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5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李石佛则不同,他的很多棋,手段看上去非常平常或者怪异,但经常让人无法评判其中的好坏。这是因为他的很多招法,经常涉及到各种形势判断,不弄清楚他是怎么判断?自然不清楚他的一些棋是什么意思。

比如他刚刚在中腹的这步“呆并”,就是典型意义上的李石佛风格。

这步棋的作用非常单一,就是在中腹简单围空,用一种最安全,最看得清的的方法在中腹定型。

大家都知道,下棋是需要讲究效率的,“单纯围空或者破空一般都不会是好棋。”可能很多初学者都听过这句话。李石佛这步棋好像就违背了这个棋理,形状呆板,左右单一,所以马小飞才会“第1感不是好棋”。

但因为这步棋是出自李石佛之手,因此哪怕像马小飞这样的高手也不敢轻易好坏。

时间一点一滴的往前走,到上午10点左右,张大记者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我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石佛这步棋应该是步好手了。”

观战室所有人都看了张大记者一眼,所有人都觉得张大记者说了一句废话。因为现在一个简单事实:比赛是从9点开始的,现在已经过去1个多小时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任何新的棋谱传到这里。

换句话说,李小强已经长考了一个多小时,如果他不是感到棘手,如果他不认可李石佛这步棋,他现在需要这样做吗?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往前走,到了上午10点半钟,李小强依然坐下对局室内一动不动。他到底感受到什么样的危机呢?

围棋中的判断一般很难说清楚,尤其是中腹的定型和判断,更是公认的超难技术。如果是在边角,还可以用“手割”之类的方法来判断,但是在棋盘的中腹呢?由于“千古无同局”,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判断起来当然非常难。

但是对于李小强这种高手来说,他还是可以找到参照物的,他这种参照物,就是在这之前他自己设想的“预案”。

在一盘围棋比赛中,即便是李小强这样顶尖高手,他也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料敌在先”的,碰到一步之前自己没有想到的棋,到了李小强这个级别,判断这步棋好坏唯一的标准,那只能是自己之前设想的“预案”。

高手行棋肯定不可能是走一步算一步,尤其是中盘阶段,在下每一步棋之前,肯定会设想对手将如何应对。如果碰见出乎自己预料的招法,那当然没有什么好慌张的,条件反射就会进行一番对比,看看是对手的招法更好,还是自己设想的方案更佳。

时至今日,可以说每当李小强碰到这种情况,对手的“好手”,“妙手”自然遭遇不少,但不如自己“预案”的下法却更多,这也是李小强牢牢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今天,面对李石佛这步中腹“呆并”,李小强却发现自己碰到麻烦了。

因为他经过一番对比以后,发现李石佛这步棋,确实要比自己之前的“预案”更好。这步棋要好多少呢?说起来好笑,只有区区2目棋而已。

但是这2目棋,是李小强绝对无法忍受的,因为这2目棋,李小强不惜投入大量时间也要找到解决办法。

今天这盘棋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是一盘“细棋格局”。在李石佛下这步棋之前,李小强虽然判断自己优势,但好得极其有限,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李石佛刮走2目,李小强当然不肯答应。

如果是面对其他棋手,在苦思无良策的情况下,李小强也许会选择妥协妥协,然后在后半盘寻找机会。但李小强深深知道,面对李石佛这种方案就不行。后半盘本来就是李石佛的强项,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让他起势,那这盘棋多半就凶多吉少。

这就是李小强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长考的原因,他必须在中盘阶段就找到解决方案。

只是,李小强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吗?

时间继续一点一滴往前走,上午11点,李小强依然在对局室一动不动,上午11点半钟,李小强的长考还在继续。

观战室出现两种反应,马小飞面露苦笑:“这个小强,这让我下午的棋怎么讲。。”

张大记者却满脸激动:“小强长考!小强长考重现江湖。。。”

那么作为李小强的对手,这盘比赛的当事人李石佛是什么反应呢?

当李小强刚开始长考的时候,李石佛气定神闲,优哉游哉。

当李小强的长考进行了1个小时,李石佛面露迟疑,表情迷惑。

当李小强的长考进行2个小时,李石佛面色微变,坐立不安。

尤其是当李小强长考了2个半小时,也就是上午11点半钟,李小强准备落子的时候,李石佛无意中看到李小强的表情,他心中一凉。。。

李石佛发誓,李小强的这幅表情,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讨厌的表情之一。因为李小强这幅表情,是代表他已经找到解决办法,可能下出妙手的前兆!

李小强落子了,李石佛定睛一看,这是非常普通的一手,并且这步棋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不过因为李小强刚才那副表情,李石佛迟疑着不敢落子。

随着时间流逝,直到上午的比赛结束,李石佛一直没有落子。

因此在本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第7局比赛中出现奇葩的一幕:在整整3个小时的比赛时间,棋盘上只增加了一手棋。

在上午最后的比赛时间,观战室再次出现两种反应。

期待李小强下出妙手的张大记者表情失望:“啊?居然是下在这呀。。。”

马小飞看着李小强这手棋却若有所思:“我应该不用担心下午讲什么了,仅仅讲下一回合的较量,应该就能够对得起观众了吧。。。”

下午一点钟,这盘至关重要的比赛继续进行。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的落子速度突然加快,李石佛的表情虽然依然迷惑,但已经镇定了很多。

很显然,他中午应该是仔细分析过,认为李小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手段。

那么李小强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胸有成竹呢?所有一切答案都在下午2点钟左右揭晓。

下午2点钟,双方又进行了10多个回合的较量,这时本局的总手数重要突破了100手。

前面这10几个回合都是所谓的“官着”,因此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好说。

这一切的一切,随着李小强一手棋出现在棋盘上而发生改变。

这手棋。。。当李石佛看到这手棋,他的脸色终于变了。这次是真正的变了!

这手棋。。。当观战室张大记者看到这手棋,他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感觉,因此他把求教的目光投向马小飞。

张大记者发现,平时一贯洒脱的马小飞现在却目光迷离,他呆呆盯着李小强这步棋出神。

张大记者还知道,马小飞在这个时候讲的其他话他都忘记了,只有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而马小飞这句话,后来也成为李小强这步妙手的名称:

“这真是。。。真是。。。绣花针一样的妙手。。”

742。第741章 展现双方特点的名局

“绣花针?绣花针般的妙手?”听了马小飞的形容后,张大记者哈哈大笑:

“我说马小,你这话可千万不能被小强知道,要不然他肯定发飙。”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呀。”马小飞有点迷惑的问道。

“你知道,在江湖中用绣花针做武器的只有谁吗?”

“谁?”

“东方不败。”

“啊!”

张大记者这话一出,整个研究室一阵爆笑。等笑过之后,张大记者再回过头来询问马小飞:“马小,你来跟我们说道说道,小强这棋是什么个意思?”

马小飞没有正面回答,他反倒反问张大记者:

“你说,小强这步是不是有点像李石佛的棋呀。”

“李石佛的棋?李石佛什么棋?”

“李麻的麻。。。”

马小飞这样一说,张大记者马上就明白其中意思。所谓“李麻的麻”,就是“试应手”的代名词。而李小强刚才这步棋,就是一步绝妙的“试应手”!

接下来马小飞给在场的记者详细讲解这步棋的作用,他一边在棋盘上飞快的摆着各种参考图,一边口中连连赞叹:

“。。。这步棋的时机真是恰到好处啊,小强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论及棋的敏锐程度,把握机会能力,当今棋坛真是无人能出小强其右。。。”

“。。。大家注意看,面对小强这步棋,白棋现在只有两种应法,可无论怎么样,亏损都是在所难免,因此这步棋最大的妙味,就在于它出手的时机,这步棋下早了不行,下晚了更不行,只有这个时候出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啧啧,我刚才虽然说这步像是李石佛的棋,其实这是不对的,这就是真正李小强的棋啊,如果说李石佛的好棋经常朴实无华,那么小强的妙手永远光彩夺目。这样一步棋,我估计李石佛也是下不出来的,只有小强才拥有如此超强的算路能力啊。。。”

在马小飞的详细讲解下,对于张大记者这样的业余高手来说,对于技术上的理解已经毫无障碍,但他对马小飞表扬李小强的话却有点不感冒。

李小强的算路能力很强是没错,如果是那种直线算路几十步的妙手,你表扬他的算路能力没问题。但今天只是一步“试应手”而已。

一步“试应手”,这和算路能力有什么很大关系吗?

张大记者不明所以,但是像马小飞这样的行家却是知道晓厉害的。

普通人做一个死活题,无论这道题目的难度有多大,都是面对一个具体的棋形。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静态计算,但李小强今天这个妙手呢,事前这个地方还是白纸一张,这就相当于李小强先创作了一道题目,然后再破解这道题目。这就是一种动态计算能力了。动态和静态,这两者的难度当然不是一个级别,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想做到李小强这样,需要非凡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超强的算路能力。

这就是马小飞表扬李小强算路能力超强的原因。

不仅如此,李小强刚才这步棋,也很好体现了李石佛和他的差距。在上午的比赛时间,当李小强长考的时候,应该说李石佛是有所警觉的,可是他经过一个中午的思考,依然没能发现这个手段。

这说明了什么?这恰好说明了他和李小强的差距。

“按照这个速度,估计今天这盘棋要很晚才能结束,不过看到小强这步妙手,我想我可以安心去讲棋了。”

给记者详细分析完李小强这步妙手后,马小飞伸个懒腰,然后说出这样一句话。

“等会等会,你还没跟我们说,小强这步妙手,到底能够获利多少呢?”

“不多,如果李石佛完全应对正确,小强在这个局部最多也就获利2目而已。”

“才2目啊。。。”

一步被夸上天的妙手才获利这么一点点,张大记者微微微有点失望,于是他赶紧又问道:

“那么现在的形势。。。”

“细棋!黑棋稍好的细棋。目前的形势,和李石佛下那步“呆并”之前的形势几乎一模一样。。。”给出这样的判断后,马小飞接着又说道:

“。。。客观形势虽然和之前差不多,不过有了最近这几十回合的冲拆,特别是有了小强这步绣花针般的妙手后,我相信胜负的天平,已经不可逆转的朝着小强这个方向倾斜。”

马小飞号称“神算子”,不过可没有人叫他神棍。他今天难得出口预言一次,“马神棍”的话能听吗?

比赛还在一步一步继续。下午3点钟,当整场比赛总共进行了13个小时的时候,面对李小强的妙手,经过慎重考虑的李石佛果然找到了最佳应对。这时候全局120手棋左右,而棋盘上的形势正如马小飞判断的那样:目前是黑棋稍好的细棋!

考虑到李石佛天下一品的后半盘功夫。更重要的是,李小强比赛用时快要用完,因此研究室的气氛依然紧张。

下午3点半钟,马小飞离开现场前往电视台讲棋。

“我准备在电视上宣布黑棋获胜,小强可千万不能打我脸啊。”临走时马小飞如是说道。

下午4点多一点,李小强8个小时固定用时全部用完,而李石佛还有2个小时左右的保留用时。这个时候依然只是黑棋稍优,因此研究室的气氛依然紧张。除了已经离开的马小飞,没有人轻言李小强一定能够获胜。

棋局还在一步一步继续,漫长而艰苦的官子战。

下午5点钟,全局150多手,这时候李小强当然只能60秒下一步,而李石佛也没有采取“时间逼迫”战术,他放缓了落子速度,力求将后面的官子下得更加精细。不过很可惜的是,李石佛虽然下得相当漂亮,李小强的发挥同样也很好。因此到这个时候,李石佛依然无法缩小棋盘上的差距。

目前依然是黑棋稍优的细棋。

“名局啊,这盘棋不管最后的胜负如何,都是一盘展现双方特点的名局。。。”

在研究室中,已经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下午6点钟,全局终于过200手了,不过比赛还没走到终点,对局双方还在进行最后的收束。

“这棋,小强拿下应该没问题了吧。。。”

到了这个时候,像这样的声音终于在观战室内多了起来。的确,在今天的比赛中,李小强给大家展示了什么叫做“读秒无误”。一盘功夫棋的较量,李小强硬是让对手无法缩小任何差距,哪怕这个对手的名字叫李石佛。

到这个时候,李石佛也已经进入读秒,到这个时候,棋盘上的形势依然是黑棋稍优。最最重要的是:目前棋盘已经越来越小,官子越来越简单,李小强离胜利越来越近。

晚上7点钟,首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第7局比赛,这场至关重要的“天王山之战”终于结束。

盘面9目!

按照中国规则,这盘棋李小强以1又4分之3子的优势获得最后胜利。

4比3!李小强拿到赛点!

743。第742章 了断之战

首届“世界棋圣战”决赛,当李小强拿下至关重要的第7局比赛之后,外界舆论的风向完全转变。

“。。。精彩激烈的比赛,一盘展现双方特点的名局。李小强毕竟是李小强,面对大胜负,最终还是李小强技高一筹。。。”

“。。。在这盘比赛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并非双方的妙手,而是李小强的赢棋方式。当所有人都认为李小强陷入困境,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李小强这次还有什么办法的时候,李小强却出人意料的选择和对手进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