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毋丘俭的安抚下,剩余的万余高句丽大军战意全无,老老实实的听从毋丘俭的安排,按照原计划赶往东沓。

邓艾收到毋丘俭旗开得胜的消息,非常高兴。他让人把消息送进了城。

柳毅接到宫的书信后,却没有相信。

柳毅是辽东的老将,早在公孙度、公孙康时代,他就领兵作战,白登一战,他被张辽所破,险些丧命,这也促成了后来公孙康斩杀袁尚兄弟,向曹艹投降。虽然没什么显赫的战绩,可是多年的经验,还是让他有着普通人不具备的警惕。

他不相信宫。事实上,他不相信所有的蛮夷,不仅仅是宫。在东沓被蜀汉军包围的情况下,他觉得宫能这么轻松的把消息传进城里来,非常可疑。他也知道高句丽人一直谈不上忠诚,他们依附于公孙渊,只是因为实力不济罢了,并不是真的忠心。

对于宫率军来援,他担心宫用心不纯,天知道他是来救援还是来浑水摸鱼。

所以,柳毅没有答应宫内外夹击的请求,他回复宫说,你虽然有大军两万,可是实力不足以击破蜀汉军,还是小心些,等襄平的援军到达再说。

接到柳毅的回复,邓艾和毋丘俭都有些哭笑不得。他们不相信宫,没想到柳毅同样不相信宫,而这份不信任无意中救了柳毅一命,让他们的计策落了空。

邓艾和毋丘俭只得另想他法。

机会很快就来了。卑衍奉公孙渊之命,率领一万三千大军赶来救援东沓。他多次派人与柳毅联络,均被蜀汉军的巡逻队斩杀,正在他彷徨无计的时候,他接到了宫的消息。

宫对柳毅说,我和将军一样,赶来救援东沓。不过蜀汉军围城甚紧,我和柳将军联系不上,又独力难支,已经等了好久了。现在将军来了,我们合兵一处,就可以打破他们的包围,和柳将军取得联系,从而解东沓之围。

卑衍不虞有他,立刻答应了。他们商量好了战术,由宫先行发动攻击,楔入邓艾和毋丘俭之间,切断他们的联系,再由卑衍正面攻击毋丘俭的阵地,先破毋丘俭,然后再合力攻击邓艾。

一切都像模像样,看不出什么破绽。卑衍根本没有产生任何怀疑,就同意了宫的建议。

他哪里知道,这些建议都是邓艾和毋丘俭帮他们制定的。宫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按照约定的时间,宫率先发动了“攻击”,一万高句丽兵杀入毋丘俭的背后,经过一天的“苦战”,成功的切断了毋丘俭和邓艾的联系。攻势之猛烈,不仅卑衍感受到了,就连东沓城里的柳毅都感觉到了。柳毅觉得自己有些误会高句丽人了,也许这次他们是真心来援的。他随即下令做好出城作战的准备,只等邓艾的阵势一动,他就出城夹击,一举打破蜀汉军的包围。

卑衍没有柳毅这么稳重,看到高句丽军已经得手,他立刻杀了上来,猛攻毋丘俭的正面。

一直在和宫演戏的毋丘俭终于露出了獠牙。他下令将一百多辆连弩车推到阵前,对卑衍率领的燕军猛烈射击。弦声如雷,箭落如雨,密集的箭矢射得燕军死伤惨重,士气大落。

卑衍大惑不解。他率领的燕军战斗力远在宫率领的高句丽军之上,既然宫能够取得胜利,他怎么会无法攻破毋丘俭的阵地?难道毋丘俭一直没用这些威力强大的连弩车来对付宫,只用来对付他和他率领的燕军?

各种疑惑涌上卑衍的心头,可是毋丘俭却没有给他更多的思考机会,在用连弩车重创了燕军之后,他随即派上了重甲骑,猛冲燕军的侧翼骑兵。

重甲骑再一次展示了强大的攻击力,措手不及的燕军骑兵损失惨重,溃不成军。三千多骑被一千重甲骑杀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苦战半个时辰后,终于因为损失过大,失去了战斗力,被迫脱离了战场。毋丘俭故技重施,派出了轻骑和高句丽军的骑兵残部追击,经过两个时辰的厮杀,几乎将燕军三千骑斩杀殆尽。

失去了骑兵的掩护,又被蜀汉军压倒姓的箭阵重创,燕军终于支撑不住,崩溃了。

在毋丘俭对卑衍痛下杀手的时候,邓艾和宫依然在非常敬业的演出。这次宫作为旁观者,亲眼目睹了毋丘俭如何屠杀卑衍,知道自己输得不冤,暂时收起了看风向的想法,卖力的配合邓艾演戏。他接连给柳毅发出求援信,把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仿佛战局已经到了关键之处,柳毅如果出击,燕军就能大获全胜,柳毅如果坐失良机,就会一败涂地。

柳毅在东沓城上,只看到宫已经被邓艾和毋丘俭包围,卑衍那边虽然杀得热火朝天,却一直无法击破毋丘俭的大阵,而邓艾的阵地也越来越薄,除了面对东沓城的后军和中军之外,左右两军也已经投入了战斗,觉得机会真的来了,胜负手就在眼前。

柳毅下令出击,五千多燕军冲出了东沓,咆哮着杀向邓艾的后阵。

邓艾被前后夹击,支持不住,节节败退。

燕军看到了高句丽人,刚想发出胜利的欢呼,却被高句丽人脸上的杀气吓得一激零。

厮杀了两天,本应该疲惫不堪的高句丽人龙精虎猛,一个个像是喝足了老参汤似的,精神抖擞,士气如虹,向柳毅率领的燕军杀了过来。。

刚刚“败走”的邓艾又从两侧杀了过来,将柳毅包围在其中,切断了他的退路。宫率领着精锐的杂胡亲卫骑,从阵中飞驰而出,轻易的杀透了燕军混乱不堪的战阵,一刀砍下了柳毅的人头。

提着柳毅的首级,看着柳毅死不瞑目的眼睛,宫没有一点歉意。在见识了蜀汉军的凶残之后,他知道柳毅的首级能给他带什么。他需要一个能让邓艾、毋丘俭满意的礼物,而柳毅的份量够重。

在邓艾、毋丘俭的精心策划下,宫协助邓艾、毋丘俭大破卑衍,赚取东沓城,并亲手斩杀了燕军大将柳毅,完成了他华丽的转身。

在他的心里,没有一丝愧疚,只有说不尽的得意。

战后,他把得来请到了自己的大帐,很诚恳的对得来说:“得来贤士,你说得对,和魏霸作战是非常不明智的。我决定弃暗投明了。”







第966章势如破竹

魏天子曹睿躺在病床上,两颊深陷,颧骨隆起。

郭皇后端坐在一旁,屏息静气。

曹睿刚刚杀了人,一个巫女。可是他自己却像被杀死了似的,半天没有睁开眼,说一句话。如果不是偶尔有一声短促刺耳的呼吸,郭皇后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活着。

那个巫女是寿春人,一个农民的妻子,自称奏天神之命下凡,保护帝室。她能用符水给人治人,还可以用符水洗疮,治好了不少人。曹睿听说之后,就把她召到后宫来,为其立馆,大加优待。在此之前,曹睿几次身体不豫,饮了符水之后,都似乎有些效果。这一次,魏霸重新出征,曹睿艹劳过度,再次病倒,针砭无效,药剂难进,只能喝符水,可是这次喝符水却一点作用也没有。

曹睿一怒之下,把巫女杀了,也把自己的最后一线希望掐灭了。

殿外有脚步声传来,在门口嘎然而止。

曹睿艰难的睁开了眼睛,郭皇后连忙俯身倾听。

“宣!”曹睿的声音细若游丝,只有郭皇后能听得到。郭皇后犹豫了一下,却还是点了点头,让外面的宦者进来。她知道肯定不是会什么好消息,自从魏霸再次出征,就没有收到过好消息。

果然,又是一个坏消息。

冀州刺史裴徽传来消息,魏霸率数万水师巡视渤海,冀州震惊,魏军没有水师与之对抗,只能在岸上尾随,处于绝对被动的局面。

这是继青州刺史王凌送来消息的后续。魏霸从东海出发,刻意沿着上一次的路线巡视渤海,这是示威。上一次他只带了八千人,只是为了宣示他的存在,这次他带了数万人,却是显示他的实力。

彭城之战没能打死他,现在他又回来了,而且实力更加强劲。

一想到这件事,曹睿就对司马懿父子恨之入骨。

可是他却不能表现出来。

他知道自己没什么时间了,急需选定继位之主,急需为后继之主选定几个有能力维持朝政的辅政大臣。鲁王曹宇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仅仅有他还不顾,他的能力和实力都不足。夏侯霸是另外一个,他统领着最强大的并州军团,在禁军中也有足够的威信,能够控制军队。

现在,他还需要一个能够代表世家的人。想来想去,这个人非司马懿莫属。

原本有个更适合的人选:陈群。陈群是文帝留他的四个顾命大臣之一,是能与司马懿抗衡的世家代表,陈群的儿子陈泰也有能力,有忠心。奈何陈群去年刚刚去世了。

朝中还有蒋济。蒋济是江淮势力的代表,资历够深,忠心无虞,可惜他没什么军功可言,实力不足。而且就目前而前,江淮势力受损严重,他无法代表世家,任他为顾命大臣,恐怕难当重任。

司马懿是河内人,又是先帝时的重臣,有军功在身,是最能服众的人物。

关键是曹宇、夏侯霸能不能制衡司马懿,不让他坐大。

曹睿没有一点信心。

曹睿越想越多,越想越觉得希望渺茫。他又想起了不久前收到了夏侯玄的密信。魏霸同意谈判,保留魏王之位,但是不肯给他冀州,只肯让他在谯郡或者魏郡之中选一个。曹睿不肯接受这个条件,当初武皇帝在世的时候,曹家就已经拥有了魏郡,规模比现在的魏郡还要大,如果仅仅保留魏郡,那他们父子这些年的奋斗岂不是化为乌有?魂归地府之后,他怎么面以武皇帝和文皇帝的质问?

他想再争取争取,可是他的身体却支撑不住了。

千头万绪,像无数只苍蝇在曹睿的脑子里盘旋,他又一次晕厥过去。

郭皇后立刻安排太医急救,殿中忙作一团。正在这时,有宦者来报,她的叔父郭立求见。

……

四月初,魏霸再一次来到了槐花岛,岛上的槐花尚未开放。

诸葛温到海边迎接。

魏霸蛰伏交州的时候,诸葛温率领四千水师控制着渤海,倚仗着他个人的手段和水师的实力,他安抚住了那些心存疑虑的海盗,一直将渤海控制在手中,没让魏军染指。在其间,王凌曾经派青徐水师入海,准备和他争夺渤海的控制权,结果被他迎头痛击,打了回去。

青徐水师受损严重,王凌从此绝了与蜀汉军水战的信心。

槐花岛是蜀汉水师最北的驻地,诸葛温亲自坐镇在此,保证了在魏霸丁忧期间,之前的战果基本上没有受到实质姓的损失。这都是诸葛温的功劳。魏霸对他的成绩非常满意。

在诸葛温的陪同下,魏霸巡视了槐花岛的城防。这里虽然不如麋岛那么夸张,却同样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要塞。诸葛温不仅沿岛建起了防御工事,还依照地形,将槐花岛分成了大小两个防区,各自为政,既可以互相支援,又可以在一个防区被攻破后继续坚守。

看到这两个防区,魏霸知道诸葛温这两年过得很紧张,严重缺乏安全感。

“这个岛太小了,容不下你这头卧虎。”魏霸说道:“多派斥候上岸打探消息,准备取昌黎。”

“喏。”诸葛温大喜,大声应道。他知道,这卧虎二字代表了魏霸对他的认可,对他这两年来的辛苦的认可。他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将军,陈泰到幽州之后,将刺史府搬到了辽西,就是为了和辽东更近一点。不过,辽东、辽西之间依然相隔千里。他要支援辽东,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我们依然不得不防。”魏霸笑道:“陈泰很有谋略,可能比毋丘俭还要精明几分。从他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胡人的心重新收拢起来,就可看出此人不凡。他的能力远在他父亲陈群之上。”

诸葛温点点头。魏霸对陈泰的评价很高,但是作为与陈泰面对面的将领,他知道魏霸说的是实情。陈泰的确有能力,这几年虽然没能入海攻克槐花岛,却也没让他踏足辽西大地一步。

魏霸准备取昌黎,自然是要先切断陈泰对辽东的支援,为取辽东做准备。由辽西到昌黎,行程近千里,大部分都是荒无人烟的丘陵,补给困难,行军就不是一件易事。过了昌黎,直到辽东襄平,则是一马平川,行军相对来说容易得多。选取这点作为阻击点,就像是点穴一样,选在了陈泰最难受的位置。占领了昌黎,就是点中了辽东、辽西之间的要穴。

魏霸是基于军事常识的计算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而不是出于对历史的超前认识。如果他对后世的战争史熟悉一点,他就会发现他选取的昌黎离后世的军事重镇锦州非常近。只不过锦州现在还叫徒河,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汉末大乱,徒河已经被放弃了,根本没人居住,一片荒芜,没有半点后世的重要地位。昌黎郡治昌黎县则是后世的义县,同样是兵家必争之地。

魏霸随即做出了安排,下令夏侯玄率五千大军坐镇槐花岛为后援,自己亲率两万大军沿渝水而上,直奔昌黎县。诸葛温领五千人为前锋,先取宾徒县。与此同时,周胤、陈表各率水师两千,巨舰一艘,进入宾徒西的小凌水,也就是后世的小凌河,作为阻击陈泰的第一道防线。

战线刚刚摆开,攻击尚未开始,魏霸收到了邓艾传来的捷报,邓艾、毋丘俭收降了高句丽军,又大败卑衍军,攻取沓县,先后斩首近万,仅仅用二十多天时间,就完成了攻取沓县的任务。

魏霸非常满意,他将战报传示众将,激励他们努力作战,早点与邓艾、毋丘俭会猎于襄平城下。

将士们士气高涨,诸葛温指挥大军,对宾徒展开了攻击。

宾徒只是一个小县城,户口不足三千,听闻蜀汉大军来攻,先跑了一半,剩下的都是无处可逃的,哪里有什么战斗的意志。诸葛温摆开阵势,只是射了几轮箭,宾徒长就下令开城投降。

攻取了宾徒之后,魏霸兵进昌黎城,派人进城劝降。昌黎守将见识了魏霸的兵威之后,理智的放弃了抵抗。

出兵不过十来天,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事,昌黎郡落入魏霸之手。

而此时陈泰率领大军刚刚赶到小凌水西岸,准备进入徒河故城,却被周胤、陈表拦在小凌水西,前进不得。收到昌黎县举城投降的消息,陈泰喟然长叹。

“人心已失,辽东不可得矣。”

感慨完之后,陈泰果断下令撤军,全军撤回辽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