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慈光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慈光重生-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我这里自然用不上,我就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干净爽利,英俊阳刚,看着舒服。只是以后你总得见家人,在外见朋友,还是用上吧……总要顾及一下你家人的感受,他们很心疼你。”

沐慈为沐若松有个极好的家庭,感到由衷高兴。

,看吧,沐慈就是这样体贴入微,真心实意。沐若松有一种安稳踏实的幸福感,笑着又低头亲吻怀里的人。

沐慈也回应他……

两个人都知道不能耽误事,便克制了激动,亲吻满是温情。

沐慈轻抚沐若松的面容:“子韧,你能力有多大,我给你的舞台就会有多大,我要你飞得更高更远,不要畏首畏尾,不要辜负自己,大胆前行!……而我会在你后方,成为你最坚实的倚仗。记住了!”沐慈道。

“好!我记住了。”沐若松心中潮湿,情意澎湃。

“这是我给你的承诺,永远有效,直至我生命的终结。”沐慈认真看着沐若松。

沐若松心头巨震,沐慈从来不与他说永远的。

现在,却是承诺了永远……

沐若松却不觉得多么激动,有一点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幸福,他抱着沐慈,一只手找到沐慈的手,与他十指相扣:“我也会努力强大起来,挡在你前面,永远做你最坚定的保护盾,直至生命终结。”

心动也许只是一秒,快感能持续几分钟,而牵手的信任,却是一辈子的。

两个人牵着手,郑重认真做出承诺。

在未来的几十年,他们也的确一直坚守对对方的承诺,直至他们各自生命的终结,直至永远……

西山大营。

白霖等几人看到牟渔也顶着一个青皮脑袋,一下子就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只是到底有些不舍得,也有种被逼着上梁山的不舒坦。可等他们听了沐若松说出剃发的好处后,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人,便没有理由拒绝剃发。

况且楚王还许诺——可保留头发做成头套。

白霖便没有了任何抵触情绪,觉得这样也好,当兵无发,方便又轻松,出营见人戴头套,两厢方便……他反而觉得楚王为人厚道,思虑缜密,是个能成事的。

所以白霖在兵丁操演后,宣布新兵剃头令,引起哀鸿一片时,他第一个以身作则,坐在三军面前,把头发剃成了小平头。

何秋军和戚风本来就是沐慈心腹,见牟渔都剃了,也不觉得为难,跟着剃了。

得!

大将军个个无需黥面的,都剃发了,新兵蛋子本该黥面,以剃发代替,也不觉得多难接受了,反正还能做头套呢。

因楚王推出《长乐外伤论》,在战场活人无数;又选聘退伍禁军入王府做事,让楚王广受军户爱戴。

新兵都是军户家庭里的年轻人,原先入伍,家中都愁云惨雾——因为多个人去卖命了,且还是卖一辈子命。可在得知自家子弟被选入侍卫六军后,几乎家家挂鞭炮庆祝。

所以楚王的军令,本身拥有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

新兵又处在最热血的时期,对楚王这个心中偶像,全民男神,那是无比崇拜的。大部分是楚王的脑残粉,认准一个念头——楚王不会害兵士!所以踊跃剃发。

人呢,就怕从众,大家都剃发了,一模一样青头皮,留头发的反而很特别了……一些犹豫的也就半推半就,跟着剃发了。就连一些本就黥面的兵丁,也有好些个要求剃发的……奖金很丰厚呢。

白霖还没见过这么容易推行的军令,啧啧惊奇……简直神了!

本该引起轩然大波,说不得还要反营,真的要割掉几个人头才能推行的“以剃代黥”,在楚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的操作下,这么简单的给推行了。

……

因着剃发顺利推行,卫终都要哭了……他看着牟渔的青头皮,再看兵营一堆青头皮,在想自己要不要跟着表忠心啊?

可他本就比旁人少了东西,如今……

牟渔大度摆手:“阿弟说了,只在军中新兵中推行,其他都可免了。”

卫终简直感恩戴德,就差跪舔沐慈脚趾头了。

……

天京城里,许多幸灾乐祸,想要看侍卫六军反营的人都失望之极。本来还准备在剃发令引起轩然大波的时候,推波助澜一下把事情闹大的敌人们也失望了。

就算指挥御史抨击,也只能参奏楚王不顾祖宗成法,不顾个人尊严而乱来,从礼仪的角度来指责。

因楚王控制得好,只在新兵中以剃发代替黥面,并未全军推行,也不“祸及”他人。且军户是比下九流还不如的人口,割了一茬还有一茬的“庄稼”,读书人并不愿为几个兵丁和楚王杠上。

除了一些被指使的人总咬着不放,大半的舆论只把这事当笑话讲讲,反对的声音没掀起多少浪花。

就连御史,气咻咻在朝堂指责楚王,话里话外想挑拨几个顶着头套的大将军与楚王生隙,也因说得太隐晦,大将军有真没听懂的,也有诸如白霖有听懂却不想懂的。

大将军没反应,旁人也拿他们没办法。

就算指责他们剃发,仪容不整,不敬君家都不行呐——大将军虽剃发了,却都戴了头套,并没直接顶着青皮脑瓜上朝。

话说,戴头套这事,是绝对不能指责的……

因为朝官的年纪都比较大,年纪一大就容易产生某些小问题,譬如说——光荣谢顶。

在朝堂上就有好几个,甚至包括一个御史都是头发过于稀疏,不得已戴了头套哒,所以……

剃发风波,就这般平静地落下帷幕。

当然,沐若松和牟渔其实并不轻松。因担心夜里,剃发的新丁情绪激动而炸营,他们连着几个晚上都在西山大营巡营,觉都没个好睡,并不能回家。

……

沐慈这边,没有什么风波。

沐慈懒得与人交际,便有乐恕出面,谢过定王府招待,又告知了贤世子与朝阳郡主,一行人就回了楚王府。

楚王府内部并没有大范围的修缮,只修建了新围墙。按沐慈的图纸建地特别高,凹凸不平,看样子都十分坚固,每隔不远,就立着一座小箭塔。

金字匾额上书“楚王府”,两侧是大气的门联,都是天授帝亲笔遗迹。

匾额下是一扇威武的包着厚厚铁皮,然后漆了金紫色漆的大门,门两侧都建了门房,有三层楼高,顶楼面积极大,看着都似一个小型藏兵所,还支着巨大才车弩,精铁的箭头闪着寒光……

这要是有谁不开眼,想冲击王府……

跟羊入虎口无异啊。

阿慈,这是按照战斗堡垒做的吧?您可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多么会拉仇恨值吧。

……

王府内部,面积极大,似一个小型宫殿。

中线位置上,从前到后,有举行祭祀、大型宴会的前殿;平时办公、会客的中殿;建筑物磅礴大气,美轮美奂。

中线的中心,是主人起居的主院,围了独立的院墙,也是箭塔林立。主院占地面积也很大,除主院建筑群,还建有好几个单独小院,亭台楼阁若干,还搭着一个能容纳三百人的大戏台。

主院里还有个独立的大花园,名花异草无数,一个大池子种满了莲花。

大池子是活水,有泉流从开悟园进入,通过主院到似锦园,然后才流入御河。

主院右侧,便是沐慈大爱的有室内大温泉池的院子。主院左侧是一个藏书阁,拥有好几栋小楼,搜集了无数字画书籍。

主院后,压着中线的只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本是属于王妃的独立居所。围绕王妃院子的,便是庞大的后院,按规律分布八个独立的小院给侧妃和美人,每个小院各有特色。

就算沐慈早已不为外物所动,也忍不住喜欢这座王府。

整个王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到后世,这地方绝对算得上华夏历史上园林造诣的极致。

必须得好好保护起来。

因沐慈来得突然,王府里人员还没有招满。沐慈便吩咐:“多招些擅长园林建造的匠人,好好维护王府,别毁了这里。”

乐恕应下,笑道:“爷,各处院子都没未命名,只等您住进来,才好定下名字呢。”

谁的房子,就由谁命名,却是应有之义。

沐慈也不推辞,领人进了主院,把主院定名“长乐”。

长乐本就是沐慈原先的封号,用作这里也没有什么需要避讳的,主院为长乐院,便算定下了。

主院的中心建筑,是一整座五层的高楼,是超大的起居室,为长乐居。主楼两旁各有一座三层小楼拱卫,一座是主院书房,沐慈定名为求真楼,一座原是待客休闲用的藏宝楼,沐慈把宝物收拾进了库房,把一楼一座小戏院改成了大会议室,建成办公楼,定名为务实楼。

至于最前面的大殿,定为紫微殿;中殿为平安殿;温泉池为碧澜池。其他的院子,看谁入住就谁自己命名。

乐恕拿一支羽毛笔,一一记录了下来。

饶是沐慈心如静水,看着这座彻底属于自己的房子,也觉得心中安稳,有根系扎入了大地的感觉,不再是误入这个星球的一缕幽魂。

只是这喜悦少了人分享,沐慈也觉得有些寂寞,便问:“姨父姨母家在哪里?从这里去要多久?”

“王相公家在三环南,临河巷中段的如意坊。”乐恕说。

微生疏学会了更精确地估算时间,补充道:“现在驾车过去,需要二十至二十五分钟,得看路况。”

“我先前一直寄住,现在也算当家做主,也该拜访一下亲友。”沐慈道,能称得上他的亲友的,也就姨父姨母一家。

“是。”乐恕应下。

“你去挑一挑礼物,今天就过去。”沐慈看看天色,“姨父应该上完早朝了。”

乐恕是全能型的秘书人才,立即道:“昨日十五,相公在禁中值班,今日十六应是补休,相公下朝会直接回家的,刚好。”

这一点,自然沐慈早算准了,才会提议去拜访。

很快一行人就出发了。

第240章 家和·探亲

九月十六,桂花已经凋落,只有菊花在寒风中渐次开放。

都是华夏民族,大幸的传统节日与华国极相似,也有个九月初九重阳节,赏菊饮酒。因还在先帝热孝,士族并不能大肆庆祝,只是由德光帝按照惯例,领着群臣在这个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

士族不敢举行宴会,不能请官妓、戏班来歌舞助兴。却是可以举办家宴的,权贵官员们相互邀约同僚好友至家中用饭,却是允许的。

王又伦婉绝了一个同僚的邀请,打算早点回家。因这两日变天,下雨转凉,他家中老妻受了点风寒。

原本,虽楚王强硬改了工作时间,每五天有一日休沐,可王又伦作为唯一丞相,全国的公务真没办法说丢下就丢下,基本没休息过。

不过就在前两日,皇帝已经任命了他的老师赵咎为左丞相,加衔太师。王又伦不觉分权,只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轻松了很多,每天可以按时下班不说,还能真正得到休沐的假期。

因他是右丞相,大幸以左为尊,他算副手,按规矩在逢五逢十休息日得值班,逢二、六才调休一日。

昨日十五他值班,今天轮休,早朝后不用办公,王又伦还真就没进政事堂,和赵咎招呼一声就离宫了。

赵咎赵太师看着王又伦一点没有犹豫,匆忙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心里感叹:这个王丞相,是真有君子之风,磊落坦荡,不仅主动向君家进言,招他回中枢,也真没有半丝为难他,政务交接十分顺利。

由王又伦,赵太师想到了楚王。

观察楚王种种行事,赵太师只有敬服喟叹,生不出半丝厌恶。明明楚王能一手把持全国政权,却一直躲在定王府,称病不出,从未干涉过德光帝与朝臣理政。

这也罢了,楚王竟也轻易默许了他这个绝对的保皇党做左丞相,叫自己的亲姨父被分走大半权力。

赵太师五十多岁,是永和末年的进士出身,如今算是四朝为官①,最清楚官场沉浮的真相——不论你做得是好是歹,前程只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间。

若楚王不允自己入中枢,他是没可能做这个丞相的,了不起得一个无实权的太师称号,只能做新皇的秘书,而不能似现在,做了丞相便可插手全国政务。

赵太师对楚王曾有深深忌惮,如今有点……忌惮不起来,总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虽然,他根本摸不透这两姨甥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赵太师本名赵咎,是青州南阳郡赵氏望族,南阳赵氏有许多人在朝为官。赵咎因学文好、名声佳、能力强,在天授帝时期已经做了丞相,但他的老父老母接连过逝,他只能回老家丁忧……这一去就整整五年,先帝刚去的时候,他恰好满服,想着自己教过的学生做了皇帝,起复有望了。

他就飞快拖儿带女,全家回天京等旨意。

谁知德光帝迟迟不见动静,只派人来慰问,却决口不提起复一事,好似忘记了他这个老师。

赵咎心中疑惑,可朝堂风云变幻,别说他离开五年,就是离开五个月都会有巨大变动。因着楚王是实际意义上的无冕皇帝,核心的事也没几个人敢透露他这个新皇老师知道,大家都离赵咎远远的,并不敢上门。

赵咎好容易旁敲侧击,才明白,自家学生的皇位是半路捡来的,不那么稳当,也没接受过“岗前培训”,又有个年纪虽小但兵强马壮,手握实权的小弟弟——楚王在一旁“虎视眈眈”。

皇帝学生也不容易。

赵咎就耐着性子等,心想哪怕给他个中书舍人,翰林编修的差事,只要能帮一把学生,也是好的。谁知忽然天降圣旨,不仅招了他回朝堂,还直接封了左丞相,因他还是帝师,也冠了个“太师”的荣誉头衔。

简直一朝穿到千年后,鸟枪直换激光炮。本来门庭冷落,连只麻雀都没有的大门,最近是车水马龙,亲友不断来访。

赵咎看惯了人间冷暖,并不动容。

还以为是学生终于懂得上进心,开始顶着压力培植心腹力量。

谁知,他上任后见了皇帝学生,才得知竟然是王又伦举荐了他,楚王也没表示反对,他才能……

赵咎做了几十年的官,还以为自己成精了,可如今看来还差得远……

真正成精的,应该是楚王吧。

楚王到底想做啥?

先分一半钱给德光帝,再分一半权过来……你要说这是兄弟感情好吧,可偏偏楚王现在仍“不见”君家,看着就不像兄弟多和睦啊。

难道是传说中,楚王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