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界金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界金捕-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爹,孩儿明白。我只是有所感触罢了。”

    “好。来,抖擞精神,我助你炼制楚荆!”

    于是竺嵩坐到祭坛地台上的中间座位,魁衡在偏座落座,旋即道:“嵩儿,难怪那楚王将这法坛建在此处。依你之前所讲,那楚王一脉最善念力之法,念力由定力催生,而此处正是修行定力的上佳之处啊!”

    “哦?爹爹,怎么讲?”

    “夫择地者,形、意、气俱佳且相应者为上。你看,坐于此处,举目四望,群山环抱,聚气之意明显。——此抱若再大,则气散,若再小,则气淤,如此者可谓恰到好处!背靠鬼封山主峰,总督气门,固之使不泄耗,亦安坛主心神。

    再论这坛场的建制,平坦开阔,如同棋盘,这九鼎正处于盘中九星之位,此即接通天地之意。坛场四周,依远近峦头的方位插设旌旗,导引、调整出入之气,又将坛场与山势融通。这三把椅子,固于尊位,玉髓材质,俯视坛中九鼎,并以地下玉脉与之相通!由此,天、地、人、坛、山浑然一体。在此修行、作法,其功效自然远大于他处。”

    “多谢爹爹指点,嵩儿这就开始了。”

    “好!”

    (本章完)

第57章 8…7 高人指点() 
竺嵩将五味药草石材投入中央大鼎,闭目凝神。果如魁衡所说,这形意气相应、天地人相通的楚王法坛显出不可思议的殊胜。——竺嵩只觉得气脉舒畅、通于远方,与周围强大而平和的气场互相吞吐,无比安详、踏实。与此同时,心神意念也迅速沉静、集中,仿佛前后皆能通达万载,与自然之道冥合无二。与此境界相比,自己平时的状态就像是井底之蛙、惊弓之鸟。

    竺嵩随即要导引意、气、法力入鼎,却发觉三者皆沉溺深定、难以调动!竺嵩用力收摄,却又显见与定力相离,难承坛场之妙……

    魁衡本以护法为念,也在入定,其气与竺嵩相通。儿子那里一动,他知是遇到阻碍,便以心神传语:“嵩儿,别急,慢慢来!”同时通过座下相通的玉脉,将自力输给竺嵩,以护周全。

    正在此时,坛上三座中空着的那个偏座上忽然现出一人——此人身材瘦高、面容苍老,头戴儒冠,身披便袍,说话清健有力:“闭目凝神,可以入定,当其开,有定之用!”

    竺嵩恍悟:眼为神之门,闭目养神,开目用神,才是厚积薄发之理。于是他凝聚神气,忽地张目,就见那九鼎震动嗡鸣起来!

    那老者又对魁衡言道:“五行有道,各本其方,使物自旋,当与道应。”

    魁衡言下即悟:“对呀!我怎么就没事先想想,那几味药材正可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属——黄泉硝属土,碧落英属水,执念眼聚光故属火,楚草自然是属木,木贵专、金贵逆,爱恨草自身分歧,应属金。”

    魁衡想罢,从袖中掏出金边鬼旗,依据五行方位属性,将木、火、土、金、水五材陆续招出,分别挥东、南、中、西、北五方鼎中,这五个鼎口便各自闪出青、赤、黄、白、黑的光色。

    随后又听那老者说道:“世间之法,立志为先,端心正意,志在必得!”

    竺嵩闻言,便寻回初心,炼制楚荆以惩恶扬善、洗冤尽暴、并为母亲积功累德、终有一日母子团聚的意志在这定力之中自然生起,提纲挈领,把这坛上积聚的气、力、心念、自然之理顺利地导入炼化。

    只见那五鼎之光相互穿梭,最终都射入东方之鼎。坛中一震,异象消失,其余鼎中已无一物,楚荆制成。

    竺嵩扭头看了一眼那老者,老者微笑着对他点点头。竺嵩飞身下座,向那老者深施一礼:“老谢老丈指点迷津!”

    魁衡也过来施礼,笑着问道:“老人家,不知您是何方高人啊?是特意施慈悲前来点化小儿,还是有缘巧遇、仗义援手?”

    那老者淡淡一笑:“二位不必客气,老朽蔽日是也。方才是路过此地,适逢其会。与人为善嘛,岂有不管之理?举手之劳而已,算不得什么。”

    “蔽日……”魁衡回想,随后惊问,“怎么,尊驾就是地府提刑大臣?”

    “不才正是。阁下认得我?”

    “在下魁衡,曾与仙师东方先生有过一面之缘。记得在下曾问过他老人家,这鬼界之中还有何高人,仙师答曰,楚河王驾前有一位提刑大臣,名讳蔽日,学究天人,修身持正,堪称一代宗师!”

    “呵呵呵呵,贤侯,那东方先生是将这话讥讽于我,岂能相信啊?”

    “欸,老大人您过谦了。听您的话,竟也知小可的薄名咯?荣幸啊荣幸!”

    “哈哈哈哈哈,”蔽日又对一旁的竺嵩说道,“你快去取那楚荆吧!”

    “是。”竺嵩来至东方宝鼎前,探手够出那一盘楚荆,梳理才知,一共只炼得一长一短两根。

    竺嵩捧至魁衡和蔽日面前,“怪哉,这么多楚草,只得了这两根楚荆啊!”

    只听那蔽日说道:“缚魂楚荆,变化无穷,日用一丝,万世不竭。你方才发了一公一私两个愿,坛中之法便被集中了两次,这才得了两根。”

    “原来如此。”

    “老人家您公务甚忙,今日经此,怕是也有要事在身吧?”

    “哦,这倒没有,此乃老朽的一个分身,到此鬼界之中观气象、辅狱治的。”

    “老大人法术通玄,令人敬佩啊!”

    “欸,不过是些雕虫末技,焉敢受誉?倒是令郎,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造化,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啊!”

    “承您吉言。说到这个,小可倒想厚着脸皮再求您件事,不知……”

    “贤侯请讲。”

    “我想请您开恩收徒,让嵩儿投在您的门下,早晚承侍,不知您意下如何?”

    蔽日说道:“贤侯啊,令郎的确是可造之材。我知这孩子如今拜受天庭之职,你们若是求得天庭与地府的敕书,令他不理俗务,专心随我求学,老朽乐意烦劳。”

    “多谢!”魁衡礼毕,蔽日已然不见。

    “爹,您不是说请东方先生教我,怎么又……”

    “嵩儿,东方先生虽学识渊博,但平日放浪形骸,必然疏于见教。只是爹望子成龙,总想找最好的老师教你。如今这蔽日老大人,学识不下于东方公,更兼老成持重;你任人间纠察之职,而他正是总司地府刑律的大臣,虽然一阳一阴,但审狱之道,其理相通。你说,他是不是你这恩师的不二人选?”

    “嗯,言之有理,竺嵩遵命。”

    “另外嵩儿,此事并你那日所说启建官衙之事,皆需同时禀奏天帝、鬼帝。一直以来鬼帝对我家所下诏书,均是经森罗王传谕,由祁松年经办。如今亦不可不知会他,甚至应由他层转鬼王、鬼帝为宜。”

    “爹,您想得周全。我想天庭这边,我们也该先上禀天律司,再由其奏报天帝为佳。”

    “是啊。”

    (本章完)

第58章 8…8 天律司() 
父子议定,回转鬼星崖。魁衡取过纸笔,将拟转承天帝和鬼帝的两封奏表写好,递给竺嵩。

    竺嵩看罢道:“爹,您所写正是我所想。孩儿虽不懂这些应制之词,但也能看出这样写是尽善尽美,十分得体。”

    竺嵩署了名,收好奏折,翌日清晨起身,先到典狱司去见英招。

    那英招及合衙僚属本来早已将公务向武罗交接完毕,可这武罗借此机会成天缠住英招,装嫩卖乖,问这问那。

    这天很早,英招就收拾已毕,招来主簿,吩咐道:“交接已毕,我还另有公务,不多耽搁了。待会儿你告诉武罗,典狱之司非同小可,让她勤于公事,今后有机会我会再来看她。”

    “是。”

    英招言罢飞身而去,恰在大门之外与竺嵩相遇。

    “英兄,你是去向鬼王辞行么?”

    “竺兄,那武罗缠着我不放,去见鬼王势必又要与她同往,我想去找祁松年,请他代为向鬼王辞行。”

    “如此正好,我也要去找他。我们同行,另还有些事与你商议。”

    于是二人同往布政司,竺嵩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英招。

    “怎么,竺兄,你要暂时离开?”

    “是啊,若是提刑衙门得以建立,自然有人帮衬于你。我将来学艺有成,也会回来。”

    竺嵩又将较长的一根缚魂楚荆赠予英招,英招深受感动。

    见到祁松年,英招首先说明来意。祁松年道:“你呀!好吧,就由为兄替你担待此事。”

    竺嵩又将方才告诉英招的话对祁松年讲了一遍,并将奏表展开请他过目。

    祁松年简单看了一眼便说:“使者,这是天庭所司、鬼帝所辖之事,我怎好僭越?”

    竺嵩道:“大人你莫客气,鬼界之事焉能越过布政司去,还烦请您代呈鬼王为好。”

    “这……好吧。如此说来,尊使要拜在蔽日门下承教咯?”

    “正是。祁大人您看如何?”

    “呵呵呵呵,自然是好。那蔽日怀不世之才,且专司刑狱。他平时不轻易收徒,如今破例,这机会岂能错过?”

    三人又说了几句,因布政司公务甚多,不时被向祁松年奏事的官吏打断,竺嵩和英招便起身告辞,与祁松年互道珍重。

    随后英招也在上呈天庭的奏表上署名,二人一同上天,经西天门入内,至天律司求见皋陶。

    天庭之上,职分四方:

    东方主三界吏治、世家贵族、国城寿运;

    南方主礼乐才艺、生民百业、万物教化;

    西方主刑狱司法、政令审驳、灾异变革;

    北方主治军兴兵、施工营利、四野八荒。

    皋陶所治的天律司是西天门内最大一座官衙,房舍众多、大厦层出、高墙青瓦、气势恢宏。衙外车水马龙,分作六门出入,奇兽能吏往来,云光翻滚庄严。黄门官层层奏报,皋陶神传见二人。

    之后两个黄门童子打开天律司正面五扇大门的中间偏左一扇,示意竺嵩和英招进入;又有两个牵过一辆由四只黄毛貔貅所驾的大车,笑眯眯地引领竺嵩和英招登上,然后同时一抚骖騑貔貅的侧臀,四只貔貅缓缓起身,沿着院内中轴大路,靠左侧一边向前驶去。

    见这院内两旁,宫室房屋错落有致,皆伸至目所不见,可见这衙院之广。又见其中道路纵横,但没有一条从这中间的大路穿过。那些路上行驶着各色车马,多数只有一到两只驾辕之兽,且都走得较快。

    最终,四只貔貅停于这衙院中心的一座三层大殿的殿阶之前,此殿身后则是这院中最高的建筑——一座祭坛。

    殿前有文吏和武士值守,依例引导下车,将二人领进大殿。

    竺嵩和英招入内,见这座大殿的规模、形制皆同那森罗王的宫殿一般,唯独中央不设宝座,而是一副华丽的案椅,背后挂着一张金玉穿成的帘子,仿佛遮挡着一幅圣像。

    皋陶端坐于椅上,吩咐着两旁奏事的官僚,见二人进殿,暂时将他们止住。

    竺嵩和英招施了礼,皋陶降阶相迎,与他们同坐于大殿一侧事先设好的三张椅子之上。寒暄了几句,竺嵩便把启建提刑使官衙的奏折呈上,皋陶仔细读过。

    “二位尊神,此提议甚好。之前关林神议,天帝降旨,委二位为提点刑狱使者,主司人间,虽也是因人设事,但并非没有深意。

    三界生民,皆本执着烦恼而生,争执难息。天界之民尚算清净,人间与鬼界却是纷争日盛。故阴阳两界狱事广大,只靠常设衙署正向管辖,确是捉襟见肘。此情中西二帝早已知晓,只因牵涉吏治,素来宜审慎从事,故前次虽予二位职权,却未明其所属、品秩。

    此次二位的提议,另辟蹊径,令人眼亮,我想天帝必然顾盼垂青。只是二位并非天律司下属,这新创之制应也不会隶属天律司,老夫我只能对此联署附议,却不宜由我转呈。还请二位详知。”

    “多谢大人。但不知呈给哪位尊神为宜?”

    “凡建章立制之奏,皆需经形式管辖之方天帝进呈中央天帝,故此奏应由二位送呈西方天帝。此殿后方,有一座太华台,便是向西天帝仰奏之处。切记不可飞身上去,要步行登上以示诚敬。”

    皋陶说罢,又笑着说道:“尊使,你拟此奏表之时因不知后续呈送流程,故在上款处留白,但却留得小了,恐写不下两位天帝的尊号。我看还要重抄一份以补全。”

    竺嵩自知还认不全字,笔迹更难合制,便建议道:“大神,竺嵩也不知两位天帝尊号,怕又有差错,想烦请贵司执笔的天官代劳,不知可否?”

    “呵呵,也好。米先生——”

    (本章完)

第59章 8…9 太华台() 
一位精神矍铄、骨相怪异的中年儒生走出人群,“大人!”

    “烦你将此奏表正式誊录,加上中西两位大帝的尊号。”话音刚落,殿值武士便抬过一张桌案,铺陈了纸砚笔洗。

    “是。”这先生从怀中掏出一支笔,蘸了墨,便先在起首一列提高一格写道:“统摄四极执符御历长镇中宫至尊轩辕高上帝”,其中“轩辕高上帝”几个字是另起一列顶格排下。接着以同样形制写道:“长镇西宫金灵少昊威上帝”。

    随后他开始誊抄。竺嵩虽尚不通书道,但也看得出此人之书龙章凤篆,极具功力!

    书罢交稿,这先生投笔于洗,连涮带挤,把残余的墨汁除了个净,这才将笔揣入怀中。

    皋陶满意地点头道:“有劳先生。”便将此表和原先的那份交予竺嵩,“二位请署。”

    竺嵩见状,庆幸这正式奏折都是以被册封时的官凭神印签署的,否则真是羞于自曝其短。

    竺嵩和英招署名完毕,皋陶接过,提笔写了一句附议的话,署了名,将其交还竺嵩,“尊使这就去太华台吧。”

    “如此便告辞了!”

    “俗务太忙,恕不远送!”

    竺嵩和英招由两名小吏陪同出殿,绕过殿身,来到太华台下。

    两名小吏递给他们每人一支香,二人即行登台。台虽高且险,对他俩来说却又算得什么,香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