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玺-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一会,许是内里干草燃尽,外面的柴火被土压灭,村妇赶紧跳下去,也不嫌尚有未燃尽的火星,一双肉掌将烧的焦黑的枯枝一一扔开,我也赶紧拿旋风铲将柴火挑开,不多时,棺材被清理出来。

    我扫一眼,心里顿时道:“苦也,这次真的要背上杀人的罪名了。”只见那三尺棺材上被火烤的久了,外面的漆皮剥落的干净,大半被烧成了焦炭。如此情况,就是里面有只厚皮的小猪,也该烤熟了,何况是个孩子?

    果不其然,村妇一见那面目全非的棺材,顿时软到在地,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侄儿啊……姑姑来晚了……你怎么这么苦命啊……”

    我心知自己无心之下犯了大错,那时山村里封建思想残余严重,我从五符山上下来,也大概明白个‘杀人偿命’的理。虽然现在荒郊野外,眼前只有一普通村妇,我若想逃跑,她决计拦不住。可我若是跑了,一辈子心里不安,还不如死了难受。

    就在内心挣扎的一会,那村妇的哭声渐渐停歇,抽泣着道:“小伙子我看你也是善人,明知犯了大错也不逃跑,你刚才若是敢跑,我非要发动附近百十村将你找出来。可此事本就不怨你,是我这侄儿太苦命,你走罢。”

    我听得村妇说的真挚,心里更加难受,心想冤有头债有主,我本怀着济世的心,岂料却要了无辜孩童的性命,归根结底是被那群送葬之人给误导了,当即追问起事情的来历,到底是谁如此狠心要将这孩子活活埋死。

    村妇一听,更是大哭:“想杀我侄儿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爹啊……”说着村妇对我起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棺中小儿降生之时,其母便难产而死。生下其父一看,这小儿面向丑陋狰狞,如同饿鬼投胎一般。村子里的老瞎子闻风赶来,非说之时转世的九命阎罗,克死母亲之后留他长大定会家破人亡,煞气重了甚至会祸及村子。

    其父是个迷信之辈,失去了妻子本就伤心欲绝,听老瞎子一番话顿时红了眼,对这亲生儿子充满了杀意。按照老瞎子的说法以洋槐木做了一副棺材,以七根镇棺钉将小儿生生闷在棺材里,抬到瞎子指定的‘风水位’活埋掉。

    这件事村妇看在眼里,她本就是个信佛之人,只相信众生平等,从不信什么转世恶鬼,对于村里神神叨叨的老瞎子更是反感。在她看来,这侄子只是生的丑了一点,未经人世的他没有犯任何错,凭什么被杀死?只可惜她是个妇道人家,在村里没什么话语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侄子被活埋。

    犹豫之下心中有了计较,算着侄子一时半会不会被闷死,只要自己及时将棺材挖出,将侄子救出来,哪怕连夜送到附近山中的寺里做个和尚,也比枉死强。

    谁知见送葬队刚走,想要过来挖棺材时,却见我鬼鬼祟祟将棺材挖出来还填上了柴火,终于忍不住出来制止,没想到一惊一乍之下鬼使神差地将侄子给烫死了……

    村妇越说越伤心,哭地越来越厉害。我有心安慰她几句,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感叹这棺中小儿好苦的命,刚生下来便几番劫难,好不容易有一线生机还被我给破了。

    越想着越是万念俱灰,本想随着祖训下山,盗尽天下王公墓,济尽天下苦命人。可不成想出师不利便害死了一个苦命之人,真是命运使然,我只想事了之后,从此归隐五符山,再不踏入红尘。

    正心烦意乱着,却听一阵奇异的声响,连让那村妇噤声。细听之下,竟是那三尺棺材里有人在拍棺材板。

第六十七章 人面鬼相阎罗() 
村妇被吓了一跳,到底是没见过世面的山村农妇,虽是信佛之人,可此刻也被吓糊涂了:“难道是我那侄子死的太冤枉前来索命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我心道不该,就是尸变也不该如此之快,尤其历来‘尸惧火势’,在古代便有以荔枝树枝熏尸防尸变的典故。想着我心中一动,莫非这小儿命大没死?

    想着一把跳进坑里,拿出随身莲花转合锁将七根镇棺钉一一拔出来,将那棺材盖掀开。顿时一股烟熏浊气从中飘出,辣的我眼睛流泪,胡乱擦了几把定睛一看,那棺中初生小儿正瞪着眼睛看着我,面黄肌瘦,塌鼻兔唇,一双小眼尖锐无比,令得本就丑陋的面目更多了一丝狰狞。刚出生便如此难看,也难怪被人当做‘转世阎罗’了。

    虽然不喜这小儿相貌,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小儿实在命大,先是被活埋许久又是遭火刑烧身,单单是那棺材里淤积的烟气,岂是一般出生幼儿能受的了的,可看着这丑孩却毫发无伤,连哭啼都没有,长大后定是一奇人。

    村妇见那小儿仍还活着,大喜过望,连将孩子抱出来。道:“菩萨保佑……阿弥陀佛,受尽劫难不死,今后必成大事,说不定正是活佛转世。村里那帮人不懂佛法,若是带你回去免不了一番劫难,我还是把你送走吧。”

    却见那孩子在他姑姑怀里兀自挣扎喊叫,尖叫声如夜枭一般刺耳,我见他伸出黝黑的小手指着我,顿时心中升起一奇怪想法,便向村妇走了过去,却不料那小孩一把抓住了我的衣襟,小小的身躯却有一股蛮劲,死死不放手。

    村妇一看,叹了口气道:“果然是佛渡有缘人……这孩子与你有缘,若是你不嫌弃,就带着他走吧,如果有一天你养不活他,就把他送到庙宇里交给菩萨。”

    我见那小孩天生异象,根骨奇异,以后绝对是个倒斗的奇才。五符山师承百年,严禁弟子婚配,到了我这一代就剩我一人。祖训不许弟子婚配,我既无后,谁又会甘心做个无名小派的弟子,眼看着五符山的传承就要断绝,上天便赐予了我一婴孩。

    心里有了计较,当即将婴孩接过,说来也怪,那婴孩到了我怀里便安静下来,四肢牢牢扒着我不愿松手,我这一辈子不会有子嗣,见了这丑陋婴孩,心中却升起一股恻隐之心。

    当即向那村妇承诺,定会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这婴孩。说罢给了村妇一笔钱财,便带着婴孩回了老家。

    这婴孩长相怪异,性格凶厉,可唯独面对我极为温顺服帖。因为长相原因,极少与人接触,也造就了与我年轻时一般的独行侠性格。我把他抱走之时,忘了问其姓氏,想来他那混帐老爹配不上存续香火,便依那老瞎子的胡言给婴孩起了个‘阎罗’的名字。

    婴孩长大之后,端是身手敏捷,一身蛮力,胆子奇大,在古墓中如逛大院一般,敢于白僵生撕肉搏,甚至几次将我从鬼门关里拉出来。

    一日我去北京大觉寺拜会我的老友,被我那老友看到我徒儿,老友大惊,连赞道:“此乃人面鬼相,即阴年阴月阴日生,魂魄入体,阴魂未散便转世投胎。七魄不齐,五道不入。虽与常人一般无二,可在尸妖邪魅眼里却是同类。若能好好教养,必是尸邪之克星。”

    说来也是奇怪,许是体质特异的原因,阎罗自十六岁起便是这模样,一晃十几年沧桑而过,我已经变成风烛残年的老头,可我这徒儿却还是个少年模样……我老友道这是少了一魄,生长受限所制,可我看说不得这便是传说中的天生长生不老……”说罢水青眼又是赞赏地看了阎罗一眼。

    他虽嘴上对阎罗颇为严厉,可内心很宠溺阎罗,视其如己出。阎罗也是感受到这份感情,也是天生亲近,对外人不近人情,唯独对老师傅百依百顺。

    大金看了阎罗几眼,没想到这阎罗身上有这么多故事,也是一个苦命之人,当即对其的恶感散了几分。道:“王老先生你只道了阎罗的来历传奇,却没说他的本事呢。咱们一再强调队伍不要后门的外来户……”

    水青眼道:“不是说了么?阎罗有人面鬼相之体质,入了古墓,更是如鱼得水。若其单独行动,极少有起尸之例,而且即使是最凶的白僵,也不会主动攻击他,正是应了我老友那句话:‘于尸妖邪魅眼中为同类’”。

    我听得实在奇异,这阎罗竟然有如此本事,避尸之能比之林梵音只强不弱,若是让他一人独自进古墓,岂不是一本万利?当即道:“既然阎罗有这能耐,还要我们作甚?只要打定了位置,只需他一人进去掘宝即可,倒不会惊扰了其中的生灵……”

    水青眼听得连忙摇头:“那可不行,你们都不是没进过墓冢的青皮,那大墓之中,岂会只有起尸一险?阎罗虽体质奇异,可遗憾的是不能懂我五符山青水之术的奥妙,遇到机关密道,风水潜言。根本一筹莫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夹别人喇嘛的原因。

    若咱们强强联手,我负责寻龙点穴,缺一手负责破坏机括,陆安你负责降尸震鬼,梵音姑娘和我徒儿负责升棺发财……想来这世间古墓,无往不利矣……”大金听得连连点头,道:“妙,真是妙啊,真是老虎插上大翅膀,想来那王玄策也是一个粗人,从天竺抢来的宝贝,已经洗干净等我们了……”

    言语间对阎罗的芥蒂已经烟消云散,水青眼见时日不早,我们当即坐车到了阿里木的饭馆。路上大金闲的无事,又想起了水青眼的话,道:“哎……王老爷子不对啊,你们各有所职,分工明确。那我呢?我负责干什么?”

    大金虽干了十年的盗墓,却没有一技之长,这也是他始终算个青皮散盗的主要原因。这一句话可把水青眼难住了,水青眼捻着胡子想了半天,啧声道:“我看大金小子你一脸福相,五行缺金,自是专搬墓中宝货,必将手到擒来。”

    付大金听得也是连连点头,煞有其事道:“我这一双手啊,可是专摸冥器宝物的……想当年我独自扒开陈宏御的棺材,从中掏出了唐代至宝蓝海珠……”

    我不愿再听他闲言,便睡了过去。

    回到阿里木饭馆后,根据水青眼对于《青囊星盘堪舆三十六宝地局图》的研究,又对比了详细的卫星山势地图,终于确定了王玄策大墓的基本位置。

    当夜便坐大巴前往古都洛阳,一路上水青眼忧心忡忡:“咱们此番准备周全,想来叩开那大墓不是难事,只担心这洛阳同行猖獗,咱们所期望之地早早被人洗劫空了。”

第六十八章 重渡沟() 
水青眼的担忧不无道理,古来河南洛阳一带坟冢众多,尤其是多朝古都洛阳,可谓‘十里一墓,百里一陵’全国土耙子闻风而来,盗墓之风极为猖獗,就是金山银山都经不住这么挖,到了现代,古墓也大多被盗掘的差不多了。

    我安慰大伙道:“这蛟龙沟既然被陈宏御发现并记入宝书里,定是有其不寻常之处,若是平常小墓,还须废劲记载吗?顺手便端了……可见王玄策以中天竺之财所造的墓冢,绝没有那么简单。”

    水青眼摇头道:“陆安小兄弟有多不知,明朝还好,到了清朝……尤其是晚清时期,国势动乱,洋人入侵,朝廷无暇治国,民不聊生。当时适逢洛阳一带天气大旱,死了不知多少人,一些人饿疯了,便去盗掘古墓同洋人使馆换取粮食衣物。

    久之这些难民便组织起来,由一个自称‘破山将军’的绿林中人人带领,组成‘破山团’。这‘破山将军’能做首领,自然也是个奇人,破东西藏风聚水之术,带着‘破山团’专挖大墓,用大墓里的珍宝换来洋人的工具炸药。

    当时朝廷无暇管理,这些人更是嚣张至极,大白日便去盗掘古墓,遇到大墓便以炸药强破墓门,用‘破山将军’秘制的‘破山盾’为掩,浩浩荡荡冲入古墓,仗着人多势众。遇机关则强破,遇起尸便众起竹竿,乱攒射之,无往不利。

    人们见加入‘破山团’不但不愁饭食,活得也好生威风,纷纷加入,全盛时期,据说‘破山团’达三千青壮之多。许多在古代摸金校尉之流以巧力破不开的古墓都挖开,其中的宝货盗掘一空……

    也就到了民国时期,‘破山团’的首领‘破山将军’染了恶疾,撒手归西。这一帮人本就是乌合之众,首领一死群龙无首,便争权夺势,到最后不欢而散了。我最怕的,就是‘蛟龙沟’离洛阳颇近,宝书上写的清楚,在栾川之地,汉代光武帝刘秀灭莽兴汉之伊始。此地既有历史传说,便免不了受人怀疑,被那‘破山将军’识破了布局,可就麻烦了。”

    水青眼这么一说,我们立刻忧心起来。

    倒是阿里木颇为洒脱,道:“既然宝书中留了一页,便是该我们去探一探,既是有缘,自然有真主保佑,有什么可愁得?”

    我们抵达洛阳时,已经是深夜,找了个酒店住下。夜里我们集合在一处大房间内,好好商量准备了一番。由于路途遥远,我们在京都并没有置办工具之类,阿里木喊上大金和阎罗,当即出去寻找卖专业工具的‘暗口’。

    直到深夜才带了几个大包裹回来,内里真是防身挖墓,照明逃生一应俱全,比之我和大金的准备不知详尽了多少倍。

    水青眼见准备地差不多了,便让我们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我们便租车前往宝书中的‘栾川之地’。

    所谓栾川之地,就是如今的洛阳栾川县,栾川南达‘西峡’北及‘洛宁’,是个藏风聚气的宝地,其内发现的古墓无数,历来便是盗墓者重点‘照顾’的对象。

    我们到达栾川先行在当地找了一小饭馆吃饭,栾川旅游业发达,高级餐饮颇多,可水青眼却执意寻一冷清的小饭馆,以便能踩点采风,问出些什么来。

    《青囊星盘堪舆三十六宝地局图》中说的详尽:洛阳之地,栾川西南二十里之‘熊耳山’,传古来光武帝刘秀两度伊水之地。有天心十道,前后左右四相之山,后有盖山,前有照山,左右两畔夹耳之势,四相登对,青龙吐水,真穴必有之。土人谓之蛟龙沟,常闻蛟龙出没。首登深山中见残碑,疑王玄策墓。

    既是信息详尽,可我们到底是对这附近一知半解,数百年时光一过,那书中的‘熊耳山’也不知是否改了名讳,水青眼的意思便是找个当地的人问一下,从中掏出点信息。

    找了个偏僻的小面馆,内里果然冷清没有食客,见我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