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 第1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不相信命运的。行者,无论他们怎样去行动,我不相信他们会遇到注定的命运;而如果他们不行动,我确定他们的命运是决定的。

  切斯特顿

  幸福与智慧之间有着这样的区别: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那么实际就是如此;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人,那么通常说来他是最愚蠢的。

  弥尔顿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奥古斯特·罗丹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布莱希特

Number:4705

Title:异域万里行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3期

Provenance:《连环画报》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931年3月的一天,国民党政府驻新加坡领事馆里,来了一位骑自行车的中国青年。他递上名片,要求签发护照,去周游世界。

  “你?”领事馆的官员瞧不起这位干干瘦瘦、很不起眼的年轻人。任他据理力争,他们仍置之不理。他们哪里想到,正是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国青年,四年后,却成了轰动世界的新闻人物!

  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

  这位年轻人叫潘德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裁缝家里,少年时随父移居上海。他从小喜欢游泳、跑步、探险,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和勇敢无畏的性格。而且,从四岁开始他就学习外语。中学毕业后,他到南京同人合开了一爿小西餐馆。每见到洋人欺侮中国人,他就十分气愤。他发愤攻读外语及各国地理、历史,幻想有朝一日进行一次全球性的综合考察。

  一天,他从报上偶然看到“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要出国旅行的消息,便立即弃店赶回上海,千方百计地参加了该团,并匆匆准备行装,随团踏上了征程。到达西贡时,其他六名团员不堪忍受路途艰辛,相继离去;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独自一人继续前进。经柬埔寨、泰国,他来到了新加坡。领事馆的官员们听完他的叙述,终于为其精神所感动,给他签发了旅行护照。

  印度伊朗科威特埃及

  从新加坡乘海轮,他首先到达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加尔各答。这里早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挺胸凸肚的富毫同破衣烂衫的乞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月22日,旅行家由四位印度童子军陪同,拜见了世界文毫泰戈尔。泰戈尔在旅行家的《名人留墨集》上签了名,并向他赠送了一幅自己的画稿,临别时用中国话说:“祝你旅途安顺!”潘德明来到德里以南的古城亚格拉。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就座落在这里。潘德明无限感慨地想道,古人尚能创造如此奇迹,今人用双脚征服地球,有何难哉?到了德里,印度国大党领袖“圣雄”甘地及尼赫鲁热情地会见了旅行家,由衷地赞赏他的壮举。

  在去德黑兰途中的一座小县城里,潘德明遇到了德国旅行家阿尔封斯。只可惜两人方向相背,不能同行。临别,阿尔封斯激动地说:“潘君,从你身上我看见了你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1932年元旦,旅行家来到了德黑兰。当他去拜见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时,王宫的侍从副官傲慢地命他在门外等候通报。礼萨汗却十分热情地接见了旅行家,并亲自送出了官邸。那位副官见了,吓得目瞪口呆。

  在科威特,潘德明决定穿越430英里的沙漠,去拜访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故乡。不少人劝道:“算了!一个人穿行沙海,实在太危险了!”潘德明却想亲身感受戈壁旅行的艰辛,不想放弃这一极好的地理考察机会,便只身骑车进入了烈日如蒸的瀚海。一天,他正头顶烈日行进,忽见远处沙丘上有个东西在缓缓蠕动。他用望远镜一看,是个人!他迅速跑了过去,发现是位气息奄奄的阿拉拍男子。潘德明救起了这个因找水而迷了路的商旅队伍里的人。尽管自己的水也不多了,他还是为商人灌了一壶。商人把一个刻有自己名字的指南针送给他,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商人得救了,死神却缠上了潘德明。就在他奋力蹬车赶路的时候,毒花花的烈日把他晒倒了。他想喝水,水壶里却再也倒不出一滴水来……一阵微弱的“当啷”声把潘德明从昏迷中震醒。他想喊喊不出声,想起起不来,他用尽气力摇晃着自己的白衬衫。一支骆驼队发现并救起了他。当他们得知他是来自遥远的中国的旅行家时,个个惊叹不已,夸他是人类的骄傲。

  在大马士革的大街上,一位英国“兰铃”自行车公司的推销人发现这位来自中国的旅行家用的车正是他们公司的产品,便用一辆新车硬是换走了他那辆旧车。可是,就在附近的小镇上,他的新车却被人偷走了。他只好以步当车,迈向非洲大陆。

  1932年6月中旬,潘德明到了埃及首都开罗。正在此地求学的几位中国青年,自告奋勇充任他的向导。站在驰名世界的胡夫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前,旅行家感叹不已!他想,两年来,自己所到之处,多是古文明之邦,但如今却都徒有一堆古迹和遗址!他决心要对工业发达国家作一番实地考察。六月底,旅行家从亚历山大港乘船北上欧洲。

  希腊土耳其保加利亚法国

  刚刚到达希腊古都雅典,他就从当地报纸上读到了一条令人羞耻的消息:中国竟因财源枯竭,无力选派运动员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潘德明再也无心观赏雅典的名胜,第二天,便走向古奥运会的发祥地奥林匹亚。在奥林匹亚广场遗址的柱子上,他分别用几种文字写下了一句话: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回到雅典,希腊首相维尼齐罗斯盛情接见了他,并非常庄重地说:“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东方古国的觉醒和力量!”

  去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要经过海拔四千多米的克罗卢山。一天,潘德明正在生火做饭,一条碗口粗、丈多长的大蟒猝然扑了过来。跑已来不及了,他只好就势往旁边一跳,“啪”他的两腿像挨了一棍,那大蟒甩动钢鞭似的尾巴,将他打倒在地。潘德明不顾一切地爬起来,侧身绕过一棵大树,拣起一根树枝,对准又一次猛烈扑过来的蟒头,狠命劈去。一时间,林中败叶翻飞,大蟒飞逃而去,他才出了一口长气。到了安卡拉,闻名于世的“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将军在总统府接见了他,并详细地向他介绍了土耳其正在进行的各项重大改革。

  在去保加利亚首都途中,潘德明因为不了解这个国家摇头表示对、点头表示错的习俗,结果背道而行,越走越远。经过曲折,才赶到索非亚。他觉得头昏脑胀,浑身乏力,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染上了马拉立病。索非亚市长对医生说:“旅行家在外三年没病过,到我们这里生了病,一定要让他恢复原来的健壮!”这一时期,一场经济危机正席卷欧洲大陆,索非亚街头充斥着失业大军和流浪者。潘德明决定在恢复健康期间,学习一门切实的手艺。于是,他在养老金大街租了一间房子,拜一名摄影记者为师,勤奋钻研照相技术。

  一九三三年一月,旅行家乘船渡过冰封大半的蓝色多瑙河,前往罗马尼亚。五月,到处鲜花竞放,潘德明来到了音乐之乡奥地利。在一个村庄里,村民们用欢乐动听的音乐,欢迎这位远方来客。潘德明看到,音乐家的摇篮维也纳正处在一片萧条之中。在以莫扎特、海顿、舒拍特、贝多芬、斯特劳斯等大师命名的大街小巷里,乞求布施的民间艺术家随处可见。

  潘德明来到了驰名世界的水城威尼斯,他特意回访了早在十三世纪就到过中国的大探险家、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居。旅行家来到意大利首都罗马,这座以石像、喷泉、教堂三大胜迹而著称的历史名城,这时却笼罩在法西斯黑衫党的恐怖中。他没有多所耽延,于七月十三日法国国庆节的前夜,来到了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巴黎。

  在巴黎,他参观过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国会大厦、巴黎圣母院、“巴黎公社”社员墙等名胜古迹。可是,在旅游观感里,旅行家却只记下了四个字:穷奢极欲。

  正在法国养病的张学良将军从报上看到潘德明徒步周游世界的消息后,极为热情地接见了这位有志报国的青年同胞。张将军一再夸奖潘德明“有志气”,并当场挥毫,书写了“壮游”二字,还给旅行家赠送了一笔旅费。

  比利时荷兰德国

  同年八月中旬,潘德明继续北上,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一次由当地侨胞举办的欢迎会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紧紧拉住潘德明的手,然后,从头上拔下一根玉簪,递给潘德明,说:“看来,我是回不了祖国了,希望你把它带回故土去。”一句话,说得人们热泪纵横。

  从比利时继续往北,旅行家来到了荷兰女王常住的鹿特丹。这里虽然花草繁茂,歌舞升平,但他却敏锐地感觉到了空气的压抑和紧张。因为,荷兰与德国毗邻,希特勒法西斯的阴影,时时笼罩着人们的心。他几次要求去德国的入境申请都被拒绝了。一天,突然接到通知,同意他入境,并招呼说“希特勒将接见”。这一接见是吉是凶,实在难以预料。一时间,世界舆论全都注视着这位旅行家的行踪。

  一九三三年九月,潘德明来到德国首都柏林。这里的气氛使人气闷和不安。到处飘扬的是纳粹党旗,不绝于耳的是纳粹军歌。潘德明想,这简直是一个发了疯的国度!九月二十六日午后,希特勒在一片“海尔”(万岁)声中笔直地走到了潘德明的面前。潘德明不卑不亢,镇静异常。他很想看看这个不可一世的人物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向希特勒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旅行家的经历,希特勒这个从来鄙视弱小民族的“魔王”竟然高叫:“冯德尔巴尔(妙)!”然后急促地向部下叮嘱几句,和旅行家握手告别。尽管德国当局在柏林为旅行家安排了不少参观活动,潘德明还是尽快离开了这个令人窒息的城市,往北,取道弗伦斯堡,来到了丹麦王国。

  丹麦挪威英国美国

  这里与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安徒生的故乡奥登塞,风景秀丽,宁静和平,依然保留着上个世纪的风采。在这里,旅行家好像回到了童年,走进了迷人的童话世界。安徒生一生爱好旅行。他曾说过,“旅行就是生活。”在安徒生纪念馆里,潘德明看着这位伟大作家生前外出旅行时的行李和以备着火时脱险用的长绳,感到格外亲切。接着,潘德明到了挪威首都奥斯陆,当地的市政官员为他安排了一次有趣的北极旅行,这使他一扫久已留在心头的沉郁。

  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他乘坐的一艘海轮驶进泰晤士河,停靠在伦敦码头。一天,他正漫步在伦敦街头,忽见一个高台下围了一大堆人,高台上还放了一辆破自行车。原来,又是他在大马士革大街上遇到的那个“兰铃”自行车公司的推销人,正利用从他手中换去的那辆旧车大做广告。“噢!上帝,旅行家就在这里!”精明的推销人一眼便认出了潘德明。当推销人把他介绍给人们时,人群顿时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在伦敦,英国首相麦克唐纳热情接见了他。首相感慨地说:“我国有句谚语,经历是智慧之母。世界像一部百科全书,不外出放行,就像只读了这本书的一章一节,希望你顽强地到达理想的终点。”旅行家在伦敦参观了白金汉宫,英国的建筑精英西敏士、大英博物馆和格林威治天文台后,于十二月三十日,告别了欧洲大陆,登上了开往纽约的“欧罗巴”号邮船。

  夜半,1934年的元旦钟声响起,船上的旅客们互相祝福,互赠礼品。旅行家两袖清风,只好将自己的名片分送给致贺的人们……

  1934年元月4日,轮船驶进纽约港。潘德明老远就看见“自由女神”的像矗立在眼前,她左手握着《独立宣言》,右手高擎火炬,就像向人们宣告,“这儿是自由和光明的乐土!”在纽约,他参加了中华公所为他举行的隆重的欢迎会。纽约街关,各种商业广告五光十色,但他发现,人们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们坐在路边埋头看报原来是在翻寻职业招聘的消息;贫穷的孩子们在刺骨的寒风中围着垃圾桶,希图寻找一点可供充饥的东西,然后蜷缩在一个背风的角落里睡去,工人们在无可忍受的重压下奋起反抗,罢工风潮席卷全国,但是,警察的马队驱散了人群,践踏着人民对生活的一点要求和愿望。自由女神的底座上镌刻着这样的诗句:“把那些无家可归、饱经风霜的人们,都送给我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火炬,欢迎你们!”施行家诵读着,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到了华盛顿,潘德明在中国公使的陪同下,拜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也是个喜欢旅行的人,他说:“若不是双腿残废,我真想同你一同去攀登加利福尼亚的惠特尼山哩!”临别,总统亲自赠给旅行家一枚金牌。接着,旅行家对美国东北部的工业地带进行了一番考察后,南下,又往西,渡过密西西比河,翻越洛基山脉,来到西部平原,他看到的,是一幅令人喜悦的收获景象。在离好莱坞不远的山谷里,他被拥进了古老的四轮马车,成了美洲早期的“开拓者”,并遭到了骠悍勇武的“印第安人”的突然袭击。原来,这里正在拍摄一部历史片的场景。他似乎真的看到了几百年前,人们在这块土地上所进行的斗争……离开了电影摄制场,潘德明真的步入了印第安人的村落。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些印第安人。从这些人身上,他看见了这个民族的光辉历史。他亲自感受到,严酷的环境,形成了这个民族坚如钢铁的性格。在美国,潘德明对黑人的情况也作了考察。一次,他借宿在一个老年黑人家里。老人一面同他谈话,一面不停地编土筐。他好意地劝老人休息一下,明天再干,老人却说:“我们是不能坐等明天的!”潘德明受到很大启发。在北上旧金山途中,他看见不少失业者为求温饱,只有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