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正的差距是1目半!

不过最起码在表面上看来。在哈尔滨举行的两场擂台赛的比赛,都是以白胜四分之一子收场。

李小强静静的走出对局室。

“终于结束了!终于还是没有冲到超一流棋手的面前。”

李小强本来以为自己输棋后会很难受。不过这次好像没有。和输棋的痛苦相比,遗憾的心情更多一点点。

遗憾的心情还不是最多。更准确的说,李小强此刻心中,被另外一种强烈的欲望填充。这是一种迫切提高自己围棋水平的欲望!

李小强的脑海里,一一闪过自己今年参加的所有职业比赛。从中国天元赛到本次中日擂台赛。李小强感到很幸运,在这个年代,自己居然还参加了13场高水平的职业比赛。

李小强认为,当自己接过职业三段证书的时候。自己其实还不算一位真正的职业棋手。只有到了现在,自己才真正的认识到什么是职业围棋。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迫切的想提高自己的水平。

李小强向远方眺望。周围的人都看着李小强。聂旋风,藤泽秀行,刘大锤,张志东他们都在看着李小强。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是的,没有人知道!当然没有人知道!

只有李小强自己知道。

他知道,明年,就在明年,将是围棋的一个新时代。围棋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我一定会做好准备,我一定不会错过的!”

李小强重新上路。

176。第176章 新的开始

“日中擂台赛哈尔滨站的比赛已经结束。日方山城宏九段终结了中方李小强三段的5连胜。和很多棋迷一样,记者也有“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擂台赛进行到现在,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擂台赛的前面一个阶段,毫无疑问,唯一的主角就是中方的李小强三段。对于这一点,恐怕没有什么人会提出异议吧。他的比赛已经结束,不过他带来的冲击,他在棋盘上展现出来的丰富内涵,他身上的神秘光环。将成为围棋界的一个话题。不!也许说话题有点轻了,更准确的描述,这应该是一个“现象”。没错,围棋界的李小强现象!他的表现,确实是现象级的。”

“记者一直试图勾勒出这位神秘少年的完整形象。把他的真实面目展现在广大棋迷面前。不过很可惜,记者绝望的发现,哪怕是到了现在。以本人的水平,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判断清他的真实实力。为了完成杂志社交给的任务。当记者硬着头皮,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记者突然发现,这个问题好像一点都不重要!”

“是的,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重要!为了证明我不是在狡辩,正好我手头上有关于这位中国少年的简单经历。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他的围棋之路吧:”

“15个月以前,中国少年第1次和职业棋手交手,他的对手是中国的陈超越九段。那个时候,陈九段让他两子!”

“10个月以前,中国少年面对的是大竹英雄九段。无论我们找多少理由,我们必须承认,按照那位中国少年自己的话来说。大竹先生让先确实没有赢他。”

“5个月以前,中国少年面对中国的2号人物马小飞九段。三番棋1比2输了。棋虽然输了,在这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那个三番棋中,中国少年曾经屠了马九段一条超过100目的大龙。而且在那个三番棋最终的快棋决胜局中。中国少年是被马九段逆转,半目逆转!”

“到了现在,好像就不用多说了吧。日本围棋精心构筑的“老将防线”,被一位12岁的中国少年一举冲垮。虽然里面有很多意外的因素,不过我们还是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事实!”

“我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知道我的意思了吧。任何关于他棋力的判断,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一个笑话。记者回避这个问题,就是记者不想成为一个笑话!和这个相比,他的进步速度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

“大家见过这样的进步速度吗?好像没有吧,记者就这个问题也采访了很多围棋界的著名人士。11岁就成功入段的赵治勋九段就说:和这位中国少年的进步速度相比,自己完完全全就是一位笨小孩。”

“赵先生当年刚来日本的时候,被誉为韩国神童。他的入段速度和升段速度是曾经创造记录的。创造记录的赵先生在他面前都还是个“笨小孩”,那么在围棋界,还有什么人可以和他媲美吗?更重要的是,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的一位中国同行曾经开玩笑似的跟我说过。那位神秘少年曾经告诉我的中国同行,他修炼的是一种更高深的围棋。和很多人一样,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只是当玩笑听。可是现在不一样,我现在隐隐觉得,他不是在开玩笑,他修炼的可能真的是一种更高深的围棋。因为我想起一个人,一个学棋经历和他类似,进步速度差不多也能和他媲美的人。这个人,就是“昭和之棋圣”,这个人,就是吴清源吴先生!”

“吴先生13岁刚到日本的时候,被当时的日本围棋界定为三段。其实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吴先生,他的棋力应该不止三段的。最起码当时吴先生的师兄,日本围棋界的“天才宇太郎”四段,当时和吴先生对阵就胜少负多。”

“一直以来,我们仅仅注意到吴先生的围棋天赋,注意到他在日本的成长。有多少人想过,他在13岁的时候,怎么就达到了那么高的水平呢?仅仅是因为他的围棋天赋吗?我看不一定吧。和这位神秘少年相似,他们年幼的时候都是学习中国古棋出身。这个,很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和大家说实话,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我根本无法接受。被我们一直鄙视,被我们一直看不起的中国古棋。。会是“更高深的围棋”吗?一直到现在,我也不会承认这种说法。我的内心很想反驳,我找了很多条理由,想要反驳这种说法!”

“很可惜,当我信心满满准备反驳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做不到,我确实找了很多理由,找到了日本围棋的很多优点当做自己的理由。可惜我依然无法反驳,那是因为,我对中国古棋一点都不了解。由于“座子制”和“还棋头”的原因,中国古棋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围棋。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谁又敢随便反驳呢?起码我不敢,我不敢信口开河。”

“到底是不是更高深的围棋?我的内心不会承认,我也不敢反驳。这就是我的态度。这个问题有答案吗?暂时可能还没有吧。不过大家不用着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看到这个答案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位中国少年。没错,要解开这个谜团,钥匙就在那位神秘少年身上!”

“在他的对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围棋天赋也许不算顶级,他的围棋思想也远未成熟。他的很多奇思妙想更多的是靠“灵光一闪”。不过有一点我毫不怀疑,他一定能够迅速成长起来。等他成长起来以后,就是解开这个谜团的时刻。”

“这一天要等很久吗?记者也不能确定。因为大家都知道,围棋水平越高,想取得突破就越难。围棋界也有很多例子,有很多棋手在年轻的时候进步迅速,却终生无法取得突破。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了天赋,机遇等等综合因素。不过我有一种感觉,那位中国少年,是一定能够不断突破的,是一定能够不断成长起来的!”

“这只是我的感觉,我也说不出什么理由。要说理由,可能藤泽秀行先生说他具有“一流胜负师的气质”算一个。除了这个,当我想起那位神秘少年的时候,有两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两个画面是如此的让我印象深刻,让我忍不住当成自己的理由。”

“第1个画面,是他战胜大平先生后,他走出了对局室。刚走出来的那一刻,他显然还沉浸在棋局中。外面迎接他的是为他欢庆的棋迷。他经过短暂的错愕后。。。我一直在边上观察,我无法描述出那个画面。我只能说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他是那么自然的融入到周围的人群中。同时他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是的,与众不同!他穿过人群,哪怕是在夜晚,他也像是在闪闪发光。”

“第2个画面,你他输给山城宏先生后,同样是他走出对局室的那一刻。他面无表情,他极目远眺。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我只知道,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坚定,看到了决心。他是想看到他的未来吗,还是在寻找通往未来的道理呢。。。”

“我的感觉是不是正确,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日本围棋界都很愿意看到他的成长。最后,用我们日本围棋“新人王”依田基纪的原话来作为文章的结束语吧。”

“李桑很强,真的很强!衷心祝愿他迅速成长,他每成长一分。我们日本围棋界于之战斗到底的决心也将增强一分!”

“棋道”杂志首席观战记者的文章一经发表。再次冲击着整个日本棋坛。关于李小强的话题再次成为日本围棋界最时髦的话题。

“哼,那个怪物,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这个是不是某花季少女的真实想法呢?

话题的主角当然不知道日本发生的一切,他什么都不知道。国内的媒体当然也在夸李小强。不过李小强一点都不关心。

咱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自家的孩子是不好乱夸的,所有真正关心李小强,爱护李小强,把李小强当自家人的媒体。夸起来就有点像隔靴搔痒,点到为止,让李小强很不满意,很不过瘾,认为没有夸到点子上。

至于其他媒体。。。李小强会去关心吗?

李小强对这些不关心,他现在关心什么呢:

“大宝,大宝,你快点过来,你摆上4个子让我砍你一盘。。。什么?你有事?你能有什么破事,快点过来。你要是同意下,我以后就不叫你小黑了。。

177。第177章 “六超”就是中坚棋手

擂台赛的比赛结束后,李小强回到了家乡。到底是留在京城还是回赣源呢?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李小强稍稍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做出来回家乡的选择。

李小强现在要留在京城不是不可以。国家队不好说,现在国少队已经成立了。常韧圣他们现在就在京城。李小强要进国少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这个时候是叫“少年集训队”。按照李小强的表现,他就是进国家队也是迟早的事。

坊间传闻,就因为李小强的事,罗教练和国少队的吴总教练已经快掐起来了。按照吴教练的说法,李小强当然算是国少队的人。国少队队长一职都给李小强留着呢。无论他水平多高,他毕竟才12岁吧。李小强不进国少队,那谁进国少队?

对于吴教练这样的说辞,罗副总教练那是相当的嗤之以鼻。什么叫“论资排辈”,你这就是论资排辈。你这个是旧脑筋你懂吗?我们搞围棋的,当然要唯才是举,当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这样做,我们怎么赶超日本围棋。小强现在都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了,他当然有资格进国家队。

罗教练把“抗日英雄”这样的牌子都抗出来了,吴教练当然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并不是没有反击的机会。行啊,算你罗教练说得对,我也不跟你争了。不过你也不能只是在嘴上说说吧,你有本事,你就帮小强解决编制问题呀。这个问题不解决,小强怎么来说还是算国少队的吧?

说到“编制问题”,罗教练哑口无言。“中国国家围棋队”,包括后来的“中国棋院”。按照我们国人的说法,这就是一个“事业单位”。它是有主管部门的,它的“主管部门”还有主管部门的。

在很多人看来,“国家队成员”,这本身就是一个身份问题,是一个编制问题。围棋水平?围棋水平和编制有关系吗?编制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考虑编制的时候,水平恐怕只能作为参考吧。而“编制问题”,就是很多人的奶酪。又有多少人能动他们的奶酪呢?

罗教练显然没有那样的本身,他动不了别人的奶酪。别说为李小强争一个“编制”了,就连聂旋风那么牛逼的人。他碰到“编制”也没有丝毫办法。

当时聂旋风是国家队的总教练。“总教练”肯定是有一定的行政级别的,按照“惯例”,聂旋风类似于“技术干部”,技术干部在级别上肯定是要比行政干部低一点的。

聂旋风后来被称为“聂棋圣”。这个棋圣的称号,是围棋的主管部门“授予”的。在普通人看来,“棋圣”是围棋界的至高荣誉。他们也不想想,他们怎么就有资格“授予”这样的至高荣誉呢?中国历史上的“诗圣”,“书圣”,“画圣”,是谁授予的吗?

换一个角度说,他们宁愿把这样的“至高荣誉”随随便便就授予别人。在“编制问题”上呢?这个才是他们的奶酪,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丝毫不肯退让半步。聂旋风的“行政级别”终生没有进步半级。

到了后世有很多人认为,聂旋风这个“棋圣”,恐怕还没有常韧圣那个“韧圣”值钱吧。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棋圣”是被授予的!是没有资格授予的人“授予”的。而“韧圣”呢?虽然只有一部分棋迷这样叫,虽然影响力也不大。不过毕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认可。

这就是最主要的差异,一个是“授予”,一个是“认可”,谁高谁低?

李小强选择回家乡,当然不是在纠结于什么编制问题。重生一次的人,对这样的问题看得很淡。他现在的心思,主要放在怎么有效提高自己的围棋水平上。

在罗教练他们看来,要想提高围棋水平,那当然是首选京城。京城的学棋环境多好啊,各种资料和信息最齐全不说。就拿李小强来说吧,他回赣源,那当然是赣源围棋第1高手。周围没有什么对手。要想涨棋,有对手的磨砺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像李小强这样的水平,明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留在京城,周围一大帮围棋高手,耳读目染之下,想不提高都难。

罗教练的看法当然很有道理。哪怕一直到了后世,想要提高自己的围棋水平,都必须想方设法留在京城。所以李小强当时犹豫了一下,留在京城确实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仅仅是犹豫了一下,李小强还是决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