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不负-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殿里,一片静寂,只听见张桓叩头的那一声响。

    御阶之上,只有纳兰瑞一人站立,听了这话,他只是侧过身,缓缓摩挲着那把龙椅,神色仍旧是一片毫无裂痕的温和。

    半晌,才听他道:“母妃乃是父皇后宫,张大人所请,本宫答允与否,都违了为人子的伦常。”

    语罢,纳兰瑞的眼光却是落在了第二排的李由身上。李由低着头,却仿佛是一夜之间老了十数岁,单看背影,都觉他憔悴突然。

    这道眼光平静而无锋芒,却叫人胆寒,御阶下的人,皆不能直视那一袭重紫锦袍的男子,明明是温润如玉的贤王,撕破外表后,这周身威仪,竟是连今上亦不能及。

    无人瞧见纳兰瑞搭在龙椅上的手,暗暗使力,握成了拳。

    “诸卿既然无事,那便散了吧。”

    正在殿前兵马司班房里安排京中防务的苏岚,闻得太子传召,竟也愣了一瞬,才省过味来,如今东宫的位置,已经换了人坐。殿前兵马司的班房就在崇安宫墙之下,此时仍是血腥味未散,才出了屋子,苏岚便觉脸上一片湿意,竟是下起雨来,那血腥味被裹在泥土的气息之中,竟有几分难得的清新。

    自己撑起天青色二十四骨油纸伞,苏岚沿着宫道缓步随着内侍往内宫而去,才过了太和殿西侧三省班房,就瞧见前头一个人。他一袭黑衣,在素色伞下,由着身后人撑伞,缓步而行,风姿卓越。

    “京中大安了?”苏岚执伞向前,玄汐亦是难得笑着点了点头,素色伞下一袭黑衣,显得挺拔而冷清,禁欲之外却是惑人。

    “嗯。”玄汐接过身后人手中的伞,与苏岚并肩而行,“你我如今也能在宫中自在地说句话了。”

    苏岚在伞下侧身看他,他冷若冰霜的脸上难得挂起笑意,虽淡如烟尘,依旧惑人。

    “余党如何处置?”

    御书房就在眼前,玄汐止步不前,道,“骤变求稳,方是上策。”

    “我只知,不论九世家内里被掏成了何等样子。这个九,都不可动摇。”

    “张澎有个庶出的弟弟,年十九。幼时早慧,据说颇得他爹的喜爱。七岁那年,被只畜生吓到,从树上跌了下来,摔断了腿。从此,张家这个庶子,无人问津。”玄汐的声音夹杂着雨声落在苏岚耳畔,苏岚本是微垂着头,站立原地,却被逼着回头看他。

    “张澎本就是你的替死鬼。”苏岚略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张家如何摆弄,我家老爷子是不管的。”

    “可我不能不管,这人难道不是你选出来的?”

    “难道,不合你心意?”

    “恰恰相反,我颇为欢喜。”

第二十八章 江山谁主(二)() 
苏岚踏进御书房里,纳兰瑞正低头翻着折子,见她欲行礼,只摆了摆手,示意她坐下,待得坐定,苏岚微微一笑,道:“方才瞧着殿外还等着一溜的人,殿下还能想着我,真是受宠若惊。”

    纳兰瑞放下手中的折子,笑着抬头瞧她,道:“不过才几个时辰,倒是一直再见人。你方才见过玄汐了?”

    苏岚心中一紧,只点了点头,纳兰瑞见此,倒又是笑了笑,道:“不过随口一说。不过,我瞧你和他,往日倒是针锋相对的多些。都说你二人,乃世家双壁,你啊,且好好和他处处,如何?”

    “玄郎高才。”苏岚心中转了几念,脸上却还是挂着疏朗笑容,如往常无二,并不因纳兰瑞身份变化而刻意改了态度,“文人相轻这事,放之四海皆准。大概,是处不好了。”

    纳兰瑞带着几分笑意瞧她,复又摇了摇头,道:“他这细作做的不易,和这王府的诸人还需得处些时日,才能顺畅些,你在其中,要好好调和才是。”

    苏岚点了点头,纳兰瑞也只一笑,道:“今儿张桓所提,你以为如何?”

    苏岚闻得此言,神色也庄重许多。她乃纳兰瑞心腹,如何不知,这位死了十余年的瑞嫔,是他心中最为幽暗的伤口。她本是今上生母的侍女,今上在潜邸时,因被赐去做了侍妾。今上即位后,李氏为后,当年皇长子纳兰瑜便被封为太子,而潜邸时便不得志的瑞嫔,也不过是个常在。彼时太后尚在,皇帝倒也临幸过她几次,竟也怀了纳兰瑞。因养育了纳兰瑞,才做了个嫔,封号看似好听,不过是取自儿子的名字罢了。

    这对母子,在宫中卑微至极,相依为命。延熹四年时,皇后和瑞嫔同时重病,只瑞嫔熬了下来,皇后李氏却撒手人寰,皇帝因而对瑞嫔不喜,只觉着她克死了皇后。延熹九年,瑞嫔又一次病倒,彼时太后也已经去了,竟无太医去瞧她,瑞嫔熬不住,自然去了。只不巧,瑞嫔去的那一日,乃是太子十八岁冠礼那日,皇帝本就厌恶她,更觉她不祥。竟只叫以常在礼草草葬之,不设牌位,不许祭祀。那时纳兰瑞也十四岁,却是个无人问津的皇子。宫人势力,竟只是将瑞嫔丢到了京城西侧的宫女冢,后来纳兰瑞辗转去寻,竟是连尸骨都已寻不到了。经此,纳兰瑞性情大变,亦才有了今日。

    苏岚瞧着年近而立的纳兰瑞,神色温润的无懈可击,却是叹了口气,道:“臣年岁尚小,却也知人间别离之苦。殿下可知这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你以为张桓是真心实意?”纳兰瑞听了苏岚那句话,神色也是一滞,眼睛里也盛了一层不易察觉的痛楚,开口时,却又恢复了往日中正平和的口吻。

    “管他是不是。”苏岚知悉纳兰瑞心中所想,只缓缓道,“端看爷怎样想。不得不说,这是个好时候。张桓既然铺路,走一走,又何妨?他啊,有何可惧,就算是真有自己的盘算,又怎样?”

    “说穿了,这不过是您纳兰家的家事罢了。”

    “家事。”纳兰瑞嚼着这两个字,却是微微一笑,道,“我年长你近十岁,倒是不如你通透了。”

    “可殿下也该料想,这事定然会遇上阻力。不过,只要今上点头,何惧之有?况且,此时人心尚未收拢,不妨观望一二也好。”苏岚摇了摇头,“太子妃何时入宫?”

    “今日。”纳兰瑞心中已有计较,便也笑着换了话题与她,“只是,容儿的身孕确乎是假的。”

    苏岚点了点头,并不意外,却还是笑着道:“殿下膝下只有两子一女,确实单薄了些。”

    纳兰瑞只摇了摇头,并不再言语,只道:“礼部和钦天监并内务府已经着手操持登基大典,你这边更要紧张些。副指挥使的位子做的可舒服?”

    “统共才做了几日,尚未有何感觉。”苏岚笑着道,“倒是京城里烂摊子还未收拾干净。”

    “这位子你须得做的如履薄冰才好。”纳兰瑞难得说了句俏皮话,却是挥了挥手,道,“你且去吧,这一会功夫,只怕你那司里,已是一票人等着你了。”

    “是,臣告退。”

第二十九章 江山谁主(三)() 
二月初九,傍晚时候,苏岚披着一件绣云纹的素色重锦披风站在皇宫的东角,隔了几日头次见到的郑彧,与她并肩而立。

    “这样说,你怕是早就知道玄汐反水这事?”郑彧的语气颇有些懊恼,“他这个暗线怕是藏了许久吧。”

    “你大概会比我清楚些。”苏岚瞧也不瞧他,只拢了拢披风的领口攒着的狐绒,如今入春,地处中原的楚京还是春寒料峭之时,“与其说他是反水,倒不如说他是个细作。我只知,当他成为废太子心腹时,他便是效忠三爷的。”

    郑彧脸上表情倒是震惊的很,道:“说真的,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是细作!”

    “是你把爷和玄汐想的都简单了。”苏岚摇了摇头,“他那般的人,瞧着像是那些迂腐的老顽固,整日讲正统?至于玄昂,无论玄汐如何扑腾,你可见过他支持东宫?”

    “至于张澎,你大抵此时也清楚了,这是玄汐的替死鬼。”苏岚瞧着一队禁军在视线里越发清楚,语速倒是快了不少,“一个张家家主之位,便把他拉下水了。这事,我和玄汐都有份。”

    “江源呢?”郑彧这飞来一笔,被苏岚挥手打断。

    “你瞧着这东宫内眷还没有处置,哪里轮得到江源。不过原意是要赐毒酒,我啊,只能尽力保他流放。”苏岚叹了口气道,“说实话,我倒是不忍他去死。”

    数辆马车此时在禁军的簇拥之下,停在苏岚身前。一袭绛红衣袍的沈毅,冷峻神色亦不掩俊朗,瞧也不瞧郑彧,只对着苏岚道:“东宫女眷在此,且交托于隐之了。”

    “多谢。”苏岚笑了笑,上前一步,道,“吏部这几日只怕还有好大一摊要景行梳笼,我这便入宫了。”

    沈毅也不与她寒暄,只点了点头,便带着自己的手下绝尘而去。郑彧一直皱着眉瞧他背影,眼光中浮动着几分不屑,对着苏岚道:“我便是瞧不得沈氏又如何?一个所谓世家之中高低,便就真算得了什么?”

    苏岚瞧了他一眼,见并无什么激烈情绪,便吩咐宋凡护送东宫女眷直接入内宫,交由三王妃如今的新太子妃王氏,先行看管起来。

    郑沈两家向来不睦,由来已久。九世家虽是并尊,内里却自有秩序。苏家居首凌驾其余八家之上自是世所公认,玄家亦是百年间稳稳坐着世家第二的位置,近二十年间亦隐隐有着挑衅苏家之势,虽如此,但这一二之位已定,又与其余几家势力相差颇大,却是无人争锋。这三四之位,便在郑沈之中摇摆。郑家势大而人丁不旺,沈家人才济济却不及郑家势力,两家连着几代人便交锋不断,到了这一代,如今这样已是缓和许多。

    “算什么?”从内宫中回转,见得东宫内眷已经被皇后接手,苏岚和郑彧并肩走过宫道,“世家间无时无刻不在暗暗较量。若是李家如你家一般,只有一个儿子,李由此刻也不必如此痛苦纠结了吧。”

    “张平不也是张桓唯一的儿子?”

    “哪里有你金贵。”苏岚顿住脚步,转身去瞧郑彧,“算算世家里,没有堂兄弟的可不就你独一份?”

    郑家到如今已是四代单传,因而郑铎父子俩在郑氏宗族里都是极为金贵的。郑家男人痴情,偏这几代运气大概都不好,早早地都做了鳏夫,不纳妾更不续弦,就一心一意守着儿子过日子。郑彧那在他七岁时就去了的娘,乃是乔家嫡女,当今乔家家主的妹妹,故而郑彧与乔安亭那几兄弟乃是中表至亲。

    “侯爷。”二人才欲出宫,便被急匆匆奔过来的新任内廷总管刘元追上,“正巧您二位还未曾离宫,殿下有诏,您二位快些过乾安殿去吧。”

    “刘公公,怎的过乾安殿,出什么事了?”这乾安殿乃是皇帝日常办公之所,如今皇帝在后廷的寝宫太极宫中“养病”,乾安殿便空了下来,纳兰瑞为表谦逊,监国之处也设在了南内的御书房,皇帝便下诏令太子于乾安殿主持朝政。自宫变之后这三日间,便再无朝会,群臣议事皆在此殿。

    “李由李大人来了,带着李公子。”刘元擦了把汗,这初春的天气,他额头上却汗珠点点,“只是,李公子,是死的。”

    “死了?”郑彧声音不由得高了几分,看向苏岚时,亦是一脸的诧异。

    倒是苏岚,好似全不意外,只对刘元说:“这可不是小事,公公还要去别家传旨吧,我便不耽搁你了,我跟你派些禁军跟着便是。”

    刘元亦是欠了欠身,便又匆匆领着手下内侍向宫外而去。

    “我家老爷子前天夜里在陛下下诏锁拿东宫女眷,问罪同党后,便过了李家去。”苏岚同郑彧转身再向着内宫去,说着说着却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事的结果,我那时便料到了,只是,还是太惨了些。”

    “都说天家无父子,其实高门亦如是。”郑彧拢了拢身上的披风,似是不寒而栗,“说穿了,不过是情分与权力之间选了后者,尽管做这个决定时也会犹豫而痛苦。”

    苏岚的神色一片的严肃却无伤怀,道:“张家绝嗣,李家绝嗣。逢权位更迭之时,世家亦不能独善其身,此时更被大创。时移世易,只怕各家长辈又要绞尽脑汁为这二姓坚守宅院。”

    “争权夺利时恨不得个个置对方于死地,如今胜负已分,却又要握手言和,扶助被自己亲手搞垮的家族。”郑彧苦笑出声,“若我上有兄长,我定不涉朝政,这摊子烂事,实在倒人胃口。”

    “你怕什么,即使他日伯父退下,也有我立身中枢,我自会护你。”苏岚笑了笑,神色平静,仿佛她说的不过是如今已经实现了的平常事。

    “那我即使为了自个,也要舍得此身,扶郎君你,立身中枢。”郑彧亦是咧嘴一笑。

第三十章 国士无双(一)() 
周国国都,邺都。

    邺都地处北方,初春时节,亦是轻雪飘飞。司徒岩若瞧着外头的天色,颇有些夸张地叹了口气,伸手挑了帘子,从车辇上走了下来,由着贴身侍卫给他理了理领口的貂绒,才由着小太监引路向着内宫而去。

    一路上宫人见着他,便都跪于地上行礼,司徒岩若也不言语,只噙着三分笑意,目不斜视地走着,却勾走了这阖宫女子的心魂。

    “皇兄。”到得皇帝寝宫暖阁里,司徒岩若解下身上大氅甩给身后人,便径直入座,“这等天气召臣弟入宫,想来是有大事了。”

    皇帝司徒岩卿正低头瞧着手里的奏折,闻得他说话,便抬头对他一笑,冷肃的脸孔倒也生动了不少。司徒岩卿登基不过五年,却已经将同辈兄弟杀了个七七八八,只有司徒岩若一人至今安然无恙还手握着边关军政大权,着实叫周国的臣子深深佩服这位王爷。

    司徒岩若眨了眨与司徒岩卿如出一辙的桃花眼,接过他手里的纸片,半晌道:“这纳兰瑞倒是个心狠手辣之人。”

    司徒岩卿倒是笑了笑,道:“朕瞧着楚国这位新主确实手段过人,雷霆手段便控制住了朝堂。如今才当上太子不足半月,倒是硬逼着朝臣给他母亲正了位置。”

    “皇兄可是觉着棋逢对手了?”司徒岩若亦是笑的舒朗,往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