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窍生烟!

    气急败坏的吕布,找到义父请战出击。见吕布求战**强烈,董卓犹豫再三,最终命吕布教训一下城外的叛军。

    吕布带领三千人马,冲出长安城,他指名道姓,要赵云前来对战。

    闻报吕布出战,李毅喜出望外,他大叫一声:“真是天助我也!”见张英等都盯着他看,才知道自己有些得意忘形。心道:吕布出战也不至于如此高兴,才收敛神色,带领三军前往应战。

    李毅来到阵前,赵云也已经出营,他冲到了两军阵前,微微一笑道:“你我一别多日,奉先兄近日可好?”

    想起被赵云引着,在京兆团团乱转,吕布不由得脸上一红,他勉强一笑道:“吕布求战不得,憋闷的很,今遇子龙定要杀个痛快!”

    赵云哈哈大笑道:“奉先兄人中龙凤,赵云何尝不想战个痛快!今日你我大战,其余人等两不相帮,奉先兄以为如何?”

    “子龙快人快语,与吕布秉性相投,我便是此意。今天你我二人相斗,不分输赢高下誓不罢休!”吕布与赵云虽是对头冤家,却英雄相惜。

    二人回归本阵,言明要一决生死,他人不得相帮。两将二次相遇,赵云双手握着亮银枪,抱拳施礼道:“奉先兄,请了!”

    吕布还了一礼道:“子龙兄弟,得罪了!”双脚一磕催马向前,方天画戟直奔赵云攻来。见吕布来者不善,赵云大喝一声:“来得好!”举枪拨开画戟,二人马打盘旋,各不相让,杀得是势均力敌,难分难解。

    此次交战与虎牢关大不相同,前次吕布威风不可一世,赵云凭借年轻气盛,才勉强抵挡一阵。

    但时过境迁,此时已今非昔比。随着单打独斗,李毅将吕布定为头号对手,便做了针对性的准备。李毅集齐众将,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集思广益,献计献策。除了有针对性的陪练,赵云与李毅、张英、于冰拆招,借鉴了李家枪法中的奥妙招数,其枪法得益匪浅,又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作为死磕吕布的急先锋,对赵云进行了重点打造,每日的力量强化训练,使他弥补了弱点。

    吕布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只是他没有赵云的系统,随着二人交手,他立即感觉到大不相同。这一次赵云不再避实就虚,而是与他针锋相对。赵云正值盛年,他的力量有增无减,又兵驻华阴,不受饥饿困扰,自然是精神百倍,意气风发,有冲天的豪气,彻地的威风。

    而吕布失去了固有的优势,他不免心浮气躁,又影响到他武功招数的正常发挥,二人战不到五十回合,竟然落到了下风。吕布守多攻少,而赵云的枪法绵延不绝,誓要将他置于死地。吕布大吃一惊,他急忙收敛心神。吕布凝神静气,以平常心出招换式戟法的威力才慢慢发挥出来,过了十几照面,终于将局势扭转成均势。

    吕布一年老过一年,如他这等年龄,如果换做旁人,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但吕布体力却有增无减,不愧对李毅送给他的战神称号。

    两位绝顶高手的比拼,吸引了双方所有将领。不论是城上的李傕、郭汜、牛辅等西凉战将,还是城下的李毅、张英、于冰、马腾、马超等盟军武将,都来到两军阵前,为自己一方的战将加油鼓劲,站脚助威。城上城下的战鼓擂得响彻云霄,牛皮大鼓擂破了不知有多少面,由于战鼓大半损坏,再加上二将战局紧张激烈,将击鼓手的注意力吸引到战场之上,双方都不再敲鼓,也不再呐喊,都圆睁双眼,一眨不眨的紧盯着二人的厮杀,恐怕眨一下眼睛,二将便分出输赢,而没法见证那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刻。双方将士看得入了迷,就像木雕泥塑一般,一个个都呆立不动。以至于鸟雀落在了士兵的头上,也是置若罔闻。

    赵云与吕布自上午战到中午,二人即不觉疲乏,也不愿用餐耽搁战事,而是一鼓作气,继续进行战斗。两员大将拼杀了一个下午,直至傍晚时分,还是不分胜败。两员猛将不知出了几身透汗,赵云有备无患,趁着两马分离之际,不时补充营养冲剂,吕布却只能硬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百五十七章 樊稠叛变后路堪忧() 
见吕布唇干欲裂,赵云显露出大将风度,将所带的饮品撇给他。随着二人力气大减,虽不再硬拼蛮打,但看到两将劳顿的样子,每出一招都不免心惊肉跳,其精彩程度丝毫不减。拼杀之人劳累,观战者更是浑身酸痛,他们由于长久保持一个姿势,影响了血液循环,许多人已感到下肢麻木肿胀,时刻都有可能摔下马去。

    两员战将杀到夜幕降临,仍是兴致未减,但双方观战者,都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得不吩咐敲响铜锣,催促本方战将收兵回营。

    军令不可违,赵云和吕布万般无奈,只好约定次日再分高下,这才打马扬鞭返回本方阵地。

    见赵云的白色衣衫挂满了汗渍,又掺杂着尘土,早变成脏兮兮的灰了吧唧的破衣烂衫。而他头脸之上,也全是盐土混合物,失去往日那英俊潇洒的本色。见爱将如此狼狈,李毅心中痛楚,他催马印上,一边拍打着赵云身上的赃物,一边连声赞叹道:“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的努力大见成效,子龙进步神速,终于和吕布势均力敌了!”

    见主公提及,赵云又回想虎牢关一战,自己勉强抵挡吕布,但收兵时已疲惫不堪,如不是张英设巧计,自己次日将原形毕露。如今虽觉疲乏,但浑身上下还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只要休息一夜,来日再战吕布,仍然是信心百倍。

    赵云听着主公的赞美之言,心中豪情万丈,他不无兴奋的道:“收兵之时,我已与吕布约定,明日不与他分个输赢,我誓不罢休!”

    李毅闻言便皱起眉头,他宁愿认输撤销此战,也不想再让赵云以身犯险。但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赵云乃谦谦君子,岂会做背信弃义之事?

    次日辰时,吕布出城讨战,赵云催马迎击,二将战到正午仍是不分胜负。两人都只遇到了真正的敌手,要想分出高低,绝不是一两天能够办得到的。两人各自回奔本部,吃喝拉撒后,又杀到一起,两个人激战至天晚,仍是输赢难分。

    第三日天明,二将又来至阵前,两个人见打来打去,高下无法判断,于是约定午不进食、夜不休息,不决出雌雄,谁都不离开战场。赵云和吕布各回本阵说明了情况,这才又开始交战。谁知两个人杀不到百合,突然间狂风大作,天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洒落到大地。

    因二将有了约定,虽然条件恶劣,还是坚持拼杀,但是雨越下越大,云越积越越厚,天地之间一片昏暗,只能听到炸雷之声,却分辨不出敌人身在何处。两方见已经不能再战,这才各自收兵回转。

    “樊稠带领五千兵马突然反叛,他已经杀出华阴,直奔潼关而去了!”李毅等陪同赵云刚刚进入大营,忽得斥候来报。

    此次强行出兵,所带粮草仅能维持数日。潼关是李毅的归路,如果被叛军攻破,长安城下的几万大军,将不战而自溃。

    樊稠归降后,李毅并不曾亏待于他,为何要造反呢?李毅百思不得其解,他心中感叹,这真是世态炎凉,人心难测啊!突遭五雷轰顶,李毅面色惨白,他感觉天旋地转,在马上栽了两栽,晃了三晃,还是落于马下!那高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任瓢泼大雨淋在身上,而浑然不觉。

    见李毅精神颓废、神情恍惚,张英知道连日观战劳心费神,突然遭到意外的打击,一时间无法承受。与于冰合力将其扶起。

    于冰强忍着内心的恐惧,挤出一丝笑意,宽慰李毅道:“樊稠小贼有勇无谋,凭他那点微末伎俩,潼关断不会失陷!我拥兵三万,何惧樊稠区区五千人马!”

    李毅随着张英、于冰和赵云进入大帐,他心情稍有好转,一路回想着樊稠背叛的原因,他坐定之后道:“我一心为民,尽心竭力,却不想招致樊稠的反叛,难道我真的错了不成?我所坚持的正义真理,是牵强附会,是镜花水月,是”

    恐李毅悲愤过度,失去理智言语有失,她忙理顺烦乱的心情,强笑道:“樊稠的叛变倒戈,是我张英之过。樊稠怀有异心,我确不能洞察其心,此过一也。当初若不极力招降,将其斩杀与疆场,便不会埋下祸根,此张英之不智,导致今日危局,此过之二也!归顺的西凉军数次骚乱,虽被及时压下,但其隐患犹在,出战之际未能做好防范,此过之三也!”

    见张英一味的自责,李毅恐她忧心过度,而伤及身体,反一旁安慰她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又能不犯过错?况且识人不明,不仅是你的责任,又何必妄自菲薄呢?”

    李毅边说边自我反思,自来到异世,所犯过错不胜枚举。而每每依靠张英的聪明睿智,将危局化于无形。如今局面万分危急,但潼关易守难攻,四弟李蒙忠诚可靠,只要他应对得当,便能化险为夷。李毅心中坦然,他道:“李蒙依仗雄关,战胜樊稠易如反掌,我等不要杞人忧天了。”

    张英叹息一声道:“樊稠之所以叛变,是面对每日忍饥挨饿,西凉人吃不下这份苦,才导致集体性哗变。我是担心李蒙与华雄之部众,虽然二人忠勇可嘉,但其部下却左右摇摆者居多,面对樊稠发起的强攻,试想守军能全力以赴吗?若李蒙在气势上输于对手,胜负之数实难预料!如今大雨滂沱,关中河川遍布,雨水积聚山洪暴发,给我军行动带来诸多不便,若中途遭遇意想不到之情况,不能及时回援,潼关是否能守住,便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闻张英之言,如同一盆冷水,浇于李毅头顶,他刚刚火热的心,立时凉了半截!李毅一屁股坐了回去,他直愣愣呆在了那里。

    “局势危机,时不我待,我军立即拔营起寨,火速回兵潼关!天公作美,降雨掩护我军撤退,待董卓发现我军撤走,便无从追赶!不过为防万一,还需子龙领军殿后!”张英立即派兵遣将,速速撤离长安。(。)

第四百五十八章 潼关告急李蒙遇险() 
不但是董卓蒙在鼓里,马腾也一无所知,若留他孤军作战,岂不是羊入虎口,任人宰割吗?李毅军撤退的同时,早将信息传到马腾大营。

    “全军撤退,快撤!”马腾带至长安的兵马只有万余,不论是兵力还是大将,都明显弱于董卓。得知李毅已经拔营而起,马腾慌了手脚,急忙催促撤离。

    待雨过天晴,已是正午时分,吕布顶盔掼甲,提戟跨马将再战赵云,不想斥候飞报:李毅、马腾拔营起寨,已渡过霸水和潏水!

    赵云不辞而别,令吕布甚为不悦。董卓更是摸不着头脑,李毅和马腾联军,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不声不响的撤走了人,究竟是为什么?

    “二贼仓皇离去,必然有不可预测的变故,趁敌逃遁之际,我主当引兵痛击之!”李肃献计于董卓。

    “今敌情不明,若轻举妄动,恐中了李毅之诡计!便是他面临重大变故,也会处惊不乱,为今之计便是静观其变!请主公三思而行!”见李肃鼓动出兵,李儒急忙拦阻。

    闻李肃之言,董卓本来动了心,但经李儒点醒,他心中一惊,还是固守长安才是本分。

    樊稠带领弟兄哗变,终日忍饥挨饿是主要原因。这也怪不得樊稠,这些西凉弟兄,之所以加入行伍,就为了每日填饱肚皮。如今混得饱饭难得吃上一顿,令其心寒气怨。闻传言:如攻不克长安,缴获不到董卓的军粮,苦日子将延续至秋粮食收获。

    西凉人哪里过得惯这种苦日子,若是在以前,早就拿起武器,对平民百姓巧取豪夺了。但李毅军纪森严,别说是明目张胆的抢劫,便是拿百姓的财物,事情暴露也会遭受惩罚。因技不如人被擒获,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若是能吃饱穿暖,可以忍气吞声,但时运不济,便想起了从前,那逍遥自在,任意妄为的日子了。

    要求西凉人与建州将士同等待遇,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是李毅的一厢情愿。

    李蒙和华雄的部下,与樊稠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因为二将对李毅极度忠诚,数次平息事端,又极力掩盖不令时代扩大。

    而樊稠却恰恰相反,他不满李毅已久,见弟兄们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他抓住这次机会,脱离李毅的控制。樊婵利用前方作战,军粮足额发放为由,打肆渲染李毅缺失公平正义,把西凉人当作后娘样的!

    西凉降兵信以为真,便揭竿而起。樊稠恐人单势孤,与潼关李蒙取得联系,拉拢他参与叛乱。李蒙对主公忠贞不二,一口回绝了樊稠。恐事情败漏,樊稠对李蒙恨之入骨,他空夜长梦多,立即扯起反旗,带领人马杀向潼关,要用雄关作为礼物,重回董卓的帐下。

    樊稠兵马不足以攻克潼关,但关内的西凉降兵可以利用,这便是他克敌制胜的法宝。樊稠计议已定,便信心满满的兵发潼关,要拿下这一大礼献给旧主,风风光光的重返长安,拜将封侯也顺理成章。

    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樊稠传令将士骂战。此时的李蒙并不轻松,关内将士得知华阴叛乱,受到樊稠的影响,诸多将士欲加入其中,重返董卓帐下。李蒙软硬兼施,抓起了二十余人,安抚了其余的骚动分子。

    一场骚乱刚刚平息,樊稠便带领叛军兵至关前。得李毅倾囊相授,李蒙的武艺今非昔比,为了提振军心士气,点起兵马出关擒敌。

    樊稠耀武扬威大放厥词,却见李蒙出马摇枪杀来,他哈哈大笑道:“李蒙你自不量力,休怪樊稠不讲情面了!”樊稠马快刀狠,直取李蒙脖颈。

    李蒙闪身躲过大刀,义正言辞道:“樊稠,你这反复无常,朝三暮四的小人,主公带你不薄,你却恩将仇报!若你识时务,立即下马受绑,如若不然,便让你死于枪下!”

    樊稠是铁了心要弃李归董,他听了李蒙的逆耳良言,不由得勃然大怒,大喝一声:“李蒙小儿,你为虎作伥,反恶语伤人,真是不知廉耻!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