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捉鬼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末代捉鬼人-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胡闹,用鸡血条封窗户,这个前面说过,这时候用在这里,是怕小鬼们从窗户爬进屋里。至于门口放水盆,盆里放镜子,这个就有点说道儿了。

    用我们的话说,这是一种以阴制阴的方法。鬼这种东西,很奇怪,可能生前是人的缘故,死后依旧保持着一些人类的习惯,比如回家、进屋,它们一般和人一样是走门的,如果门走不通,它们就会跳窗户,要是窗户再跳不进去,它们就会在院子里胡闹,或哭或叫,甚至乱砸院子里的东西等等。

    窗户被鸡血条封了以后,它们只能走门,这个时候呢,它们会发现门口放着一个水盆,盆里的水因为是在夜里二更天以后打上来的,里面含的阴气很重,这对鬼魂的吸引力很大。

    在我们这里,是不敢喝二更天以后打上来的井水的,因为里面含阴气,喝了以后轻则拉肚子、发烧,重则,那就不好说了。

    因为盆里的水含阴气,能引起鬼魂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小孩子变成的新鬼,还有些童心未泯的意思,它们就会探头朝盆里张望,这个时候呢,因为盆地有镜子(倒入墨汁的水盆一样,只是没镜子效果好),可以产生倒影,而这些小鬼探头去看的时候,会看到镜子里空空如也,在它们的潜意识里,它们是可以在水里或者镜子里成像的,也就是说,它们认为自己可以看到镜子里自己的样子,但是当它们看到镜子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会被吓到,继而仓惶逃窜。

    这种方法,在我们家,就我高祖父用过,我奶奶说,这种防鬼方法很灵验,不过,我至今都没试过,对这种方法持保留意见。

    言归正传。当我高祖父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儿,他也赶忙准备鸡血条封窗户,然后找出我高祖母陪嫁来的铜镜。

    我写到这儿,有些挑刺儿的朋友肯定会说,全村人都准备鸡血条,那得杀多少只鸡呀。这个,其实三王庄那时候人口并不算多,全村加一块儿不到百户人家,只要杀上几只鸡放干血,就够全村人用了。还有,我高祖父家里的鸡血条是早就预备好的,毕竟我们家是干这个的,柳条啊鸡血呀,家里不缺这些东西。

    言归正传。当我高祖父把铜镜拿到手里的时候,愣住了,他睹物思人的想起了我高祖母和我太爷,心里想着,等这件事过去以后,就把他们娘俩打开封接回来。

    这个时候,三王庄所有村民都忙活了起来,村长从几户村民家里找来几只打鸣公鸡,在大街上宰杀,其他村民全都围拢着,每个人手里拎着一条白粗布,等着蘸鸡血。

    这时候我高祖父呢,把该准备的准备好以后,从家里找出一把斧头插进腰里,出门朝河岸边那里走去。

    来到河岸边,他朝河岸边一排柳树看了看,这时候太色已经渐暗,每颗柳树看上去都显得树影婆娑、张牙舞爪,感觉怪吓人的。

    高祖父来到一颗大柳树跟前,朝树上看了看,然后把斧头拿在手,把裤腰带勒了勒,抱着树干爬了上去。

    在树上站稳身子以后,瞅准一根小腿粗细的茂密枝杈,一手抓住着旁边的树杈,一手抡起斧头,呼呼十来下的功夫,那根树枝咔嚓一声,从树身折了下来。

    我高祖父在树上吁了几口气,从树上爬下来扛着树杈回村了。

    这时候村中心大路上,还有几户村民挨队等着蘸鸡血,村长也在。

    我高祖父把柳树枝放到路旁,把村长叫到一边,让他在村里找六个阴时出生的妇女,年龄不限,不过必须有过孩子的,而且每人必须带一把剪刀过来。

    村长点头,也没问我高祖父为啥,直接找去了。

    约莫半个时辰的功夫,找来了,六个妇女,全部带过孩子,年龄在二十到四十岁不等。

    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村长让人弄了几根火把,把路上照的通亮,村子里不少老老少少站在路边好奇地看着。

    我高祖父刚才趁着村长找人的空当儿,回了家一趟,从家里拿来几张白纸、一碗浆糊和一小捆麻绳。

    这个时候,我高祖父让那些看热闹的人站的远一些,然后给六个妇女每人发了一张白纸,也就是糊窗户用的那种白草纸,让她们每人用白纸做一面引魂幡,不会做的我高祖父在旁边教,但是仅限于动口不动手,绝不用手去碰妇女手里的白纸。

    引魂蟠,众所周知,是让鬼魂依附其上的,不过上面不能沾阳气,要不然鬼魂就不会依附在上面,让阴时出生的女人制作引魂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阴时出生的女人阴气重,制作出来的引魂幡上面带的阳气少,鬼魂一般不会排斥。这时候,要是给我高祖父一个大老爷们儿碰了,这面引魂幡也就算报废了。

    在咱们民间引魂幡的样式很多,有旗幡、花幡、门幡、闹幡等等,我们这里的引魂蟠是筒状的,叫做筒子幡,制作方法很简单,先把白纸卷成筒状,用浆糊糊好,然后用白纸条剪出一排半尺来长的纸穗,把纸穗黏在纸筒一端,再用麻绳穿住纸筒另一端,最后用包了白纸的高粱杆挑住麻绳即可。当然了,我说的这种是最简陋的筒子幡,咱们现在的寻常人家也不再制作这么简陋的引魂幡了。

    我高祖父这时候让几个妇女制作的,就是我说的这种最简陋的引魂蟠,主要是时间太仓促,来不及讲究,是那样儿就行了。

    引魂幡做好以后,我高祖父又让这些妇女每人从头上拔下一根长头发,系在引魂幡的麻绳上,最后,让这些妇女把引魂幡用麻绳拴在了柳枝上。拴的时候随便,没什么讲究,拴牢即可。

    引魂幡上系头发,主要是因为这些是童鬼,童鬼最大的特点就是“恋母”,让生过孩子的妇女把头发系在引魂幡上,更容易让那些童鬼就范。

    做好这些以后,剩下的就是我高祖父一个人的事儿了,我高祖父让村长把火把撤了,让围观的村民散了,并且嘱咐他们,晚上无论听到什么,或者看到什么都不要出声儿,更不能出门。

    等村民散了以后,我高祖父又回了家一趟,从家里拿来几样东西,然后扛着柳树枝又来到河岸边那排柳树下,把肩上的柳枝放到一边儿,自己倚着一颗柳树坐下,从腰里拿出师傅王守道的烟袋,忽明忽暗抽着烟,等上了。

    或许因为常年打更的缘故,我高祖父的时间感很强,即便不用沙漏、燃香之类的辅助物品,他也能把时辰掐个*不离十,老百姓管这个叫“掐心思点儿”。

    感觉天色到了二更的时候,我高祖父回了家一趟,从家里拿出一个木盆,来到了村头那口水井边。

    这时候在井边打水的村民还挺多,这些人也都上着心呢,虽然今天没我高祖父给他们打更,他们也留意着时间呢。古时候的人一般看看天色、星辰月亮啥的,或者掐一下心思点儿,也能把时间算个差不多。

    写到这儿,或许又会有人提出异议,说,如果晚上阴天,没星星月亮,怎么看?这个,类似于这种专门挑刺儿性的问题,希望各位以后不要再问,你们问我,我问谁去?比如上面有位朋友问,为什么碎了六个坛子,只有一个人被附身?这话问的倒也合情合理,这个,据我推测,只能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那些坛子不是被捕快们打碎的,而是被附身的人打碎的。这个呢,我已经修改过了,有时候呢,也就是一时疏忽,会遗漏了一些无关轻重的细节,这是避免不了的,因为这故事本来就是残缺不全的,我这是勉强把它们综合了在一起,难免会有纰漏出现,希望各位朋友不要揪着不放。

    言归正传,这时候打水的村民见我高祖父过来,纷纷围上来问长问短,他们主要是害怕,希望我高祖父能给他们个定心丸儿,我高祖父当然理解这些村民的心思,憨笑着宽慰了他们几句,村民们这才放下心来。

    打了井水以后,我高祖父回家把水盆放到房门口,又把铜镜拿出来放进了盆里。

    我讲到这儿,可能又会有朋友疑惑,你们不是抓鬼的嘛,还用的防着鬼吗?这个怎么说呢,我们抓鬼人也是人,有时候不小心也会着道儿,就像我们这里那些俗语说的,淹死的都是会凫水的,被蛇咬的全是抓蛇的。

    把家里这些事儿打点好以后,我高祖父又回到了河岸边那排柳树旁,再次抽着烟,等起了时辰。

第二十四章 高祖送子()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了。趣*讀/屋 约莫等到三更天的时候,我高祖父将烟袋掖回腰里,从柳树底下起身,伸手把旁边的柳枝抄过来扛在肩上,大步朝村子走去。

    来到村子口儿以后,他没进村,扛着柳枝在村外一条小路上绕了起来,沿着小路一直绕到了东南头。

    村南这里,是那些童鬼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家这些手艺里面没有看到鬼这一条,驱邪抓鬼只能凭积累下来的经验、凭自己的感觉。我高祖父这时候,只能守株待兔。

    在村南头这里大概等了能有一炷香的功夫,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我高祖父找了块合适的地方,把柳树枝插在了地上。半沙化土质,很好插的。

    这个时候,村子里的气氛明显和往常不太一样了,阴森森的,望之有种让人喘不过的感觉,四周温度很低,极静,连一只狗叫声都没有。就好像村子荒废了好多年,整个儿显得死气沉沉。

    从打离开河岸,我高祖父就在心里一直估摸着,这个时候,那些童鬼应该正在这些村民的家门口儿,可能正在哭闹,也可能正在想办法进屋。至于它们进屋的目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无从考证。不过这个时候,也正是考验三王庄这些村民承受能力的时候,阳气重的人可能没啥,最多就是心烦意乱,感觉莫须里不知道从哪儿一直吹冷风。阳气弱的,会听到脚步声、哭声,或者拍窗户声、敲门声,甚至透过门缝,还能看到院子里站着个啥。

    这还都不算啥,这个时候最凶险的十岁以下的小孩子,他们很有可能受到鬼童阴气和怨气的干扰,哭闹不休,有的会甚至会昏迷不醒、发烧说胡话。

    鬼童这时候呢,在村民家门口看到盆子里的镜子以后,就会被吓到另一家,在另一家看到以后,再会吓跑到下一家,可以说三王庄的每一户人家儿都不能幸免,等这些鬼童们闹腾够了,他们就会原路返回荒坡这里的土洞。

    我高祖父这时候把柳枝插在村南这里,就是在等他们返回,就是所谓的守株待兔。

    引魂幡和柳树枝杈,在我们这里,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是一样的,都是用在亡灵出殡的时候,如果用柳树杈,就不必再用引魂幡,反之一样。死者出殡下葬的时候,柳树枝或者引魂幡会由孝子扛着或者提着,等到了坟地以后,如果用是引魂幡的话,就会随那些纸活儿,也就是纸人纸马之类的,在坟头一起烧掉。如果用的是柳树枝的话,会把柳树枝插在坟头,再浇上一桶泔水,不过插在地上的这根柳树枝不能活,活了说明依附在树枝上的死者亡魂没有走,这对死者家里人不好。

    我说这么多呢,其实主要是想说,我高祖父这时候柳树枝上挂引魂幡,是在双管齐下,他这么做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都是枉死的,怨气很大,单凭引魂幡或者柳树枝恐怕留不住它们。

    言归正传。我高祖父在村南这里又等了一会以后,觉得时间差不多了,那些鬼童也快该返回了,于是从身上掏出厚厚一沓烧纸,用手指在地上画个圈,把烧纸放进圈里,然后取出火镰火绒,把烧纸引燃。

    等烧纸烧到一半儿的时候,我高祖父又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沓冥钱,外圆内方那种,朝着立在地上的柳树枝一边撒,嘴里一边喊:“一撒,洒天殃,钟馗天师降;二撒,洒地殃,地殃化吉祥,男殃并女殃,洒过齐消亡;三撒,洒鬼殃,洒尽诸亡灵,急急离此方;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奉终南山人助我驱殃,如律敕令!”

    喊过以上这些以后,接着又喊:“孩儿们呐……都来回来吧……恁娘想你咧……恁爹找你咧……来吧……都来吧……跟大也回家找爹娘咧……找爹娘……”

    这时的喊声必须拖着长音,使声调悲苦凄凉,半唱半说那种,就像是在跟鬼魂说话,也像是在给亡魂唱喏超度。

    这个时候,主要讲究个心诚意灵,就像那位孔老夫子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无论那些鬼魂你看到没有,或者它们在不在附近,都要当它们就在你身边,只有你抱着真诚的态度,真心实意和它们沟通交流,它们才会感应到。

    还有一点,做这些的时候,必须保证四下无人,要是这时候有人看到,吓着那些人不说,同时也会导致法事不灵,请鬼不来。

    这个时候的三王庄村南头这里,当然没人了,空旷寂静,因为村民都在家里战战兢兢缩着呢。

    就在我高祖父喊了能有十几声以后,柳枝上拴的那几个引魂幡动了几下,这个时候,空中没有一丝风,引魂幡属于无风自动,非常诡异。

    当然了,诡异仅限于普通人这么认为,在我们这些人眼里,这算是家常便饭了。

    我高祖父见引魂幡动了几下,松了口气,不再撒冥钱,脸上露出很和蔼的笑容,朝那几个引魂幡问道:“孩儿呐,到齐了么有?谁到咧,跟大也说一声儿。”

    我高祖父话音一落,柳树枝条上几个引魂幡无规律的前后左右摆动起来。

    高祖父抬起手点了点数儿,“一、二、三、四、五……咦,咋还少一个咧,那孩儿去哪儿咧,恁去找找他呗,赶紧叫他回来,大也带恁去找你们爹娘哩。”

    我高祖父说完,那几个摆动的引魂幡一动不再动弹,就像风突然停了似的。

    接下来,我高祖父站在柳枝旁边大概等了能有一袋烟的功夫,柳树枝上的六个引魂幡同时又动了起来,就像六个孩子在欢快嬉戏。

    我高祖父一看,又笑了,依旧一脸和蔼,“都到齐了吧,好啊,走,大也带着你们找恁哩爹娘。”我高祖父说着,轻轻拔起地上的柳枝扛在肩上,又说:“孩儿们,都坐好喽,别掉队,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