的野心大着。

    这次南迁,得利的人只有他一个。

    如果李谦能阻止,还阻止的好。

    这时离姜宪的生辰不过两、三天了,董珊瑚闹着要请了杜慧君到家里来唱堂戏。

    杜慧君这两年除了应酬像姜宪这样客人,几乎已经不登台唱戏了。

    陆氏掌击赞同。

    加上甘州那边写了信过来,说康氏怀了身孕,估计明年三月份就要生了,也算是件喜,姜宪就给杜慧君下了帖子,杜慧君亲自过来在搭戏台子,内院有点吵。

    李谦让人把杨俊的书信送给姜宪阅鉴,自己躺在醉翁椅上闭目养起神来。

    谢元希找过来的时候就看见李谦像睡着了似的。

    他正要离开,李谦却睁开了眼睛,指了旁边的太师请谢元希坐下,道:“什么事?”

    谢元希两眼发光,道:“王爷,前两天鞑子进犯,钟天宇以三千骑兵抵御一万鞑子,大获全胜不说,还将其全部剿灭!收缴了五百多匹马,五千多尾箭。”

    “哦!”李谦不由坐了起来,感兴趣地道,“具体怎样的,你快跟我说说!”

    钟天宇是李家军的第二代,是他一手一脚培养出来的。他若是能独当一面,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朝廷南迁,会动摇军心,很多人都会想办法跟着南下,北边应该会空出很多的地方出来。钟天宇若是有了将功,他帮着争军功就突然多了。

    不过,这样一来,九边恐怕是要荒凉下去了。

    两人在书房里说了半天的话,有小厮跑进来说柳篱前来拜访。

    李谦和谢元希都大吃一惊,以为远在太原的李长青出了什么事,忙将柳篱迎了进来。

    谁知道柳篱却是代表李长青来给姜宪送寿礼的。

    李谦和谢元希都松了一口气——前者是因为知道父亲身体健康,平安无事,后者却更担心李长青这个时候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李谦要丁忧。要知道,李谦这两年积威日重,就是夏哲,也不敢随意地反驳他的话,这一丁忧,之前他们的努力可就全完了。而且因为之前考虑到朝廷再派人来不需要重要磨合,李谦一直压着没让夏哲走。夏哲从前不知道,现在全看明白了,心里正堵着一口气,只怕是要趁着这次朝廷南迁有所举动,李谦一动,夏哲肯定也会走,到时候西北的局面可就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谢元希安排人把太原送来的寿礼送去姜宪那里,柳篱却拉了李谦笑道:“此此前来,是我主动请缨,实则是想和王爷说说话。”

    李谦就知道,只要柳篱出现,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

    他和柳篱去了小书房后面的凉亭。

    等小厮上了茶点退下去之后,柳篱开门见山地问李谦:“王爷应该已经听说了迁都之事吧!不知道接下来王爷有什么打算?”

    李谦目光闪闪,道:“不知道柳先生是代表我爹过来的,还是自己想和我说说话呢?”

    柳篱笑道:“在其位谋其职。当然是李大人让我过来的!”

    李谦却不怎么相信。

    不过,柳篱敢这么说,恐怕早已说动了他爹,甚至是,他爹早就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被砸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