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明王-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令仪拿着一件斗篷推开了喈凤宫的门,只见朱棣还是跪在地上,一边颂佛经一边揉着跪疼的双膝,令仪走上前去,将斗篷披在朱棣身上,朱棣回头见是令仪,并未说话,令仪也未说一句话,跪在了朱棣的身边,抬头看了看碽妃的画像,伏在地上磕了一头,然后起身将手伏在朱棣的胳膊上,“陛下,夜深了,妾扶陛下回乾清宫歇息。”朱棣点点头,正欲起身,可跪了半夜的朱棣双膝都已僵住,令仪赶忙用力扶起朱棣,朱棣支撑着、摇摇晃晃地走着,令仪便在一边搀扶着,一路将朱棣送回了乾清宫。

    朱棣对西籓的打算果然没有白费,西籓地区果然民心所向。

    这日午后,杨士奇在文渊阁当值,突然马煜前来,向士奇施礼说道:“杨先生,陛下请您到奉天殿一叙。”杨士奇拱手说了句“有劳马公公。”便随马煜一同来到奉天殿。士奇走进奉天殿,朱棣赶忙说道:“快赐座。”“谢陛下。”待杨士奇坐下,朱棣笑笑问道:“士奇可知朕召你前来所为何事?”士奇赶忙起身,“陛下恕罪,臣愚昧。”朱棣赶忙说道:“快坐下,自是好事了。太医来报,赵王妃有孕两月有余。戴太医说是位皇孙,朕已命戴太医给如愿安着胎,直至顺利生产。皇孙的名字朕已想好,皇孙就叫瞻坺如何?”士奇大喜,赶忙起身拜谢,“臣谢陛下隆恩,这戴太医可是陛下贴身御医,旁人千金都求不来他瞧上一次病,如今陛下让戴太医为赵王妃安胎,赵王妃刚有孕陛下便赐了皇孙的名,这盛宠可谓无人能及,赵王妃真是有福气。臣再拜以谢陛下。”朱棣笑着说道:“她的福气还多着呢。朕已下旨,如愿父亲赐封为伯爵,如愿母亲罗氏赐封为夫人,待如愿生产之时,便准罗夫人入宫照顾。今日朕准你去万安宫看看你妹子,你就在万安宫用晚膳,快去吧。”杨士奇喜出望外,谢过朱棣,便径直去了万安宫。

    柳如愿接到朱棣口谕,精心在万安宫亲自备膳,然后便早早带着梅英在万安宫外等候。如愿在万安宫门前来回踱着步,“父皇赐哥哥来万安宫用晚膳,怎的现在还不到?”“娘娘别急,现在还早。”如愿又张望着,“好不容易能与哥哥团聚一次,晚来一刻,便少了一刻时候说话。如何不急?”梅英笑着拉过如愿,“娘娘一早便为老爷准备甜点、清茶,还为这晚膳备了一天……”突然如愿高兴地说道:“你看,那不是哥哥?”梅英看去,也欣喜地说道:“是啊,是老爷。”如愿与梅英快步迎了上去。如愿见表哥来到面前,不知说什么好,眼泪已充满眼眶。杨士奇赶忙给如愿施礼,“给赵王妃请安。”如愿见状,泪水夺眶而出,赶忙搀扶自己的哥哥,“哥哥快别这样。”士奇说道:“娘娘,君臣有别,礼数不可废。”梅英见状忙将二人搀扶,“老爷,娘娘为老爷准备了您最喜欢的清茶、甜点,咱们进去再叙?”如愿赶忙说道:“如愿糊涂,竟忘了请哥哥进来。”于是三人入了万安宫。

    入了万安宫,如愿问道:“哥哥还好?”“还好,你可还好?赵王殿下对你如何?”如愿抚弄着手中的罗帕,“好,赵王殿下待我甚好,只是如愿时常梦到西杨府。”杨士奇叹了口气,“哥哥在府中也念着你,哥哥只盼着我的如愿事事如愿,一切安好。”如愿哽咽着说道:“如愿也是。哥哥没来时,如愿想了万般话语要诉与哥哥,可如今哥哥就在面前,竟不知说什么好了。”“臣何曾不是?娘娘有孕在身,别哭泣了,当心伤到皇嗣。”二人正说着,赵王朱高燧走进来,对杨士奇拱手说道:“听闻哥哥来万安宫用晚膳,本王便赶回来了。”杨士奇赶忙起身,“臣谢过赵王殿下。”朱高燧转身看见一边哭泣的如愿,说道:“如愿日日都说思念家里,今日见到哥哥前来,竟喜极而泣了。待你生产之时父皇会准母亲入宫的。”如愿点点头,“是啊,皇恩浩荡。”朱高燧见如愿神态悲伤,赶忙走上前去相劝:“哥哥好不容易才来咱们万安宫用膳,快别哭泣了,还不好生招待哥哥?”如愿点头说道:“殿下陪哥哥在此歇息会儿,妾与梅英去准备。”说着,如愿便携着梅英出去了。

    杨士奇在万安宫用了膳后便要回府,如愿万般不舍,送至了宫门口,杨士奇回身对如愿说道:“宫中人心险恶,切勿与人结怨。好生照顾自己,只要你安好,哥哥便放心了。”如愿一把拉住士奇的手,哽咽着说道:“朝中人心何尝不险恶?哥哥切要小心谨慎,好生照顾自己。只要哥哥安好,如愿便安心了。还有,劳烦哥哥告诉外公与父亲母亲,如愿都好,让他们放心。你们都要好生照顾好自己。”杨士奇紧紧攥了攥如愿的手,笑着点了点头,又转身向朱高燧拱手说道:“请殿下切莫忘了当初的誓言,殿下答应臣的事情,望殿下用此生兑现。”朱高燧拱手说道:“哥哥尽管放心,高燧至死不忘,今生若有悖此誓,天怒人怨,不得善终。”杨士奇再向朱高燧拱了拱手,转身便要出宫。高燧赶忙吩咐道:“赵安,将哥哥送到西杨府,路上仔细些。”于是赵安便送杨士奇回府了。

    如愿望着士奇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为止。朱高燧这才说道:“如愿,待生产之时,母亲与哥哥自会来万安宫探望你,母亲还能入宫照顾你。现在你有孕在身,身子最要紧,在这当心受了凉,咱们回去吧。”如愿点了点头,高燧便扶着如愿回房休息了。

    朱高炽一直宿在郭咏絮的房中,郭咏絮的盛宠在东宫无人能及,宫中更有传言,郭才人极有可能取太子妃而代之。国香一日去浣衣局取太子妃的衣物,便听到两名浣衣局的婢女在悄声谈论,一婢女说道:“太子妃出身卑贱,只是普通民户之女,而郭才人乃是开国功臣武定侯郭英的孙女,家中势力极大,且在东宫如此得宠,若不是太子妃诞下皇太孙,恐怕早已被废。可是那郭才人如今也诞下了皇孙,你说太子妃还能撑多久?”另一婢女说道:“我听公公们说,陛下最喜皇太孙了,陛下在时,太子妃自然还是太子妃,怕就怕一旦太子即位,会立郭才人为后。”国香听到此处,大声喝道:“好没深浅的奴婢,竟敢妄议娘娘。”两婢女见是国香,赶忙下跪求饶:“国香姐姐饶命。。。。。。”国香走上前来,“今日暂且饶过你们,日后不许说这种子虚乌有之事。”两奴婢连忙说道:“谢国香姐,我们再也不说了。”

    国香拿了衣物回到慈庆宫,将在浣衣局听到的,据实以告张若兰,张若兰紧锁着双眉,“闲言不必理会。本宫若无过,太子殿下是不会废了本宫的。”国香说道:“只是那郭才人确实快成了专房之宠了。”“本宫又如之奈何?这世间男子谁不爱年轻貌美的女子。连那李太白都说‘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东宫的侍妾这么多,本宫何尝想与旁人共侍一夫?可本宫为太子殿下嫡妻,必须娴雅大度,护得东宫上下和睦,保得太子殿下平安。”正说着,瞻基走进房门,“母妃,儿臣今日将书都读好了。想念母妃,来看看母妃。”张若兰一把将瞻基抱在怀中,放声痛哭:“瞻基,幸好本宫有你。”

    宫中的流言自然也传到了郭咏絮的耳中。郭咏絮出身名门,自然不把张若兰放在眼中,长此以往,太子妃与郭才人自然就生了嫌隙,面和心不合。

五十、徐令仪病里念国事 王玉竹受托保储君() 
坤宁宫里,徐令仪与陶菊整理着编好的《内训》,陶菊边将那《内训》递给徐令仪边问:“娘娘,您看陛下待赵王妃多好,命戴太医亲自安胎不说,皇孙还未出生便赐了名字,还恩准待生产之时罗夫人入万安宫照看。这赵王妃真的那般似太祖碽妃?”徐令仪边翻看着《内训》边说道:“眉眼之间确是有些许相像,是陛下太过思念碽娘娘了,加之如愿这孩子确实讨人喜欢。你看杨首辅不是待她也如掌上明珠一般。还有高燧,对如愿更是千依百顺。如愿这孩子有福气,这么多人疼着。”“娘娘也很喜欢赵王妃,还有王贵妃、太子殿下、太子妃都是很喜欢赵王妃的。就是汉王妃与王选侍与赵王妃不睦。不过自那日被赵王殿下教训之后,他俩也未再生事端。”

    徐令仪听陶菊提到了汉王妃,将《内训》放在桌上,猛咳了几声。陶菊赶快拍着令仪的背,“娘娘这病还是不见好,奴婢再去请戴太医来瞧瞧。”令仪赶忙制止,“先不必,待这几副药吃完了再说。只是一提这汉王妃,本宫心中便不舒服。高煦本就不老实,再加上这凤娘在一旁挑唆,本宫心中甚是担忧。”“娘娘如今凤体违和,还是不要操心这些琐事为好。”令仪摆摆手,“这可不是琐事,陛下拼了性命才得了这江山,本宫作为妻子,就应为夫君的基业着想。再者说,高炽、高煦都是本宫的儿子,本宫怎的忍心让他们自相残杀。本宫早就知道高煦背地里结党营私,静待时机欲致高炽于死地,上次解学士被贬交趾,本宫就提醒过高煦别再胡来,谁知这孩子一意孤行。直接将高煦的不法事告之陛下又怕伤了他父子的感情,本宫便左右为难,前后周旋,眼见本宫的身子越来越不好,若是哪天本宫去了……”陶菊赶紧说道:“娘娘快别说如此晦气的话,娘娘吉人天相,再说戴太医医术高明,娘娘用不多久便会大好了。”令仪摇摇头,“本宫清楚自己的身子。你去长乐宫把王贵妃请来。”陶菊应了一声便去了长乐宫。

    王玉竹急忙赶到坤宁宫给令仪施礼问安,“姐姐万福,姐姐的病可好些了?”“还是老样子。姐姐自己的身子,姐姐自己知道,这次姐姐怕是不行了。”王玉竹急忙说道:“姐姐别说如此不吉利的话……”不待玉竹把话说完,令仪便说:“玉竹,姐姐去了不足惜,只是这身后之事甚是不放心。六宫之中,你最为贤淑,又最得圣意,姐姐只好把这身后之事托付于你了。”玉竹有些哽咽:“姐姐……”令仪继续说着:“知子莫若母,高燧有如愿相伴,过得自在逍遥,无心储君之争。只是这高炽与高煦间的争斗恐怕无休无止。于公来说,高炽这孩子为嫡长子,为人仁厚老实,又不乏韬略,必是一代明主。高煦虽能征善战,可狠辣无赖,断不可立之为储。于私来说,高炽仁慈,他若为帝,不管高煦何等造次,他这当哥哥的都会饶高煦一命。可高煦心狠,一旦得势,必要了高炽的性命。所以,姐姐走后,妹妹一定要帮高炽稳固储君之位,助高炽荣登大统,为了姐姐的孩子,为了咱们的夫君,为了这大明江山,妹妹切要记住,姐姐先在此谢过妹妹了。”令仪说着便要给玉竹施礼,玉竹急忙搀扶,“姐姐怎可向玉竹行如此大礼?,玉竹一定牢记,玉竹一定竭尽全力助太子。”令仪欣慰地笑了,“有你在,姐姐便放心了。下半生替姐姐照顾好陛下。”令仪说着流下泪来,玉竹也悲从心来,姐妹俩抱头哭泣。

    令仪的病虽不见好,却还是日夜为朱棣操劳着后宫琐事,这日夜里,陶菊拿着一本册子来到令仪面前,“娘娘,太常寺已新确立了大明后宫妃嫔的位份,请娘娘过目。”令仪接过册子翻看着,突然令仪皱起了眉头,拿起笔来边划去了一个妃位的封号边说道:“太常寺将‘碽’字列上来了。在陛下心中,谁都不能与碽娘娘相提,能得碽字封号的,大明只能有母妃一人。这名册若是让陛下看见了,定会龙颜大怒,何苦连累了那些不知情的太常寺官员。快将这名册毁了,告诉太常寺重拟一份。”令仪话音刚落,便听门外宦官喊道:“陛下驾到。”令仪赶忙示意陶菊将那名册藏了起来。

    待陶菊藏好了名册,朱棣已走进门来,令仪迎上前去施礼,朱棣赶忙相扶,“身子不好,还如此拘礼。”朱棣扶着令仪坐在桌前问道:“怎么不躺在床上歇息?你编写《内训》,处理六宫琐事,多年来积劳成疾,才会缠绵病榻的,自你十四岁嫁与朕,便日日为朕忧心操劳,朕对不住你。”令仪笑了笑,“你我夫妻还如此客气。”朱棣拉起令仪的手,“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令仪泛起一丝哀伤,“妾害怕不能在陛下身侧侍奉了,如今只能尽最大力量为陛下多做一些事情,能为陛下分忧多少算多少。陛下要重新拟定后宫妃嫔位份,太常寺已将新的后妃位份名册呈给妾过目了。太常寺拟得甚好。从此后,我大明后宫有皇后一人,贵妃两人。妃位八人,这妃位八人按尊卑依次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妃位下设嫔九人,依次为德、贤、庄、丽、惠、安、和、僖、康。嫔位之下,再设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陛下觉得如何?”朱棣点点头,“甚好。”令仪接着说道:“如今两贵妃之位已有了清瑶、玉竹。清瑶率直刚正、玉竹温婉贤淑,定能辅佐好陛下料理后宫诸事。八个妃位还待赐封,陛下封贤妃的时候定要谨慎些,毕竟这贤妃乃是众妃之首,位高权重,定要寻得一个贞静柔婉、温厚贤德,又得圣意的妹妹来做贤妃才好。”朱棣点着头,“朕记下了,令仪你太过操劳了,时候不早了,快躺倒床上歇息。朕今夜便宿在坤宁宫陪伴你。”令仪欣慰地笑了。

    令仪的病情越来越重,直至卧床不起,张若兰日日前来侍疾。这日,徐令仪遣走了房中婢女把若兰叫到床前。令仪拉着若兰的手,说道:“若兰,自你那年嫁入燕王府,便勤谨侍奉陛下与母后,这么多年来,不论多大委屈都自己受着,真是难为你了。”“母后说哪里话,侍奉父皇、母后乃是若兰分内之事,母后多年来对若兰疼爱有加,若兰还不知如何相报。”令仪笑笑说道:“若兰,母后有事相求。”“母后折煞若兰了,母后尽管吩咐,若兰一定照做。”令仪支撑着坐起身来,“母后已托王贵妃助高炽登上皇位,你们夫妻定要同心,事事小心谨慎些,别让高煦与凤娘他俩算计了。”若兰起身跪在床前,说道:“母后缠绵病榻,还在操心太子殿下与我,若兰……”令仪继续说道:“高煦与凤娘绝不会善罢甘休,就算高炽登上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