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后有个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背后有个鬼-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丐帮帮主庄聚贤带领着丐帮中武功不错的人来到少林寺门口,想要与少林寺争夺武林盟主的地位。上面已经说到庄聚贤的武功非常的厉害,在庄聚贤与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对战之中稳压玄慈方丈一头。再加上江湖中对玄慈方丈那些丑闻的传言,真的让少林寺丢尽了脸。

    而在金庸小说中,最让少林寺丢人的并不是天龙八部这本小说,而是另一部经典小说倚天屠龙记。在倚天屠龙记少林寺的表现就让人感觉到有点心疼了,少林寺真的是太惨了,谁都能欺负他们,谁都想欺负他们。

    在这部小说中,少林寺真的是谁都能欺负。元朝大都的鹰犬们经常性的欺负,明教这个魔教也欺负过少林寺,武当更是在江湖中稳稳地压了少林寺一头。小编相信朋友们一定都记得光明顶,张无忌独战六大门派这件事吧。毕竟这节剧情在不管是在小说还是电视剧中,都非常的经典。

    少林寺在光明顶失败之后,便随着六大门派其他的高手,但是不料却被赵明带着他手下的那些狗腿子们将少林寺还有六大门派,其他的高手都给抓到了万安塔囚禁了起来。最后还是主角张无忌带领着明教的教徒们才把这些六大门派的高手给救了出来。你们认为这就是少林寺在倚天这部小说中最丢人的事情了吗?其实并不是最丢人的是在这些剧情发生之前的一个小细节。

    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中的主角张无忌,他的一生可谓是非常的坎坷。从小便跟随着他的父母,还有义父,生活在一个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四个人的岛上。好不容易从岛上出来,还被天下人逼问金毛狮王谢逊的下落,他的母亲就在这个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结拜大哥谢逊的性命,于是就自尽了。自此张无忌,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亲人了。

    后来张无忌被赵敏所抓住,虽然后来成功的逃脱了,但是他却自己中了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从此以后,小小年纪却每日承受着寒毒侵体的痛苦,可以说张无忌在那段时间是非常的痛苦的。这个时候的张无忌已经跟他的太师傅也就是张三丰相认了,而张三丰他也非常疼爱他的这个小徒孙。

    张无忌所中的这个寒毒,非常的阴毒,即使是用药,也不一定能够治好。像被天下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医的蝴蝶谷胡青牛也曾为张无忌治疗过单并没有给胡青牛也为张无忌治疗过,但并没有给他治愈,只是能够缓解他在寒毒发作时的痛苦而已。

    如此阴毒的寒毒,想要彻底的清除掉,必须要修炼九阳神功,或者是有修炼九阳神功的人为他疗伤,然而当时九阳神功是少林寺的不传绝学。即使张三丰会,但是碍于誓言的原因,他也不能将九阳神功,传给张无忌。因此唯一的办法便是带着张无忌去少林寺求秘籍。

    和张三丰关系匪浅的陆安康知道张三丰跟少林寺的关系不太融洽,因为少林寺的人都认为张三丰是少林寺的叛徒。张三丰在年轻的时候曾在少林寺做过一段时间的弟子,后来他便还俗去闯荡江湖,并且自己创建了武当派,更是创出了武林中的绝学太极拳,也正是因此少林寺才视张三丰为少林寺的叛徒。

第二十九章 丐帮新帮主() 
第二十九章

    丐帮新帮主

    ——————————————————

    。。。。。。

    想那张三丰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物啊。

    张三丰虽然不算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厉害的存在,但陆安康清楚张三丰并不是在修习武术,而是在修仙,所以那些修习武术的武林中人怎么可能会打过张三丰呢。不管张三丰是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第一人,但是在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中,张三丰绝对是这部小说中武功最高的人。

    因此在张三丰带着张无忌来到少林寺门前的时候。少林寺的僧人以为张三丰是过来踢场子的,于是少林寺的高手们便全都来到了门前,为方丈大师撑场子。当时张三丰诚恳的恳求少林寺能够将九阳神功传给张无忌,当然是少林寺的僧人,就是不肯答应,甚至还出言辱骂张三丰。

    张三丰这一个天下人共同认为的武林高手,终于来了脾气。他感觉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于是张三丰便非常霸气的对少林寺说了一句话“请指教”。就是这一句话,让少林寺的僧人吓坏了。少林寺的四大神僧之一空性,居然说了这么一句让少林寺无比丢脸的一句话,空性说我少林寺有一千多名和尚一起上,也未必能打得过少林。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是多么的厚颜无耻啊,人家只是一个老头你却想带着一千个人群殴人家,而且还感觉打不过人家。虽然张三丰在江湖上的威名非常的大,但是少林寺说的这句话,真的是太丢少林寺的脸了。

    陆安康这一身太极拳和剑法本事便是当年遇见张三丰时,与其交流学会的。

    两人关系摆在这里,自然是无需多言。

    此时此刻,再度目睹了少林历代当中出现了一些让人讨厌的任务。

    陆安康想到昔日过往,不免出手。

    但念及在一些故人情面上,他也只是击退了那些人,并没有下杀手。

    并且对那些人喝止道: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背后是谁在搞鬼,回去告诉那人。。。。。。雁门关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年。错便是错了!若是不想再错下去,就别再用那他多疑的心思来作祟!”

    此话一出,大多数人是愣住的。

    那汪剑通顿时冷汗直冒。

    陆安康冷厉的目光再度落到了他的身上。

    “汪帮主,我到底是什么人,你还要探知一二吗?”

    汪剑通勉强起身,对其拱手:“前辈高人,咱们等会后再来叙旧。如今,该给峰儿开始仪式了。”

    乞丐入帮一般都有“拜杆”仪式,各地丐帮的丐头手中一般有一根杖,乞丐都称之为“拐梃”、“杆儿”、“杆”、“木杖”,俗称“打狗棍”,有的地方也称“龙鞭”。这是花子头的一种权力象征。只要帮中人犯了帮规,轻者驱除出帮,赶出本地,重者打死勿论。关于“龙鞭”又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唐明皇被皇亲奸臣迫害,化装逃出宫殿,流浪江湖,成为乞丐群落的一分子,并当上了花子头。不久,他的皇帝身分显露,众乞丐跪拜真龙天子,发誓要为他报仇。唐明皇说:有朝一日,重登宝殿,朕要把所有奸臣坏人杀掉,让咱们穷哥儿们扬眉吐气!丐帮兄弟们问“道那时您还能认识我们这帮穷哥们儿吗?”唐明皇为了不忘共患难的穷哥儿们,用皮条编制了一根龙形的黑皮鞭,起名“龙鞭”。然后把“龙鞭”挂在墙上又膝下跪发誓道:“这把鞭子上打君、下打臣,亦打丐帮变心人。我登基后若变心,你们任何人都可用这把鞭子打我,打打死勿论论。”这样龙鞭在丐帮内部代代相传,并敬奉唐明皇为丐帮始祖。

    当乞丐还要拜师,有的丐帮对于收徒极其严格,惟恐外色打入窝底,对入帮之丐如答不上行话即驱逐出境。如果赖着不走,也有极残酷的办法对待,或是打成残废,扔在山沟中喂狼;或是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活埋。有些丐帮则是“拜杆”、“拜师”一块举行。如“穷家行”死捻子拜师,须有师傅、明师、引师三师,到时置一红黑二色杆于入帮乞丐前,杆红色向上,黑色向下,然后相互抱壶喝酒。给师傅叩头后,即被告之,你已属某门某世,然后再谕以帮中规矩,以酒绕杆浇上一周,即告“拜师”、“拜杆”礼毕,此丐也就算是入帮了。这种仪规与一般帮会收徒中的授戒、传诀大致相似,讲究一个师门关系。

    丐帮的入帮仪规与帮规,体现了封建的家长式管制原则,强调帮主丐头的权威,有时也借助传统“义”文化中的某些内容,鼓吹“金兰结义”以团聚丐群。虽然组织形式相对松散,但丐群内的家长式统治却是极其严酷与黑暗的,丐头乃是维系这个组织的核心,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盘剥丐民,而且在人身上施以严格控制,甚至打杀丐民。在清代,各县均有管理乞丐的行帮首领,名叫“丐头”。丐头多由帮会骨干或地痞流氓充任,即或是得到衙门的认可,也是仗势而成,有的则是在争霸之中以各种手段降服众人而立。丐头的“杆子”尤如“尚方宝剑”,凭此惩治违犯“帮规”的叫化子,“打死无怨”。丐头通过对丐民的严酷统治和人身的严格约束而求取对丐民的经济掠夺。丐头可以坐着不动,而“见成收些常例钱”、“日头钱”。除了这种“分成”剥夺方式外,有时乞丐的乞讨赏钱甚至要全数“交柜”,内蒙古包头市“梁山”的乞丐有时为办事人家“蹲门”,除了替东家打发乞丐,还制止闲杂人员入内。工资通常是一天一元银币,临走还替“梁山”不能行动的乞乎代讨一元,拿回去交柜,不能私自克扣。乞丐头权威无限,负责地盘分配,小乞儿若是不能按时孝敬头儿,挨顿打骂事小,被赶出地盘成为流丐是常有的事,甚至遭受帮内私刑丢了性命。

    但是这些仪式都如此复杂,更别说帮主就任仪式了。

    等到事情忙下来,已经三天三夜都过去了。

    期间马大元带着他的妻子康敏也出现在了陆安康的视线当中。。。。。。

前传() 
前序

    凌霄之上,有没有神仙?九幽之下,是不是真的存在地府?

    这些事情、以前我不知道,以后我本来也不想知道。但自从我来到这里之后,我所有的世界观都随着变了

    ——宁采悠。

    凤瑶山脉、人界所有文士向往的圣地。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志士为什么都是在死了以后才变的有名气?为什么身前却都是过得那么颠沛流离?这些就像一个无形的定律一样,送走了一批有名气的古人、又迎来另一批准备成为古人的今人。

    这些对于宁采悠来说就像是一个笑话。而凤瑶山脉就是这种笑话最多的地方。

    凤瑶山脉的外围,那片最靠近中都大地的群山中。搭建着比树还要多茅草屋、而这些茅草屋里住着比这些茅草屋还有多的学士、一群自认清高的学士。

    再往深处一些。那些对宁采悠来说比朽木还要难雕的学士,你就再也看不到半个了。

    凤瑶山脉的最深处,那两座插进云霄的山峰。山峰极高,一半在云下、另一半则在云上。两座山峰陡峭光滑、没有一处可以攀爬的地方。它们一座叫清幽、另一座叫悲长。两座山峰同根而生,却不同路而上。就如它们的名字一般,一个似静、一个似悲。

    沿着那座叫清幽的山峰,穿过层层的云雾,不知要在往上多少里。你会发现有一处不易引人注目的断崖。

    这处断崖叫作云落。

    断崖边上正坐着一个年轻人,一身的素袍像是一个年轻书生,但腰上却挂着蓝玉做酒壶。一头长发被一条蓝色的丝巾随意的系起。坐姿极为懒散,丝毫没有儒雅的气质,像极了一个酒鬼。长相普普通通,但脸上却总是挂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你看他第一眼,或许他也就是那个样子。但是再多望一眼,你就会从他身上感到一种很微弱的特殊气质。略带飘逸,却又夹杂几丝愁苦。

    这人叫宁采悠。

    原本叫宁夏,是一个刚获得法医证明的大学生。五六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与几个朋友一起来到这片万族共生、众界共存的天地。

    世界变了,他的世界观也随着变了。五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了那么多奇怪的经历。宁采悠很庆幸他自己竟然活了下来。不仅如此,还有了非常大的名气——当今人界年轻一代十大高手之一。名衔嘛、有点长,很多人见到他时,都会尊称他“宁先生”。

    宁采悠是个很懒的人。他能坐着的时候就绝对不会站着,他能躺着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坐着。所以此时,要不是在这断崖上。他绝对不会这么老实的坐在那里。一定会随便找个地方,哪怕是泥堆、他也照躺不误。

    宁采悠还坐在那里,眼睛还是在直直的盯着断崖下紧紧聚在一起的云层、一眨也不眨。

    断崖的不远处传来一阵唏嘘声。

    只见四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拥挤的躲在一块大石下面,眼睛也是一眨不眨的盯着断崖上的宁采悠。

    这四个少年穿着一样与宁采悠颜色一样的衣服。样子个个长得都是非常俊俏,都可以算是美男子的胚子。

    这时,一个背上背着灰色剑盒的少年开口说道“你们说师父还要在这里呆多久啊?”

    “那谁知道!”其中一个少年回答道“我就怀疑了,那下面的云有那么好看吗?老大一看就要看上好几天,一动也不动的!跟死掉了似的!”

    “呸!呸!呸!”另一个长得非常像女孩的少年立即骂道“竟说胡话!整个人界有几个人打得过咱们老大,他老人家又岂会在这云落崖坐死!你说是吧!知秋。”

    说完便转向最后一个少年。那少年虽然身子看上去有点虚弱,但脑子却是四人中最聪明的。少年思虑了半天,忽然脸色一变、略带哭腔的说道“我看翻羽说的可能是对的!师父,他老人家或许已经仙逝了!呜呜……”说完竟直接哭出了声。

    其余三人一看,顿时一僵。下一刻,那背着灰色剑盒的少年和那个叫翻羽的少年竟然同时扑向断崖。一下子跪倒这宁采悠背后,哭声说道“师父!老大!你不能死啊……”

    “嗯?”一道熟悉声音传来。

    那两个跪在宁采悠身后的少年身体一颤,猛然抬起头。正好和宁采悠看向他们俩的目光交织在一起。

    下一刻,两个少年同时回头朝着那个叫知秋的少年愤怒的大吼道“夏!知!秋!”

    哪知,那少年竟早已止住了哭声。和旁边另一个少年大摇大摆的走到宁采悠身后,朝着宁采悠拜道“见过师父!(老大)!”

    宁采悠无奈的轻哼下,然后笑着摇了摇头。对着跪着地上的两个少年说道“你们又被骗了!”

    随即对着那个长的像女孩的少年说道“舞阴啊!回头你监督他们两个,让他们俩再给我抄着上两千遍《道德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