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儒林外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外在结构形式研究方面,时至今日还没有比这更恰当的说法。

五结论和余论

关于《儒林外史》结构问题,“连环短篇”说,是吴组缃先生提出的;
“功名富贵”说,是闲斋老人提出的;“时间顺序”说,是吴小如先生提出
的;认为“作者在写作时,对故事所由发生的时间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乃
章培恒先生的发现。百年来,最具价值的说法,可谓尽见于此。对此,我只
是分别作了点补证。目的是想说明:“时间顺序”是《儒林外史》情节结构
的暗线(这是源于作者的史家态度),“功名富贵”是《儒林外史》情节结
构的明线(这是源于作者的价值观念),“连环短篇”是《儒林外史》情节
结构的外在特征(这是源于作者的人文精神)。若要将它取个名目,可以叫
做“纪传性结构”;因为《史通》给“纪”和“传”下的定义正是:纪者编
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儒林外
史》既以人物传为其骨架,而作者笔端的人物传又是暗中编年的,“功名富
贵”则既是作品结构情节的明线,又是它的主题,称之为纪传性结构,当不
算太错。如果说这篇文字还有点我个人的心得,亦仅此而已。

《儒林外史》在结构上有此匠心,不是偶然的。这既反映了作者对史家
写法的极为重视,及其对史学的造诣之深,又反映了作者蒙受明末清初复古
思潮的影响,也主张“经世致用”。我这么说,理由有三:

清初三大思想家因力主“经世致用”,所以既重“经”,也重“史”。
黄宗羲认为“拘执经术,不适于用,欲免迂儒,必兼读史”,顾炎武认为“八
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便是明证。吴敬梓既是个“研究
六籍之文,发为光怪”(唐时琳《文木山房集》序),又是个对“宋元明诸
儒之绪论,莫不抉其奥”(沈大成《全椒吴征君诗集》序)的饱学之士,其
蒙受明末清初复古思潮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他所以“好治经”,把治“经”


看做“人生立命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经世致用”,个中当然也就包括
了治“史”。

再看《儒林外史》在人物塑造上和《金陵景物图诗》小序在名物考证上
反映出来的作者对史学的造诣:《金陵景物园诗》小序,其考证“幕府山”
得名的由来,则引《晋书》;考证“天印山”得名的由来,则引《南史》;
考证阮籍墓的方位,则引《一统志》。作者对《晋书》、《南史》、《一统
志》熟悉如此,更何况《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我们
知道,《晋书》有“皮里阳秋”一语,它的意思是“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
褒贬”,实际上也就是《文史通义》所说的“春秋之所书以褒贬为主”,《三
字经》所说的“寓褒贬,别善恶”。它要求对人物的态度上做到“爱而知其
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要求对事件的记叙上做到“疏而不遗,俭而
无阙”、“文如阔略,语实周赡”,而《儒林外史》在人物塑造上用的却正
是这一方法。其写人,“明镜照物,妍媸必露;虚空传响,清浊必闻”;其
写事,“文虽简略,理皆要害”、“一言而巨细咸该”。假若作者在治“史”
上没有下过一番功夫,我想在史家笔法上是不能如此猎其菁英的。

还有,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同流,而小说的发展曾蒙受史传文学的影响,
所以古代学者称小说为“稗史”。闲斋老人便是如此,其序云:“稗官为史
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俾读者有所观感戒
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夫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
曰‘儒林’,迥异玄虚荒渺之谈也。”程晋芳也是如此,其《怀人诗》之十
六云:“《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其《文
木先生传》云:“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
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谓《儒林外史》非
正史,那是没商量的。程晋芳所以要“为斯人悲”,显然是“悲”吴敬梓虽
以“治经”作为“人生立命处”,却未能实现其“经世”之志。然而他不说
吴敬梓仿《水浒》或《三言》而说“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这又该
怎么解释呢?正确的解释恐怕只能是:因为唐人小说在构撰上比明代小说更
接近“史”,所以深知吴敬梓创作思想的程晋芳才作如是云。

正是基于这三点,所以《儒林外史》虽云“外史”,可吴敬梓却旨在将
它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且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难怪吴
湘皋说:“江南北朋游中,余独畏其才大眼高而心细也。”(吴湘皋《文木
山房集》序)

(原载《文学遗产》1998 年第5 期,收入本书时,作者有所修改。)


科举揭秘海外流芳

翦伯赞——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

《儒林外史》中涉及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的地方很多,这在作者当时的
人看来,是用不着解释的。到了现在,事过境迁,科举制度早已废除,官职
名称也成了历史上的名词。就需要作一些简单的说明了。

《儒林外史》的作者把他所叙述的故事,都假托是明朝的,实际上这部
小说中所描写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都是清朝的。现在我们按照清的科举
制度和官职制度来加以说明。

清朝的科举制,扼要地说来,可以归纳为三级考试,第一级是院试,第
二级是乡试,第三级,包括三种考试,即会试、复试和殿试。此外还有一次
朝考。

院试是最初一级的考试。在这种考试以前,有两次预备考试,第一次是
县试,由知县主持,录取后,再经过一次府试,由知府主持,及格的称为童
生。此后,知府再将一府的童生名册,呈送学院,予以考试谓之院试。通过
院试,一个童生,才可以取得生员或俗称秀才的称号。

院试在府城或直隶州的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官员,南京、北京称学院,
各省称提学道,简称学道,亦称学政,俗称学台,又称宗师。《儒林外史》
第二回所说的周学道,第七回所说的范学道,第二十九回所说的学台以及第
四回所说的宗师,都是指的主持院试的官员。

学道或学政的任期是三年,在他的任期内,他必须依次到他所属的各府,
各直隶州主持两次考试,称为“按临”。《儒林外史》第四回说:“去年宗
师按临”,就是指学台来主持院试而言。

院试分岁试科试,岁试与科试的任务,基本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有两种
任务,第一是从童生中考选秀才,第二是对秀才进行甄别考试。《儒林外史》
第三回说周学道“到广州上了任,次日行香挂牌,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
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正好说明这一事实。

秀才在甄别考试中,按照成绩的优劣分为等第,给以奖励或惩罚。《儒
林外史》第七回所说的梅玖,就是以秀才参加院试,因为考了第四等,受到
“照例处罚”的处分。

科试与岁试不同的地方,就是它要替高一级的考试作一种预备工作,即
保送优等的秀才参加乡试,称为“录科”。《儒林外史》第七回说“荀玫次
年录科,又取了第一”。这里所谓“录科”,就是参加科试。

院试取录的名额,依府、州、县学之生员多少而异,多的二十人左右,
少的十余人七八人不等。因名额有限,所以也有屡考不中的老童生,《儒林
外史》第三回说:“周学道坐在堂上,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
有老的。”又说范进二十岁应考,考过二十余次,考到五十四岁,还未进学。

生员是一般的称号,在生员之中有附学生员、增广生员和廪膳生员。简
称附生、增生和廪生。初进学的生员是附生,在以后的岁试科试中,如果考
得好,可以升到增生、廪生。《儒林外史》第九回、第十三回、第三十二回、
第四十五回都说到廪生。廪生除了可以从政府领到廪膳费,又可以替应试的
童生做保叫做“廪保”。第四十八回,替邓质夫应试作保的王玉辉,就是一
个廪生。更重要的是他有优先出贡的权利。这种出贡的秀才,称为贡生。


贡生有五种,即岁贡、优贡、拔贡、副贡、恩贡。

岁贡亦称挨贡,是由各府州县的廪生中依年资选送的。生员多的每年一
名,次多的三年两名,最少两年一名。优贡,三年一科,子午卯酉年考,大
抵在学台离任前举行,由各县保举优等的秀才应考。名额,小省二人,大省
六人。拔贡亦称选贡,十二年一选,酉年考,每县一名。副贡,即在乡试时,
举人名额已满,将较好而未能录取的卷子,挑取一些另榜录取,贡入太学,
叫作副榜贡生,简称副榜。名额各省不同。《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余持说:
“生员离出贡还少十多年哩。”就是指的岁贡。

贡生不能直接考进士,要考进士,必须先参加乡试取得举人的资格。《儒
林外史》第三十二回季苇萧道:“他加入贡,进京乡试去了。”正好说明此
事。

贡生照例要入国子监念书,叫作“坐监”,期间长短不同,大抵恩贡、
岁贡最短,从半年到八个月,优贡、拔贡最长,一年到二年,但到清朝乾隆
以后,这种规定已成具文。

贡生“坐监”期满,通过朝考,可以取得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十二
回,臧蓼斋道:“廪生,一来中的多,中了就做官。就是不中,十几年贡了,
朝廷试过,就是去做知县、推官,穿螺纹结底的靴,坐堂,洒签,打人。”

秀才一般都没有多大学问,只要八股成篇就有录取的希望。《儒林外史》
第四十九回高翰林道:“那里有甚么学问,有了学问,到不做老秀才了。”
有些秀才,甚至八股也不能成篇,请人代考。第十九回金东崖的儿子金跃就
是“一字不通的”,但花了五百两银子请人代考,就取得了秀才的称号。此
外也可以用贿赂学台的方法取得秀才。第三十二回主考庐州的学台就派人在
外面承揽出卖秀才的买卖。但也有有学问的秀才,如《儒林外史》的作者吴
敬梓就是一个秀才。

秀才的身份不很高,《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施御史道:“若说他做身
份,一个秀才的身份到那里去?”但是取得了秀才的称号总要比普通人高一
等。第三回胡屠户吩咐他的女婿范进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
个体统来。。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
拱手作揖,平起平坐,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第二十回
匡秀才对他哥哥说:“就是那年我做了家去与娘的那件补服,若本家亲戚们
家请酒,叫娘也穿起来,显得与众人不同。哥将来在家,也要叫人称呼‘老
爷’。凡事立起体统来,不可自己倒了架子。”

秀才之所以高人一等,就是因为他有了接近官府的资格。秀才见知县可
以不跪,甚至可以与知县分庭抗礼。第十七回说:“匡超人又进城去谢知县。
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即因秀才可以
接近官府,也就可以仗势欺人。第十七回说到匡秀才的哥哥匡大,威胁别人
道:“县主老爷现同我家老二(指匡秀才)相与,我怕你么!我同你回老爷
去!”

一般说,中了秀才,生活可以没有问题,他至少可以教书。第七回,荀
政中了秀才,他的母亲欢喜道:“而今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
第三回范进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户向他说:“明年在我行里替你寻一个
馆。”这些,说明了中了秀才,生活大概是可以解决的。但也有些倒霉的秀
才,甚至有穷到卖儿卖女的。第二十五回修补乐器的倪老爹,就是一个倒霉
的秀才。他做了37 年的秀才,一日穷似一日,他有六个儿子,死了一个,一


个在家里,那四个都卖在他州外府去了。

比院试高一级的考试是乡试。

乡试在北京、南京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一次,子午卯酉年举行。举
行考试的日期是八月初九日至十七日。考三场,每场三天。因为考期在秋天,
又称秋闱。

参加考试的必须是秀才,包括出了贡的秀才在内,没有考上秀才而以其
他方法取得监生资格的人,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这种考试,一个秀才、贡
生或监生就可以取得举人或俗称孝廉的称号。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
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
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但在清朝,监生是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
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儒林外史》第三回说到的周进,第八回说到的
蘧公孙,就是捐监的例子。第四十二回说到的汤由、汤实,就是依靠他父亲
汤镇台的地位恩赐的荫监。很显然,这种荫监和捐监的制度是明清统治阶级
替有钱有势的豪家子弟开辟的一条猎取功名富贵的捷径。

主持乡试的官员称主考,主考有正有副,北京一正三副,各省一正一副。
《儒林外史》第二回提到的大主考座师,第四十二回提到的主考,都是指正
主考而言。

正副主考以外,有同考官,担任分房阅卷的任务,亦称房官,又称房师。
评阅试卷的工作是在帘内进行,因而担任同考官叫做入帘,而同考官又称帘
官。《儒林外史》第三回所说的“房师”,第六回所说的“入帘”、“帘官”,
第四十二回所说的“帘官”都是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而言。

同考官一般是从各首就近调用进士出身的官员充任,《儒林外史》第六
回说:“今科十几位帘官,都是少年进士。”也有举人出身的。

除同考官以外,有监试官。监试官以各省最高的地方官员充任,因而巡
抚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