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大明-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严尔珪一直都在关注着张雷的一举一动,所以张雷的到来他已经知道是为了什么了,将张雷请进了自己的书房,他开口说道:“接下来你是准备怎么做?”

张雷说道:“很简单,开始贴出告示,愿意出工修建皇陵的就来你这里报名,然后可以住进我提供的地方。给他们吃的穿的,他们只要去做工就好了。”

“这并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而且我相信大家都会很乐意这么做的。”严尔珪说道。

张雷又说:“但是这只不过是对年轻人来说的,我希望十岁以下的小孩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得到我们免费的救护。”

说到这个,张雷原本以为严尔珪也会一口答应下来,却没想到他迟疑地说道:“恐怕你的这个想法不太好实现。”

“为什么?”张雷问道。

严尔珪说道:“很显然。这些人都没有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判断他们的年龄。”

听他这么说,张雷也觉得有道理,于是问道:“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严尔珪说道:“我们的要求不要那么硬性规定,也就是不要直接按照一个标准来事实。比如说我们可以让看起来年富力强的人去工作,而那些虚弱的人。不管他们是多少岁,只要是没有办法工作的人,我们都可以让他们先住进来。”

“大人的这个想法很好,那就从现在开始做吧,我想提前一个时辰,就会多出好多人来得到实惠。”张雷也觉得严尔珪的办法很好,于是说道。

严尔珪马上就去拿了笔墨纸砚来,和张雷一起起草起告示来。

一夜之间,所有能够贴告示的地方都贴满了严尔珪下发的告示,最上面的以工代赈四个字最为醒目,然后就是写明了以工代赈的具体实施细则。附近的人都围拢过来看热闹。

“每一天可以领到干粮一斤,提供住的地方,有这么好的事情?”一个读书人模样的年轻人将这告示的内容看了一遍,不可置信地说道。

旁边一个大汉不认识字,急得抓耳挠腮,听他这么说更是心急如焚,赶紧抓了抓他的手臂说道:“我不认识字,上面说了什么?赶紧告诉我们呀?”其他的人也是满脸期待地看着这个读书人,显然也和这个大汉一样不认得几个字的。

读书人的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要不是现在形象不允许,他还非得搔首弄姿一番不可了。他清了清嗓子,如同私塾里面的先生一般,给大家说道:“这上面说的是,锦衣卫百户大人张雷为我们提供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我们去做工修建皇陵就能够享用这些东西而不缴纳一点钱,那些生病了的还可以提供不要钱的医治。地方就在城外的半山腰上面。”

“有这样的好事?可不是骗人的吧?”大汉睁大了铜铃一般的眼睛问道。

读书人显然对于怀疑自己很不满,冷哼道:“这上面还有官府的落款,谁这么大胆敢在中都伪造官府告示?”

“那太好了,我们赶紧去报名啊,能够有的吃有的住,做多少工都行啊,我可是受够了这个雨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得担心会不会被水冲走。”大汉扯着嗓子喊道。

他旁边一个同样牛高马大的人笑道:“你还睡得着,那算是不错的了,老子每天晚上都是坐在屋檐下面看雨度过的啊。”

大家一边笑着一边往报名的地方走去,逢人就说。渐渐的组织齐了一批很庞大的队伍。

来到指定的地方,果然见到了半山腰上面连绵成片的难民营。大家顿时就都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突然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加快了脚下的步伐,生怕慢了一步就赶不上一样。

在山脚下已经设置了一圈栅栏,数十名士兵全副武装地站在后面,手中弓箭长枪齐备,毫无疑问的,若是有人硬闯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武器朝大家招呼过来。

大家纷纷停下脚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中间有人议论道:“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好心的,看,现在就拦着我们不让进了吧,我们现在怎么办?难不成就在这淋雨?”

另外一个人说道:“就是就是。要不咱们直接冲进去,反正这样的鬼天气,在这里呆上一个时辰,恐怕也会……倒还不如拼一把,里面有吃的有穿的,就算是死也死得体面点。”

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扩大到了在场所有的难民中间,就在这个时候,几个人从难民营那个方向往这里走了过来。大家逐渐安静了下来,蔓延期待的看着这几个人。

张雷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有第一批难民到这里来了。于是就在罗德曼教官和几个衙役的陪同下走了过来,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难民。他都难免倒抽一口凉气。

到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房子里面,张雷对罗德曼说道:“你去和他们说说吧,把人一个个放进来,进来的人就带到我这里来签字画押,然后就带他们先去休息。”

罗德曼点点头,然后就出去了,过来一会儿,进来说道:“好了。”

就在他说完话之后,一个彪形大汉就出现在了屋子外面,隔着一个窗户和张雷对望。张雷说道:“告示上面你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明白了,不就是做工嘛,能够换到吃的穿的,做啥都行。”那彪形大汉说道。

张雷点点他偶,递给他一张便笺,上面写着一份契约,张雷将契约递到他面前说道:“这是我提供吃住和你做工的证明,你签个字,不会签字就按手印。”

“好勒。”彪形大汉高兴地答应了一声,然后就沾了印泥,然后按下了手印。张雷说道:“好了,有人会带你去休息的,休息两天就上工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张雷就将他们这些人一个个地放进去,忙活到天黑的时间实在是没什么力气了,于是就让罗德曼来。原本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让这些难民明天再来的,但是张雷说不能让百姓晚上在这里受罪,于是通宵干活。这话不知道是谁传到了外面难民的耳朵里面去,顿时开始对张雷歌颂起来,直说是上天派下来的好官,清官。

将这批难民全部安置进难民营里面,容量已经很大了,张雷不得不让张家第一卫队的人继续扩建难民营。

同时,徐家营那边也开始被他调动起来,工厂里面生产的水泥和石灰还有砖块被一车又一车地运送了过来,相比较于修建船坞,目前修建堤坝解决黄河决口的问题才是正经。

过了几天的时间,第一批水泥石灰陆陆续续抵达,张雷觉得可以让第一批人出工了,于是便去组织人手。

张雷的这些新式材料让大家大为惊奇,张雷只是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是巢湖徐家营出来的,就是自己发明出来的建筑材料,比夯土什么的要牢固不知道多少倍。于是大家对于张雷的形象开始有了改观,很多人对于他口中的徐家营也开始向往起来。

张雷作为锦衣卫百户,也是要定期往工地上面去监工的,但是张雷却坚持每天都和难民们一起上工地去做工,大家都认为他身为锦衣卫百户,这样做是掉身份的事情,但是他每次都笑呵呵地说这是与民同乐。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张雷的名字很快就在大家口中传播开来了,对于他的这种行为都是大加赞赏。

石灰水泥的凝固时间不长,只要修筑的地方暂时先用东西遮盖起来避免被雨水冲刷,过几天就能够非常牢固了,所以工期的进度也很快。

这一日早朝,崇祯还是和往常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问起了中都凤阳的情况,那里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黄河决口朕已经下了旨派人解决了,还有修筑皇陵一事,根据锦衣卫上报的情况说也进展顺利。朕听说最近有个叫做张雷的年轻人十分了得,不知道你们谁有他的消息?”他开口问道。

对于张雷,朝堂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礼部尚书徐光启更加有发言权的了,他鞠了一躬,说道:“启禀皇上,对于这个张雷,老臣略知一二。”

“哦?徐爱卿知道?快给朕说说。”崇祯兴奋地抬了抬手,意思是让徐光启起身。

于是徐光启便将张雷从徐家营的故事开始说起……

(这个月每天一章五千字,下个月开始每天两章一万字,现在在构思新书,所以进度需要调整,见谅)

第一百一十二章正七品把总

当然,张雷并不知道他现在的所作所为被多少人所知晓和关注,当然,这或许也是他有意为之,到底是如何,除了他自己以外恐怕谁也说不准确。

正所谓人心难测,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更不要把自己对一个人的理解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只会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又或许,世界上最真实的都是最简单的,张雷这么做,目的也或许是最单纯的,仅此而已。

事实到底是怎么样,谁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现在不可否认的是,张雷的名声已经传到了皇宫里面,传进了崇祯皇帝的耳朵里面。

“老臣知道的也就是这么多了,还请皇上原谅,这都是老臣爱才心切,纵容他了。”将张雷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徐光启身子有些抖动地双腿跪了下来。

他今年已经七十岁了,按照历史记载,他死于崇祯六年十一月初十,现在已经是崇祯六年四月了……

崇祯对于徐光启是十分尊敬的,见他跪下来,顿时起身跑下龙椅来亲自将他扶起,说道:“老爱卿你这是干什么?朕又没有说你什么。朕也知道,你这一辈子都在钻研那些科学,现在遇见一个如此出色又和你观念相同的年轻人,爱才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又何罪之有?再说了,看看他现在的表现,可是比那些光知道吃粮饷不干活的官员们要强太多了,朕应该奖励你才是。”

徐光启站起来说道:“皇上心怀天下。广纳英才,实乃明主。”

“你怎么也学学着他们拍马屁了?好了。这个年轻人朕也会关注的,希望他能够给朕带来惊喜。好了,不说他,接下来咱们……”

朝会继续开着,张雷那边的工作也还在继续,大量的难民涌入,导致修建的材料和难民营住宿饮食问题都跟不上,张雷不得不往松江府发信派人过来。这才稳住局势。

对于灾民的问题,张雷向来是十分宽容的,但凡是自己能够照顾到的,他都尽量照顾到了,这些都被罗德曼看在了眼里,按照他的话说,张雷这种行为就是一个标准的典型的烂好人。

这一日早上。又有一批难民过来,张雷才刚刚出门准备到工地上面去,从住宿的地方出来,难民营要出工的人都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待会儿张雷就要和他们一起上工地。

从张雷住的地方到前面整个难民营的区域的唯一出口还有一段距离,从他这里刚好能够看到下面的全貌。这个时候的雨已经渐渐小了,下了这么多天也终于有了要消退的迹象了,张雷看到栅栏外面又多出来几十个人,看起来像是灾民。不过他一路下来却没有看到一个灾民被放进来,这是不合常理的。因为他已经规定了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来求助的,签字画押之后都可以进来。

随着他们越来越近。终于听到了,下面的一群人都争吵了起来,张雷不由得有些疑惑,于是走过去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今天安排轮值的是一个叫做乐秋的小伙子,他在张家第一卫队里面算是比较卖力的一个,因为肚子里面还有点墨水,所以张雷叫了他和另外几个人轮流来做这个事情。

“张老板,这么早就下来了。”乐秋说道。

张雷看了看外面依旧吵吵嚷嚷的人群,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乐秋回答道:“张老板,他们都是想要进来这里面的。”

“那还不快点让他们进来?”张雷有些愠怒,如果因为下面的人设卡而将人拒之门外,若是这事情传了出去,那这一阵子的事情都算是白做了。

人就是这么传奇的一种生物,当你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接济他们一把他们就对你感恩戴德,但是如果你不继续接济他们,却会被各种咒骂,好像你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一样,但是他们却从来不会去想,这东西本来就是你的,你可以决定他的用途和归属,而不需要向任何人回报。习惯真的是很害人的东西,它会让人们将帮助和友好视为理所当然的给予。

看到张雷似乎有些生气的样子,张雷心中也有些不安,和张雷相处久了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容易生气的人,那也就意味着他一旦生气了事情就已经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地步了。

“张老板,我们已经将这里能够建造房屋的地方都已经建造完了,而且人也已经住满了,实在是没有地方再给他们住了啊。”乐秋苦着脸说道。

张雷都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听他这么说,不由得往后面看了看,确实是半山腰上面已经把所有能够安置灾民的地方都全部占用了,如果人数到了的话那确实没办法继续安置更多人了。

“那就再给我造,在这平地上面造,现在雨已经渐渐小了,我预测过不了多久雨就会停下来,现在洪水已经在消退了,制作一选择建造在这里也是因为这里是一片坡地但不高,不会有泥土滑下来的危险,现在就在这地方造也是一样的。总而言之,不管怎么说一定不能够将任何一个来这里求助的灾民拒之门外。”

张雷的选址也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这里地势比较高,但是也是相对于平地来说的,充其量也就算得上是一个土包,在这样的地方是绝对不可能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因为根本就称不上是山。所以张雷才放心大胆地在这里建设灾民安置点,就算是之前雨水最大的时候都没有发生过问题,现在雨水逐渐小了起来,那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更加微乎其微了,因此张雷才让人在平地上面建造灾民安置点。因为这已经基本上宣告绝对安全了。

既然张雷已经下了这样的命令,乐秋自然也不会违抗了。他开始放开一点点栅栏,仅供一个人通过的,然后让他们签字画押,不一会儿的功夫,这几百人就全部进来了。

张雷说道:“好了,大家听我说几句。”

人群本来是吵吵嚷嚷的,张雷接连说了几句,再加上旁边的人帮腔。大家也都安静了下来。

张雷说道:“我就是张雷,我希望大家进来之后要遵守规矩,服从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