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逊,再也不是吴国的不败名将了,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诸葛恪督军急退,一路撤往谢沐城。这时,他收到了陆逊撤出战场,在富川收拢残兵的消息。他笑了笑,提起笔,斟字酌句的写了一封军报,将临贺城下这一个月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报告给孙权。

……

魏霸走进辎重营,看着面容憔悴的潘濬,一声不吭的坐了下来,解开了潘濬身上的绳子。潘濬被俘之后,不肯投降,自己将自己捆了起来,坐在辎重营等死。魏霸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

“你别指望我投降。”潘濬声音干涩,神情落寞。“义不再辱。当年我已经降过一次,现在不想再降第二次。”

魏霸点点头:“我明白将军的心情,我不是要你投降。”

潘濬诧异的看着他。

“将军,你似乎忘了,对付俘虏,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劝降,一种是收取赎金。前一种,你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就不勉强了。后一种,我也不指望。孙权如果来赎你,你恐怕也不会愿意回去。除此之外,能赎你的人大概只有你的女儿女婿。赵统和我是师兄弟,我也不好意思收他的钱,你说是不是?”

潘濬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魏霸的调侃。

“既然如此,那我不如做个人情,干脆放了你。”魏霸站了起来,拍拍手,一脸灿烂的笑道:“我还可以送将军一些盘缠,一匹马,两个卫士,将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他顿了顿,又加重了语气说道:“你如果还想回武昌,我也不反对。不过,我建议你尽快离开武昌,因为我很快可能就要包围武昌,我不想再生擒将军一次。”

潘濬沉默不语。

魏霸看了他良久,恳切的说道:“潘将军,回家吧,你女儿女婿等你回家呢。”

潘濬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摇曳的灯光,一时有些出神。过了一会儿,他叹道:“我女儿在临沅,可是我的两个儿子却在吴郡,魏将军,你说我该怎么选择?”

魏霸理解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将军就请便吧。来人,给潘将军准备马和干粮。”

“你真准备放我走?”潘濬诧异的看着魏霸。

“当然。”魏霸坦然的看着潘濬,笑笑:“我说过,你是我师兄的阿舅,我不好收你的赎金。再说了,你能将女儿嫁给我师兄,也算是给了我一个面子。这次,算是我还你人情。”他顿了顿,又道:“我不希望有下次。”

“不会有下次。”潘濬不假思索的说道:“连续两次败在你手上,我已经对自己没信心了。一个没有信心的将领,是不能领兵的。我回去向吴王请罪,如果蒙他不杀,我就卸甲归田。对了,魏将军,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让我卸甲也卸得毫无遗憾。”

魏霸的眼神闪了闪,不好意思的笑了:“你想问我为什么把最犀利的武器留到最后?”

潘濬眼神一闪,若有深意的看着魏霸。他原本想问的并不是这个,但是魏霸却抢先限定了范围,而这个范围显然比他想知道的要小得多。不过,既然魏霸这么说了,他也不会再多问,就算他问了,魏霸也不会回答他。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魏霸更可怕。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打仗已经让人奇怪了,却还可以解释,毕竟他的父亲魏延就是一名悍将,可是他的心机如此之深,却着实让人不解。

魏延显然没有这样的心机。

如果再想到他病了一场就脱胎换骨的传奇,似乎已经足够说明什么了。

“是的。”潘濬微微颌首,接上了魏霸的话题:“如果你早点把这样的武器用起来,伤亡不会这么大。”

“可是那样一来,陆将军和潘将军也不会觉得我是一块值得啃一啃的骨头。”魏霸摸摸鼻子,笑盈盈的说道:“天底下又有什么样的磨刀石能比陆将军和潘将军这样的组合更坚韧,更能磨砺出一支真正的铁血雄师?”

潘濬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容有些苦涩和落寞。

“我和陆伯言不知道是该感到荣幸,还是该感到不幸。”他站了起来,将手放在魏霸的肩上,轻轻的按了按:“年轻人,努力!你的征程刚刚开始。”

“多谢将军。”魏霸躬身施礼。





第576章委曲求全(求月票!)

潘濬离开了临贺,第一站就来到了富川县城。

陆逊意外战败之后,并没有撤出多远,他进驻富川城,摆出一副据城死守的架势,树起大旗,收拢残兵。不过三五天时间,他重新聚起了三四千人。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在魏霸切断退路之前逃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翻山越岭逃离战场,然后听说陆逊在这里,便又三三两两的聚来的。

见到潘濬的时候,陆逊第一反应是潘濬也逃出来了,可是一看潘濬胯下的战马和整齐的衣裳,他脸上的喜悦慢慢的消失了。

“承明,我对不起你。”

潘濬没有接他的话头,他看了看四周,特别看了看城墙上的士卒。“伯言,准备守富川?”

陆逊仰起头,苦笑道:“待罪而已,守不守富川,并不重要。”

“你希望能把魏霸拦在临贺。”潘濬静静的看着陆逊,不紧不慢的说道:“你还希望周胤能够奇袭苍梧,然后与你夹击魏霸,是不是?”

陆逊眨眨眼睛,打量了潘濬片刻,忽然笑了起来:“承明,来做说客?”

“你准备在富川待罪,我却是回武昌请罪,你说我做什么说客?”

陆逊一怔,随即收起了笑容,很郑重的行了一礼:“承明,是我唐突了。怎么,你要解甲归田?”

潘濬点了点头,指了指自己的心窝。“雄心已丧,时曰无多。我不想再被这些年轻俊杰当成垫脚石,只好解甲归田了。”

陆逊迟疑了片刻,神情中有些伤感。“那……承明有何教我?”

“伯言,君子见机而作,无机则不可强求。你我败于魏霸之手,神将之名必然播于四野,蛮夷闻风而动,你觉得周胤能袭击苍梧成功吗?我担心的是大吴之忧,不在交州,而是荆州啊。”

陆逊的眉头拧了起来。他和潘濬分属两个派系,却能相处和睦,就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理念相同或者相近。比如施政以仁为贵,君主不当与民争利,比如交州不过是疥癣之疾,而荆州才是心腹之患。潘濬现在提醒他不能纠缠于临贺,而应该把目光放在荆州腹地,一下子触动了他内心的不安。

荆州最富庶的部分在长江和汉水之间的平原地带,江南一带最富庶的地方在洞庭湖周边,长沙以南就是蛮荒之地,实际上整个荆州山地众多,山里的蛮夷部落更是数以百计,甚至在江夏还有不少江夏蛮,零陵、长沙、桂阳更不用说了,到处都是蛮夷。

他中了魏霸的计,再一次成就了魏霸的威名,这些蛮夷还能不望风而动?可以想象,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魏霸的实力会进入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除此之外,蛮夷们大概还会趁着这个机会攻陷郡县,赶走或杀死吴国所置的官吏,打起神将的战旗——哪怕他们和魏霸一点联系也没有。

换句话说,江南要烂了,没有人能挡得住魏霸占领江南——他也不行,也没有人能阻挡魏霸占据交州——周胤也不行。当务之急,是要保住长沙以北的富庶地区,而不能再和魏霸在临贺纠缠。从战略的角度来说,防守的时候当然要把自己的战线收缩起来,让敌人的战线越拉越长才好。

你可以说潘濬是在替魏霸做说客,可是你不得不承认潘濬说得有道理。

陆逊虽然很痛苦,可是他还是接受了潘濬的建议。

“承明,我明白了。”陆逊轻叹一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会退守长沙。你回到武昌之后,尽可能找机会对大王讲清楚荆州的形势。”他顿了顿,又道:“我担心临沅会有危险,周胤离开益阳,恐怕又是一个失策。”

“伯言,让周鲂去守长沙吧,你回益阳去。”

陆逊苦笑一声:“回益阳,我还有脸面回益阳吗?我留在长沙,如果魏霸要取长沙,我就与他再战一场,战死沙场,也许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潘濬没有再劝,他清楚陆逊的姓格,他更清楚长沙的重要姓,他不会再退了。实际上,一口气退出上千里,把桂阳、零陵拱手相让,对陆逊来说已经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但凡有一点实力,他绝不会后退一步。

潘濬走了,青衣瘦马,形容落寞,却有着一丝说不出的轻松。

陆逊也走了,他带着五千多残兵,虽然士气不高,却还是秩序井然,不可侵犯,只是少了些精气神。陆逊坐在战车上,低垂着眼皮,如老僧入定。短短数天之内,他鬓边就多了不少白发。

……

辰阳,陆岚率领三千人马缓缓离城。辰阳城一片祥和,整理得干干净净,街道上连一丝杂物也没有。辰阳的百姓站在路边,平静的看着吴军离开,就像当初平静的看着吴军进城。既没有欢呼,也没有伤心。

陆岚心里很不是滋味。陆逊在临贺大败的消息传来,他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愿意相信。陆逊会败在魏霸的手里?上一次在辰阳不能算陆逊败,只能算他陆岚败,他一直觉得,如果陆逊和魏霸面对面的交手,陆逊一定可以打破魏霸的神话,一定可以洗清那些并非事实的污蔑。他一直等着这一天,可是当事实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却让他根本无法接受。

陆逊这次准备充分,依然败了。

陆逊要退守长沙,为了避免辰阳的人马被魏霸堵住,陆逊第一时间让陆岚撤出辰阳、溆浦。撤出过程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当初留在城里的几十个老卒自然的接管了城防,结束了吴军对辰阳为期三个月的收复。

在溆浦的时候,陆岚遇到了一点麻烦。那个叫程壹的屯田都尉拿过来一份帐单,一五一十的给陆岚算了一笔帐,你们有多少人马,总共在溆浦、辰阳呆了多长时间,包括辅国将军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多少粮食,多少军械,一一在列。

陆岚没好气的问他:“你想干嘛,和我打一仗,还是要我赔?”

程壹摇摇头:“我没这实力和你打,估计你也赔不出来,只想麻烦你签个字,到时候我把这些帐目交给魏府君,魏府君知道我没有贪污,那就行了。至于要不要你们赔,自有魏府君做主。陆校尉,你就别为难我了吧?大家好聚好散,以后也好再相见。”

陆岚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一脚把程壹的脸踹扁。可是他后来还是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倒不怕程壹拦着他不让他走,他怕没帐的话,魏霸到时候会讹他们。有帐,或许情况会更好一些。

程壹收起了账簿,热情的挥手告别:“欢迎下次再来。”

陆岚胸口一痛,嗓子眼时泛起一丝甜腥。

……

腊月初,潘濬回到了武昌,赶到王宫前请罪。时间不长,谷利从里面走了出来,向潘濬行了一礼:“将军,大王请你入殿。”

潘濬跟着谷利进了大帐,进了门,大殿里很昏暗,只有一盏灯像鬼火似的摇晃着。潘濬花了一点时间,才适应了大殿里的光线。他看到孙权坐在阴影里,脸色憔悴,眼窝深陷,两只碧眼像狼一样闪着焦虑不安的光。

潘濬拜倒在地:“罪臣潘濬,拜见大王,请大王降罪。”

孙权动了一下,缓缓的抬起手招了招:“承明,近前来。”

“喏。”潘濬膝行几步,凑到孙权面前,赫然发现孙权的袖子在不停的颤动。他愣了一下,抬起头,看着孙权。孙权咧了咧嘴,抬起颤抖的手:“没什么,已经好多了,刚接到战报的时候,抖得更厉害,连筷子都拿不稳。”

潘濬心中一痛,眼泪不由自主的下来了。他痛哭流涕:“臣等无能,贻误国事,罪该万死。”

孙权摇了摇头,几根散乱的头发轻轻拂动。“承明,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不是你的错,我知道,你起来吧。让你受此大辱,我的心里非常不好受。没想到你还会回来,我真是非常高兴。”

“大王……”潘濬泣不成声:“臣受大王恩重,即使是死,也要死在大王面前。可是,大王,臣在赴死之前,有两句话想说,愿大王能够采纳。”

“你是担心伯言吧?”孙权嘿嘿一笑:“如果是,那就不用说了。这两天为他辩解的人已经够多了。你放心好了,我也没有怪他,他的一片苦心,我也清楚。只是天不佑我,奈何?”他扶起潘濬:“承明,还有其他的教我吗?”

潘濬心神一凛,他从孙权的话里听出了浓浓的恨意。一部分是对陆逊,更多的却是对那些为陆逊说情的人。很显然,太多的人为陆逊说情让孙权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进而转化为无法释放出来的愤怒。

潘濬沉思良久,躬身道:“大王,臣乃败军之将,岂能有什么高见。不过想劝大王,国事维艰,莫争一时之气,当君臣一心,忍辱负重,放眼将来,共渡难关罢了。”

孙权点了点头:“承明,江南事,尚可为乎?”

潘濬很严肃的点了点头。

“那我该如何做?”

“避其锋锐,委曲求全。养精蓄锐,与民休息。”

孙权的嘴角一颤,瘦削的脸颊不由自主的抽了两下。







第577章风雨飘摇

这些天,孙权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避其锋锐,委曲求全。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打不过魏霸,你认输吧”的委婉说法,虽然有些刺耳,孙权也认了。毕竟事实摆在这里,陆逊和潘濬两人一起出手,都败在了魏霸手下,不管是魏霸太能打也好,陆逊犯了迷糊也罢,主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这是事实。孙权认了。

可是,后面的“养精蓄锐,与民休息”的味道就复杂了。你可以当成是学勾践,卧薪尝胆,也可以理解成这是失败的原因:你赋敛太重,失去了民心,所以这才导致大败。

孙权对这个非常不能接受。

没错,我的赋敛是比较重,战争时期嘛,不多收点税怎么养兵,没兵怎么打仗?你们在临贺,一边要我施仁政,一边不是也在要兵要粮?我也想施仁政,可是形势不容许啊。等天下太平了,我自然会轻薄徭役,与民休息,可是现在根本不可能。

说到底,我不是失去了民心,我是失去了你们的心。你们一边要权利要富贵,一边却说得冠冕堂皇,仁义都在你们嘴里,**都是我干的。

孙权强压着怒火,才没有对潘濬恶语相向。毕竟潘濬两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