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冷哼一声,甩手拂袖而去。直到上了天和茶坊二楼雅间,脸色还很难看。

    天和茶坊在全国各地都有,光是京城就有两三家。不光是因为其内环境好,服务也是一流,茶水更是货真价实,不掺虚假,这才能留住不少老顾客。

    叫了茶水,伙计又送上精致的点心,余念娘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欣赏着外面街道上的景色,逛一大晚上,也该休息会儿了。

    片刻后,乏去困意来,她已有回意,便起身,还没开口,一直没说话的池朗宜已经道:“等一下。”示意她坐下:“烟火马上就要开始了,看完再回去吧。今天晚上的烟火和除夕宫宴的烟火又不同。要让街道上的人都看到,所以,大多以高射性花炮为主,会是另一番景致。”神情平静,眼神深幽,哪还有一丝的怒意,就像刚才发脾气的根本不是他似的。

    除夕夜众人都在太和门城楼上观看,那是放给皇帝皇后还有朝臣看的,大多是架子火,就是把五花八门的炮火绑在驾杆上表演。

    而上元节是放给百姓看的,要让全京城的百姓都能一睹,当然要选择一些飞射较高,在高空爆破较美的花炮才行。例如百花齐放,百鸟朝凤,莺歌燕舞,蜂飞洋溢,花篮花开等等。

    还有一种高空礼花,在现代我们又称为火箭,也是高空焰火,射程有一百至三百米,射向高空后,有带哨子的,有带小降落伞的,还有带五光十色的小火弹子的……内容丰富,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如天花散花一样,被人称为空中奇观。

    “今年的烟火准备得比以往都要周全。”外面炮声啪啪的响,不过,余念娘还是听见了池朗宜的话。

    “兵部去年在陕西发现了火药……”

    意思不言而喻,所以,朝庭开始研究火炮和火枪之类的,这些花炮想必是只是一些试验。

    两人正说着,地煞走了进来,低声对池朗宜道:“公子爷,人来了。”

    地煞声音虽低,却没有掩饰,所以,余念娘也听见了。

    池朗宜眼神一凝,道:“去了哪里?”

    “在一楼大堂。”地煞道,明显声音里带着疑惑。

    既然池朗宜没有刻意背着她,那就是不介意她听到。

    她很好奇地煞说的是谁?

    池朗宜告诉她:“黄天师。”

    余念娘一脸讶然。难不成池朗宜闲逛一晚上就是为了等黄天师?

    佟伯府的事后,黄天师表现得越加规矩,更没有以往的飞扬跋扈。这点其它人不知道,但是余念娘能明显的感觉到。

    难不成平静了一段日子,黄天师又要开始有所动作?佟贵妃已势去,他还要干什么?

    “看着点,找机会听听他们说了什么。”池朗宜对地煞道。

    等地煞应声而去,池朗宜才告诉她:“晚上出来的时候我的人就查觉到黄天师有些不同寻常。按照以往的习惯,他是不会来这些地方凑热闹的。”

    “所以,你就派人跟着他?”余念娘看着池朗宜。

    池朗宜点头:“不错。”

    那这个黄天师到底要干嘛呢?

    池朗宜派了不常在身旁走动的一个侍卫去一楼大堂,黄天师选了一个靠后的位置坐下,他的前面,左右面都有人坐,只有后面一张桌子没人坐。不过,整个大堂几乎已经坐满,而进来的人还源源不断,可是那张桌子却一直没被安排人。

    很明显是有人早定了位置。

    没一会儿就见一个穿着蓝色衣袍,满脸胡子的人在那张空桌边坐下,大胡子戴着帽子,将额前低低的遮住,他又一直低着头,所以,侍卫并没有看清大胡子的样子,只觉得他长相似乎有些特别,鼻子很挺,眼睛很小,看人的眼神有些锐利警惕。

    黄天师与大胡子靠背而坐,若是这么一看并不觉得有什么,仔细再瞧,就能发现,黄天师偶尔会借着端茶的动作掩饰嘴角的动作,口型不同,表情却要装得很平淡,对茶坊外热闹的灯会,以及漂亮的烟火完全无视。

    可是侍卫坐的位置与黄天师二人的位置隔了好几张桌子,所以,并没有听到两人说些什么。

    大约半刻钟的时间,黄天师就离开了,侍卫尾随其一直回到住处,就再也没见黄天师出来过。

    而大胡子则在茶坊里坐了半个时辰,一边喝着茶水吃着点,一边欣赏着外面的元宵夜景,颇有兴致的样子。

    等到他离开的时候,侍卫便悄悄在跟在后面,几条巷子之后人就不见了。

    侍卫惊了一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竟被对方发现了。回到茶坊惭愧的向池朗宜复命。

    所以,费了力气最后什么消息也没打探到,只知道黄天师与一个陌生人悄悄见了面。

    “这样看来,对方的武功应该不弱。”后来赶过来的小九揣测道。

    地煞跪下请罪:“都怪属下,属下应该亲自跟过去的。”

    池朗宜蹙紧眉头,对面的余念娘却突然道:“我们都是凡人,又不是神仙,谁又能知道。”

    小九等人齐唰唰的看向她,没想到余念娘竟然帮着地煞说话。特别是小九,在内心呼喊,为什么余念娘对他就是各种讽刺加调戏,害他每次都要挨公子爷的刀眼。对十一却是随和又平易近人,现在竟然还帮地煞。

    不公平啊不公平!

    余念娘扫眼众人,自然而然的道:“本来就是呀,人就是人,又没有神仙的本事,谁还能知道将来的事?”

    这次连池朗宜都看了过来,众人那古怪的眼神,纷纷在说:你不就是那个能知道未来事的神仙?

    然后余念娘才回过神来,干笑了两下:“我也不是神仙。”

第389章 牵怒() 
戊时中的时候,余念娘等人离开了天和茶坊,马车停在灯会外面,余念娘不想走路,好在池朗宜早就准备了两顶轿子。

    两人一前一后上了轿子,朝外而去。

    时辰不早,灯会上的人也越来越少,街面上有些摊主已经收摊,越是往外,街道上来往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余念娘坐在轿子里一踮一踮,让她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没一会儿,就开始上眼皮磕下眼皮。喧闹的街道渐渐归于平静,能听见街道上行走的声音,余念娘渐渐闭上了眼,突然有人大喝一声:“站住!”紧接着砰的一声响,带着某种东西颤动的余音。

    余念娘惊了一跳,一下睁开眼,然后就看铜陵轿子一边窗帘被撩起一半,一支箭羽刚好插在轿子窗户上,尾部正有力的微微颤动。

    余念娘眼神一凝。

    五彩和孙妈妈的反应各不相同。

    孙妈妈被吓得脸都白了,五彩明显也被吓了一跳,很快她就抽出剑站在轿子旁边,前面的十一和小九,还有几个侍卫,警惕的将余念娘和池朗宜护在后面。而地煞正和一个蒙面人打斗在一起。

    余念娘撩起帘子,池朗宜正站在前面冷冷的看着和地煞打斗在一起的蒙面人。

    若是真有袭的话,她坐在轿子里才不好逃走。于是,余念娘下了轿子,还没来得及问怎么回事,不知道从哪里又冲出七八个蒙面人将几人团团围住。

    十一,小九,五彩等人纷纷面色肃然,眼神冷厉与蒙面人相对,街道上顿时充斥着剑拔弩张,危险的气息。

    十一紧紧盯着蒙面人首领,想要从他的眼神中找到熟悉感,可是什么也没有,他面色严肃的喊道:“你们是什么人?天子脚下竟敢如此嚣张,可知道挡了谁的道?”

    没有人回答,有蒙面人瞧向其中一个蒙面人。

    这是蒙面人首领,蒙面人首领眼神阴冷,扫过余念娘和池朗宜,漆黑的眸子渐渐变成血色,他眼中布满杀意,冷冷的下命令道:“杀!”

    余念娘站在池朗宜后面仔细观察着前面的蒙面人,从刚才那些蒙面人的迟疑中可见,这些人很有可能是认识他们,知道他们的身份的。如此还敢来刺杀,证明背后的人要不是不简单,要不就是做着垂死挣扎。

    池朗宜脸色淡漠,刚才还平静得像一面湖的眼眸寒光一寒,迸发出凛人的杀气。手摸在腰间,轻轻一弹,腰带松了,然后就见他顺着腰身一拉,一柄软剑出现在手中,与此同时,围住众人的黑衣人也开始动作,齐齐举剑朝她们刺了过来。

    长剑,泛着寒光杀气直逼余念娘。

    五彩眼明手快将余念娘往后一拉,抬剑挡了过去,不过,软剑先一步缠上长剑,池朗宜手中反转,轻轻一拉,长剑便脱离那蒙面人飞向一旁地上。

    旁边的十一很配合的一剑朝蒙面人胸口刺过去,利剑刺破皮囊扎进骨肉,与骨肉摩擦噗嗤声响,蒙面人顿时感觉绞肉般的疼痛,心口一阵翻腾,一口老血喷得老远,胸口鲜血直流,将脚边的袍子都打湿了。

    余念娘惊讶的看着池朗宜手中的软剑,没想到这人竟然连腰带都是软剑!

    宁安候带兵上阵杀敌,抵御突厥,保家卫国,得不少人拥戴。也因为志向,信仰不同被不少人反对。不过,宁安候府向来我行我素,因为是忠臣良将,得皇上看重,这反而助长了宁安候府嚣张的气焰,也让有些人不满。

    所以,宁安候府,包括池朗宜有不少仇人。

    故,余念娘认为这场刺杀应该是争对池朗宜的,可是,佟士明还在狱中,佟贵妃也在冷宫中,好像又不太可能派人来刺杀池朗宜。大皇子已被正式册立为太子,刺杀池朗宜已经没有意义。

    很快,余念娘就知道自己猜错了,因为这些蒙面人开始看着似乎是奔着池朗宜去的,被池朗宜和十一等人击退后,蒙面首领一个手势,蒙面人不再采用迂回的战术,直接扑向余念娘,如果不是池朗宜一直站在她前面挡着,又有十一,小九和地煞,恐怕她就凶多吉少了。

    事后,想到这些别说孙妈妈等人,就是余念娘都有些后怕。幸好她没有独自去看灯会。

    次日,皇帝在朝会上大发雷霆,天子脚下就有人敢行刺天师和一个候府世子,简直胆大包大,皇帝立刻将案子交给刑部处理,要求:“……必须给朕查清楚,看看这些人到底是谁,抓住刺客,问个明白。”

    除了蒙面首领,其它人已如数伏诛!

    “是。”刑部侍郎道。

    然后皇帝看着池朗宜,面若寒霜:“你身为金吾尉统领,又身兼北军监军,竟然连灯会的安全都保护不了,还陷自己,陷天师于险境中,你可知罪?”

    上元节安全治安根本就不归金吾尉管,更轮不到北军。

    有人就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池朗宜跪下,面无表情的道:“臣知罪,请皇上责罚。”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

    皇帝这才露出微微满意的表情,他冷冷的道:“上元节治安安全虽不归金尉吾管,但宁安候世子身为臣子,身为金吾尉统领,北军监军,仍有责任为朝庭和京城安全做出贡献。一时大意造成极坏影响,现罚宁安候世子半年俸禄,撤消其北军监军一职。改由越骑校尉卫其宇担任。”

    大殿内顿时响起低低议论声,池朗宜面不改色的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众人都知道,这是牵怒。

    接着,没过两日,西北就传来消息,说冬季即将过去,西北草原各部落情况不明,相互之间没停过争斗。因为度过一整个冬天,储存的食物差不多快用完。各部落又开始争抢地盘,打劫来往商队。同时,面对处于弱势的突厥,其它部落也开始打其主意。但是突厥向来心狠手辣,不甘心被吞并,又开始寻找其它部落合作,将瞄头盯向天朝。

    正正经经的打一仗倒还轻松,最烦小打小闹各种偷袭不断。

    所以,皇帝立刻下旨让在京城休假的宁安候即刻起程回西北大营,同时派瀢原兵部侍郎赵云到西北大营作监军,与安宁候齐心协力打击突厥。

    赵氏族人两枝,赵云和赵义,两人同宗而不同枝。赵云为长,原是兵部侍郎,刚被提为西北监军。而赵义原是翰林侍讲,被提升为内阁侍读学士。

第390章 意下如何() 
赵云以前是大将军手下将士,十年前西北大战时曾与大将军并肩作战,后来因为战伤回京城被任命为兵部侍郎。赵府一直忠心于皇帝,赵云和赵义也是当年皇帝登基后才慢慢展露头角。也就是皇帝的心腹臣子。

    “但是,朝中有的是官职,为何要将赵大人派到西北监军,据我所知,军营中除了以前有过天师监军以外,再没有出现过监军。而且那时是遭到众武将的反对的。”余念娘疑惑的道。

    “这次可不一样。”池朗宜眼底寒光一闪:“十年前因为战事,皇上才将天师派去监军,天师素来颇受人质疑。而赵大人以前跟着大将军打过仗,为人正直,在军中有一些昔日的同僚,也有一些威望。他去监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余念娘就更不明白了,如此,为何还要将赵云派到西北去?难道一个宁安候还不够?

    池朗宜冷冷的笑了笑:“帝王之术,只是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快。”

    “什么意思?”余念娘看着池朗宜。

    “很简单,大皇子被册立为太子,以后要登基当皇帝,宁安候府可以强大,但是不可以太强大。皇上需要一些忠心的朝臣为自己办事,也是为皇上归天后,为太子准备的辅国之臣。”

    这样,皇帝就不会担心以后他归天后,太子处处被宁安候府牵制。赵府人口简单,背景也简单。赵云有武将之风,赵义有大儒之识,一文一武帮助太子最合适不过。而且,赵府根基浅,如果是以后起了他念,宁安候府也可以对付。

    余念娘明白了,如果被立太子的是二皇子,佟伯府一样会被皇帝压制!

    这细微的调整看起来没什么,暗地里掀起不小的波澜。

    段太太遇见余念娘的时候就很不解的说:“……也不知道皇上现在究竟是怎么想的,就算要压制宁安候,也不应该是现在啊。大皇子才刚刚被册立为太子,此时正是该在朝中肃立威信的时候。宁安候府没有强有力的势,大皇子怎可赢得众臣的支持?”

    余念娘淡淡的笑:“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