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近年来,郑板桥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 竟像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式的拓片或作为像章推銷; 而对"难得糊涂"也就出现了各自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作出的解释; 由此又顺延到对郑板桥书写這四个字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 可是鉴於作者当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意向; 因而产生了诸多相异的认识。 
  一:空虚观念说。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能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二:良知抗争说。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而钦差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求字画。一向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钦差姚耀宗怒而撕画。郑板桥见百姓生活凄惨,而自己却心力不支,非常忧郁。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而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 
  台湾徐兰州说:“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良莠不分,既由‘聪明转入糊涂’了。”根据郑板桥的性格和心理结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聪明人如基于良知道德有所为,而要他装作糊涂而无所为,的确很难。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人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它具有为所当为的失败涵义,有不可为而为之的胆识。” 
  三:宽厚是福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知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寄书为一墙,再让一墙壁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四:悲观消极说。有人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这时他的情绪,是压抑、苦闷、孤独、自嘲、彷徨、悲观、痛苦交织在一起。就是在这种情绪下,他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不久便辞官归隐。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出名; 而他所說的"难得糊涂"; 却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解释。在我国历史上,如果说郑板桥是糊涂大师的话,那么远在春秋时期的老子则可以堪称糊涂学的祖师了。老子自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其意思就是说,我的一切行为都在遵循着“道”的原则。然而这些却正是“知其白,守其黑”之“大智若愚”的具体体现。 
  孔子说:“吾十五志于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随心所欲不愈矩。”这个“矩”字,其实指的就是一种规矩、尺度和准则,亦即老子所说的“道”,通达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人也就进入了由聪明至糊涂而实际上却是真智慧的境界。所谓“人生皆有度,失度必失误”,把握“矩、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聪明至糊涂的过程。 
  所以,郑板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的本意可能与老子之意也类同。这意思是说:人能达到聪明机智难得;天性憨厚正直且未受到沾染的世俗所谓糊涂者也难得;而如果能聪明机智地通晓世俗权、利之术,却仍能“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保持天性良心的淳朴和正直而不动一点机心施为,或者是能够对“道”整体地事理通达,知晓世事往往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故而其行为仍能保持“道”“为无为”的糊涂本色,这实在更是难得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注释】荣:荣达,高贵。辱:低贱,卑下。谷:山谷、川谷,指处其卑下之处,象征宽容谦卑。 
  知何由可能荣达,但却持守其卑弱无为,澹泊寡欲,虚怀若谷。庄子说:“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从,非其心不为。虽天下誉之,得其所谓,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为,傥然不受。天下之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注释】常德:恒常之德,即天赋的本性。朴:自然、真诚、淳朴,乃天性的本然。 
  这若似天下谷的品质,却只需人天赋的本性常德便可足够,复归于浑厚淳朴。庄子说:“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漫谈】生命有意义吗?人生目的何在?人是什么?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它所包含的内容又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威尔逊也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社会学家都关心的深层次的问题:“进化论能否提供一个世界观,该世界观坚实的足以作为新伦理学的基础。”后来,他发展了一种论点,即自然界的产物必然是好的,而且应该体现在我们社会的目标中。如果社会生物学使我们不再相信上帝,那么进化论本身就必须告诉我们生活的目的和行为的方式。 
  其实老子的世界观,老子的的社会伦理学,也早就回答了这问题。人天性中的“朴”,天下人天性中的“朴”,实际上正在告诉我们生活的目的和行为的方式。人类进化本来就是在适应自然中遗传变异的结果。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也意味是稳定者生存,因为自然选择的最初形式不过是选择稳定的形式并抛弃不稳定的形式罢了。人,说到底就只是基因的生存机器而已。人在自己的生物学天性之外,没有任何目的。对以上问题烦恼和焦虑是徒劳无益的“杞人忧天” ,而对其钦定方向,反而更会将社会引向歧途,如果我们将其全部置诸脑后,人们的境遇将会更好些。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以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注释】器:器物,器具。官长:官为管理,长为领导。 
  人们朴实的本性散失,便如同成了各具长短的器物,圣人只好选贤任能,因势利导,使民心复归于淳朴。天下大治时,民心浑厚质朴,首领顺应自然,无须割治。 
  【漫谈】有人认为老子是“玩世”,主张“肚子吃得饱饱的,什么都不去管它”,其实这是对老子思想的妄度曲解。如果是那样,“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以为官长”应做何解?“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应做何解?“挫其锐,解其纷”应做何解?实际老子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社会政治论。老子思想的真正动机,是经世致用。 
  魏源说:“后世解释老子者,多只就《老子》的字面意思去玩弄,如看到《老子》书中有“绝仁弃义”的字眼,便说老子之道不关心社会,于是便加以引申、演绎开去以至歧义,或者走上庄子那种“徜徉玩世,薄势利遂诃帝王,厌礼法则盗圣人”的道路,或者产生魏晋名士那种“意糠秕一切,拱手不事事”的偏激。”或者甚至于象现代文革时期一样,不禁己欲而禁人之欲,不勇于不敢而勇于敢,不忍于不忍而忍于忍 
  ,和煦之仁义退,而刻薄之道德进,这岂尽老子道乎?岂尽老子非道乎?”   
  【意译】 
  知如何做可谓是雄强刚上,但却安守其雌柔谦下,以至为天下人物所归往。 
  天下人物所归往,道之常德仍持守不离,复归于婴儿般的淳朴。 
  知其昭明,守其浑厚,为天下人所式法。 
  为天下人所式法,天赋的常德不会出现差失,复归于元始时的纯真朴实。 
  知何由可能荣达,但却持守卑弱无为,其澹泊寡欲、虚心宽容,若似天下之谷。 
  这若似天下谷的品质,却只需人的天赋本性常德便可足够,复归于浑厚淳朴。 
  人们朴实的本性散失,便如同成了各具长短的器物,圣人只好选贤任能,因势利导,使民心复归于淳朴。天下大治时,民心浑厚质朴,首领顺其自然,无须割治。                    
原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犹川谷之於江海。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注释】朴:朴实、浑厚、自然,道的表现形式。 
  道常无名:道是永恒的自然法则,故为常;道因为没有什么具体形象,所以只好用“无”来名其实,故曰无名。淳朴虽似鄙小,但天下谁也难以将其臣服。王弼说:“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可以武使也;巧,可以事役也;力,可以重任也;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注释】守:持守。宾:宾服、宾从。 
  侯王若能保持淳朴,民众将会自然宾从。王弼说:“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修其意;欲修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执政者若能守朴至诚,行无为之治,则万物自将宾服,从于德化。唐太宗曾说过,“若安定天下,必先正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漫谈】公务机关乃是公众信任之地,其道德如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超党派的重要问题。好政府和坏政府都是由当权者的道德品质所决定,而不是被其名号或宪法的形式所决定。制度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因为它没有创造幸福的超自然力量。而且,制度这种形式,更应该俯首作内容…也就是群体禀性和习惯…的仆人,而不应该作内容的上帝,让群体的禀性和习惯去攀附于它。 
  人们似乎是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那坏主子。所以,要建立一个好政府,必须有道德品质良好的优秀人才不可。因此,廉洁和正直不应是对公务人员奢侈的品德要求,而应是必要的条件。不论政治体制似乎有多好,德薄才疏的领导人仍会给人民带来伤害,公务员一旦腐化,制度则更将无法名副其实地运作。而且,一个国家如果出现腐败泛滥迹象,它所吸引的,就不是能帮助国家昌盛发展的人才,而是那些卑鄙无耻、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相反地,有好些社会,尽管似乎形式上缺乏良好、健全的政治体制,但却因为有了品学兼优的领袖当政,管理得反而很妥善。例如文景之治、唐朝盛世、康乾盛世,你能说那时不是封建独裁制度?故而,贤良方正、识时达务之领导人不可或缺,否则,就算宪法制度提供再多保障,国家终究要衰败。而且,执法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形象、以及通过塑造善良习惯的立法来使公民们为善,并可引导他们在善行里发见快乐。但显然地,执法者的形象和其立法也同样可以使青年人的品行变得恶劣。 
  【漫谈】现在报刊、广播等媒体在谈到一些不正之风时,常常号召人民“从我作起”,也许其言论者之衷心令人钦佩,但在一定意义上讲,他却无异于始作俑者之同谋。因为他的这种说法,混淆了害人者与受害者的界限,掩盖了“官风乃民风之源”的事情实质,客观上他无疑是在为应该承担其罪责者开脱。 
  一般来说,社会对老百姓的基本要求是遵守法律,对官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遵守纪律外还要遵守道德,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不能用社会公德要求老百姓,也不能只用遵守法律要求官员--这是治理国家的起码常识。 
  社会公德能否成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基本前提是公职人员能否成为道德表率。公职人员道德水平决定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要想提高社会道德整体水平,必须把对公职人员道德监督、道德批评作为头等大事认真对待。因为公职人员是由全体纳税人养活的公仆,因为他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所以他们理应受到公众监督。而且,由于公职人员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很容易牟取私利。正如赵本山小品中所说,我就从来没收过礼,…我就是想收,也没人给我送呀!因此,媒体应当把焦点牢牢锁定在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上。使公职人员时时感到有万千双眼睛在盯着他们,出圈越轨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以致身败名裂。有了这样的舆论环境,公职人员才可能恪守职业道德。 
  现在的问题是,公职人员由于不能受到有效监督,道德水准普遍低下。随便列出一些官职,恐怕在全国范围内很难找出敢让检察机关清点家产的官员。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