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大方在围棋上没有取得太高的成就,不过命运还是在别的地方给了曹大方这个老实人其他的补偿。曹大方后来成了一个另类的“冠军教练”,手下的围甲俱乐部队伍,4个主力居然有三位世界冠军。虽然不能说都是曹大方的功劳,不过曹大方在其中居功至伟,这是不容置疑的。

围棋训练其实很枯燥,无非就是下棋,复盘,复盘,下棋。但是对一个真正喜欢围棋的人来说,围棋训练一点都不枯燥,一定乐在其中,比如说李小强。

李小强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恶补。两位老师也很有耐心的给李小强复盘,讲解,特别是曹大方,他的棋理清晰,很有耐心的把一些下棋的道理和思路娓娓道来。很多地方让李小强茅舍顿开,所谓棋理,其实就是一些围棋的思考方法,这其实是围棋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比如说像鲁帆云那样的书房棋,可能他前20步下的棋和职业九段下的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本质上有很大区别,因为一个知道棋的来龙去脉,一个完全是在模仿。好吧,这样的比较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

后世聂旋风年纪大了,如果下棋可能连一个职业低段都下不赢了,那为什么还有很多高手喜欢向他请教呢?仅仅是客气和尊重吗?那是因为聂旋风对整个棋局的流向把握很清楚,对一些局面聂旋风可以说出自己的思考方向,具体的手段年轻棋手可以顺着这个思路自己去发掘。但是首先要有一个思路,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对一名棋手来说太重要了。

在这些东西上,李小强的缺陷很大。正好有机会补上这一课。这样的东西不可能马上就显现出效果,也不可能像“飞刀”,“鬼手”那样夺人眼球,不过这样的东西也是一位职业棋手必备的。

两位老师对李小强的教导尽心尽力。不过良心说要做到‘无怨无悔’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家两位现在也还很年轻,都处在棋艺的上升期。当然也想在围棋上有所作为。这样的训练对李小强帮助很大,对他们自己的水平提高不仅没有多大作用,相反,和“臭棋”下多了,反而自己的水平可能下降。

不过两位很快没有这样认为。

这是因为李小强常常下出一些“不合棋理”或“棋形不整”的棋,作为一位老师,那首先是问李小强是怎么想的,李小强也仅仅就是下意识的按后世的“套路”在下,能说出一点道理,但是肯定也说不很明白。那作为老师肯定也要研究一下这些“不合棋理”的棋。幸好李小强也算还有点水平,如果是碰到赵大宝这样的,那老师可能就不会去细想,简单说“这样下不对”,然后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一说就过去了,就像熊国涛教赵大宝。

可李小强不一样,为了讲出这样的棋为什么“不合棋理”,老师们就会去加深研究,可是两位老师一研究,却发现连自己都糊涂了,李小强下出的这些“意外之手”,还真说不出他们怎么就“不合棋理”了。

大家在一块“集体研究”,一直是中国围棋的传统,两位老师自己想不通,自然而然的会让整个围棋队一起来,这样就热闹了,最后大家都深入思考,再来几次思想碰撞,都隐隐约约有了其他的触动。这些思路不能说好,也说不出坏。但起码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

偏偏李小强这样的手段层出不穷,到后来居然反客为主。本来重点是帮助备战擂台赛,现在反而是“研究批判”李小强的时候居多。李小强就像一条放进鱼缸里的鲶鱼,揽动了平静的水面。

没有人对此有所不满,所有人都觉得这样收获更大,不是吗?

66。第66章 就这样被他说服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这段时间李小强当然是快乐的,所以李小强在京城集训的日子很快过去,在擂台赛京城站结束后,李小强也必须回家了。

擂台赛的过程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小林觉在京城又获得两场比赛的胜利。累积5连胜,把中国队逼入了绝境。目前中国队只剩主帅聂旋风和副帅马小飞两人。而日本队还有6人。这个时候中国队已经没有时间去想最后的胜利了,怎么遏制小林觉的连胜势头,才是当下的头等大事。

京城进行的两盘棋小林觉都是逆转胜,中方的两位棋手还是有点压力过大。在李小强看来,中国棋手对局数量太少还是主要原因。正式比赛和下训练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看到中国棋手后被逆转后那痛苦的表现,李小强也和他们一块感到难过。

李小强连续两盘在现场观战,有一盘还自告奋勇的担当记谱员。在罗教练等人怀疑的目光中,李小强有机会最近距离的感受了一下这个年代最高等级国际比赛的现场气氛。

在一旁的罗教练等人提心吊胆,生怕李小强在记谱时出错。不过很快就放下心来,李小强记的谱不仅干净,整洁,没有丝毫纰漏,而且非常详细,对用时超过5分钟的着手都有用时详细记录。这个用时记录在日本棋界记谱一直有这个良好习惯,在中国就要做得差点。

大家一时间啧啧称奇,在一边的江承华提醒大家:我们小强还是个数学天才,优秀学生。大家这才反应过来,与此同时,对李小强以后会不会走围棋这条道路隐隐有点担心。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完全正确。李小强下围棋这件事在他父母亲那里受到很大阻力。多年以后,李小强很好奇的问鲁帆云,当初是怎么把自己的父母亲说服的?提到这事鲁帆云一拍大腿:

“嗨,熊老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做人家的思想工作嘛。。。”

说到这鲁帆云连连摇头,摆出一副相当鄙视的表情。

李小强连忙追问细节。鲁帆云继续说道:

“熊老当时完全没有抓住重点,后来要不是我。。。”

当时,熊老找到李小强的父母,和他们说了想让李小强走围棋这条路的事情。熊国涛自己本身是个棋手,他是把围棋当做自己的事业那种人。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把围棋的地位看得很高,完全忽略了自己和普通人在对待围棋在看法上的差距,再加上有“组织上”的支持。所以他认为说服李小强的父母应该不会很难,最起码不会反对。

可惜他完全忽略了做父母亲的对自己孩子那强烈的爱。如果组织上让他们自己做什么事,在这个年代,他们都不会有什么犹豫。可是涉及到自己的孩子。。。

“不行!坚决不行!下围棋有什么好?我们家小强那么聪明,成绩那么好,以后肯定有出息。他以后做什么都差不了,你还让我们家孩子下一辈子围棋,你什么意思?不行!我坚决不同意!”

胡萍胡老师这个时候气势汹汹,平时温文儒雅的她化身变为一个护犊的母老虎,狠狠盯着熊国涛。就在两人快要吵起来的时候,鲁帆云出场了:

“咳咳,老李,胡老师,胡老师!你们别急,别急!听我说两句,就两句。”

李小强的父母盯着鲁帆云,脸色不善。

“那个,那个奥运会你们肯定知道吧,就是那个拿金牌的运动员,你们怎么看?他们算不算有出息?”

“拿金牌那当然是光荣的,可是和我们家小强有什么关系,我说老鲁,你别扯太远了。”

鲁帆云再次一拍大腿:

“怎么没关系,关系大了。围棋队也是运动队的编制,嗯,怎么说呢?对了,女排,其实围棋队和女排是一样的,他们的级别其实是一样的。”

“真的?你没有蒙我吧。”

“嗨,我敢蒙你们吗?你们都是知识分子,这事去一了解不就明白了。”

鲁帆云摆出一副受冤枉的架势,继续忽悠:

“要我说,下围棋其实比女排还好,我是羡慕都来不及,要是我家那小子能下围棋下出来,我做梦都会笑出来。哪会像你们这样。”

说完鲁帆云连连摇头,摆出你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样子。李小强的父母盯着鲁帆云,不为所动。

“嗨,我知道你们还是不信,这么着吧,我再跟你们比较比较,你们说李宁郎平他们怎么样?人家运动员也是有职称的,人家是国际运动健将级别,这个你们肯定是相信的吧?”

在这个年代,这么说肯定是谁都相信的,李宁和郎平是这个年代无可置疑的大明星。所以李小强父母点点头,

“他们这个国际健将就相当于“正高级别”,其实下围棋也是一样,不过他们不这么叫,他们叫段位。聂旋风你们也知道吧,他是九段,其实也是正高级别,对不对呀熊老?”

因为李小强去参加围棋比赛,李小强父母现在也不完全是围棋小白了。对围棋的段位制度也有了一定了解。这个时候,熊国涛也完全反应过来,开始和李小强的父母详细解释在体制内的级别划分。

“。。。所以说,小强这次拿了全国冠军,最起码也是要给个专业二段,刚才我说了,五段就算副高级别。那小强现在也算有个中级职称了吧,胡老师你现在在学校怎么样?有没有评上高级教师?”

胡萍胡老师脸一红,自己目前刚评一级教师,想上高级的话起码3年后。想到自己的孩子现在居然级别上已经超过自己了,怎么想怎么别扭,不过很快又被骄傲的情绪包围。

李小强的父母就这样被说服了,虽然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很有出息。但是他们更在乎的是孩子的平安,有保障。鲁帆云显然更懂普通父母的心,他就抓住“有保障”这点,说服了李小强的父母。

。。。

终于要回去了,这个时候的国家围棋梯队还在筹建当中,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落实。所以李小强想要“进体制”还要一段时间,所以李小强还需要回去上学,等待“组织”的召唤。

李小强和每一个国家队成员一一礼貌的告别。李小强的礼貌,李小强的聪慧,李小强对围棋的热爱都深深的感染了其他人。大家都很喜欢李小强这孩子。

李小强来到最后一个人,自己的指导教练钱于平面前,突然扑上去把钱于平紧紧抱住。其他人都笑了,这个时候,他们发现李小强终于像个真正的孩子了。钱于平也笑了,他其实是个纯真的人,他的世界里只有围棋,围棋之外的东西对他毫无意义,他其实就是个天才白痴。只有在围棋的世界里,才能找到真正的钱于平。

李小强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对一些棋理上有收获外。更多的是和钱于平探讨官子问题。江湖传闻在他自己一个人训练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些局面比较微细的对局,一个人研究后面官子的最佳收束手段。李小强常常看到他在苦思冥想的样子。

后来李小强主动加入,钱于平碰到一个对官子和自己一样感兴趣的人大为惊喜,两人常常在一起切磋。当然,用切磋肯定不对,大多情况是钱于平对李小强的指导。

李小强现在已经可以肯定自己的水平有进步了!特别是在后半盘,这样的纯计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如果现在再穿过来一个“冲段少年”,想和我争“棋童杯”的话,应该是我的赢面大了吧?”

李小强在心里想到。李小强不是随便乱想的,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有根据的。能让李小强如此确信无疑的理由是:

李小强又做梦了!

李小强重生以来,第一次在梦里连续梦到围棋。

67。第67章 青涩年代

和所有人都告别后,李小强就要回家了。这个“所有人”当然也包括张志东张大记者。他也要回申城了,临走前神神密密的对李小强说了一句:

“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李小强对张大记者的神神叨叨感到不耐,心说你这不是废话吗?现在已经9月份了,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日期,可是对抗赛就在10月举行,就算是在10月底也不到两个月了。还说什么“很快见面”,对了这次比赛是在日本举行。你是在跟我显摆你又能公费旅游是不是,瞧你那点出息样,想当年“李副总工”都公费旅游游到吐了,都围着撒哈拉沙漠兜了一个圈了。

李小强和江承华上了火车。熊国涛先回去做思想工作去了,江承华就成了李小强的临时监护人。这段时间江承华的收获也很大,棋力有没有涨进江承华已经无所谓了。他现在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就是想办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基层围棋教练。

赣源的围棋队已经成立,自己的师傅熊老年龄已经大了。一两年就要退休了,乘着李小强夺冠的东风,围棋项目在省里能受到更多的关注是肯定的,不过围棋毕竟不是“奥运项目”,如果没有成绩的话,运动队很难长存。

某种意义上说李小强现在就像一块招牌,赣源围棋的招牌。招牌是很鲜亮,可惜招牌后面就是一片荒漠,围棋的群众基础很差。不要说围棋人口了,就是知道围棋的都不多。就是知道围棋的,对待围棋的态度也基本上和李小强父母的态度差不多。

江承华深知自己任重道远,所以他在京城时,更多是和各地方的围棋教练交流,向别人学习,取经。同时在建制的问题上也要向国家围棋队讨教,争取取得“上级领导”的更大支持。

两人上了火车,开始了漫长的旅途。江承华是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对重生一次的李小强来说,这样的旅途实在是。。。太漫长了!

在京城时李小强弄了一副“旅游围棋”,棋盘是可以折叠的那种,带磁性。棋子很小,用一个小布袋装着。在火车上要玩也勉强马马虎虎。实在无聊两人就拿出来打发时间。

周围的乘客都投过来好奇的目光。李小强倒是期望能在车上碰到一两个围棋爱好者。如果还能认识自己这个中国围棋界的“超级新星”那就更好。可惜,不要说尖叫,就是围观都没有。好不容易有一位乘客兴致勃勃的看了两分钟,在李小强的期待中终于开口:

“你们玩的是什么?。。。”

大失所望的李小强只好闭目养神。

在车上下棋毕竟不方便,两人下了一盘就没有下了。把棋子收好,李小强又开始了自己的“闭目修炼大法”。最近一两个月李小强一直泡在围棋里,先是造假天龙图,然后洪城,京城一路过来。所以现在李小强决定不做“天龙图”这么高难度的东西,决定来点简单的。

在前面半个多月时间里,李小强和钱于平琢磨了一种好玩的东西。就是判断一些很平凡的官子手段的价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