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房子-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给你指出,你还不接受。你要给我纠正错别字。好哇,你这个高层次的人教我怎么查字典
,今天我这个低层次的人教你怎么做人。走,到操场上去打一架。他边说,边把大衣脱下来
,往沙发上一撩。

    连英说话了,别那么气势汹汹的样子,你能打得赢谁?真要打,你打得过我吗?

    连英说的是事实,小弟虽然比连英高,但身体没有连英壮。光是连英那150多斤大肉
,也是一般人不容易扳倒的。

    小弟说,我不管打不打得过,一对一,打不赢我服气。今天这一架我是跟你打定了。跟
你这种高层次的酸文人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三教九流,什么层次的人我都见识过,就还
没有见识过象你这样的“宝气”(活宝),“珍珠蘸酱油——宝得有盐有味”,自诩只和高
层次的人交往。走,今天我要把你这个高层次的人拉出去亮亮相,让大家都来看看这个高层
次的人是个什么货色,连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都没有,还标榜什么高层次?走不走?不走就
在家里打。

    他一个耳光给连英打去。嘴里说,你高层次,你教我查字典,我低层次,我教你做人。
你吃饭都不长了,你就是这样对老人,对亲友?

    他又一耳光打去。第一个耳光,连英没有还手,这一耳光,连英起身扑上去了。两个男
人扭在一起打。亦琼抱着孩子,闪到一边,她怕伤着孩子。嘴里叫,有话好说,不能打,你
们不能打!

    两人在床上翻来翻去打,亦琼不知该拉谁。拉谁,谁都会认为她帮对方。她心里对连英
有气,不听我的劝,自以为是,这下打起来好了。她干脆谁也不拉,就看他们打。结果,连
英把小弟的眼镜打碎了,小弟把连英的脸抓流血了。

    当母亲回来时,两人刚打完。小弟抹着眼角的血迹——那是镜片划的——对母亲说,妈
,你收拾一下东西,跟我回去。我是来接你的。

    母亲见屋里乱糟糟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说,你姐姐需要人照顾孩子,我怎么走得
了?

    小弟说,你还管他照顾孩子,他们是怎么对你的?不管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你跟我
回去。

    母亲就说,那我过两天走吧,等亦琼找到保姆来。

    亦琼急了,妈,你不能走,你走了孩子怎么办?连英过些天就要回青海了。

    母子三人一个说今天走,一个说过几天走,一个说不走。那微秒的关系,全看连英的表
态。因为他过几天要回青海是事实,母亲早说好要留下给亦琼照看孩子的。

    连英终于说话了。妈要过几天走,就过几天走好了。

    屋里人都不说话了。有那么一个短暂的停顿,连空气都凝固了,忽然小弟一声怒吼,走
,马上走!人家都不留你,你还待在这里干什么?

    母亲哭了,说,我不过几天走了,我跟你今天走,我马上就走。

    亦琼气得大吼,连英,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你要赶我妈走,我就赶你走!你给我妈赔礼
道歉。

    连英说,我怎么赶妈走了?你弟弟说今天走,你要她不走,你妈要过几天走,我同意你
妈过几天走嘛。

    亦琼气得骂起来,你他妈的“半空中挂口袋——装疯”,“老鼠啃书箱——钻什么字眼
”?过几天走和今天走有什么区别?你不是在赶我妈吗?

    母亲边哭边收拾行李,你们别吵了,我今天走,马上走,我再不会来了。

    小弟扛着母亲的行李,走到门口说,姐姐,你自己去找个保姆带孩子吧,妈是不会来的
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母亲流着眼泪跟着小弟走了。

    亦琼和连英吵起来。连英说,寒心寒心,自己的老婆胳膊朝外拐,帮着娘家说话。他也
收拾行李要走了。

    亦琼说,你把这个家搞烂了,你也走了,你安的什么心哟。

    连英说,你没有把屁股坐正,没有搞清楚内外有别,这个家是搞不好的。你知道为什么
叫女方的妈是“外婆”,而不叫男方的妈是“外婆”呢?这在语言学上是有讲究的。语言学
上的“内”和“外”是有区别的,“内”就是自己的,老婆就是“内人”,自己的人。外婆
就是相对于自己的家婆来说,她不是自己的人,她是“外人”,所以用“外”来称呼。

    亦琼勃然大怒,骂起来,见你妈的语言学的鬼,全是些男尊女卑的东西。你读书读到牛
屁眼去了!六亲不认的家什!

    连英说,你骂人,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亦琼接过话头,是你说过的“女人见识”吧,你这男人见识闻所未闻。

    连英说,我是认小不认老。

    亦琼说,你放屁,没有老,哪有小?你不认老,你的儿女也会学你的样,到头来不认你
这个“老”。一报还一报,你会遭报应的。

    连英说,那不一样,我的儿是会认我的。

    他背起行李说,等你妈死了,我会回来的。

    亦琼怒吼,你给我滚,滚出去!

    连英气得脸煞白,你骂我,你骂我,你会后悔的!

    亦琼心中对连英的所有怨气和不满都发泄出来,她说,我骂你,我就骂你,你给我滚!
老子瞎了眼,嫁他妈个白痴、傻儿、白眼狼,好坏都不分,一点人情都没有!

    连英走了。父母也走了。小弟不再来了。顷刻之间这个家就这样散了,剩下亦琼抱着两
个月的嘉儿,两眼泪汪汪。

    这两人的婚姻,以感人心魄的恋爱开始,心寒齿冷的破裂结束。刹那间化成了水中的泡
沫,只是一场幻梦。



 


                           第十八章 多声同奏            


    她穿着一件很大很宽松的衬衫,站在讲台上,她的身体还有些肥胖臃肿,仍然是她一向
的讲课风度,谈笑风生,挥洒自如。只是在讲授中她更有了一种深情,一种对生命的关怀。
那是她自己炼狱的体验,没有人知道老师家中发生的风暴。

    亦琼没有休满产假,提前两月上课了。她一人工资养三人,孩子、保姆和她自己。她得
挣钱养孩子,付保姆费。下课了,她夹着讲义出了教室,蹬上自行车就往家赶。进了家门,
她把讲义一放,从保姆婆婆手里接过孩子,解开衣扣,给孩子喂奶。看着孩子吃得叭哒叭哒
的响,她的脸上有了笑容。她这才感到上课有些累了,在那里边奶孩子,边靠着柜子歇气。
嘉儿吃饱了,亦琼捏捏她的小脸蛋,把她递给保姆婆婆,交待几句做饭的事,就背起背篼出
门了。

    她爬上学校电影院旁边的小山头,从山上钻墙洞,走一条众人踩出来的小路,下到山脚
的区医院,穿过马路到菜场买菜。城里人背背篼几乎绝迹了,她顾不得别人笑话,背着背篼
在市场转悠,她一次买得多,提不动,背背篼省力。她先四处问问价,然后回头来和菜贩、
肉贩、水果贩讨价还价,斤斤计较,采购嘉儿吃的水果、鸡蛋、鳝鱼、筒子骨,和每天要吃
的菜。买完了,她背着背篼又从区医院旁边的小路爬山去钻墙洞回学校。背着东西上山,可
没有下山那样轻松,路滑,她弓着腰,一路抓住树干草丛,爬到山头,人象拉风箱一样呼呼
直喘。但她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她得生活。

    吃罢晚饭,她夹着讲义到农机厂电视大学兼课。下了课已是9点钟,爬山钻墙洞是不行
的了,山上太黑,还怕出事。她现在是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的呀,一点都不能有闪失。
她出事了,孩子怎么办?

    她一人在空空荡荡的马路上走,穿过峡口,往学校赶。还没走到后校门,就听见嘉儿的
哭声。她一到晚上就要妈妈,保姆婆婆就抱着她在校门口等。亦琼三步两步走到孩子身边,
把讲义夹递给婆婆,从她手里接过嘉儿。就象关收音机一样灵,嘉儿马上停止了哭泣。弄得
亦琼叹一声,摇下头,揪紧的心舒展开来。

    晚上保姆婆婆是不带孩子睡的,亦琼自己带。她把孩子哄睡着了,就伏在饭桌上赶写她
的那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小说模式研究》的书稿。这部书稿快到验收期限了,她必须
赶快完成。

    只有当她伏案写作的时候,她才进入了一种诗意的境界,把白天的繁忙劳累,经济压力
和精神压力忘掉。她在西方文学的时空中遨游,寻找16至20世纪小说艺术发展的基本模
式与本质特征,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奥德修斯一人乘船在海上漂流,他漂到中世纪,
变成了一个个贵族骑士,从骑士传奇到斯宾塞的长诗《仙后》,一批道德高尚的骑士在海上
冒险和陆地旅行,他们从一个岛屿驶向另一个岛屿,从一座城市走到另一座城市。这种旅程
文学的传统影响了近代的旅程小说。文艺复兴到18世纪的流浪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
汤姆·琼斯、西木、摩尔·弗兰德斯,以及堂吉诃德、鲁滨逊,都迎面走来了,他们单枪匹
马地在陆地和海上浪游,小说记叙了他们争取个人生存权利的行动史,充满宇宙意识和狂欢
化精神。19世纪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奥列佛·推斯特》继承了旅程小说的传统,
人物继续在路上漂流。19世纪后期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成了连接传统流
浪汉和现代流浪汉小说的一座桥梁,哈克漂流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自由,超过了传统流浪汉求
生存的物质需要,他的流浪过程贯穿的是帮助别人做好事,而不是象传统流浪汉那样不择手
段的欺骗和上爬,他有了善恶是非观念。这些都是不同于传统流浪汉而接近现代流浪汉的地
方。20世纪的流浪汉小说《茫茫黑夜漫游》、《奥吉·玛琪历险记》、《雨王亨德森》描
写知识分子漫游者寻找自我存在价值的流浪冒险。传统流浪汉追求物质总能心想事成,现代
漫游者追求精神总是事与愿违。但他们都有共同的进取特征,总是毫不懈怠地积极行动,永
远探索,永不满足。这样的寻找,她梳理出了西方小说叙述的一个传统的模式——旅程模式




    她贪婪地阅读了上百本名著,逐一发掘,又总结出以司汤达《红与黑》为代表的传记模
式,以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为代表的编年模式,以乔伊斯《尤
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为代表的内意识模式,以卡夫卡《城堡》、纪德《伪币制
造者》、罗布—格里叶《橡皮》为代表的分解模式。旅程模式重视户外空间,传记模式突出
个人生存时间,编年模式强调历史时空,内意识模式以心理时间为主,分解模式把时空抽象
化。这五种基本模式的叙述重心各有侧重,旅程模式以事系人,传记模式以人系事,编年模
式人事相依,内意识模式心系人事,分解模式物系人事。人的地位逐步在小说中丧失,物的
地位逐步上升,人与物呈逆向转变趋势。情节逐步取消,以致没有情节。传统的介入性讲述
和全知叙述向现代小说的非个人化叙述转换。

    这样的研究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创造呵,她是有创造能力的人,她的野心是要建构出整个
欧美小说艺术的复调结构。它象一首多声同奏的复调音乐一样,各个声部各有其独立性,形
成几个不同质的层次构造,又在纵的关系上,形成整体的和声关系,按文学史的演变规律,
从近代向现代走来。

    与叙述模式对应,她又提出了小说人物有四组对比性模式:流浪汉与漫游者、小人物与
畸变人、英雄与反英雄、多余人与局外人;小说象征有三组对比性模式:情节与秩序、意象
与意念、命名与形象。

    她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是精力,尽快地把它写出定稿。她的时间在哪里呢?她只有在深
夜拼命地挤,把那些本该流泪,本该叹息自己命苦的时间都用来写作,她象个铁女人一样,
没有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流过一滴泪,她没有功夫叹息。灯光下,她在埋头写作,与那些经典
大师对话,倾述自己的心扉。只有自己的不断上进才能拯救自己,她又一次在心里感到这是
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是她的立身之本,灵魂得救的福地。

    又到星期天了,保姆婆婆回家去了,亦琼用背篼背着嘉儿在厨房做事。嘉儿在背篼里哭
闹着要去外面玩,抓扯着她的头发。亦琼三下两下把家务做了,赶快背着嘉儿出门。嘉儿一
向不喜欢妈妈把她背在背上,老用小手拉妈妈的耳朵,要她转过身去和她对话。亦琼就把背
篼背在胸前,象个袋鼠妈妈一样,胸前装个小袋鼠。她就这样背了一年,心里频频唱着“小
袋鼠快快长之歌”……

    刚下过雨,路面是湿的,天色有些灰暗,校园很安静。亦琼背着嘉儿在路上慢慢走。天
又下起毛毛雨来。亦琼要背嘉儿往回走,嘉儿说什么也不愿,她伸手抓住亦琼的头发,不要
妈妈往回走。亦琼一点办法也没有,她只好给嘉儿戴上防水帽,冒着细雨继续往前走。

    走到樟树林三岔口的地方,亦琼实在背不动了,就把背篼卸下来,放在石坎上用手扶着
。她就那样站在雨地里,手扶着背篼。那一刻,她心里悲凉极了,这静悄悄的三岔口,就只
有她和一个少不更事的幼儿。她感到孤独,没有人帮助她,长长的路得她一个人背着孩子单
独跋涉。她望着嘉儿流下泪来。她不仅眼流泪,而且心流泪,甚至膝盖都在流泪。她怎么落
到这样一个境地啊?

    嘉儿四个月生日的时候,照了两张相,穿着红线衫,咧着小嘴笑,下巴的轮廓特别分明
,活脱脱一个小连英。亦琼看着心动,这是她和连英的女儿呀。她犹豫着要不要给连英写信
,写不写,怎么写,一向爱钻字眼又自以为是的连英会怎么看,怎么笑话她。连英在回青海
前,是闹崩了走的。因此,亦琼先写信,等于是她向连英让步了。她一人带孩子真是吃不住
了,在放暑假前,她给连英写了一封信,把孩子的两张照片放进信封里,她寄的挂号信。这
是她在打死婚官司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