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水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狼行水浒-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面对武松难得的说笑,大家都很给面子的大笑起来。

事情出呼寻常的顺利,高顺刚到密州城门外,知州赵宏就亲自前来迎接。当得知是武松要来接收此城时,更是二话没有说,直接交接。但是再交接的时候只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保自己一家平安,对于这个不过分得要求高顺显然没有理由拒绝。高顺知道自己的重任,所以在接防之日起就即刻安民、发榜。在原有的知府衙门底子上,再次广招贤才。毛遂自荐者很多,但是大多是些酸秀才,没有几个有真材实料的,不过怎么也比没有好。

接防五日后,高顺迎来了第一拨移民。与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换防,武松用一千步卒和换回了这八百骑兵。并且任命高顺为这个州的最高长官,同时派来一位名叫慕容寒秋的文士前来协助他。

曾头市目前已经到了容纳的极限,除去调走的一千步卒不算,还剩原部四千人,难民三千。一个小小的曾头市容纳了七千人还不分兵,显然武松是别有用心的。

除去各路将军挑剩下的,还剩六百多位难民,再充足食物的供养下这些人恢复的很是不错。武松打算用这些人烧一个大窑洞,无论是修路、盖房,还是为以后的练钢作准备,先做窑洞都是最明智的选择。山东的黏土虽然比不上景德镇的,但是在全国上也能算的上是上品。没有人对武松的做法有任何意见,该打铁的打铁,该训练的训练。武松除了和汤隆泡在一起,剩下的时间就全部扑在窑洞上。

再和汤隆在一起的时候,武松从汤隆手下处得到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有人在距离曾头市不远的一座无名山上,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黑色石块。看见取回来的样品后,武松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后世的煤。惊喜异常的武松,立刻把曹正派出去看守煤矿。经过武松的一再嘱咐,曹正是慎之又慎,再所有通往煤矿的路上都设重兵把守。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六百感恩带德的壮劳力干起活来,那叫一个迅速。再汤隆的指导下,不足半个月,硬是在曾头市附近的黏土层边,建起一座大型窑洞。由于烧制方砖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手艺,只要两块木板,外加稍微的指导,任何人只要看一眼就能制作。第一批方砖烧制出来时,这些“匠人们”都在好奇,这些方方正正的东西能有什么用?即不能装水,也不能盛饭,顶多能算是比较整齐的石头而已。

可是就是这些整齐的石头,颠定了武松霸业的基石。因为刚刚开始,火候和形态掌握的都不是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残次品,这些方砖只能用来铺地。当这些整齐的方砖并列而有序的码在地上时,一排两排还感觉不出什么,当二十块方砖为一排,并列向前码出十排时效果就展现出来了。

武松对着身后的“匠人们”说道:“从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们将生活在这里。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的衣食以及安全将完全由我保障。用不了多久,你们将会拥有一个新的家园,为了以后的幸福我们会一起努力的。现在、你们自己挑选,每十人选一个组长,每百人选一个百人长,最后在推选出一个负责人。”

再一阵乱哄哄的选举过后,武松对着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说道:“我目前只有两个要求:一、不管你们怎么分配,反正炉火不要停,二、烧制出来的废砖都按照这个要求铺在地上,一直铺到曾头市为止。”

“大将军放心,我们一定尽心竭力为将军办事,不会有丝毫怠慢。”老者恭敬的回答道。

武松点了点头,放心的说道:“那就好,你们要记得现在的一切都不成熟,这一切都需要改进。如果你们觉得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不用通知我,大胆的去干。什么时候烧制出来的方砖都一样大时,再来派人来通知我。”

看见这边已经初步定下来的武松,再次行往煤矿,展开考察工作。

(今日的四更又发完了;明天就下榜了;不管怎么说;我都要感谢这段时间以来朋友们的支持;没有你们我不可能冲到新书榜21名这个位置。这是我进入过的最高的名次。谢谢你们~~~真的~~~;我将继续用努力来回报朋友们的支持)

正文第八十一章小小遭遇战

当武松从煤矿回到曾头市时,祝彪三将早已回来,随着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面色苍白的陌生年轻人。一个身如枪身,眼如枪锋的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走到那里都不会被人忽视的。对于武松的好奇,口齿轻灵的扈三娘,缓缓描述与这个年轻人的相识经过。

当天三人送解难民回山庄的时候,一路上堪称是风平浪静,只有为数几个人有轻微冻伤。行止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凌乱的马蹄声打乱了队伍的行走顺序。

“辽人来了、辽人来了、大家快跑呀!!”“不要丢下我——!”整个队伍一片哭闹之声。

“乱什么?再有喧哗者,以扰乱军心处置,格杀无论!”祝彪大喝一声镇住了喧闹的人群。看到渐渐平静下来的队伍后,祝彪看了看扈三娘和李应。三人不约而同的点了一下头,共同下令道

“来人呀、掌旗列阵!”“列阵迎敌——!”“掌旗……”三部人马条径分明的列成一个“品”字型骑阵。祝彪身后的金色大旌旗迎风飘展,扈三娘身后也有面银色旌旗,只有李应身后则没有旗。

马蹄声逐渐逼近,三人也算是经历过大战的将军了。从马蹄声中稍加分辨就能算出来大约有百余敌骑。原来是虚惊一场,李应闻听越来越近的马蹄声,用几乎商量的语气对另外两人说道

“两位将军,这点小事就不劳烦二位了,小弟前去解决如何?”他们两位也知道,李应这是因为身后没有旌旗而着急了,所以也就乐意卖他这个面子。再两人点头的同时,一骑出现在前方五百米左右的一个拐弯处。马上的骑兵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大宋青年,此时他一脸血污,发髻散乱,手持一杆丈长红缨枪。诸将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回头张看,并没有发现前方的大队人马。

当他发现前方有大队人马的时候,未及细看就猛拉马缰,巨大的力量几乎把马头带进自己的怀里。战马一声长嘶过后,前膝突然着地,把他直接从马背上揭了过去。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一声惊呼未及出口,这名青年再空中一扭腰身,竟然安全落地。落地后猛的向前跑了几步,战马再他身后不停的翻滚……带起大片泥土。青年越跑越低,毕竟那么大的惯性不是向前跑几步就能消除的。这名青年果断的用枪支地,以增阻力。

“嘣——”再长枪断成两截后,这名青年终于站稳。先是看了众人一眼,那倔强的眼神深深印入人心。然后青年下意识的回头看去,似乎再配合青年的动作一样,他回头的时候,最前边的追兵刚刚露出半个马身。是辽国士兵,从他们装束上一眼就能够区别出来。前边的辽国骑兵发现前边的人马后,立即哇哇大叫,可是看见青年落马后,又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竟然不惧前边的祝彪等人,依然打马杀来。

感觉受到轻视的李应,立刻怒声下令道:“欺人太甚、兄弟们、随我杀呀——!”

感觉身受两面夹击的青年,突然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虎吼一声竟反向追兵冲去。身处绝望中的青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再迎上敌骑的时候居然拔起两米余高,身在空中的时候就一枪刺穿敌人的喉咙。落地后,手中的断枪左挡右刺,勇悍非常,一时间擦身而过的敌人居然不能奈何他。

从他身边略过的敌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们面对的都是百战余生的虎贲之骑。还没有看见对方长的什么样子,就被成片的标枪射下马来。仅有的的几个漏网之雨,也被李应随手用飞刀解决了。遭遇战来得突然,结束的也快,另李应惊讶的就是先前的那名青年居然还活着。虽然身受多处创伤,但是并不致命,此时的青年就如受伤的野兽一样,紧握手中断枪,谨慎而又疯狂的盯着缓慢向他*近的李应。

李应看着半身染血的青年,由衷的夸赞道:“好身手、只凭你能在乱军当中活下去,你就有资本让我们大将军欣赏你。”

听见李应口吐汉语,这名青年才放下紧绷的神经。想被突然抽走全身的力量一样,颓然倒地。还是李应反映快,先前一步扶助他,然后解下随身的水囊灌在青年嘴里。喝下水后的青年显然清醒不少,在李应怀里的他抓着李应的衣领焦急的说道:“快、快、我们李家庄遭到辽兵的袭击,快救救……快救救……”

虽然他词不搭意,但是李应还是听明白了,这又是那些该死的辽人干的好事。

“小兄弟放心,我这就发兵前去解救。但是我不认识路呀,你还能挺住吗?”

“能、能、我们这就走!”青年挣扎着要从李应怀里站起来,可是历经打劫又大战的他那里还有力气。只能呜咽着嚷嚷救人,他实在太累了,高声求救的声音在他的口中越来越小,最后竟慢慢的晕了过去。

李应对着赶到身边的扈三娘和祝彪问道:“两位将军,你们怎么看?我们究竟帮不帮他?”

扈三娘想了想说道:“还是算了吧,毕竟我们还有要事再身,如果为了帮他而出了什么岔子,那岂不是有违将军的重托吗?再说了,你看这些战马都是气喘吁吁,显然已经赶了不少的路了。以辽兵的凶残,我们就是赶到了,恐怕也晚了。”后两句话是指着战后的无主战马说的。

祝彪也赞同的说道:“三娘说的对,我们还是完成将军交代的事要紧。”

扈三娘一皱眉头,不悦的对着祝彪说道:“你叫谁三娘那?告诉你以后少叫的这么亲热,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祝彪也急了,急忙说道:“你可不能这样呀,我们是有婚约的,我都下了聘礼了,难道你想赖帐不成?”

扈三娘鄙视的回道:“亏你还有脸说,要不是大将军手下留情,我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再你抛下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和你们祝家没有任何关系了。我扈三娘要得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是你这种抛妻保命的小人。你想要多少彩礼,我扈三娘双倍奉还!”

李应一看两人要僵,赶紧劝和道:“你看、你看、都在将军帐下效令应该以和为贵吗!!祝将军你何必和扈……扈将军叫劲。”说着朝扈家庄的地方“努了努”嘴,祝彪会意的向他抱了一下拳,然后甩袍离去。

看见祝彪走了,李应再次劝道:“扈将军,不是我说你。这里有这么多人,就是您再对,您也得给祝将军留点面子不是?现在我们都是有名声的人了,就是日后封王拜侯恐怕也是指日可待,您不能在像以前一样由着性子来了。”行到远处的祝彪听到这里,满意的笑了笑,第一次觉得,自己在没有跟大将军之前着实不应该那么对待他。其实这个人还挺好的

看见祝彪走远了,李应才说道:“扈将军,现在我们再将军帐下效力,早已不是在以前祝家庄的时候了。您还害怕祝彪用强?有什么事你和他吵什么,你可以找大将军去呀!我看大将军对您不错,肯定会为您主持公道的”

扈三娘总算听到点满意的话,带着满脑浮想回到自己阵营。

“李将军,您再不给那名青年包扎伤口,他会流血而死的。”扈三娘的话从不远处传来。

“那个青年?啊——!小兄弟、你要挺住呀!”

一缕阳光照在青年的断枪上,枪头红缨处有两个字“天正”!!!!再鲜血浸泡下,这两个字再阳光的照射下闪出血色的亮泽。

正文第八十二章再扬威名

那名青年清醒过后对李家庄的事闭口不提,也拒绝了在祝家庄养伤的提议,忍着伤痛坚决要来看看众人口中的大将军。武松见到这名傲气的青年也很喜欢,露出难得的笑容说道:“小兄弟、你的事我已经听李应将军说了,不要着急,报仇的机会有都是。你的身手不错,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只要能让我杀了辽国的耶律狗贼,你让我干什么都可以!”

武松对他的回答很满意,略带深意的说道:“很好、暂时你就留在我身边吧,等你伤好之后,自然有都是机会让你报仇。”

时间在慢慢流逝,梁山和武松的势力依旧在不停的膨胀。与梁山不同的是,武松在人力资源膨胀的同时,科技也在飞速的进展。窑洞到曾头市的方砖路已经铺了一小半,有了煤作新燃料的汤隆,所炼制出来的武器已经到了接近钢的程度,各部的大练兵依旧进行的如火如茶,每天早上的集体晨跑更是声震四野。

武松这段时间并没有闲着,除了正常的政事外,他还要组织人手为难民盖建宿舍,制定规章事物,总之忙得是一塌糊涂。

这样轻快而又繁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又传来辽兵大举进攻山东的消息。各地相续失陷,难民多如蚁群,武松也第一次有了危机感,粮食不够了。这段时间武松是广设粥棚,善名远扬,引得方圆数百里的难民全部闻名来投。一开始曾头市的那点粮食,已经用了一小半了,可是再照这么发展下去,用不了两个月,武松都得喝西北风去。

负责粮草的周通,更是天天跑到武松这里哭穷,搞得武松不厌其烦。到后来,就连其他将领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出呼武松意料之外的,就是士兵在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出现人心惶惶事件。眼下有两种解决方法、一、停止救济灾民,按照曾头市自身的收入,完全养活的起现有的军队。二、那就得再次出兵,只有得到新的战例物资才能度过眼下难关。而最好的选择显然是第二项,身为入侵者的辽国将士,经过连番的劫掠,肯定肥的直流油。灭了他们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何乐而不为?

武松诸部目前所接触到的唯一的辽国将士,就是在运送难民的时候遇到的百十名辽国士兵。那一次在李应的爆发下,居然全歼敌人,一个活口都没有留。除了近百匹战马和武器外,再没有得到任何收获。李天正不知道从那里得到的口风,满脸兴奋的找到武松,苍白的脸上难得的浮现出红晕色彩。

“大将军、要是打辽狗我愿意给您当先锋,不然当小兵也可以。”看见武松没有表态,他着急的说道

“这个再商量,我先问问你,上次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