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闯北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雪龙闯北极-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金属分为一类,塑料制品分为一类,纸质垃圾分为一类,食品垃圾又分为一类。
回收的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玻璃、金属和塑料送到锚链舱,经捆扎后带回上
海:纸制品送进焚烧炉;除外港和特定海域外,食品垃圾则被随时倾倒入海。

    从开船以来的情况看,这些规定被严格执行。船上专门指定了负责人员。

 
附录 全体队员大印象



    (总计124人)

    领导、科技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共61人:

    陈立奇, 男,1946年4月22日生,汉族,福建人,党员,大学,英语良好,研
究员(海洋化学)。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此次考察集“党政军”权于
一身,任首席科学家、队长、领队、临时党委书记,但是没有架子,房门永远不关,
每个队员有事都可以随时找他。放小艇、上飞机,他总要迎来送去,关切之情见于
行动。

    颜其德,男,1940年8月4日生,汉族,四川人,党员,大学,高工(地球物理)。
国家海洋局极地所书记,雪龙号今年从东海分局划归极地所,老颜成为“船东”。
船上全体会议,一般由他主持。方言虽浓,但吐字清楚。英语也带地方口音,可惜
不是伦敦腔。他是中国极地考察的先驱之一,首次赴南极,并任越冬队队长。当时
还没有中国人在南极越过冬,“为了国家,生死由他。”令全体队员潸然泪下。

    吴金友, 男,1949年11月8日生,汉族,安徽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极
地办秘书处处长,有30次出海考察经验,明年将出任南极长城站站长。本次考察队
临时党委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新闻报道工作。记者难伺候,老吴整天焦头烂额。

    胡全功, 男,1946年1月31日生,汉族,山西人,党员,大学。任职家海洋局
极地办条件保障处处长,专业为船舶内燃机,此次任“空军司令”,负责直升机随
航保障。

    李亮, 男,1965年2月16日生,汉族,河北人,群众,大学。任职国家海洋局
科技司,此次负责协助地质组开绞等,心明眼亮,动作麻利。

    方向南, 男,1968年6月26日生,汉族,安徽人,党员,大专,助工。任职国
家海洋局海监总队,负责队里通讯工作。

    彭鹏, 女,1976年1月19日生,汉族,山东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极地
办外办,在考察队的职责为翻译、后勤协调,为全队最“年轻貌美”之女性。

    颜修荣, 男,1951年2月15日生,汉族,江苏人,党员,大专。雪龙号邮政支
局局长,邮局不但邮品丰富,且设备齐全,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电
视、录相、VCD、卡拉OK,为最受欢迎的公共场台之一。

    解思梅, 女,1941年3月25日生,汉族,山东人,党员。1966年山东海洋学院
海洋系本科毕业,1990年获日本筑波大学理学博士。现任国家海洋局工程技术带头
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负责船上的气象、
海洋海冰预报等,被誉为“雪龙号上千里眼”。

    姜德忠, 男,1948年6月18日生,汉族,山东人,党员。国家海洋局预报中心
高工,职责为气象顶报。

    邹斌, 男,1969年2月15日生,汉族,河南人,研究生。国家海洋局预报中心
助理研究员,本职为气象预报,兼任船上邮件系统管理员,被尊为全队第一电脑高
手,如果他医不好的电脑就宣布没戏。

    伏拉基米尔(Vladimir Bessonov) ,男,1953年生,俄罗斯南极局冰区导航
员, 有过2年半浮冰站生活经验。只要雪龙船在开,只要有浮冰,在驾驶台上就能
看见他的身影。

    高爱国,男,1959年7月6日生,汉族,浙江人,民盟,博上。国家海洋局一所
副研究员,负责海洋地质调查,很为他的民主党派身份而骄傲。

    程振波, 男,1956年9月24日生,汉族,山东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一
所副研究员,此次科考负责微体古生物126…03项目。

    矫玉田, 男,1960年6月14日生,汉族,山东人,党员,大专。国家海洋局一
所工程师,考察队大洋调查组组长。

    赵进平,男,1954年11月11日生,汉族,吉林人,党员,研究生。国家海洋局
二所研究员、副所长,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白令海执行委员会中方委员,国际北极
浮标计划中方代表。在加拿大提前回国。

    陈荣华, 男,1956年1月12日生,汉族,浙江人,群众,大学。国家海洋局二
所高工,此次项目为海洋地质调查。

    卢勇, 男,1956年3月28日生,汉族,浙江人,大学。国家海洋局二所助理研
究员,项目为海洋化学。

    金明明, 男,1962年4月15日生,汉族,浙江人,大学。国家海洋局二所助理
研究员,项目为分析化学。大嘴一张,哈哈大笑是他的习惯动作。

    李秀珠,男,1949年12月生,汉族,山东人,大学。国家海洋局二所工程师,
项目为海洋地质调查。

    杨绪林, 男,1951年7月生,汉族,福建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二所副
研究员,项目为气溶胶研究。酷爱喝功夫茶,喝完不睡觉,到处找人聊天。

    林景宏, 女,1954年7月27日生,汉族,福建人,大学。国家海洋局三所副研
究员,整天在甲板上操作垂直拖网提取浮游生物样本,稍有空闭,便坐在计算机前
给儿子写信。船上邮件费用太高,她只给儿子写,个给丈夫写。

    王伟强, 男,1942年10月9日生,汉族,广东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三
所副研究贝。项目为二氧化碳浓度分析。心灵手巧,工具特全,实验室什么设备都
能修。

    施纯坦,男,1949年11月生,汉族,福建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三所工
程师,此次项目为放射化学同位素调查。

    郑凤武,男,1950年11月20日生,汉族,福建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三
所工程师,生物调查。

    陈波, 男,1965年10月2日生,汉族,浙江人,硕士,国家海洋局极地所副研
究员。性情温和,办事稳健,平时声音低低的,可能是最瘦的队员。

    康建成, 男,1957年4月20日生,汉族,甘肃人,党员,博士。国家海洋局极
地所研究员、极地冰川研究室主任。康建成待人和善,见人就笑,人家一致认为应
该授予他最佳笑容奖。

    孙波,男,1965年12月20日生,汉族,陕西人,党员,博士。男家海洋局极地
所高工,少年老相,34岁就早旱谢顶。参加过中国第十四次、第十五次南极考察队,
是我国第二、第三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主要成员。创造生地将国际上先进的地
质雷达技术引进开发,改制成性能良好的测冰雷达,将其应用于雪冰探测和考察,
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在南极闸间,应俄罗斯南极局的邀请,对俄罗斯新建机
场下垫面雪冰地质条件进行了冰雷达探测,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报告。

    罗宇忠, 男,1962年2月10日生,汉族,四川人,党员,大专。国家海洋局极
地所工程师,大洋组采水器不工作,是他查出问题所在。

    曾胤新,男,1971年10月22日生,汉族,四川人,团员,硕士。海洋局极地所
的曾胤新硕士专门研究微生物学,在冰上他的任务就是寻找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

    李诗民, 男,1953年7月22日生,汉族,江苏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预
报中心副研究员,项目为大气物理、海气、冰气通量。

    薛振和, 男,1949年2月17日生,汉族,浙江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顾
报中心高丁,项目为海洋气象,人瘦高。

    孟广林, 男,1951年9月18日生,汉族,天津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监
测中心高工,任务是观察海冰。整天乐呵呵的,不放过雪龙之家的每一张照片,全
部拷贝下来。

    姚子伟, 男,1973年1月16日生,汉族,山东人,团员,研究生。国家海洋局
监测中心助理研究员,项目为环境海洋学。

    吉国,男,1956年12月22日生,汉族,山东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
分局工程师,有时半夜起来在大餐厅里看VCD,一开始令人以为是专门放VCD的。

    张武昌, 男,1973年1月10日生,汉族,山东人,团员。中科院青岛海洋所博
上,项目为海洋生物。

    李超伦, 男,1969年8月27日生,汉族,山东人,党员,研究生。中科院青岛
海洋所助理研究员,整天趴着挑大个的浮游生物。

    邹捍,男,1959年12月12日生,汉族,北京人,群众,博士(大气探测)。中
科院大气所研究员。邹捍说话时,两眼圆睁。这位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博士讲起当初
一位女同学想留在挪威而“投奔”基督教的事,满脸不屑。他主持下的气球高空探
测是在北冰洋上观测最成功的项目之一,而他本人则被大家公认为“怎么也个像个
科学家”,整个一个板几爷形象。

    王维, 男,1953年7月25日生,汉族,山东人,群众,大专。中科院大气所高
工,参加过青藏高原考察队横断山野外科学考察,西藏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
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科学考察,新疆喀拉昆仑山科学考察,珠穆朗玛峰探险考
察,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南沙群岛及相关海域科学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
察预察及“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 , 拿手好戏足负责
“野外科学实验后勤保障支撑系统”。这次在雪龙号上“屈才”,负责配合邹捍施
放探空气球。

    曲绍厚,男,1940年1月6日生,汉族,黑龙江人,九三学社,大学。中国科学
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境极地部副主任、 研究员。共6次参加中美合作的西太平
洋热带海域的科学考察, 研究以E1 Nino现象为表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异常。作
为访问学者赴日本南极昭和站研究极地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南极臭氧空洞和二氧
化碳的温空效应。赴南极中山站科学考察,研究极地不同下垫面的湍流通量和大气
边界层结构。与挪威科学家合作,在斯瓦尔巴德群岛进行海冰气交换的观测和研究。
进入浮冰区那天在船头脱光上衣。他说这已是他每次去极地考察的惯例,以显示中
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周立波, 男,1970年5月12日生,汉族,吉林,党员,研究生。中科院大气所
助理研究员,参加过珠穆朗玛峰科学探险考察、南海季风实验科学考察和雅兽藏布
大峡谷科学探阶考察。个子不高,走路动作轻盈,说话表情丰富,像个小精灵。是
在联合冰站呆的时间最长的人。

    孙俊英, 女,1969年2月13日生,汉族,河北人,党员,研究生。中科院兰州
冰川所副研究员。此次科考与康建成、孙波等一个组,是全队离北极熊距离最近的
队员。中央电视台刚上船时,把孙俊英当成了保姆。挥手说,去去,别碍了拍片子。
却没看出来,这是位留过美的博士生,现师从著名冰川学家秦大河,明年毕业。她
身材虽小,却也扛着大包登过高山冰川。

    高郭平,男,1972年3月5日生,汉族,江苏人,党员,大学。青岛海大讲师,
项目为天气动力学和物理海洋,面容白晰,声音轻巧。

    陈敏,男,1970年4月5日生,汉族,广东人,团员,厦门大学博士,英语良好,
副研究员,此次进行海洋化学同位素/初级生产研究,话不多。

    蔡平河, 男,1973年5月25日生,汉族,福建人,团员,厦门大学博士生,与
陈敏一起进行海洋化学同位素/初级生产研究。体形不壮,但体质不错,经常拎小
桶从船舷打水。

    赵俊琳, 男,1955年7月19日生,汉族,江苏人,群众,博士,北师大教授,
此次进行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得过德国的科学大奖,全家人受德国总统按见。赵俊
琳一出长江口就吐得生塌糊涂,是北极科考晕船第一人,他也是全程说话最少的人。

    陈冠镇,男,1946年10月12日生,汉族,浙江人,群众,大专。农业部东海水
产所助理研究员,此次负大海洋捕捞。有地候和张岳庚下围棋。

    张勋, 男,1970年11月9日生,汉族,上海人,群众,大学。农业部东海水产
所助理研究员,此次专职海洋捕捞。

    卞林根,男,1951年10月15日生,汉族,江苏人,党员,大学。国家气象局气
象局气科院研究员, 曾8次去南极考察,是云过次数最多的老科学家之一。最后阶
段考察,被任命联合冰站站长。

    逮昌贵, 男,1955年4月18日生,汉族,山西人,党员,大学。大气物理气象
局所科院工程师。做饭有一手,云青藏高原考察,他就担当起厨师的责任。在船上
他容串了一次手擀面,一抢而空。嘴特“臭”,一句话能噎死你,不过慢慢了解就
会知道他是个热心肠。

    鄂栋臣, 男,1939年7月15日生,汉族,江西人,党员,大学,武汉测绘大学
党委副书记。 7月15日,鄂栋臣教授在北冰洋上过了60岁大寿,他是年龄最大的队
员。


    秦为稼,男,1961年6月4日生,汉族,安徽人。党员,大学。国家海洋局极地
办科技处副处长。随中国第八次南极考察队到达中山站。随后一年在中山站度过,
负责站务管理。 1991年初参加中山站冰川学课题野外工作, 进入冰盖50公里。19
96年9月作为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队员、 野外队长赴中山站执行首次中山站D0ME
A南极冰盖考察任务。 此次北极科学考察作为首席科学家助理之一,负责科考项目
的全面协调,人称“前沿总指挥”,累得不行了就说“下次再也不来了。”

    董利,男,1954年11月19日生,汉族,吉林人,党员,大专。国家海洋局极地
办工作人员,任务是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