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不负-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幸蝗眨颐遣辉傩枰冻≌庋桓霰杖拇盎蚴敲拧!

    “谁可解忧?全赖诸君。”纳兰瑞见到底下群臣神色已动,便也是见好就收,收住了话头,“朕啊,难得与诸位掏心窝子说几句话。望,诫之勉之,勿负所托。”(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宣抚使() 
“陛下。”闭目养神的苏晋,缓缓睁开眼,坐正身子,眼光中含笑,看着纳兰瑞,“老臣虽已年老体衰,愿为君驱驰。”

    苏晋这话,已然说的颇为露骨,赤裸裸地便表了忠心,全不像他往日做派。苏家在早先的夺嫡之争中,大张旗鼓地站在纳兰瑞身边的便是苏岚一人,就连苏峻都未曾明确表态,更遑论苏晋一直是一副冷眼旁观的模样。

    “安国公。”纳兰瑞亦是含笑看向苏晋,两人互动,倒是显出几分温情脉脉的样子。

    “愿为君驱驰。”见得首辅重臣如此表态,群臣自然不能无动于衷,皆是又跪倒在地,即便是内里心思各异,瞧着却是一片君臣同心的大好局面。

    “都起来吧。”纳兰瑞叹了口气,“朕啊,只盼你们将这一腔赤诚,放在这楚国,放在这天下,如此便好。”

    “可有奏报?”纳兰瑞瞧着底下神情渐渐平复,便也坐回龙椅,身子放松,可姿态依旧端的板正。

    “禀陛下,户部接雍州奏报,冯仁刺史,请陛下遣宣抚使入雍州,以彰教化。”户部侍郎沈毅瞧见他爹沈端的神色,便缓缓出列道,“臣观他奏折写的含糊,倒是也妄加揣测,许是雍州土地清查,遇上了些许阻力。”

    “阻力自然是会有的,毕竟,此事还会触及不少人的利益。”一直也是保持沉默的玄昂开了口,“雍州为先行之地,冯仁此时压力自然也不小,朝廷既然有此决心,只要不吝力量,全倾全力地支持冯仁便是。冯仁要什么,朝廷能给,那便给就是了。”

    “冯仁若问陛下要军队,敢问太尉给还是不给?”沈端授意沈毅堂上言及此事,本就是妥协的姿态,瞧着玄昂如此姿态,倒是又是言语上一刺,转瞬气氛便针锋相对起来。

    “陛下的军队,自然是陛下裁决。”玄昂摇了摇头,仍是微笑着,“我也不过是,支持陛下派个宣抚使去,沈大人难道不是此意?”

    “臣确实认为派个宣抚使时所应当。”沈毅冷哼一声,却到底不是意气用事的年纪,刺了玄昂一句,便也就不再纠缠,面向纳兰瑞,便道,“只是,请陛下妥善抉择,何人为好?”

    “诸位大人,觉得何人可担此重任?”纳兰瑞的语气温和,周身威势随着温润笑意而收敛,倒又是往日那副翩翩君子,端方清贵的模样,“如沈尚书所言,此人关键,必得妥善选择才是。”

    这宣抚使自然关键,若是成事,朝廷括隐少说还有个五年七年才能结束,这期间之内,这位宣抚使不出意外,便会一直春风得意。只是,括隐此事,如何容易,若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甭说功劳抢不到,便是全身而退,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这话音刚落,倒是有不少人,一齐将目光落在郑氏父子身上。郑家家主这一脉,已是四代单传,郑家在世家中地位又高,故而这郑家独子历来论尊贵,便是世家头一份的。因而,这种冲在前头的活,也历来多落在郑家身上。

    纳兰瑞目光亦在郑彧身上扫过一圈,郑彧瞧见这目光,倒是咧开嘴,露出个笑容来。他本就是率直性子,又生的一双温柔多情的桃花眼,这个表情做出来,便是叫纳兰瑞亦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潜邸之时,纳兰瑞便与郑彧颇为亲厚,自然知道,这事,并非郑彧所长,亦不可用他顶在前头。只是,郑铎年长,若到了压阵之时,当真是极好的人选。不过,这样的一张王牌,此时,还不到打出来的时候。

    括隐攸关重大,这宣抚使自然要从实力雄厚的世家之中择选一人,大兴党虽是也立足朝堂多年,可当此时,却也是掺和不进来。因而,大兴党的一众文臣,便自在一旁瞧着这大小世家彼此争斗勾结,倒也是不亦乐乎。

    太府谢眺乃是大兴一党魁首般的人物,出身清流,却得列九卿,而他长子谢文亦在这一轮的人事拔擢之中,成为纳兰瑞的中书舍人,此人政治上的建树,便可见一斑。事涉括隐,他为太府,角色倒也重要。

    “陛下,臣以为,这宣抚使,应从户部出人。”谢眺微微一笑,便出列道,神色恭谦,并不直视纳兰瑞。

    只他话音刚落,便觉一道锐利目光落在肩上,不做他想,亦知这是沈端。若从户部出人,那自然是由户部侍郎出任宣抚使最为合适。

    户部本有侍郎两位,一个出身清流,乃是国子监祭酒韩让的父亲,已然致仕;另一个便是李成浩,亦是死了。如今便从吏部将沈毅调出,填上了一个空缺。如今局面虽是父子把持户部,但确实稳住了户部局面,未曾出半点差错,而另一个侍郎的位子,玄汐本有谋算,可横生枝节,他自个跑到了高州去做督军,因而便空了下来。

    故而,若是户部出人,自然就落在沈毅头上。且不说,沈毅对于户部诸事,也是刚刚上手,便是沈家自己,也是被括隐的大户。单是叫沈家支持括隐,自然无可厚非,沈端便是天大的委屈,也只能忍着。可是,叫沈家自己括自己的隐,这般强人所难,就未免太阴狠了点。

    “太上皇时候,便有中书舍人持皇帝符节,招抚纳叛。皆因,中书舍人,乃是天子近臣,简达帝心,也可使下头民情,上达天听。故而臣以为,遣中书舍人亦可。”沈端冷冷瞧了太府谢眺一眼,拱了拱道。

    皇帝虽有三个中书舍人,可苏城专司中书,片刻不离天子左右;乔安祎如今代天子驻晔白鹿书院,协助乔安亭进行这一年一度的书院荐拔。如今能出京的可唯独只有谢文一人,沈端这般说,自然就是在回敬谢眺方才那一番言论。

    “说起这位招抚纳叛的中书舍人,朕也有印象。”纳兰瑞对底下这一番口舌官司,却是连句话都懒得给,亦是瞧也未瞧,倒是含笑瞧着玄昂,“便是太尉大人吧,彼时您,年不过二十四岁,可谓是英雄出少年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父无犬子() 
“圣人过誉了。”玄昂倒是姿态恭谦,连连摆手,脸上还浮起笑意,四十出头的男子风采依旧,此时露出几分笑意,倒是和他那位以美貌闻名的长子惊人的相像,“臣亦不过是,歪打正着了。”

    玄昂年轻时的这个事迹,在世家之间亦是传颂许久的美谈,也是他仕途上颇为关键的一个转折之处。当时楚国正逢大旱,陇西受创最为严重。陇西民风又向来彪悍,便有流民趁机占了山头,落草为寇,以劫掠为生。以李氏为首的陇西贵族,又正处在家族更替之时,自然无力去管。更有甚者,如陈氏、邢氏这样的家族,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家族中的小辈,暗地里给一些势力较大的山寨行方便。

    至于朝廷的官员,在门阀势力根深蒂固的陇西,便是摆设一般,若无大贵族的支持,几可称得上是寸步难行。

    陇西因而天灾之时又添人祸,便是清原一系再不想与陇西交恶,也必得支持朝廷干预此事,派遣子弟与皇室诸王共同前往陇西招抚纳叛,平靖局面。而代表整个清原挑起大梁的正是,刚刚被定为家族继承人的中书舍人玄昂。

    玄昂的传奇之处,就在于,他仅带了不足三百人的卫队,在人人仇视清原贵族的地盘上,凭着个人的政治手腕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将陇西李氏和陈氏地界上的匪患清缴干净。更叫人的惊叹的是,玄昂还折服了前代归远侯李江溡和如今的陈家家主宁远侯陈浩昌。这份友谊,在李江沅继承兄长爵位之后,亦是延续。因而玄昂至今在陇西仍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也因此,玄昂在回京之后,由中书舍人转向武职,更在与他齐名的将星苏胤离开楚国后,成为楚国武官第一人。年不过而立,便加官至太尉,手握楚国兵马大权直至今日。说来有趣的是,玄汐在官场之上的轨迹,倒是和他惊人的相似。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郑铎历来在朝上,便不爱开口,因而逢他开口,说出来的话,便愈发显得有重量,“臣倒是觉着,西北督军,乃是宣抚使最好的人选。”

    “若要从高州将西北督军调回来,索性不如把冠军侯诏回京城算了。”王钰眉头一皱,往外跨了一步便道,“括隐一事,便是由苏将军提出来的,想必隐之做这宣抚使自然也游刃有余。”

    王钰与玄汐不和亦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玄汐此人的才华自然不必多说,兼之玄昂前头的渊源,他做雍州宣抚使,便是陇西妄图插手雍州地界的事,都得收敛一二。之于王钰,若是由着玄汐揽下这大功,倒不如转而支持苏岚。毕竟,这所谓帝国双璧之中,苏岚与他关系则是亲厚许多,利益亦是缠的紧密,而且,苏岚比之玄汐,更得纳兰瑞的信重,若真要下注,他也得选择苏岚才是。

    向来不爱掺和这些事的兵部尚书萧虞,却是不动声色地瞧了王钰一眼,暗骂了一句蠢货。王家前代家主,也就是王钰和皇后王氏的父亲,去的早,王钰十七岁便接任家主,政治上的敏锐和谨慎自然不必说,但若论及筹谋和政治的眼光,或者说胸襟,却是远远不及同辈的其他人,尽管,王钰在这世家第十一代中,年龄乃是最大的,较之年龄第二大的沈毅,亦是长了六岁还多。

    “西北将军统摄西北道全境军事,地位之重要,显而易见,自是不必多说。”萧虞思及与王钰他爹昔年的情分,叹了口气,缓缓道,“高州如今虽是对扎鲁赫和周国皆以停战,可半点也松懈不得。兼之商队往来,皆要军队护送,这其中官司,也尚未理顺,还得西北将军统筹定夺,一时之间,千头万绪。隐之便是再才华横溢,才智过人,此时也都分身乏术,只怕,无力关照括隐一事了。”

    “既然如此,那西北督军似乎也无法调动了。西北将军府既然事务如此繁多,自然要两人共同承担,若是西北督军此时离开,那隐之怕是真的要呕心沥血了。”王钰倒是点了点头,看着萧虞的眼神,竟是含着亲昵的笑意。

    萧虞见他这幅神情,却是别过头去,倒是不忍看他如此犯蠢。

    苏晋瞧了瞧玄昂,对他几不可见地点了点头,便笑着对纳兰瑞说:“前次,苏岚和玄汐一道上了折子给陛下,谈及括隐,倒是颇有见地。隐之也私下写信给老臣,言及,这折子中,玄汐之观点,占比甚重,于她先前的想法,启发颇多。她也在信中,请老臣代为举荐玄汐。老臣这次,倒是难得赞同苏岚的想法。”

    “至于西北将军府,老臣倒是对苏岚有些信心,即便是抽调玄汐回京,也不会出大的岔子。况且,郑彧熟稔西北军事,若是陛下真不放心,何不派遣郑彧,而替换玄汐?”

    *

    中州,西北中军行营。

    玄汐和苏岚在中军大帐里头,仍如往常一般,分坐左右,各置一张书案,虽处一室,倒是各自理事,互不干扰。

    “叫郑彧回来?你这个倒是神来之笔。”玄汐放下手中文书,瞧着苏岚仍旧悬腕疾书,笔走龙蛇,足有半个时辰,都未曾停笔。

    苏岚点了点头,手上动作,却是不曾停下,只是缓缓道:“叫郑彧回来接替你,不过是为了让你回京更顺畅些罢了。”

    “你当真为我?”玄汐冷笑一声,虽是声音不大,却是听得十分清楚,“是为你自己。”

    “自然也为你。”苏岚写完最后一个字,将笔搁在一旁,倒是极为放松地便撑起了懒腰,反复几次之后,才继续道,“天下间,只怕没有人希望我和你亲厚吧。昔年我爹与你爹,也并称楚京双壁,若非我爹远走齐国,大概,亦有场恶斗。老一辈避过去了,可我和你,却是避不开了。那又能如何?那还能如何?”

    玄汐瞧着苏岚眼底淡淡的青色,语气轻缓,抛出句话来,倒是叫苏岚正了神色。

    “可我,倒是盼着,和你亲厚。”

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山妩媚() 
“毕竟,也不是谁,都配与我并称帝国双璧。”玄汐瞧着苏岚神色,倒是微微一笑。他不常笑,但是,只要笑起来,便如同春花初绽般,满堂潋滟,一室流光。

    只是,苏岚不知的是,玄汐不常笑是真,可她,却也是世上瞧见他笑容最多的人。即便是玄涑亦未曾,得过他这般多的笑容。

    “毕竟,你确实做的漂亮。叫郑彧回来,一是为自己分忧,二是解了旁人放在你我身上的试探。说了这话,便好像印证你我不和,我为你掣肘,故而才宁肯送个功劳给我,也要把郑彧换回来。”玄汐说完这话,便又是浅淡一笑,虽不及方才那一刹芳华,却也仍旧是,色若桃李。

    “我与你,也曾立过约定,你不负我,我自然也不会主动与你为敌。”苏岚亦是绽出个微笑,“我最恨他人悔诺,因而,自己承诺过的事,自然不会相负。”

    “这朝令夕改,举手间便翻云风雨的大争之世,你还相信诺言?”玄汐倒是挑了挑眉毛,似是有些意外。

    “诺言说出来,就是要践行的,否则又何必许诺?”苏岚唇边倒是勾起了一个无奈的笑意,“若知道自己可能会做不到,哪怕是迫不得已的那一种,便连许诺都不该,又遑论那种,宣称诺言就是用来践踏的人。”

    “这天下秩序,就是被这些人,肆意毁坏的。”

    “想要缔造一个盛世,依凭钱财、武力乃至人力,是远远不够的。”苏岚动了动有些发麻的腿,撑着桌案,站了起来,“天下一统二十年之内,或许就能实现。可是,收拾这山河,只怕并不容易。恢复这已经被打乱的秩序,叫人人知是非,懂荣辱,那便更难。不过,这也不是我操心的事。”

    “苏颜,其实,你没有你说的那么狭隘。”玄汐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相反,俞安期和苏胤,将你教的很好。”

    “这一刻,我倒是为你庆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