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念娘归录-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念娘面露疑虑。

    她与王国安无私交,所以,王国安也不会是因为什么关心她的前途来跟她说这些。但是她查不查这些和王国安又没有关系。难不成余道生的死和王国安有关系?

    马上,余念娘又否定这个想法。王国安明明就说余道生已经追封为天演大师,有名声了,也算是告尉,让她就不要再惹事端。

    这个意思如果不是王国安在帮着谁,那就是听了谁的意思特意来告诉她?

    可是一个户部尚书会听谁的?

    余念娘心中一惊,难不成是皇帝?

    思来想去余念娘也没得到确切答案。她躺在榻上没一会儿就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没过一会儿,杨凯就过来了,还带了一小篓的蟹。

    “这个时节你从哪里买到的?”余念娘双眼放光的看着蒌里的蟹。

    自从来到这个地方后她再也没有吃过那种美味的蟹,那熟悉的味道就像老朋友一般。

    余念娘立刻对孙妈妈道:“快拿到厨房去让厨房今儿响午做来吃,记得,要辣些,咱们不是有好些佐料吗?现在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师妹会做?”杨凯笑呵呵看着余念娘。

    “一点点。”余念娘抿嘴笑着道:“自己没做过,但见别人做过。”

    “我娘倒是挺会做蟹,蒸吧,味道又鲜又美味!”杨凯建议道。

    余念娘更喜欢吃辣的,她担心厨娘不会,于是又将法子写下交给孙妈妈,让孙妈妈到时候盯着厨娘做。孙妈妈心中虽然奇怪余念娘什么时候会做蟹,只当她是在哪本杂记上看到过,也没怀疑什么。

    然后余念娘留了杨凯一起用午膳。响午的麻辣蟹当然做得很好吃了,又香又辣又麻,味道十足。

    杨凯也吃过这种炒蟹,可是却和余念娘的这个味道差太多,。

    等到用过午膳,杨凯便离开了余府。余念娘这会儿才想起自己原本是打算正月初一的响午吃汤圆的,自己和面,做汤圆更有意思。

    孙妈妈三人觉得这主意挺不错,还能消磨时间,纷纷赞成。

    于是,到了差不多申时中的时候,孙妈妈亲自和了面,又做了各种馅料,有花生芝麻的,有甜的,有肉的。

    花生芝麻馅和甜的还好,看到肉馅,玲珑和五彩脸上都闪过怀疑的表情。

    “汤圆也能有肉馅?这能吃吗?”

    “怎么不能吃,我的家乡就有肉馅的汤圆。”孙妈妈解释道:“一般的汤圆都是甜的,这肉馅咸汤圆可是另一种特别的口味,保你们喜欢吃。”

    余念娘不喜欢吃肉馅的,这种汤圆馅料很少见,不过,她曾经有幸在一个小地方见过。

    然后主仆几人便坐在厨房里开始自己包汤圆,厨娘站在旁边打下手。晚上,余念娘吃了十个汤圆,肉馅的汤圆她尝了尝,油腻腻的,果然不太喜欢。

    大年初二,对于已经出嫁的姑娘来说,便可以回娘家了。

    余念娘没有地方可去,依然待在府里。

    直到大年十五,上元节到了。

    余念娘收到池朗宜的请贴,请她去看花灯。

    余念娘拿着信左看右看许久,还拿帕子在上面擦了擦,检查自己是不是幻觉。然后又问送信的十一:“这真是你们世子爷写的?约我去看花灯?”

    十一心里正替自家公子悲哀呢,两人相处这么长时间,余姑娘竟然一点儿没看出公子爷的心思,反倒是接到请贴是这么个反应。这原因总究还是自家公子的问题,话太少,不会表达。倒是天道院的杨天师听说和余姑娘走得挺近,三天两头不是去卦相馆,就是到余府,两人的关系似乎还很好。

    他笑呵呵的道:“姑娘没看错,的确是我家公子爷给姑娘的,请姑娘明晚去看花灯。”

    “这大过年的,你们家公子又遇到什么麻烦了?”余念娘疑着眉头。

    十一笑呵呵的脸顿时变成苦瓜:“姑娘,你看我们家公子对你……不薄,你怎么能这么咒他呢?”

    “我哪有咒他,我不过是实事求事问问。”余念娘一脸认真。

    十一苦笑,好吧。

    “我们家公子的确是想请姑娘去看花灯,也没遇到什么麻烦。姑娘你只身一人在京城,上元节很热闹的,姑娘可以去逛逛,人多龙蛇混杂,多个人陪着也要安全些。”

    余念娘看他一眼,觉得他说得没错,这才点头:“好吧。”

    十一脸上立刻溢满笑容,拱手告辞。

    等十一一走,余念娘便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匣子,里面装着一把精巧的匕首。匕首做工很好,小巧,刀刃锋利,在木头上轻轻一削,就削掉一大块。她把匕首插进刀鞘里。然后在自己腰间和袖笼里比划。

    孙妈妈三人看着奇怪,便问:“姑娘您这是干嘛呢?”

    余念娘头也没抬:“没瞧见我这是在藏东西呢!”

    五彩讶然:“姑娘干嘛要藏把匕首在身上?”

    余念娘白她一眼,那意思就是说,亏你还是个练武的,带个匕首当然是防身。

    “姑娘是想上元节晚上用?以防万一?”还是孙妈妈最懂余念娘:“可是,有宁安候世了保护姑娘这东西应该用不着吧!”

    余念娘一脸不以为然:“谁说用不着?我可没忘记咱们是怎么来京城的。”

    不过是随口一句话,没想五彩三人纷纷变色,你一句,我一句,脑子比余念娘转得还快,几句话就重新做了决定。

    一脸严肃的五彩:“姑娘的意思是说上元节会有人刺杀宁安候世子?如此的话,奴婢觉得还是应该通知宁安候世子一声,以做准备。”

    孙妈妈表情凝重:“这样还做什么准备?奴婢觉得姑娘还是不要出去,就待在府里好了。虽然有宁安候世子,可是咱们自己却没有侍卫,万一混乱起来,宁安候府的侍卫恐怕只顾着保护宁安候世子,哪里还顾得到姑娘。”

    玲珑:“怎么这么倒霉,还有刺杀?有完没完啊!姑娘,奴婢也觉得您还是不要跟宁安候世子一道好了,宁安候世子仇人太多,咱们跟着只有遭秧。”

    五彩:“奴婢也赞同姑娘不要去。”

    余念娘:“我其实……”

    “为了姑娘的安全,只能这么决定了。既然不去上元节,那也就不用准备了。”

    孙妈妈将刚刚替余念娘选好的衣服全部放回衣柜。

    “不过,我们可以在府里自己做几个灯笼,就像做汤圆一样,自己动作……”

    “哎呀,我还从来没做过这个,这个有意思……”

    “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好了……”

    “我要做个篮瓜灯笼送给姑娘……”

    “蓝瓜灯笼太丑,我做五彩灯笼送给姑娘……”

    “五彩就是很多种颜色,你要怎么弄……”

    ……

    余念娘靠在榻上,手掌撑着下巴,吧唧着嘴看着几人……

第387章 元宵() 
不管孙妈妈几人如何猜测安排,最后还是得听余念娘的。结果自然就是去了上元节。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们就在元宵节的时候点上各种灯笼以供观赏,后来渐渐发展成为灯会,元宵节赏灯不仅在京城,全国各地都是十分兴盛。

    在街道边处处张挂着彩灯,除了各种形状的灯笼,人们还制作出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人山人海,十分繁华热闹。

    到现在,灯会上的灯样式也越来越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

    除了可以欣赏沿途每色漂亮的灯笼外,还可以猜字迹,若是猜中了的,可以有个小小的奖励,例如赢得灯笼。

    除了猜字迹,灯会上还有各种游行活动,如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抬阁等各种表演。

    而放烟花则是元宵节的高潮。

    京中的灯会在离护城河不远的地方,这样即可以在灯会现场游玩,还能去河边放花灯。

    而放烟火则在护城河外,烟花射向高空时,不仅城外,城内的百姓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乃是最精彩的部分。

    余念娘坐着马车在灯会场外停了下来,将马车停在固定的地方,一行人便入了灯会。

    早等着的十一一眼就看见了余念娘几人。然后迎着余念娘朝不远处的一家茶楼上去。

    池朗宜正在雅间等着。

    他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袍子,腰间挂着一个玉佩,一个香囊,头发用玉冠束起,和平日在宫中穿着统领服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更加随和亲切,就像个儒雅的翩翩公子哥一般。

    余念娘进来的时候,池朗宜正出神坐在窗边看着下面。

    余念娘瞧着奇怪,走近也伸长脖子朝下看去。街道上人来人往,男女老少皆有,更有不少郎才女貌的公子姑娘相携而来。

    她收回目光:“世子爷。”

    池朗宜在余念娘进来的时候就知道了,只是看见下面来来往往面带笑容的百姓时觉得这难得的和谐和平静,不想开口而已。

    不错!街面上热闹非凡,对于池朗宜来说确是难得的和谐平静,没有算计,没有危险,没有勾心斗角,人们脸上的欢乐都是真真实实的。

    他收回目光,看向还站在旁边的余念娘,语气温和,声音低沉的道:“坐呀,怎么不坐?”漆黑的眸子如黑色的幽坛般带着不知名的温柔。

    余念娘惊悚了下,接着又奇怪的看他一眼,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长长的街道上灯红闪烁的盛景。

    “我们就在这儿坐着?”余念娘决定,如果池朗宜真打算在这儿坐着,那她就自己去逛。看见外面人头攒动的街道,她还真希望池朗宜不要去。

    谁知道,池朗宜二话不说已经起身,看着余念娘微笑道:“我已经在那边订好位置,我们可以直接在二楼上观看。楼下有肩舆,坐着过去不用挤来挤去。”

    可是余念娘却觉得这样没意思。

    “即是来看灯会的,不亲自体验一下有什么乐趣。”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楼,余念娘带着孙妈妈几人率先朝着街道人群中走去。

    池朗宜其后才出来。

    地煞紧跟在池朗宜身旁,面色无常,实则神色警惕的看着周围,低声道:“公子,不如还是坐轿子吧,人太多。”

    “无事。”池朗宜摆手。大踏步三两下就追上了前面的余念娘,与之并肩而行。

    地煞看向旁边的十一,十一耸耸肩,朝他双手一摊:“我早说过公子爷不会坐轿子的。我可没办法。”

    两人不敢多说,忙追了上去。

    余念娘一边走一边看,街道两边的灯笼各式各样,上面的诗词歌赋,字谜也是繁多有趣,可这些她都不擅长,也不喜欢脑筋急转弯。欣赏元宵的景致,感觉这喜庆的气氛才是最重要的。

    和现代的灯会比较起来,古代灯会逊色不少,但是热闹喜庆的气氛却更浓。

    余念娘喜欢。

    顺着街道几人到了护城河边,买了几个河灯,众人蹲在河边放河灯。游街的人纷纷朝河边而去,没一会儿,整条护城河里星星点点,到处一片光亮,就像天上的银河一般。

    池朗宜却一直跟在余念娘身后,不作声也不说话。对众人都很热衷的放河灯他也一脸毫无兴趣的样子。

    余念娘突然觉得这人的生活有些可怜还挺无趣。拿了一个河灯给他:“你也放放。”

    池朗宜摇头:“不用。”

    “来吧,只是玩玩而已。元宵节你既然出来了,怎么也得放放河灯。我对这种东西没有什么信仰不信仰,就当是娱乐好了。你也来吧!”余念娘看着池朗宜,将手中的河灯递过去。

    池朗宜却坚决不要,不论余念娘怎么说都不放。却也没说走,这就有点不太像池朗宜的性子了。

    余念娘眼珠子一转,看着池朗宜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该不会从小到大从来没放过河灯吧?你难道是不会?”

    池朗宜脸上一热,面上却一片平静:“不是。”

    “那你来呀!快点来吧。你若不放河灯,又何需跟我一起,不如,你先回去吧。”余念娘道,反正她也觉得这么个人跟在后面玩得不尽兴。

    一旁的十一则一直朝池朗宜递眼色,最后干脆直接接过余念娘手中的河中拿给池朗宜:“公子爷,我小时候也放过河灯,其实挺好玩的。”

    池朗宜立刻凉凉朝他看去:“小时候?”

    十一一惊,忙摆手:“公子爷,您别误会,我可没把您当小孩子,我就是打个比方。”您的狠劲儿在京城是出了名的,我哪能把您跟小孩子比啊。

    这话,十一没敢说出来。

    池朗宜看着手上的河灯皱紧了眉头,余念娘见池朗宜没将河灯丢掉,立马觉得有戏。

    你能想象一个平日严肃一板一眼,性子清冷的人拿着一盏河灯在河边玩耍的情景吗?想想都觉得好逗!

    余念娘一脸认真的怂恿着池朗宜往河边走:“你得走近一些……不能打翻……它会顺水而下……”

    池朗宜脸色不太好看,余念娘真当他是个傻子,连这个都不会?

    而余念娘正朝后面的十一和地煞看去。

    看见余念娘挤眼弄眼的样子,十一和地煞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敢戏弄他们家公子爷,真是活腻歪了。

第388章 元宵二() 
就在十一和地煞瞪着眼珠子的时候突然听到“啪”的一声,也不知道是谁撒了水在河边,河边上没清理掉的泥土被搅成了稀泥。池朗宜一脚踏上去,泥水溅到了袍子上。素白的袍子上几块大大的黑渍!翩翩公子哥形象顿时大打折扣!

    池朗宜脸都黑了,甩手将河灯丢在河里掉头就走,而河灯居然也没翻,好好的顺着河水往着下游而去。

    几人瞪着眼珠子相互对视一眼,还是余念娘最先噗呲一声笑了起来,孙妈妈和五彩三人也憋着笑。可又不敢如余念娘一样笑出声来,十一和地煞更不知道该用什么更够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于是池朗宜回头的时候就看见一群人全都低着脑袋。

    他冷哼一声,甩手拂袖而去。直到上了天和茶坊二楼雅间,脸色还很难看。

    天和茶坊在全国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