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演义.前后七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辟演义.前后七国-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页面 25…

  即到行在。适值女皇朝退,传事官奏知,女皇传旨宣入后殿相见。近臣引四 
  人拜舞山呼毕,女皇谓日月曰:“卿夫妻二人这几时为何不行西北方?致令 
  彼处百姓不开云雾,莫睹青天,不分昼夜,昏暗何也?”日奏曰:“周天三 

                                                                           ② 
  百六十五度,世尊只限臣六时行尽,以照天下。臣尚突不黔 ,席不煖,何暇 

                                               ③ 
  以往?况且天路崎岖,不异羊肠踞齿,日暮途穷,跋涉艰难。臣若绕道赴之, 
  是自取罪过矣!”女皇曰:“朕今炼石已补完矣,一望坦平,可极便行走, 
  卿其勉焉!”日复奏曰:“以皇上之神圣,有补天之大功,不劳人力搅扰, 
  然终不知造化浑无迹象,若臣勉强而力行之,臣妇以顺为正,必由此途,三 
  寸金莲,臣恐行百里者,半多九十。世尊断然不恕。是臣以小惠小忠开二罪 
  也。”女皇初意决要他巡绕北行,见说个“三寸金莲”跋涉艰难,未免有些 

                                                             ④ 
  爱惜其类之意。正是俗云军助兵,盗助贼,蚉蚤助木虱。即曰:“朕生平不 
  强人所不堪者,卿既量力而行,朕亦自有主意。”遂发日月回家执事,毋得 
  迟悮。日月大喜,谢恩而出。正是回马不用鞭。不一二时,早到了咸池。 
        却说群臣奏曰:“皇上既不着日月经照此处,将何以处置?”女皇曰: 
   “朕闻钟山有神名曰烛龙,常现火光以照幽隐,可令其居此,以安此方之民。 

                                                                                       ⑤ 
  即命祝融去宣来见朕。”祝融领旨直至钟山,见其神龙头蛇身,朝髯火眼。 
  祝融自思:“好没来由,日月放他归去,却要此妖精鬼怪作何用处?”正在 
  暗自思忖,忽见他摇身屈尾,火光弥天。祝融叹曰:“凡人不识神圣,真愚 
  蒙也!圣上召汝来见,现在不周山被康回触倒,西北方一洠陌抵允恰

                                                                ① 
  欲烛龙口衔火以照之,使下民作息有定。超十万劫 ,然后放汝归山,自符胡 
  元正果。”烛龙承命而往,西北一洠谑鞘挤种缫埂!
        群臣复奏曰:“地维缺尚未补,皇上何以处分?”女皇曰:“东南地势 
  略低,不妨留此缺为江为河,为淮为汉疏通水道,以入大海。西北一缺,须 
  用力补之。”既至西北,见其黄浊水滚起,运抱土石塞之不止。女皇见势不 
  能遏,教民凿河以流黄水,无至积聚,赈济百姓。于是西北之民得以安生。 
  颂女娲之功德与天地共垂不朽矣!命排驾回朝。且听下回分解。 

② 金石不磨——指在金石上刻字记功、永不忘却。 

③ 火星——星相为火。因古人以祝融为火神,故称。 

④ 天讨——天子的讨代。 

⑤ 不知分——不识时务。 

① 不周山——传说中山名。 

… 页面 26…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国侯 
        却说女皇自炼石补天之后,天下无事,思柏皇氏、央皇氏二臣多赞襄② 

  之功,皆封为诸侯。二臣上表辞谢不允,只得辞朝之国。 
        柏皇氏为诸侯,治世为而不有,应而不求,居于皇人之山,央皇氏为诸 

                                                                ③ 
  侯,中国大治。四方采访使奏闻,女皇大悦,赏赉 加封。 
        又封大庭氏为诸侯,治其国,天上星辰增耀,山中风出异色,凡五只和 
  鸣于上。都曲阜。故鲁有大庭氏之库存焉。奏闻女皇,女皇命使加封。 
        又封栗陆氏为诸侯,治其国,刚愎自用,朝夕与嫔妃宴乐,有荒国政。 
  其臣东里子谏曰:“主上自治国政以来,不以国民为念,朝夕宴乐,今一国 

             ④ 
  百姓嗷嗷 ,主上速宜改过自新,以免灾害!”栗陆氏曰:“孤乃一国之主, 
  有何罪过?汝为臣子,敢辱其君!”怒令武士推出斩之。自此无有敢谏,任 
  其自欲。天下诸侯闻栗陆氏杀谏臣东里子,各相起兵杀入曲阜。士民见主不 
  仁,无一向前迎敌者。众诸侯之兵径杀至内殿,栗陆氏被柏皇侯杀死。众侯 
  奏知女皇以灭其国。 
        又封骊连氏为诸侯,治政严明整肃;又封混沌氏为诸侯,其国太平,万 
  民乐业。近臣奏闻,女皇屡加封赏。 
        又封赫胥侯为诸侯,爱民而重事。方是之时,人俱不知使用为作事业, 

                                      ⑤              ① 
  行不知止,坐不知卧,皆鼓舞 为游,含哺为嬉。三五成群,昼则出而共乐, 
  夜则息而同眠,饥则相期而食,渴则相邀而饮。莫知作善作恶,无有烦恼之 
  人。其国不劳而治。奏闻女皇,加封进爵。赫胥侯没之日,民咸嚎啕大哭。 

                                                  ② 
        又封尊卢氏为诸侯,治政居于嵹台之阳,仰观天地,俯察万物,精明治 

                                       ③ 
  法,革天下之故而新之,世用始平。其国中大治。奏闻女皇,赏责甚厚。 
        又封吴英氏为诸侯治政,人民尚少,草木鸟兽烦多,人民多遭其害。吴 
  英氏教民用兵器随身以杀鸟兽,民颇得安。女皇闻知,赏赐加封。 

                                                                               ④ 
        又封朱襄氏为诸侯治政。天下世用初定。忽一日,大降恒风 ,吹刮飘荡, 
  草木生果皆落不实。朱襄氏不悦,问于群下,有臣土达奏曰:“今地中草木 
  不实,诸果不生者,为恒风吹裂,地气不聚故也。”朱襄氏曰:“似此何以 
  制之?”土达曰:“主公可效太昊帝作五弦之琴,应节引阴气而来,必定阴 
  气降,草木自然无事矣。”朱襄氏闻奏,即令作五弦之琴,成,颁国中,人 
  民习而弹之,果阴气降,群臣定。朱襄侯大喜,重赏土达。女皇闻之。遣使 
  封赏。 
        又封葛天氏为诸侯治政,不言而信,不化而行,臣贤民良。一日设朝, 
  有三老者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于朝外。葛天侯命宣入,问之曰:“汝等 
  此歌为何事而设?”三老叩首曰:“民等幸逢盛世,一国安康,故作《八阕 
  歌》以庆太平。”侯曰:“何谓《八阕》?”老人奏曰:“一曰《载民》, 

② 地维——神话传说中系地的绳子。 

③ 金镫 (dēng,音登)——即金铙,乐器名,出兵作战时击打奏乐用。 

④ 扈 (hù,音护)从——随从。 

⑤ 洠。╣ū,音孤)——古水名。此指大水。 

① 巽 (xùn ,音训)二——风神。 

② 丰隆——云神。 

③ 吴刚——仙人名,相传其于月宫中种桂树。 

④ 分剖——申诉。 

… 页面 27…

二曰《元鸟》,三曰《草木遂》,四曰《奋木实》,五曰《谨天常》,六曰 
 《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是谓广乐。此愚老等 
少颂此《八阕歌》,以酬我主盛治之德也。”葛天侯闻奏大悦,重赏三老而 
退,将《八阕》表奏女皇,女皇命使加封。 
     又封阴康氏为诸侯。其时,天上多雨,莘野之处,水渎不疏,阴凝阳闭, 
人郁于内,脉理滞下而多腿肿。阴康侯亲出教民通沟渠,以木排于地下,以 
和关节,以去湿气。于是,民赖得安。女皇闻知,封赏有加。 
     又封无怀氏为诸侯治政,以道存生,以德安形,民甘食而乐居,怀土而 
重生,形有动作,心无好恶,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住来。传之曰无 
怀氏之民,而其国大治。女皇闻知,命使臣赍敕加封不题。 
     却说女娲氏自接伏羲氏为帝起,治天下八百年,寿九百岁而崩。其臣一 
十四氏,皆封各处地方以为诸侯,相辅王室,各皆传之子孙,共治天下一万 
零八百年。继之,炎帝神农氏出焉。今以十四氏次序列于后,以备参考。 
     共工氏 柏皇氏 央皇氏 大庭氏 栗陆氏 骊连氏 
     混沌氏 赫胥氏 尊卢氏 昊英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无怀氏 

… 页面 28…

                            第十五回 神农教民艺五谷 

       却说炎帝神农氏,乃少典君之子。少典娶于固氏之女名安登,生二子: 
  长曰有年,次即炎帝。母感神龙而生帝于姜水,因以为姓。神农幼而灵异, 

                  ⑤ 
  长而齐圣渊懿 ,身长一丈九尺,牛首龙形,民闻其贤,咸来归附。以火德王, 
  故曰炎帝。代优羲氏之后,益修厥德,建都陈城,迁都曲阜。坐于朝,文武 

                                                            ① 
  百官朝贺拜舞毕,炎帝曰:“朕蒙卿等推戴为君以摄天下,朕才德不足以王, 
  凡有可为,不惜勤劳,自当勉而为之。”众臣皆曰:“圣上继天立极,人民 
   自安,无劳圣虑!”帝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朕每自思:自三皇以来, 

                                              ② 
  继之伏羲之世,俱思及民,朕何敢尸位受禄!今观人民,虽得匹配、居室, 
  而饮食皆禽兽草木之实。此等之物,只可暂饱,岂能久食?若久食此数物, 
  只恐木实不尽,禽兽有尽。食之一尽,则良无食不免饥饿而死矣。朕甚忧之。 
  必得一久食止饥之物,卿等有何长策,明以教朕!”众臣奏曰:“圣主洞明 
  阴阳,幽察鬼神,必知此事,臣等愚昧,不能通达,须得圣主教之。”帝曰: 
   “诸臣且退,待朕再思而行之。”诸臣退出不题。 
       却说炎帝原纳莽氏名听谖为妻,其天性大贤。神农为帝,遂立听谖为后。 
  帝退朝,入后宫,闷闷不悦。后问曰:“臣民推尊君主天下,此乃至极地位, 
  今见夫君眉头不展,面带忧容,是为何也?”帝曰:“贤卿有所不知:凡为 
  君者,要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方为君职。 
  今民有忧色,朕为万乘之君,岂可独乐哉!”后曰:“忧民何事?教妾知之。” 
  帝曰:“民有大忧,民今不知,朕知其忧,为之虑也。”后曰:“君既先知, 
  代其先备,则民无忧矣。”帝曰:“然今天下之民饥食禽兽木实,朕虑日后 
  食尽而民不免饥饿死矣。思欲救之,未得良法,故此不悦。”后曰:“今天 
  下草木之实,民既采而食之,我主可亲临其地,有食而难化者,即收而种之。 
  若一年出一次或二次,命即收种而藏之,以为一年之计,岂不长久哉!”帝 
  闻此言,踊跃大喜曰:“贤卿之言,金石之论。” 
       帝寝不安寐,次日黎明早朝升殿,文武两班齐列,朝贺毕,帝曰:“昨 
  者,朕思如何得民有长久之法,寻思一时无计,入见朕后,其见甚明。草木 
  之实,朕欲亲至民间采食之处看其如何,然后收藏之。”群臣叩首而出,各 
  列两旁扈从,帝命排驾,文武百官随驾而行。离城有五里之遥时悠游原野, 
  见小民于草中采食,帝召之而问曰:“汝等所采草实,来年可更有否?”民 
  奏曰:“此几种草实,今年采食一次,来年生者,乃是此草实失落于地,来 
  年复出成草,草上又结实。如此一年一次,止此六七种,俱可充饥。今小民 
  等一日食三餐而腹自饱。”帝命取来观看,其实皆黄壳,内白粒或赤粒者, 
  又有软壳者,又有极细尖角者。帝一一观毕,问众民日:“汝等取去,何以 
  食之?”众民奏曰:“舂去其壳,煮而食之,可以止饥。”帝又问曰:“树 
  木上有结实者,汝等亦采去,此作何用?”众民又奏曰:“树木之实不能止 
  饥,只可与小儿作点心而已。”帝闻民奏大喜曰:“此数种既可食而养人, 
  朕为之取名曰五谷。夫五谷者,黍、稷、蔴、麦、豆也。朕今教汝等,今天 
  收此种,待明年季春之时种于地中,待其出苗,移栽于淫湿之地,用粪以滋 

⑤ 奇肱 (gōng,音公)国——传说中国名。 

① 突不黔 (qián,音钱)——烟囱尚未变黑,形容时间短暂 

② 踞齿——即锯齿,形容路途崎岖貌。 

… 页面 29…

  之,比往年不移不滋者,定然多结实矣。汝等依朕之言,自今行之,趁时而 
  作,勿致一年失望。”众民皆叩首拜谢去种。命排驾回朝,分遣使臣领旨颁 
  行各处诸侯,令民皆依此法而种。使命领旨告知四方。 
        天下人民得旨,各各遵依。至次年季春下种,移栽淫湿地,用粪滋浇。 
  其种出秧,移栽湿地滋浇粪者;一草百粒;不移不滋者,一草一粒,见分彼 
  此。民得足食,万姓欢悦。年年依此法,路傍皆是五谷。争贡神农帝,帝俱 
  厚行赏赐不题。 

                            ③ 
        一日,帝出畋猎 ,见民栽插辛苦,汗流如雨滴,发叹曰:“盘中之餐, 

                                                                              ④             ⑤ 
  粒粒皆从辛苦得来!”即召民向前教之曰:“尔等可断木为耜 ,揉木为耒, 
  则尔等不致受此辛苦矣。”农民叩谢,即时回家造之。次后使用,果行其便。 
  帝亦颁示天下,皆依式造用,民大欢悦。此神农帝传万世第一功也。后贤聂 
  夷中读史至此,有诗曰: 

              锄禾日当午,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