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门鬼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棺门鬼事-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眨眼的功夫,冷七半个手臂已经爬满了一片。

    冷七的反应还是快的,几乎是下意识的抖开手臂蹬蹬退后了两步。

    可是那群蛇虫鼠蚁竟然没有尽头一样源源不断的涌出来。一旁的人群里已经有些骚乱。

    鬼市,每年的鬼市都不安生,总要死上几个人。若不凶险,也担不上鬼市的名头。

    所以,只是骚动了片刻,大多人反倒又看起了热闹,只是离得稍稍远了些,巫蛊难缠,这谁都知道。

    而那蛇虫鼠蚁商量好了一般,全部冲着冷七去了。

    土狗怪叫着跑过来抬脚就踩,冷七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夯货好了,踩哪里踩得完,况且蛊虫若能轻易踩死,那也不叫蛊虫了。

    这样的尸体,冷七是见过的,与张季襄土狗遇上那晚,便见识过一次了。

    想起了这些,便自然而然的又想起了那晚听到的话,冷七脸色异常的难看,喘着粗气。

    土狗催促着冷七赶快走,冷七咽口唾沫,说:“土狗,你去边上!”

    连推带踹的把土狗赶得远远的,冷七看了眼爬过来的密密麻麻的蛇虫,骂道:“真是身上的跳蚤,走到哪黏到哪,哪里来的鬼婆子!”

    骂归骂,冷七退后几步,手上便掐起了决。

    “任高护我,丁丑保我,仁和度我,丁酉保全。仁灿管魂,丁巳养神。太阴华盖,地户天门。吾行禹步,隐伏藏身。急令,敕!”

    六丁护身咒,相传自汉代方士便有役使之法,汉代方士常先斋戒而后召请六丁,而道书上,则是用符咒之法,祈襄驱邪,捍卫护身。

    又是一术,只把旁观之人看傻了眼,纵观前后冷七掐诀施咒,哪一个都是有着响当当名头的咒术,这六丁护身咒更是自古便有的咒术。

    反观那些平时仗着一两个小术皮毛而混迹世间的人,一个个脸上莫不是贪婪之相毕露,到最后却只能唉声叹气。

    六丁护身咒术成的一瞬间,那蛇虫鼠蚁仿佛遇见了天敌一般,再不敢往冷七跟前逼近一步,绕着冷七结结实实的围成了个圈。

    就在这时,人堆里三三两两有人出来,很快聚集在一块,多多少少竟有数十人。

    这些人,女多男少,中间几个都带了斗篷,蒙了面纱,衣着臃肿,男女难分。

    冷七唾口唾沫,沉着脸看着这些人一言不语。

    “嘿,是个好苗子!不过可惜了,今日且留这里吧!”

    听了这话,冷七憋得肺疼,自己何时成了香饽饽,走到哪怎么都有人要找自己。绞尽脑汁,偏偏想不出自己怎么能招惹到苗人,想来想去也只能是师父他老人家以前的恩怨。

    “小子,说,那张季襄和总把子去何处了?底下有什么?为何只有你一人出来?仔细交代,可落个好死!”

    为首的人看着冷七,再次说道。

    冷七猛地瞪大眼珠子,直勾勾的瞪着那戴了斗篷的人,连声冷笑道:“倒好!正愁没地方去找你们,自个跑出来了!小爷我一肚子憋屈事可找到正主儿了!”

    “你这是找死吗?”带斗篷的人指着冷七说。

    “你丫找抽!”说罢,冷七三两脚踹开几条最长的花蛇,两步跨了出去。

    见冷七毫不含糊的冲过来,把那群人看蒙了,这小子是憨还是傻?他可是一个人!

    冷七可不管这么多,跨到近前,扬起胳膊,“啪啦!”

    响亮的巴掌声。

    那人的斗篷被冷七一巴掌抽飞了去。

    只露出一张花脸面具来。

    时间仿若停止了。

    良久,人群里忽的响起一声怒骂:“我去!臭不要脸的!和尚,瞧见了没有?面具!丫的……可算逮着了……”

    这一声喊,仿佛把呆滞的众人喊醒了,连带着冷七面前那戴了面具的人,捂着脸不敢置信的指着冷七:“你……”

    六清和尚和李梦凯呼啦啦的牛一样撞倒了一片人从里面冲出来,指着那群人:“以多欺少!不要脸!真他娘的不要脸!”

    冷七回过头,撇着嘴,眼中却尽是笑意的看着头发不如往日整齐的李梦凯说:“姓李的,我和人打架,你一旁看戏,你这师兄当的可不合格!”

    李梦凯斜了冷七一眼笑道:“得了,这要是打架都打不过,我们一脉的山字脉那可就真废了!”

    正说着,六清和尚突然拿着胳膊肘捅着李梦凯的身子,缩着脑袋说:“完啦!我说你个二傻子,这下完啦,人家也来帮手了!完球了,今个和尚要跟你撂这了!”

    李梦凯随着六清和尚的目光看过去,人群里又走出三个人来。

    其中的年轻姑娘,笑的咯咯的,搀着那婆婆的身子:“奶奶,太有意思了……”

241章 曾有一念佛;今拜我为魔() 
精神上的痛苦,是**远远不能及的。

    六清和尚觉得自己要死了,紧紧闭起的眼皮子挤成了两个包,乌黑的大眉毛拧在在了一起,就成了一条川字型的小溪,冷汗豆一样一颗接一颗的蹭的鼻梁骨又痒又凉。

    可六清依然不敢分心,他的口中正念念有词:“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碍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波罗蜜心经被六清和尚一字一顿的念出来,可心中的万般邪念,却如雨后春笋,扎出了根,长出了芽,最后近乎撑裂六清摇摇欲坠的那道佛心。

    口中有一股腥甜,六清和尚却犹如未觉,只是指间的佛珠转动的更快了。

    所有人都知道,六清和尚遭了大难,再没有比即将崩塌的信仰让六清和尚这样的人痛苦的了。

    一样的道,却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一念向佛,一念向魔,说的便是如此。这样的对决,谁也插手不得的。

    没有来由的扈气,随着脑海中血红色的增加不断变大,当脑海中那缕金色被吞噬的只剩一丝的时候,六清和尚拨动念珠的手指忽的不受控制的加重了力气,那串念珠噼里啪啦的散在地上。

    六清和尚只来得及喊出一句:“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就安静了下来,那僧侣不知为何,竟也原地盘坐了下来,入了定一样。

    镜由意,意由心。

    此时的六清和尚脑海中便有一面镜,不过,这镜,却是借那邪僧的意,生在了自己的心中。

    六清和尚从那面镜中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山,山顶未化去的雪与山下新绿了的树,青白相间,甚是美丽。

    同样,他也看到了那个极为眼熟的僧侣。

    天应该不算太冷吧,因为那僧侣只穿了半身衣,古铜的肌肉凝成块,再披上那不短不长却异常黑的头发,这邪僧,竟也曾是个美男儿。

    清晨的太阳,总算从山尖儿的雪白上露出了脸,红得像牡丹。

    有人提着裤腿踏溪而来,大老远的就冲溪水边的竹屋喊:“梵志,梵志(佛经中对佛家之外出家人的称呼)……”

    那竹屋,简单的干净。

    梵志赤着脚走出屋,看着来的人说:“溪水清凉,却难免惊扰早起的鱼儿。溪涧有石,何不踏石而来?”

    来的人有些急,带起水花三两步踏到梵志跟前,说:“哪里有人的性命要紧!烦劳梵志下山,救人性命!”

    那人走后,梵志溪水里洗了脸,净了手,笑看了片刻水中的鱼儿,便合掌拜了拜大山,踩着碎石下山去了。

    山下人家,在那三里桃花深处。

    见梵志出现,有人高呼:“梵志来了!梵志来了!为梵志让出路来!”

    慌乱的人群终于稍显安定,恭敬的请梵志入了屋内。

    木床上,一少女昨日采药回来之后便面色阴暗,昏迷不醒。时不时发出两声怪叫。床边女孩父母泣泪俱下,求梵志救自己独女一命。

    梵志看了木板上少女,面色有些沉,说:“山精野鬼缠身,我一梵志,空有救人之心,只怕无能为力!”

    围观之人说:“梵志不妨试一试!”

    梵志道:“除去屋外桃花,为我沽酒三斗,只等今夜月圆,时机若过,梵志有心也无力!”

    桃花没了,月亮出来了。

    梵志吃了斋饭,饮酒一斗,携剩下两斗入了少女屋内,对屋外人说:“月色散尽之前,谁人也不可进来!”

    夜近三更,屋内传来少女呼父唤母的哭声,又有呵斥声传来。

    这等情景吸引了一年迈行脚僧,问清楚了原因,行脚僧便站在人群之中,看着眼前这一切。

    山间雾起时,屋内争斗声停止,窗畔有一只通体乌黑的狸猫一窜而过。

    梵志推开门,面上尽显疲劳之色。

    告别人群,径直上了山去。

    山路之中,梵志忽然停下,借着月色冲身后跟随自己的老僧言道:“山下人家斋饭具备,荒山之上,梵志只有溪水解渴,山风裹腹,不足以待大师。”

    老僧笑道:“清风山泉,正好洗去我一日奔波之苦,散去我一路劳累!”

    竹屋内,一盏幽灯,两杯清茶,老僧笑问梵志:“世人常说,梵志之恶,十恶不赦,梵志之善,善中三分怨。你明知那山精野鬼造诣在你之上,却依旧没有坐视,此为何?”

    梵志饮尽一杯茶水,合十掌心,说:“梵志欲求佛门而无路,却极向往佛祖割肉喂鹰、菩提顿悟、拈花一笑之境界。这山间鸟鱼,梵志尚且怜悯,救人于苦厄,仅梵志心中慈悲由心而已。”

    老僧神色开朗,取下背上行囊,置于梵志面前说:“你以溪水山风清茶待我,无以回报,唯有一身向佛之衣钵赠给你!”

    梵志低头谢过。

    老僧于梵志剃了度,笑道:“愿你守本心。”

    清晨,老僧离去。

    岁月辗转,三月又一旬。

    老僧离去之后,梵志每日颂那老僧留下的经书,早晚奉香拜佛,一日不离那竹屋。

    那日山中有雨。

    梵志被山下人家五花大绑绑下山去。

    少女有了身孕。

    梵志有心辩解,却无人容他辩解。

    梵志大声说:“酒为粮精,我饮斗酒,山精不敢近我。山精修行不易,我欲让它悔改,并无赶尽杀绝之念,月圆之夜,地精月华,山精方能有一条生路。桃花驱百邪,不砍桃树,山精必死……”

    可无人听,人群疯了一样押着梵志,任那雨水打在梵志身上,山风吹在梵志身上。

    到了山下,少女已悬梁自尽。

    雨停之时,梵志已被棍棒至死,弃尸荒野。

    少女被埋葬了,梵志之魂,守着少女之坟墓,坟中少女的肚子里窜出一只狸猫来,看了两眼梵志的尸体,转身要走。

    梵志问狸猫:“我不忍心害你,你却为何反过来害我?”

    狸猫只是睁大了鬼火一般的蓝眼:“我百年道行,因你伤去十之三四,你死不足惜!”

    梵志的尸首烂了、干了、化成黄土了。

    梵志心中终有了怨气,可那老僧的话却一直不敢忘,守本心!守本心即可。

    老僧终于再次回来了,路过山脚下那片人家,问:“山上梵志可在?”

    有人答:“乱棍打死了!”

    问清楚了缘由,老僧拂袖大怒而去,骂道:“梵志之恶,十恶不赦!虚伪卑劣,死不足惜!”

    梵志听得真切,这,是那老僧说的话……

    一夜过去,那片人家,再无一人。只有森森的白骨。

    梵志丢掉手上的狸猫,吐了吐猩红的舌头,笑看苍天道:“世人皆于梵志有偏见,只见心中大恶不见善!慈悲为佛,虚伪而已!当饮尔等其血、食尔等其肉、挫尔等其骨……拜那真佛,不如拜今我为魔……”

    ps:这章,写的!好累……

245章 雪山里的脚印() 
冬日的天黑的早。

    狭窄的山路不好走,大雪盖住了路上所有潜在的危险。

    所以,冷七已经不敢再坐在车上了。

    牵着驴走了一下午,皮靴密不透风,即便是趟在雪地里照样出了一靴筒的脚汗!

    这时候没有一个能提供足够温暖的落脚点的话,是绝不能停下来的。一旦停下来,脚上的汗水碰上干冷的空气只会片刻间让你的脚丫子感受到彻骨的冰凉。

    洛篱要替冷七赶会儿车,被冷七骂了回去!

    爷们还没死,哪轮得到女人来受苦!说出去还不丢死个人!

    眼看天色越来越黑,入眼处,山是白的!树是白的!路,也是白的。

    眼睛有些酸痛,冷七知道,这是对着雪山看了太久的缘故。

    而厚厚的大雪唯一的好处就是,夜间为数不多的光线投在雪地上显得更加的亮。

    狠狠的灌了一口烈酒,脸上冰凉,胃里却翻滚得灼烧感!

    驴子突然不走了,四只蹄子不停的在原地踏步。翻着嘴唇吐出一口又一口的白气。

    动物对于危险的警觉性是人远远比不了的。这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本能,而人类的这种本能,早就消失在农耕社会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了。

    冷七将装着酒的水壶塞在腰间,示意洛篱老老实实的趴在车上别动。

    刚往前走两步就有淡淡的血腥味传过来。小心翼翼的踩着雪绕过一块巨大的石头,冷七长吐口气,拍着心脏暗道了声“谢天谢地!”

    只因为前面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面,一只斑斓大虎,正低着头为已经死去的熊瞎子开膛破肚!

    一猪二熊三老虎。可冬日的熊瞎子是要冬眠的。

    通常情况下,这些猛兽谁也不会惹谁,彼此间都是半斤八两,谁也讨不着好。王不见王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总有特殊的时候。比如现在,大雪看来下的太久了,老虎找不到食物,饿红了眼只能打冬眠中熊瞎子的主意。开膛破肚,挖心掏肺!

    冷七心想,屯子里老猎户常说的偷心肝的老虎便是如此来的吧。

    冷七不是武松,干的了鬼不见的能对付得了老虎。

    所以,暂时是走不了了!

    这时候走过去,驴子会死掉,自己最大的可能就是死后变成老虎口中的伥鬼!

    冷七万分感激这熊瞎子!熊瞎子血肉的腥味遮住了老虎的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