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巾帼欢-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戈坚定的点了点头,伸手抚上孟戈蹙着的眉头,一遍一遍的抹开。

    孟戈被孟矛的这一举动萌化,瞬间落下泪来。她抓下孟矛的手,双手捧着他略圆的小脸揉搓了一番。

    上梁的时候终是到了。按照当地的习俗,上梁的时候,得点燃缠在梁柱上头的炮仗,大梁两边,还得骑个未婚的壮小伙,将手上的糖饼干果等物往下撒。

    孟矛不愿去凑这个热闹,孟戈便拉着他挤在人群外围,见缝插针的上前捞块饼、捡颗糖、接个果子什么的。

    自然而然的,那些东西最后都落到了孟矛的小兜兜里边。

    待大梁落定,其他的柱体梁体都埋好钉牢,宴席就开场了。

    除去来孟戈家帮工的那些人,大家伙这一阵都尽量的减少吃饭的量,避免这旱灾真正降临的时候,他们会食不果腹。

    孟戈家的酒席设得不算是最好的,但量绝对是最足的。村中的孩子们围在自己长辈身边,敞开了肚皮吃,那副表情要多满足就有多满足。

    看着那些孩子的模样,孟戈便想起了五儿兄弟俩。也不知道五儿的身体好些了没有,他们有没有吃的。

    酒席临近尾声的时候,村里来人了。来的不是别人,而是衙差。

    衙差这一次,是带了确切的征兵时间跟名册来的。唐里正下山接了名册后,久久才回到了山上。

    对于征兵的对象,孟戈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许是因为他是虞家唯一一个成年的小家长,之前的那些征兵名册上,就没有他们一家子。

    只是这一次唐里正回来,看向他们的眼神都非常的慈和,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温善。

    唐里正的这一突然改变,让孟戈警觉不已。尤其是那唐小妹瞬间变得明媚无比的模样,更是令孟戈心惊。

    果然,酒席散场的时候,唐里正就将全部人集合起来发言了。

    “这一次的征兵,是到八月初的时候才交的人。咱村,但凡家中有青壮年的,都得去参军,只能留下老的跟幼的。虞飞家里,除了虞立,虞飞跟虞扬都得去。”唐里正说完,就将那一打名册放到了他身前的桌上。

    唐里正的话犹如晴天霹雳,炸响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孟戈不可置信的上前翻看名册,果真在最后一列找到了自己跟虞扬的名字。

第八十章 静观其变() 
直到这时,孟戈才知道为何唐里正跟唐小妹会有那样的反应。

    如若孟戈跟虞扬都去参军,那么家中便只剩下孟矛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到时候,可不得任由他们拿捏嘛。

    再看看那已经建得有模有样的房子,以及那一片田地,孟戈不由恶意的揣度起唐里正他们的目的来。

    只怕是那些个人,是打算吞了这个刚刚捡起来的房子,跟那一片刚开出来的地吧。

    这么想着,孟戈便觉得自己怒火中烧。原本她还不打算追究之前唐里正他们的所作所为,现如今,孟戈心中只剩下了报复的念头。

    “里正叔,我怎么觉着我跟大哥两人的名字的墨色这样新呢。好像是墨迹还未干透,就给折起来了。瞧,上一页的背面都沾上墨汁了。”虞扬翻着名册,突然问道。

    其实孟戈早已经发觉了那一点,只是没打算揭发罢了。如今虞扬说出来,孟戈便装作诧异,也凑过去瞧。

    唐里正翁婿俩被虞扬问得浑身一僵,瞧着孟戈的眼神就有些闪躲,神情极为不自在。

    见孟戈凑过去细瞧名册,唐里正紧张得双手都握成了拳。没有即刻回答虞扬的话。

    倒是梁庆龙故作憋闷的挥着手道:“虞扬,你小子眼睛很尖嘛。那可不就是刚刚写上去的。我们下到谷里的时候,那些衙差正拿着本子,一户一户的对着呢。”

    唐里正很是满意的瞟了梁庆龙一眼,遂也愁眉不展道:“可不是嘛。我们才回到家,那些衙差便问你们这里住的什么人。这不,他们就当场将你们的名儿添了上去。”

    “我们当时还替你们说好话来着,怎么的,也得让你们两兄弟其中一人留下照顾虞立不是。谁成想,那些个衙差竟半点不通融。”梁庆龙懊恼的垂头叹气。

    唐里正满目怜惜的看着孟戈三人,道:“虞飞,虞扬,请你们放心。虞立在我们村肯定会过得很好的。若是你们愿意,不如就认了我这个糟老头子当干爹吧,到时候虞立就由干爹跟他干姐姐干姐夫们照顾着。”

    听到干爹二字,孟戈更觉得讽刺恶寒。前生的时候,干爹的定义可谓是不堪入目呀。

    如今,唐里正这个快六十的老头儿,竟然想要认下八岁的孟戈当干儿子,这里头没毛病?

    一旁的孟矛小脸皱到了一处,眼眶早已经发红湿润。想是之前乍然听说孟戈跟虞扬两人全都要去参军,而他则被遗弃在这里时,就吓到了。

    孟戈心疼不已的伸手将孟矛揪着她衣襟的小手抓下,安抚着他的小情绪道:“小矛儿别担心。若我与你二哥真得去参军,咱就带着你一起去。”

    孟矛被孟戈牢牢的拥在怀里,再听她这么一说,整个人才放松了一些,僵直的背脊微微的颤抖着。

    那些被震得魂不附体的村民,见得孟戈这么一说,遂也都开始安慰起家人来。

    尤其是那些个家中儿子多的,老爹老娘就哀泣不止。拉着这个、叮嘱那个、不舍另外一个的。场面看起来甚为悲戚。

    唐里正跟梁庆龙就忙活着安慰那些人个人,完全没有为自家担忧的模样。

    孟戈安抚好了孟矛,就又重新翻起名册来。这一瞧,孟戈就看出猫腻来了。

    名册里边,有一页比别的都要厚,墨迹也跟孟戈跟虞扬的名字那般崭新。

    孟戈仔细瞧了瞧,果然看出来了一些名堂。这页纸是双层的。上边那一层,是新黏上去的。

    底下的那些字,在纸页间隐隐透出来。想来,孟戈跟虞扬被派发参军的事情,跟这一本名册有莫大的关联。

    只是孟戈前前后后的瞧了又瞧,终是没看出什么东西来。无法,孟戈便只好仔细的数着人名检查。

    这一检查之下,孟戈便瞧出了端倪来。这名册上头,根本就没有里正一家子,以及唐小妹一家什么事儿。

    孟戈心下有一个非常大胆的猜测。倘若事实真跟她所想一样,孟戈想自己该是到了反击的时候了。

    得了这么个不舒心的消息,村民们也没心思再闹酒了,个个都苦巴着脸走了。

    那些个建房的工匠们也都愁眉不展的,想来孟戈他们家的房子一时半会也不能完工。

    唐里正在孟戈那仿若洞悉一切的眼神中故作镇定,心下有些骇然。

    回到家中,唐里正就对女婿梁庆龙,以及唐四妹道:“在招兵的人没来村中领人之前,你们俩都给我消停一些,可别让虞家兄弟看出点什么来。你们也知道虞飞的本事,别把他惹急了,省得你们自己吃亏。”

    梁庆龙跟唐小妹响亮的应了,还作出了各种保证来。

    晚间,唐四妹就问到唐里正面前,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对待孟戈三姐弟。

    唐里正心下正欢喜着,高兴自己保下了他们家的成员,还额外得了唐小妹的一笔银子。

    被唐四妹这么一问,唐里正就有些不耐,挥着手叫她回房去。

    “我这一天天的,办这些个事还不都是为了你们。你兄弟世光今生也就这样的,可不能让他到战场去送死。你兄弟他不能去,想来我那好女婿也是不愿去的。为了让咱家能安安生生的过着团圆日子,我这才答应了小妹这么做的。这一切,都是替你们两口子着想。”唐里正板着脸,很是不快的对唐四妹道。

    唐四妹被唐里正说的无言以对,竟是红着眼眶回了房。虽然表面上,唐四妹的确是对唐里正的做法妥协,奈何唐四妹总过不了她心底里那难得的是非观。

    虽然征兵名册被发了下来,村中的人都过得很是憋屈。只是如今已经是庄稼的最重要时刻,村里的人便顾不上那远在一个多月之后的八月了。

    孟戈他们家的房子,在工匠们的低气压中拖了两日,最后总算是在六月二十九这一天完工了。

    新房落成的喜悦之感,总算将萦绕在孟戈姐弟仨心间的忧愁减少几分。

    孟戈就劝虞扬跟孟矛道:“之前不也是来了好几次征兵嘛,最后不都是什么人都不用去。说不定这一次,也跟之前那几次一样呢。”

    虞扬跟孟矛就选择相信孟戈一回,都在期待那个名册最后作废。

第八十一章 偶然得知() 
新房落成,孟戈他们并没有急着住进去。毕竟那房子还得晒晒湿气。

    就算孟戈他们故意不去想那件事情,奈何村中的人,都对那是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特别是村里有几人去了镇上一趟回来,那些人更是惶恐不已。

    据说,外头的灾民又多了一倍。并且,在饥饿面前,那些人早已经没有了什么道德束约,争相将镇边的那些还未长成的庄稼,全都连根挖出来吃掉了。

    然而,每天仍旧有人抵不住死去,就在这个即将收获的季节。

    镇上的衙差增加了几十人,都是临时从附近村里招来的。落山村也去了两个,里正家的大孙子跟唐小妹的男人。

    正好这两家是没有参军名额的。原本村里的人还在讨论为什么,后来见那两人去当了衙差,村里人便不再说什么的。

    只是暗地里,仍有人说着什么村官也能通天的话来。

    孟戈觉着村里实在沉闷,便将庄稼都收拾好,想着十天半月的也不能收,就带了虞扬跟孟矛进山去了。

    这一次,他们是去勘探路线的。也就是说,倘若那征兵最后还是得执行,孟戈就带着两个弟弟潜逃,静待一切过去,再回来。

    只是到时,村中的人,可就不怎么好相处了。特别是里正那些人。

    孟戈这一会就在后悔自己这房子建的不是时候。她就该等世事安定下来,才着手干这些事情就对了。

    孟戈赶在这时候,建了一座花费上百两银子的房子,实在是招眼得很。村中有不少人都对此心生嫉妒。

    当然,良善的人还是多一些的。就有人善意的劝孟戈他们今后过得低调一些,省得在这时候招来一些麻烦。

    孟戈真心感谢那些人,也觉得自己这大半年来,过得有些高调了。

    先是花费大笔银子落户买地建房。后来,更是大肆的买粮食等物,还将自己的打猎本领给暴露无遗。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招来了里正等人不是嘛。孟戈心想,那些提醒她低调的村民,应该是看出来了点什么。

    由于孟戈她们所处的位置特殊,平时也不怎么下山跟村民们来往,这一次孟戈他们进山,村里人竟是一人也没发现。

    待孟戈他们带了一堆的猎物回到家的时候,村里一切如常。

    倒是听说,里正家外嫁的三个女儿回来了。他们是回来跟里正哭诉的,因为他们家都被征兵了。

    对于那些个杂事,孟戈并不打算理会,而是带着两个弟弟,将猎物全都收拾好,给做成了各种肉干,好存放。

    忙碌之间,稻子灌浆就完毕了,再过个三五日,便能收割了。孟戈便找出来收割工具,好好的收拾了一番。

    这天,孟矛闹着要吃鱼,孟戈便提了篓子,下了山。村里的人,也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收成忙活,孟戈一路没遇上什么人。

    谷里的河流,水位依然。三个月没下过雨,水位半点没见退落。

    孟戈选了一处地形较好的地方,把装有诱饵的鱼篓放下,就爬上一旁的树上歇息。

    这河里鱼多,鱼篓里头还装有饵料,很快就能收篓了。

    伏夏已过,即便是明日当空的午后,村里也已经没有了那股子燥热。

    只是这干旱的气候,总是让人显得燥郁不已。孟戈坐在枝杈上,感受河面上蒸腾起来的湿气,将她身上的烦闷融化。

    正在享受间,河边走来两个妇人。那两人,孟戈没见过。但从她们的谈话内容中,倒是能猜出那两人是什么人。

    “三妹,你说爹真能帮到我们?听说爹就是使了手段,家里才不用使人去当兵打仗的。瞧瞧福儿,他都去当衙差了。”年长一些的妇人愁眉不展的,面上沧桑掩都掩不住。

    被唤作三妹的妇人脸上还好看一些,只是话中依然透着浓浓的苦涩。

    “大姐,爹他这么些年了,有管过我们的事情么?我瞧着,咱还是别指望爹了,还不如回去好好的准备准备,好送当家的去军营。”穿着青紫色衣裙的妇人道。

    这妇人的穿着打扮还算不错,想见也是家底不错的人。听她话中的意思,那里正也不是什么好人。

    “唉,你说爹使了什么手段呢?听说,村里新落户了三个孩子。爹他,该不是将那三个孩子给推出去了吧?”年长妇人惆怅的问道。

    青紫衣妇人就回到:“还用问吗。爹他跟镇上的衙差勾结也不是一两次了。以前,那几户人家,可不都是这样被他给挤走的?这件事,小妹她肯定没少出主意。也就咱四妹,还总想替他们弥补。”

    两个妇人并没打算停留在河边,而是边走边谈。话声渐远,孟戈竖起耳朵都听不清交谈内容了。

    不过,她这也算得了一手好资料了。既然这些人都往死里作,那她又何必留手呢。

    孟戈暗戳戳的在树上想着对策,以至于连时辰都给忘了。还是虞扬带着孟矛沿河过来找她,她才意识到自己在树上坐了很久。

    “别担心,我在这里呢。我刚刚是想事情想入迷的,没记得时间。”孟戈从树上跳下,叫住两个急得抹泪的小子。

    见到孟戈,孟矛跟虞扬便飞扑过来。虞扬上气不接下气的吼道:“我们找你都找疯了,还以为你出什么意外了呢。”

    孟矛将脑袋埋进孟戈怀里,使劲的蹭了蹭,双手抱得死紧。

    孟戈好笑的看着紧张的两人,道:“担心什么,我还记挂着你们俩人呢,怎么可能会让自己出事。好了,都来帮我起鱼篓吧,瞧瞧能抓住多少条鱼。”

    鱼篓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