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奸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奸商-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坦妹身子一抖,低声道:“那你怎么办,太原的夜风怎么这么冷啊,要是吹伤了你,岂不是也不好?”

“我一个男人有什么不得了的。”沈子成大咧咧的把上身的外袍扯了下来,裹在苏坦妹的身上,两个人靠在一起,缓缓朝前走去。

身后唐一鸣和新佑卫门都觉得有些好笑,苏坦妹也是肯定要进了沈家的人,不过,两个人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显得有些尴尬。或许是因为楚方玉已经进了沈家的缘故吧,就算是再大度的女人,就算是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面对这样情况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的。倒也是情有可原。

两名武功高强的锦衣卫就这么跟着沈子成和苏坦妹的身后,一步步朝前走去,前方的道路有些黑暗,太原风大,就连晚上出来打更的更夫,也少了许多,偶尔才能听到远方传来几乎听不清楚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街道比起京都的街道来说,小的太多了,最窄的地方,只能容纳一辆马车过去。沈子成喝多了酒,走几步觉得头昏脑胀,恨不得一步就走到家里,懒洋洋的抱着老婆好好的睡一觉。

正走着,忽然唐一鸣猛扑上来,同一时间,一泓秋水般的长剑陡然出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扑到沈子成和苏坦妹的身前,口中高声叫道:“小心!”长剑挥出,却还是慢了一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四支利箭,唐一鸣的反应已经算是极快的了。

可是那四支利箭来自不同的方向,射向不同的部位,隐约中只能看到四道暗黑色的光芒猛然袭来,唐一鸣已经竭尽全力出手,却依然还是慢了那么半拍,只堪堪打落了三支长箭,而第四支,却势如破竹一般,刺入唐一鸣身后的苏坦妹的小腹……

新佑卫门马上就反应了过来,长剑第一时间拔出剑鞘,护在身前,挡在苏坦妹和沈子成的身后。

唐一鸣和新佑卫门一前一后,护住两人,却是丝毫不敢大意,沈子成被这一惊,酒意顿时清醒了过来,急忙抱住苏坦妹,将她平平的放在地上。苏坦妹忍着疼不愿叫出声,死死的握住沈子成的手,箭头深深的刺入她的腹中,鲜血顺着箭口不停的流出来。

“别怕,你不会有事的。”沈子成手忙脚乱的去捂苏坦妹的伤口,但是鲜血依然顺着沈子成的手掌流了出来。

沈子成急的抱住苏坦妹,一个劲的安抚道:“别怕,有我在,你不能有事。”他急的两行眼泪都已经快掉了出来,苏坦妹低声说道:“我不怕,我没事……你别走开……”

“我不走,说什么我也不走。”沈子成咬咬牙,恢复了一点理智,叫道:“唐一鸣,马上放烟火,叫锦衣卫来援。我们不能待着这里当箭靶子,马上换地方。”

“可是苏姑娘能动吗?”唐一鸣焦急的问道。

“废话,快点。”沈子成一把将苏坦妹抱了起来,三个男人谨慎小心的顺着墙角一路朝前跑去,前方隐约可以看得到有一口大水缸,这玩意,平时看着没什么用处,但是暂时躲在这里的话,至少还可以帮自己挡挡箭。

唐一鸣从怀里摸出一个烟火出来,打着了火信,一道亮绿色的火焰冲天而起,在夜空中极为闪亮,就算是方圆数里的人都可以看得到,火焰冲上半空,随即在空中炸响,在寂静的夜里,这声音显得十分震撼。

锦衣卫预警,要么是用烟火在夜里,一来是明亮,二来是响亮。要么就是用响箭在白天。如今这道火焰腾空而起,整个太原城的锦衣卫都看得到,是这里出了事,不消一会儿,就有成百的锦衣卫拼了命的赶到这里来。

这是毛骧定下的死规矩,一旦锦衣卫的官员放出求救信号之后,一炷香时间没有同僚赶到救援,当地锦衣卫的头儿,要被砍头示众。虽然说,从来没有沈子成这样级别的官员遇险过,但是在太原,当萧明朗看到这道焰火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抓起腰刀,飞也似的冲了出来,拼命招呼着手下的锦衣卫朝这边赶来。

“你坚持一下。”沈子成抱紧了苏坦妹,看着她渐渐苍白的脸色,悲戚道:“支持住,很快就来人了,你不会有事的,我会去找最好的大夫来治你。不要怕,王璨也在太原呢,有她在,太子那么重的病都没事,你这对于她来说,只是小事一桩而已。支持住啊。”

苏坦妹淡淡的一笑,握住沈子成的手,一双秀目依然明亮,却是直直的看着沈子成,轻声说道:“我不是害怕,我是怕,我就这么死了,我不甘心,我还没有嫁入沈家呢。”

“我娶你,你放心,等你养好了伤,我马上就娶你。”沈子成手忙脚乱的掏出手帕,想要包扎在苏坦妹的伤口上,可是手帕一捂上去,转眼就被鲜血染红。

“我要八抬大轿,虽然我不是正房……咳咳……可是我从小就想要是嫁人的时候,一定要八抬大轿,你能给我办到吗?”苏坦妹微微挤出一丝笑容。

“没问题,你信我,等你伤好了,我给你找八抬大轿来,不,十六抬也行,叫我自己去抬也行。”沈子成觉得在自己的手中,苏坦妹的手似乎正在一点点的变冷,一点点的无力下去,似乎要再也握不住自己的手似的,急忙叫道:“坚持住,马上就有人来了。”

唐一鸣低声说道:“大人,不如我冲出去,引他们一番,看看箭手是不是还在?”

“不,现在不能拿任何人的生命冒险。”沈子成马上拒绝了唐一鸣这个诱人的提议,虽然苏坦妹已经受了伤,但是沈子成还没有疯狂到要拿唐一鸣的性命去冒险的地步,唐一鸣也是他的兄弟,他的性命,也只有一条,若是可以的话,沈子成甚至愿意自己去死,也不想让任何人受到伤害。

新佑卫门抓起一个草帽,丢了出去,只听弓弦一声清响,草帽又被一箭射飞……

“这些箭手,有些邪门啊……”唐一鸣悠悠的说道。

第二百二十七章 箭

短时间之内,没有人可以威胁到沈子成等人的性命,这位锦衣卫同知大人一腔心事都放在苏坦妹的身上,看着鲜血不断流出来,沈子成冷冷的叫道:“唐一鸣,再通知一次。十息之内没有人赶到,我就叫他们全部人头落地。”

唐一鸣心里一凉,沈子成这次是动了真怒,若是真的没有人来救援的话,说不定这个锦衣卫的同知大人,就真的能把山西锦衣卫给闹个底朝天。唐一鸣正要掏出怀里的烟火,远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大队锦衣卫跑得热火朝天,已经快要赶到这边来了。

“别怕,我们的人来了,没事的,没事的。”沈子成捏紧了拳头,抱着苏坦妹一声声的叫道:“就算再想睡,也要撑住,跟我说话,不要停。”

“好……”苏坦妹苍白的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喃喃的说道:“我本来就不怕,你在我身边,就算是阎罗王来了,你也能把他赶走,对吗?”

“对……”沈子成抱紧了苏坦妹,低声叫道:“就算是黑白无常和阎罗王一起来,我也不会叫他们把你带走。”

萧明朗一溜烟跑了过来,左右仔细看了看,看到沈子成等人就躲在路边,急忙走过来,倒转腰刀,拱手道:“大人,属下救援来迟,请责罚。”

沈子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马上安排人手,一人快马加鞭去我府邸找王神医,叫她准备好救治,然后立刻把苏姑娘送去。不得延误。”

萧明朗大吃一惊,这才看到沈子成的怀里,苏坦妹已经受了重伤,正奄奄一息似的。他知道如今这才是沈子成最为关心的事情,立刻下令道:“张二虎,马上去大人府邸通知王神医,十万火急。郭亮,马龙,尤坚,准备软榻送苏姑娘过去,路上不得延误。另外宋百户带三十个兄弟一路护送,有什么事情,唯你们是问。”

那一群锦衣卫凌然从命,急忙安排下去,把苏坦妹也接了过来。张二虎看起来是山西这边锦衣卫里脚步最快的一个,一路狂奔而去,简直就像一匹烈马似的。

沈子成看着手上的血迹,咬紧了牙关:“传我的命令,关闭太原所有城门,严禁任何人出入,大索全城,我要把那些刺客一个不少的抓住。”

他的眼神充满了杀气,冷冷的看着萧明朗:“你在太原城盘踞了这么多年,想必应该十分熟悉。线索,就这么多,有箭,有他们狙击的方位。具体的情况,你可以问问唐一鸣。明天日落之前,要是抓不到刺客,你也不用做镇抚了,我会把你调去北平锦衣卫做个番子。你再慢慢往上熬吧。”

萧明朗脸色一整:“不用大人吩咐,若是一天之内,属下还抓不到刺客,在太原这么多年也就算是白干了。就算大人不责罚,属下也没脸再当这个镇抚。黄昏之前,属下一定会把刺客送到大人的面前。”

沈子成一字一句的说道:“记住你说的话。”

萧明朗立刻吩咐下去,整个太原的锦衣卫已经全部动员起来,就算平时太原的驻军再跋扈,今天看到杀气腾腾的锦衣卫快步来到城门,手持刀枪厉声叫喝要把城门封闭,他们也只能让在一边,不敢去招惹那些已经红了眼的锦衣卫。

锦衣卫们也觉得十分没有面子,这些年来,太原城还算是平安无事,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同知大人来了没几天,就生了遇刺事件,不仅如此,沈子成身边的苏坦妹居然还重伤,现在是不是能活下来都不知道。那些番子们一想到沈子成脸上那快要比万年冰川还要森寒的神色,身上就忍不住一阵冷战。

每个人都不用动员,这次的袭击,不仅仅是伤了沈子成,也是一巴掌重重打在太原锦衣卫的脸上,他们全体出动,每条街道,每个地方都站上了锦衣卫,大队人马全城搜捕。

沈子成带着一队护卫,快步赶回府邸。萧明朗站在原地,拿着那几支箭仔细的看了看,低声嘟囔道:“这些箭不是军中的啊。”

“跟我来。”萧明朗朝身边的几个锦衣卫叫道:“走,这事儿要找几个人问清楚了。”

一行人马在太原城的大街小巷里东拐西绕,走了老半天,走到一间漆黑的房子外边。

萧明朗伸手敲了敲门,低声说道:“开门,锦衣卫萧明朗来了。”

里边一阵纷乱的响动,半晌,才出来一个老头儿,拉开了大门,看着萧明朗,低声说道:“萧镇抚,怎么半夜来了?”

萧明朗也不理他,径直走了进去,把手中的几支利箭,朝那老头身边一丢:“这些箭,不是军中的制式。我要你给我看看,这是哪一间兵器房出的。又或者是从哪一个黑市流出来的。看清楚了告诉我。”

老头儿似乎一点也不害怕萧明朗,淡淡的说道:“既然已经出动了镇抚大人,这几支箭的来头想必不小,我要加价。”

“加多少?”萧明朗一点还价的意思都没有。

老头儿缓缓的伸出一个手指头:“一百贯。”他长长的吐了口气:“萧镇抚,你既然都亲自来了,这件事的背景,估计深的很,我一个老头儿,是要活下去的,除了钱,别的我什么都信不过。一百贯,并不算贵了。”

萧明朗点了点头:“的确,我给你二百贯,你明日一早住进锦衣卫衙门。这件事不平息,你不要出来。我保护你。”

老头儿眯着皱巴巴的眼帘,笑呵呵的说道:“不枉我这么多年帮你们锦衣卫办了这么多事。你果然是够意思的。老头儿我就帮你看看。”

他拿起箭,凑到灯火地下仔细看了看,又反复摩挲着,仔细将箭羽也拉下来看了看。这才斩钉截铁的说道:“萧镇抚,我听说你们锦衣卫来了大人物在太原。这个案子,你叫他自己去查好了。镇抚大人就算要查案,也要学会明哲保身。不然的话,随时有可能一命呜呼。你要小心。”

萧明朗的神色顿时一变。

p,今天朋友结婚,回家晚了,明天补上啊。

朱棣

乱世婴儿

元末是个战乱年代,大批老百姓流离失所。真是乱世出英雄,朱元璋异军突起,以应天(今南京)为根据地,积极扩充地盘。朱元璋多妻多子,朱棣是他第四子。其中有好几个儿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很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朱棣的幼小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生于乱世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o年)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应天,是顺应天命的意思。4年前(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庆(南京),就将集庆改名为应天。他要,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当皇帝。现在他又有了第四个儿子,照理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几乎与朱棣呱呱坠地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他甚至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至于怎么样为这个孩子取个吉祥名字,他就更没有功夫去琢磨了。

七岁始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基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经有了7个儿子,自然是满心高兴。这时形势已经初安,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

这时朱棣已经7周岁,他这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生母之谜

朱棣的生母是谁,居然还是个谜,数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非正妻生的儿子称庶子。正妻被称为嫡母,其它的妾被称为庶母。对帝王家来说,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有重大差别。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即使嫡长子死得早,如果嫡长子有儿子,也要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来继承,其它庶子则不得觊觎。

朱棣自称是马皇后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谓嫡子了。其实,经历代学者考证,明成祖的生母不是马皇后。成祖的生母问题,不只是关系到他的身世,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他一生的行为。

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他11岁的时候被封为燕王。又过了1o年,他已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便率领护卫就藩北平。这段时期的生活对他以后的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编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