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这些话的时候,曹伟明带着微微的笑容。他笑的时候,总给人一种宽厚的
感觉。
    可分明的,所有的精明和智慧都躲藏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后面。

姓名:曹 伟
英文名:Cao Weiming
出生年月日:03/06/1964
星座:双鱼座
血型:O
爱好:文学,电影
自认为的个性:乐观
最常做的运动:蓝球
最喜欢的电影:与狼共舞
最难忘的书:鹿鼎记
最动听的歌:但愿人长久
最敬仰的人:父亲
小时候最想从事的职业:军人
未来最想做到的事:周游世界
最开心的事:上大学
最尴尬的事:被人问工资
最讨厌的事:关系应酬
最震撼的一件事:
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爱情,友情,事业
别人对你最有启发性的一句话:追求完美

                       CEO,文明世界的合法掠夺者

    苹果电脑公司斯蒂夫.乔布斯去年的总收入达到了3。51亿美元的惊人数字,成
为去年全美国薪酬最高的CEO。在西方管理学的概念里,CEO通常被戏虐地贴上“文
明世界的掠夺者”标签,围绕着CEO薪酬展开的制度安排也被称为”高速公路上的抢
劫”,《财富》杂志认为,这一切实际上是CEO、董事会、薪酬顾问以及政府多方合
谋的结果。
    1950年8月 23 H K1950年收入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1950年收入法案》
实际上是对美国税法的修正,它规定任何企业今后将有权向雇员发放一种新颖的货
币期权。期权制度的安排令1950年以后的美国企业精英们受益匪浅,他们从此合法
地成为”文明世界的掠夺者”。
    辛迪·威尔,这位当年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年轻人就是该法案的受惠者之一。辛
迪.威尔去年的总收入是1.51亿美元,而这位花旗银行领导者sl年前最大的心愿不
过是成为一名军校生。甚至是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CEO 的杰克·韦尔奇,他在19
50年那个夏天的社会角色也只是一位高尔夫球童,尽管他去年总共从通用电气公司
拿走了1.25亿美元。至于去年收入高达9200万美元的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利森,
当年才6岁,标准的黄口小儿。所有的理性与疯狂都从1950年的那个夏天发端,直到
苹果公司CEO斯蒂夫.乔布斯最近获得价值8.72亿美元的股票期权。这是一个刷新
了所有纪录的惊人数字。如果以总收入而论,CA电脑公司的王嘉廉无疑是美国有史
以来身价最高的CEO:1999年,王嘉廉的总收入达到了5.07亿美元,至今还没有人
能打破这个纪录。
    面对如此夸张的CEO身价,即便是最坚定地鼓吹自由经济的美国学者也不得不怀
疑:在经过了连续10年的经济增长之后,美国CEO阶层是否已变得过于贪婪了。
    从80年代起,企业家开始成为整个社会的偶像,CEO们欣然加入了这场狂欢式的
现代造神运动,并渴望在全美国薪酬最高的CEO排行榜上出现自己的名字。进入80年
代,美国股市一夜间牛气冲天,期权重新成了让CEO们心跳加速的名词,美国期权文
化的滥殇由此发端。
    研究企业史的学者试图把美式资本主义形容为“董事会资本主义”,并为此洋
洋自得。在“董事会资本主义”的制度卵翼下,CEO被认为是实现公司所有权和管理
权分离的最佳工具。美国CEO阶层已经成为社会的真正统治者。
    美国人更愿意相信,尽管包括斯蒂夫、乔布斯、杰克、韦尔奇等在内的CEO们用
两只手管理公司,却用一千只手攫取财富,但包括期权在内的制度安排过去是、将
来还将是实现公司管理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事实上,CEO几乎就是美国人时刻顶礼膜
拜的现代神像。
    相比之下,即使是几乎同样富庶的欧洲,一年攫取高达9位数的财富仍然是被公
众唾弃的恶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董事会资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更像是为美国企业的全球
出击准备的。在这样一个以全球为场景展开的狩猎中,美国人对CEO人选的关注程度
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对CEO薪酬的重视,因为他们的船太大了,任何选择上的小小失
误都意味着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即使斯蒂夫·乔布斯虚情假意地把自己的年薪定为一美元,却从董事会
那里抢走了创纪录的 8.72亿份股权外加 3.81亿美元,即使鲁伯托.戈伊苏埃塔
在担任可口可乐CEO的16年间,攫取了超过10亿美元的惊人财富,美国人也对此熟视
无睹。

                               李逸泉

    这是一个MBA里的另类。
    他出国,并非为了发展和深造,只因国爱妻心中的梦想。
    作为新鲜出炉的大学生分到国企不到一年,伙同几个同学集体辞职,要做自我
创业者。那可是八十年代!
    当MBA们纷纷回国创业,投身互联网,意气风发地搭上新经济的快车风驰电掣时,
他在新西兰静掼的海边,划一艘小船,做海明威式的钓鱼。并且说:我讨厌透了自
我创业……
    他用“缺乏把牢底坐穿的精神”来总结自己前几年的职业生涯。
    谈到度假,Party,钓鱼时,他神采飞扬。
    他面对记者,说:MBA是生意场上的八股。
    “不过,没有MBA,就不会有我现在的生活”他得意地笑了,坏坏的。

                            小资本家的道路

    “李逸泉不想上学啦”在大学三年级的课堂上,同学们交头接耳。
    做为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系外贸专业的学生,应该是同学们满羡慕的,专业很时
髦,毕业分配也优越,但他觉得跟自己的气质不符,他觉得他的未来应该是个学者。
    和所有60年代末出生的孩子一样,李逸泉儿时走过的是一条平凡的道路。没有
儿童团小兵张嘎潘东子的精彩,也没有“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浪漫,有的只是赶上
文革的尾巴,对批斗“走资派”壮观场面模糊的记忆。因为多病,上面还有两个大
得多的姐姐的家庭格局,他倍受宠爱的情形显而易见。
    病中的他在长沙炎热的午后,思绪带上翅膀把自己变成了银幕上的英雄,与坏
人做着殊死搏斗;恰红院里缠绵沧桑的故事,也让他辗转反侧……在这一个个惊懒
的日子里舒适地生长着。这也注定了成年后那些激情迸发的事件和逍逍遥遥的人生
选择是那么统一地存在于他的身上。
    岁月证明:感觉总是带着他走。
    随着打倒“四人帮”喧天的锣鼓把他从睡梦中惊醒,父母给他穿好衣服拽着他
走进游行的队伍,从此耳边响起的便满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论调。
    功课紧了,还想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但接下来的事情证明他是不安分的。
    进入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系工业外贸专业,他忽然感到很不适应,觉得自己不善
与人打交道,应该去做学术研究,终于在大三的时候张罗着转学,要去医学院。未
果。
    88年,分到广州当时的大型国企万宝电器。当年,风光一时的万宝电器,生
产在全国名列前茅,一年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就达

三百多人。而今,巳身为跨国公司经理的李逸泉重回广州,找寻它的旧址时,印入
眼帘的是却一家吵吵闹闹的歌舞厅。万宝也从家电行业的排行榜上消失了。青春的
足迹被时代覆盖得让人哑口无言。
    李逸泉很短的时间里便在万宝找到了前途的感觉,公司安排他参与与一些国际
知名企业如松下,爱立信的项目台作。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快这些合作又都
停了下来。于是,几个志同道台的热血青年揭竿而起,凭着“除了勇气一无所有”
的胆量和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搞清楚的宏伟抱负离开了“万宝”,开始了自我创业:
人生道路卜一次没有航标的航行。

                              事不过三

    六个人,借了两万元,租了一栋五百元月租的农民出租屋,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做一个他现在说起来很funny的项目:垫在马桶圈上的卫生纸。给航空公司供货。
同吃同注同劳动,有纪律,有理想,还因为思想路线问题集体开会开除了一个伙伴。
搞得很象延安,只是窑洞变成了出租屋。
    然而,毕竟不是闹革命,商业法则是残酷的。
    短短的半年,没有赚到一分钱的未来企业家们便分道扬镳了。
    李逸泉反思了几天,他总结的原因是销路太窄,并且缺乏社会经验也是一个问
题。这时候,有相当阅历的一位社会人士出现在他的面前,一拍即合。对方以兼职
身份参与并入股,李逸泉和他的两个同学便又上路了。
    这次的合作以前所未有的不愉快而告终,甚至到了剑拔驾张的地步。
    他们生产一种焊接剂。办工厂是他们的初衷,租了广州空军的一个地下车库作
为厂房,由于对行业的陌生,他亲赴上海花巨额资金买回来的设备一经用起来,才
发现其技术指标是只能为实验室所用的小型工具。于是,工厂变成了手工作坊,工
人是他们自己,每天带着帽子口罩在仪器上磨啊磨,磨出来的粉末装进盒子里,脱
下工装,灰头士脸地把产品装上自行车,骑上它又到相关工厂推销去了。
    广州的仲夏,郊区:一瓶豆奶,一块萨其玛,靠在自行车边午餐的的李逸泉被
身边一辆飞驰而过摩托车扬起的尘土模糊了眼睛:我要有一辆摩托车该有多好啊。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的信念没能够支撑多久,没有订单的现实粉碎
了他们的梦想。加上背景不同,事情变得复杂化,各自利益的落空,发生过无数次
共同创业者之间反目成仇的故事在他们身上又重演了一遍。
    经历了两次只有热情没有规则的游戏,李逸泉理智了。
    第三次,三个同学,其中一个是第一次共同创业的一个人,解散后重组,又解
散,李逸泉又和他走到了一起。他们先把游戏规则订好,甚至预计了不久后的分手,
他们进入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广告礼品行业。一年后,赚到了想赚的钱,这个集体便
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三个人抱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心情平静地分手了,随后各
自开了一家广告礼品公司。其中一家现在已发展成拥有三千多名员工,一个月有几
十个货柜出口的大型私营企业,不过,当然不是做礼品了。
    李逸泉的礼品公司风调雨顺,自己投资,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礼品市场需求旺
盛,暴利年代让他赶上了。
    经济法则永恒的规律:暴利的时间总是很短暂的。因为有无数双贪婪的眼睛加
上灵敏的嗅觉、锋利的爪子很快就把盛宴吞噬得杯盘浪迹。
    尽管短暂,他毕竟淘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钱,小知识分子的迷茫又袭上心头。周末,和三两知己相邀白云山间,开
一间房,喝几瓶啤酒,海阔天空一番;春节,几个家庭共去三亚度假。提前享受了
中国人现在才在享受的生活。但是;总好象不满足。他想要一个更加广阔的天空,
但又不知道怎样装上翅膀。礼品公司正常运转的同时,他又尝试去生产鞋,去炒股
票……无一突破自身的瓶颈。
    “有些闷”他说。

                                中产阶级的旅途

    时间到了95年,一直在外企做事的太太萌生了出国的念头。李逸泉不置可否。
尽管学的是外贸,但却一直没有出过国。在太太一再坚持下,小两口办理了新西兰
移民,他想等太太在新西兰稳定了,有了工作,会开车,自己就回来。
    飞机降落在奥克兰国际机场。
    一个星期之后,他告诉太太:我要留在新西兰。半年后,他回来卖掉了公司。
    他用cherish 来形容对新西兰的感情;美丽的自然;友善的人民,他重新发现
了生命中一些值得追求的东西,唤醒了心智中沉睡的理想之光。
    在人与自然如此亲近的地方,读书是最和谐的状态。
    从世界名校录里找到了奥克兰大学和奥塔古大学。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奥塔吉大
学看起来更合他的胃口:
    企鹅欢快地鸣叫声划过幽雅的寂静,余辉下,雪山,灌木倒影在如镜的湖面,
一丝微风吹起书页,如音符般跳跃的思想荡漾在他的心间。他和妻子买下了没有贷
款的房子,他选择攻读心理学,过起了恬静的生活。
    第二年,第一个儿子出世了。
    小生命的到来使他在陶渊明般的生存状态里不得不考虑一些现实的问题:新移
民中流行的那句话好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应验在他的身上:第一年坐山观海,第二
年坐吃山空,第三年坐以待毙。
    跟着感觉走的他当初读心理学,完全出于自身内心的需求,没有怎么去想就业
的事。而今才发现,八年读完自己都快四十了。而且,一直都认为自己英语顶好的
他走出国门才发现:这些二十多岁才出国的人在英语上其实已经是“终身残疾”,
很难想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医生。纵观周边,华人几乎没有去读心理学的,
倒是在信息、会计等专业云集了很多中国人。他们出来以后找工作比较方便。
    两年前同来的一个同学早就对他说过:快去读MBA,年薪十万!
    他嗤之以鼻。
    现在这个声音却动听起来。
    作为职业来讲,选择经营管理远比深求心路历程更加在行。重新进入商业社会
的刺激也是他两年沉浸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必然诱惑。
    两年的的心理学攻读,也让他渴望了解人,了解自己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他似
乎正在寻求一个新的亮点来点燃自己涌动的激情。
    既然感觉出现了,说干就干。他在还差4个学分就完成心理学学位的情况下,放
弃了它,转而捡起数学等学科,进人备考状态。
    他始终认为;满足自身感觉比满足社会标准更重要。

                                  MBA洗礼

    李逸泉考上了奥塔古工商管理学院。
    他说:一辈子学习压力最大的两个时期,一个是高考,一个是读MBA。
    每天十一二个小时,学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